079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从小村花到大军嫂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
说起来, 粮食短缺是个大问题。
反应快的公社早就搞起了自救, 反应慢的还想瞒着不报。可这事哪里瞒得住?上面发现这一情况后, 就调了一批返销粮运到困难地区并分发了下去。断粮的村落又接上了气儿,甭管是稀的还是稠的, 好歹见到了粮食星星。有了救济就有了希望,即便再困难也能想办法克服。
这时候,城里也有了变化。
市面上物资十分紧缺,货架上都是空空的, 副食品几乎看不到。只要是吃的都是凭票供应,即便排队也不一定能轮得上。每月的口粮标准也降低了,除了科研院所和重体力劳动者, 机关干部、教师、职工和普通市民都往下浮动了二三斤,平均下来一天还不到“八大两”。
部队上也跟着紧张起来,虽然采取的是供给制, 可地方上供应困难自然也会受到影响。像托儿所里的补贴就减了一半, 以前一到半晌午和半下午都要给娃娃们发两块饼干, 现在只能发一块了, 像壮壮这么大的婴儿以前能分到半斤牛奶,现在也减半了。明瑜的副食补贴虽然还发着,可后勤上见不到东西,那鸡蛋票和肉票就攒着等到以后再补上。
椿芽明白困难时期来到了, 现在只是刚刚开始。
好在她和明瑜早有准备, 一家老小的吃喝应该不成问题。为了增加营养, 她每天早晨给果果和阳阳沏一杯蜂蜜水, 看着娃娃们喝下去,还再三叮嘱着不能往外说,如果有人问早饭吃得啥?就说喝得玉米面糊糊。阳阳记得老师说过小娃娃不能说谎,可妈妈说了这个不是说谎是保密。
为了节省体能,家庭早锻炼也停了。椿芽跟明瑜都不敢出去跑步了,那个消耗太大,一圈下来把吃下去的东西全给耗没了。果果和阳阳的拳术还练着,这个活动量适中,也是为了娃娃们的健康考虑。齐明瑜把篮球也戒了,那一场下来不吃个半斤八两的哪里扛得住?
还有就是大林,正长身体呢,学校里的伙食标准一减,哪里够吃?大伙上不同于家里,饭菜油水小,全靠那点儿粮食顶着,每天的标准都卡得死死的,说是“八大两”实际上能吃到六七两就不错了。为了保持体能,学校里连体育课都免了,省得学生们活动量太大消耗得太快。
椿芽心疼大林,让他每个星期天都过来吃顿饱饭。家里的那些干菜、粉条、海带都派上了用场,一熬一大锅,冒着腾腾热气。临走时,还给大林装一个饭盒再带几个玉米面饼子,让他垫补一下。
家里吃着大杂烩,生怕别人知道了。
椿芽就跟阳阳说:“阳阳,去了托儿所可不能说这个,不然爸爸妈妈会挨批评的……”阳阳当然不想让爸爸妈妈受批评,就把小嘴闭得紧紧的,连英子都没说。果果自然不用担心,她吃东西都先关上门,小心着呢。
而这一切,都是粮食短缺造成的。
为了解决后勤供给,部队上率先行动起来。军区发出了号召,要求全军上下利用空闲时间垦荒种地、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这既能改善生活又能减轻地方上的负担。
说起搞副业,部队上早有光荣传统,养猪、养鸡、种菜、做饭都有专门的兵种来操作,多年下来也颇具规模。前两年碍于政策,不敢放开手脚大干,现在情况不同了,得先解决吃饭问题。
这号令一下,像齐明瑜这样的机关干部都扛着锄头,主动参加劳动。不过短短的一个月,驻地周围的荒地都被开垦出来了,还打算来年春天补种一批农作物,贴补一下后勤。
看到这种变化,椿芽一扫悲观情绪。困难来了,可人的精神依旧。只要不放弃,一切就充满了希望。
*
城里的日子不好过,老家那边也不轻松。
要说,青溪镇一带本是产粮大区,每年都要往外面走粮食,可今年遇到了灾情,夏粮和秋粮都减了产,再加上去年的铺张浪费,各个大队都紧张起来。姜家湾也不例外,那粮库快见底了,地窖里只剩下一些高粱碴子和红薯疙瘩。姜支书愁得晚上睡不着觉,想跟公社里申请救济粮,可李社长说比他们困难的还多着呢,就坚持一下吧,熬到来年春天就好了。
可现在是十二月中旬,距离春天还早着呢。生产队长就亲自带队去挖老鼠洞,只要挖到一个弄几十斤粮食不在话下。还有就是翻地,去年秋收时,一些社员不好好干活,那红薯地草草一收就完事了,刨一刨还能挖出不少东西来。
村里的食堂还办着,有几百口子等着吃饭呢。为了节省粮食,就天天熬红薯粥,吃得社员们胃里直冒酸气,是叫苦连天。有的社员就抱怨着:“早知道就把口粮领回去了,多少能省下一点吧?哪跟现在清汤寡水的没一顿饱饭?”
说起来,那些领了口粮回家的要好过一些,剩下这些吃大伙的被坑苦了。胆子大的就捂着肚子直骂,说大伙上克扣粮食,那做饭的老徐头一家吃得白白胖胖的,比支书和队长过得都滋润,不是吃大伙的是吃谁的?可现在想退伙把口粮领回来?门儿都没有。
社员们饿得肚子“咕噜咕噜”直叫,干活自然没有力气。
好在冬闲时节,除了积肥、清淤、修水渠之外也没啥可干的。县里的水利工程并未停歇,每个公社都抽调了壮劳力组成了战队,拉着架子车,肩扛手提轮番作业。在工地上干活管饭吃,还给记工分,虽然劳动强度很大还是有人抢着报名。那体弱的自然就轮不上了,不然去了那边除了混饭吃还能干啥?
留在村里的就窝在家里不想动弹,说攒力气呢。逢到饭点上,那鼻子就灵敏起来,谁家吃了啥,老远地就闻到了。这时候,就有人羡慕起了姜茂山家。说他跟椿芽娘都在粮店里上班,这近水楼台先得月那家里能缺吃的?于是,就有人打起了主意。
一开始,逢到吃饭点就有小娃娃端着碗上了门,一个二个围在灶屋门口眼巴巴地瞅着,徐秀兰看不过就给盛上一勺。可开了头不当紧,几个半大小子也跟着过来了,不给还不肯走。
姜茂山心知不对,这么下去可不成。家里是存了点东西,可搁不住都来吃啊。再说,各家各户哪有不紧张的?他跟椿芽娘也是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平日里只能吃个半饱。
前院的动静,姜家二老也注意到了。
姜老太太是闭目养神,啥都不操心,也不拜菩萨了。姜老爷子想着家里的景况,就说:“老伴啊,要不咱也搬到镇子上去?”姜老太太就点了头,还说:“避一避也好,以后咱都省着点,留给咱家二林吃……”
“好咧,二林在学校里念书,辛苦着呢……”
姜老爷子也是考虑到二林才想着搬家。二林在县里,天天吃大伙能吃饱嘛?就靠着家里省下一点垫补着哪。
见爹娘终于肯搬家了,姜茂山也松了口气。
心说,老宅这边的东西该封存的都封存了,剩下的都是不值钱的也没人在意。至于那几罐银元,他按照椿芽的建议在新宅子那边做了安排。几个月前,他跟椿芽娘扒开了床底下的地砖,刨了个坑,周围用木板砌上,圈了个小槽,到时候就把那罐子挪进去,封好了口,再把地砖铺上,外面啥都看不出来。老爷子和老太太搬过去了,就睡在那上面,这样心里总踏实了吧?
*
一九五九年的冬天,格外寒冷。
在猝不及防之下,有些地方着了慌,可随后便认清了现实展开了自救行动。随着困难的日益加剧,上面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这就像敲响了一计警钟,从上到下都清醒过来。通过核算,全国现有的耕地不足以养活这么些人,农村需要更多的劳动力参加生产才能保证粮食供应。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政策上也做出了一番调整,把农业生产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包括农科院校在内都加大了投入,立争在种子培育方面拿出成果,从根本上解决粮食问题。
与此同时,一场增产节约运动也拉开了帷幕,从最高领导人到地方干部都减了口粮标准。报纸上广播里一宣传,老百姓们也安了心,看看就连中央首长都勒紧了裤腰带,跟群众们一起共患难呢,眼前这点困难还有啥不能克服的?
椿芽看着报纸,感慨颇多。
这个时代的宣传走在了前列,是后世无法比拟的。而干部以身作则,更是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精神第一物质第二,理想高于一切,无论是干部还是群众都勇于牺牲敢于牺牲,这种奋发图强、积极向上的精神感染着每一个人。
这一年就要过去了,相比起五八年的辉煌,今年也取得了不少成就。
首都工人体育场和人民大会堂相继完工了,这都是历史性的建筑,见证着共和国的成长和进步。还有第一台数字计算机成功运行,更是彰显着科技力量。而大庆油田的发现,一举摘掉了“贫油国”的帽子,给帝国主义一个响亮的耳光。与此同时,上面也纠正了对知识分子的政策,给一些改造较好的知识分子摘帽恢复工作,鼓励他们为新时代的发展做出贡献。
在困难中前进,从未放弃过希望。
椿芽也感到了一股子韧劲。她想,作为一个普通人只要努力工作并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就是给国家做贡献吧?
马上就要过“元旦”了,部队上照例组织了文艺汇演,这是精神力量的凝聚,也是乐观主义的体现。局里也发了通知,说联欢会照开,要求各科室积极准备。在会上,钱科长说:“同志们,今年咱出个啥节目呢?都开动脑子想一想……”
---
(本文-晋-江-独-家-发-表,谢-绝-任-何-转-载)
※※※※※※※※※※※※※※※※※※※※
捉虫~
-----
今天亲戚,更晚了~见谅~
^_^ 从小村花到大军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