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农门长姐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孟茹儿坐在那里,对面是一个狼吞虎咽的老头。她面前的蛋炒饭还没有动,看见老头吃得急,把面前的碗推了过去。
老头把碗里最后一粒饭吃干净,看见孟茹儿推过来的碗,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他笑起来不好看,但是却让孟茹儿柔了眼神。
“老头子够了,多谢姑娘。”老头把碗推回去。“老头子姓王,姑娘如何称呼?”
“我姓孟。”孟茹儿见王老头确实吃不下,握着筷子开始享受食物。在现代经常吃蛋炒饭,但是同一个人炒的,用的材料不同,味道也是不一样的。古代食物健康,原材料的质量比现代强太多了。前世她出生富贵,什么样精致的菜肴换着吃,早就忘记蛋炒饭这种东西。
这具小农女的身体长期饥饿,明显营养不良。别说蛋炒饭,怕是连白米饭都没有吃过。因此,现在吃着这碗蛋炒饭,感觉特别不同。
“孟姑娘,老头子已经三十年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饭了。老头子感谢你。”王老头感激地看着孟茹儿。
孟茹儿吃饭的动作停了一下。她心里恶寒得不行。这……太夸张了吧?这老头以前过的是什么日子啊?
她没说话。
王老头自顾自地说:“以前老婆子在的时候,天天给我做好吃的。可是那时候年轻,不懂事,总是被这样那样的事情缠住,辜负了她的好意。我家老婆子是有名的巧手,饭菜那个香啊,不知道多少人羡慕我的福气。可惜……直到她走了,我才知道珍惜。”
“这家店是老婆子出嫁前的产业。老婆子喜欢做饭,最大的愿望就是经营第一味。可是嫁给我之后,她跟着我东奔西走,这里早就冷清了。她走后,我回到这里,想要重开‘第一味’。哎!”
孟茹儿一边吃饭一边看着王老头在那里唉声叹气。
他一定很久没有找人倾诉了,所以见到她一个陌生人也自顾自地说。
王老头沉浸在回忆里。孟茹儿背着背篓离开‘第一味’时,他还是那幅缅怀的样子。
孟茹儿回头看了一眼破旧的‘第一味’,说道:“厨艺差还经营酒楼,不知道找个好厨子吗?这老头是真傻还是假傻?”
不管那个萍水相逢的老头了。他能不能经营第一味是他的事情。每个人有自己的缘法。
手里有四十四文钱,她得好好想想明天卖点什么东西能够赚取一百文。虽说有三天时间,但是其实今天已经耽搁了一天。最迟后天上午必须赚取一百文,否则就算任务失败。
玉米面和高梁面需要买些回去,否则家里只有天天吃野菜了。三斤玉米面和三斤高梁面,总共花费了九文。无论吃什么,油和盐是必须的。一包中等盐五文钱,一副猪油八文钱,又花掉了十三文。剩下二十二文,买了三斤白面,一些十三香调味品,最后剩下两文。
买完了东西,孟茹儿马上回到镇口的黄果树下与其他人汇合。她不是最早的,也不是最晚的。她到的时候孟梅和云氏还没有回来。
林氏一直贼溜溜地盯着她的背篓。没有了野菜的掩饰,背篓里的高梁面袋很明显。林氏的眼里满是嫉恨的眼神。
孟茹儿视而不见,安静地坐在那里等着其他人。牛车每天会定时离开镇子,超过时间还没有等到其他人的话,孟三海也不会再等。那些错过的人只有走回去了。
“回来了。”云氏和孟梅在最后时间赶来。两人赶得很辛苦,满头的大汗。孟茹儿在孟梅赶到的时候拉了她一把。
“嗯。”孟梅坐在孟茹儿的旁边。在瞧见她背篓里东西的时候,她欣喜地笑道:“看来你今天的运气不错,能用野菜换这么多高梁面,你们可以吃好多天了。”
孟茹儿没有当面解释。虽然她不觉得自己赚了多少,但是在经济落后的乡下,几十文钱足够别人眼红了。
孟梅和其他人一样认为孟茹儿的背篓里全是高梁面。一斤高梁面一文钱,一背篓高梁面也没有多少。
孟茹儿考虑了很久,决定明天卖千层饼。一是材料简单,除了白面就是一些调味品,正好能一次性凑齐。二是就算她有神厨系统,但是她目前会做的东西真的有限。除了蛋炒饭外,就是一些可以做早饭的点心。以前的她实在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大小姐。
“我回来了。”孟茹儿从牛车下来,冲院子里喊了一声。
“茹儿,俺先回去了。”孟梅对孟茹儿说道。
“好。”这路上孟梅面色羞涩,眼神娇媚,一看就是对这次的相亲对象很满意。现在就算让她去家里坐坐,只怕心思也没在这上面。
孟茹儿背着背篓进了院子。
院子里一片寂静,预料中唐雅和孟庆迎出来的画面没有看见。不仅如此,院子里有打斗的痕迹,而房门大大地打开。
孟茹儿急忙把背篓放下,跑进屋里看个究竟。
屋里仅剩的一张旧桌和几张破凳子已经散架,而且没有看见唐雅唐彬然和孟庆的身影。
孟茹儿脸色难看,冲出了房门。
“哟,茹丫头,你这是找谁拼命呢?”经过村口的时候,一个坐在院子里嗑瓜子的老婆子兴灾乐祸地说道。
孟茹儿认得这个老太婆。平日里喜欢东家长西家短,没有任何证据就说人家新媳妇勾引哪个单身汉,嘴里没个把门,唯恐天下不乱。然而她现在急着找人,就算这个人很讨厌,她也得找她打听消息。
“阿婆,你见到我哥哥和我表弟表妹了吗?”孟茹儿愁道。
“你说的是唐家那丫头啊!俺瞧着她被她那个伯娘拉走了。茹丫头,那是唐家的事儿,你就别管了。”老婆子一幅苦口婆心的样子。
孟茹儿得到确切的消息,不再和她浪费口舌。唐家村离这里不远,一个时辰就能赶到。
唐雅爹娘生前与其他兄弟分了家,他们两口子勤快,建了一个大砖房。他们死后,房子被唐雅的奶奶占了去。唐雅奶奶跟着大房过,所以房子最后是落到了大房手里。为了堵住其他几个儿子的口,唐雅奶奶把唐雅家里的田地分给了他们,再一家多分了二两银子。 农门长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