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名门小地主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清晨,褚曦一身男装,与王煜一起打马走在人来人往街道上。
早餐铺子里各种食物的香气,飘得满街都是。
“包子,皮薄馅大的肉包子,口口见油、口口鲜香呢......”
“烧饼,香脆可口的烧饼呢!哎呦!李爷,您来了?今儿您还是照旧,肘子、驴肉、牛肉的各包一个带走吗?”火烧店的小老板,站在路边亲切的拉着熟客。
卖馄钝的、卖烧饼的、卖焦圈的、卖面茶的等等,都热闹的忙活活着,整个街买上都是抑扬顿挫的吆喝声。
“这家的豆汁儿不错,特别浓稠。隔壁这家的油饼很软很香,咸菜也很好吃,街对面那家的炒肝味道很好,干货多,汤汁粘稠,味儿特正,他家的包子也做的很地道,不像别人家的包子油大,吃起来,一点都不油还特香,不少女眷喜欢在他们那儿吃。”王煜的心情看上去极好,他像是专职导游一般,热情洋溢的为褚曦介绍着,各家早餐店里的招牌菜。“你看杨树下,门前插红旗的那家,那家的卤煮很好吃,自从一众老字号,纷纷在卤煮里加入肥肉之后,王都里“正经”点儿的卤煮就越来越少了,这家卤煮不错,依然坚持着只用猪下水……”
一边听着王煜的介绍,一边听着街面上的老幼妇孺,口中飚着官话与认识的老街坊打招呼。
被喷香的食物诱惑着,被街上的热闹感染着。
褚曦顿时觉得自己肚里空空,迈不动腿了。
她拉着王煜一起把马拴到街边的大树上,便寻了一家店面干净的杂食铺子,一头扎了进去。
刚一进门,腰间栓着粗布围裙的小二,立马热情的迎了上来,“客官,里面坐,里面坐。我家有豆腐脑、豆腐花、炒肝儿、豆汤饭、面茶、米粉、火烧……品种众多,任君挑选”
“伙计给我来碗豆汁和两个焦圈。”两人在靠门口的一张空桌前站定,王煜一边点着菜,一边为褚曦拉开凳子,殷勤地问道:“褚姑娘您呢?想吃点什么?”
闻着炉灶中传出的烧饼焦香味儿。褚曦感激的冲王煜笑笑,坐在凳子上使劲的耸了耸鼻子。“伙计,你刚说,你家有米粉?这米粉的做法,可是自蜀川那边传来?”
“哎!客官你还真说对了,咱家店儿里的米粉,可是正宗蜀川味。”伙计自豪的竖起大拇指。“不仅口味众多,而且在咱家吃米粉,还能免费喝豆汁。”
“那行!”褚曦点头,“给我来碗红汤的牛肉米粉,多撒些香菜末、韭菜末和葱花。外加一个烧饼。对了,让你家师傅冒粉丝时,在水温高时下粉丝,把粉丝冒软一点。”
“嘿,公子,没想到您还是个吃米粉的行家啊!”伙计嘿嘿的笑道,一扯嗓门,抬头向着后厨报到。 “一个烧饼,两碗豆汁、两个焦圈、一碗红汤的牛肉米粉,多撒香菜、韭菜和葱花嘞......”
后厨一声应下。
很快,热腾腾的饭食便端上了桌,外加店家还免费送了一小碟爽口的腌黄瓜。
米粉的味道闻着不错,捞起几根细粉,含进口中。汤汁中的麻辣鲜香,瞬间就在味蕾中炸了开,让很久没再吃到蜀川味道的褚曦,食指大动。
吃了两口,解了馋,褚曦又趁着烫热,把手中的烧饼掰碎,泡进米粉的油汤中。
看着褚曦的吃相,王煜眼中闪过一丝亮色。抬手叫来伙计。“你们这儿的蜀粉做的不错啊!店里有新来的蜀川的厨子?”
“是啊!是啊!”伙计捣头如蒜,“客官真是好眼力,我家确实新来了位蜀川的厨子。”
“哦?”王煜故作惊喜的道:“那你家可有蜀川的油凉粉、春卷、油茶、这些吃食?若是有,就给我每样来一份。”
“有、有、有!小的这就给你喊。”伙计扯着嗓子,朝着后厨的方向又喊了一记。
“褚姑娘可别嫌我胃口大。年少我在蓉城的鹤鸣书院借读时,曾被同窗拉着一起游历过不少蜀川名胜,吃过不少像肥肠粉、担担面、燃面、椒香鸡、油凉粉等蜀川特有的美食。”王煜不好意思的笑笑。“这粉丝的香味,勾起了我的记忆,让我再吃这焦圈,就觉得没味了。”
新点的食物很快上了桌。
久没吃到家乡味道的褚曦,把自己给撑了个肚儿圆。
一个烧饼两个大子儿(铜板),一顿早饭,两人居然用去了四十多个大子儿。以此就足以证明,他们的胃口到底有多好。
付过账,伙计满脸堆笑,殷勤的把两人送到门口,临别时还吆喝着相送。“两位爷慢走,爱吃,您明儿记得再来。”
“好,没问题!”褚曦笑着回了句,去树下牵马。
酒足饭饱,浑身暖洋洋的两人,骑马上慢走了班可中左右,消了消腹中的积食,便径直出了东城门,向樱桃沟的方向打马而去。
~
“那丫头出府了?”元景弘把玩着手中的核桃若有所思。
“是呢!埋在将军府外的暗卫来报,辰时未到,褚姑娘便与太医令的小王御医一块打马褚了府,他们现在街面上的早餐铺子里,用了饭,然后便一路向东,出了城门,看样子像是要回樱桃沟。”来喜恭敬的元景弘的身后。
“哦?是吗?”元景弘道:“那暮家那边呢?可有上面动作?”
“今儿早朝,从蜀川回京述职的巡察御史,突然参奏平西候暮石靖杀良冒功、养兵自重。陛下听后十分愤怒。在朝上气得连折子都摔了。”来喜一脸幸灾乐祸的道:“这个时候暮家,说他们是惊弓之鸟都不为过。他们现在定是个个焦头烂额,动用一切,能动用的人力物力,想尽办法在短时间内把屁股擦干净,那还有多余的精力来管褚姑娘啊!”
元景弘眉头紧皱。
暮石靖久居西南,战功显赫。有他陈兵西南,西南边境一直稳定,被他打怕的蛮人,鲜少来犯。在大夏边境前,足足空出了好几十里的真空地带。不过事事有利必有弊,边境贸易利润极大,有不少家族都想在边贸这一块儿分上一杯羹,特别是这几年,玉石的生意走俏,眼红他的人便更多了。有人弹劾他,那也是意料中的事。只要暮石靖没傻到,要把整个边境贸易抓在手中,暮家被弹劾这事儿,就会如一阵清风,在朝堂上刮上一圈也就算了。 名门小地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