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名门小地主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被突如其来的好消息,震惊到傻掉的不止褚曦,谢嫣也有被惊的忘了给春饼翻面,白皙绵软的饼皮,发出一股子难闻的焦糊味,摊糊了!
俗话说嘴上无毛,办事不牢。王煜知道自己年纪不大,在很多大人的眼中,还是个毛头小子,一时间很难取信于人。便从腰间的荷包里掏出一张十两银子的银票,递给谢嫣说道:“空口无凭,这十两银子就先做定钱放在婶子这,明日你们运上药材和青书一块去铺子里过了称,咱们再少退多补的按照具体的斤两算钱。你看可好!”
好啊!好!
褚曦笑眯眯的站起身,接过王煜手中的银票,对着火光,查验了真假后,便顺手折好,小心的放进衣兜里。
收了定钱,那这事儿就算是板上钉钉。虽然这十两银子,对于王煜这种富家子弟来说,跟本不算个事儿。但药材在她家存着,就算明日这人反悔,他家也不会有什么损失,还能白得这十两银子。
“行,就按你说的,明儿个一早,我就请秋秋带着家里能卖的药材,跟青书小哥哥去趟你家的铺子。”得了定钱,褚曦心里乐滋滋,笑的见牙不见眼。
她细细的琢磨过了,这个时空的土地,相当于二十一世纪的房子,都属于硬通货,只要不改朝换代,就都能换银子。彩虹村与邻近的几个村庄靠山,除了沿河边那一带有些稻田以外,这周围的田地都是旱地,最好的是五六两银子一亩,差一些的三四两银子就能买上一亩了。若是买山那就更便宜了,二两银子就能买上一亩,她身上的银子虽然不多,但加上暮三火那家伙留下的三百两——大概也能买上一百来亩的山地,折算成好地也能买上五十来亩。
有了这些地,只要不遇上荒年,家里这几口人,混上个温饱十分容易了。
不过只混个温饱可不是她的终极目标,她要褥羊毛,用手中的钱来生钱,把所挣的每一分、每一粒都慢慢的积攒起来,努力成为像沈万三那样坐拥良田千顷、商铺万间、顿顿吃山珍海味、喝美酒佳酿的大地主。
咳咳,目标似乎有点太过远大了!那就先做个十来间商铺、几百亩土地的小地主好了。山上的宝藏多,只要肯用心,就能淘到金,她相信只要她好好的运作,达到这个小目标一定不是难事,而且就在并不遥远的未来。
“婶子你家的春饼真好吃,汤也好喝。”王煜一点都没有做客的自觉,就在这么几分钟,他又吃了好几张春饼。
褚曦不客气的冲王煜飞去眼刀,这人是不是也太随便了些?他不知道这饼是家里的晚饭,没有他的份吗?如此能吃,亏她还在初见他时,觉得他飘飘欲仙,是个既干净又文雅的世家公子呢!现在想来,那会她真是——眼瞎!
“王少爷,天色晚了,我们过去吧!”身型富态的妇人,走到厨房门口,腆着一张笑脸,招呼王煜去李秋娥家。
“马夫人,小子已经吃过了,你们回去吃吧!”王煜客气的对马夫人拱手一礼后,转身对谢嫣道:“婶子,在商言商,我们虽然已达成协议,但明日到底运些什么药材过去,还需要与你们再商议商议,跑老跑去十分的麻烦,不如……”不如就让小子在此住下,王煜在心里补充道。
谢嫣看了看门口,听了王煜的话,一脸便秘的马夫人,“这……”
“还请婶子,行个方便!”王煜满脸笑容,讨好的说道。
这家伙是想在这里躲桃花吧!
看来,不是每个男人都喜欢扎在胭脂堆里啊!
想到院子里的莺莺燕燕,褚曦就觉得全身恶寒。
王煜具体是个什么身份,马夫人并不清楚,但能跟范滨海那样的官家子弟称兄道弟,想必家世也是不凡。她不想放过攀上王煜的机会,但她是个有头脑得,做人做事都喜欢给自己留得一线余地,不会蠢到与王煜交浅言深,平白惹老他人的厌恶。
而且……
马夫人一双历目,扫过坐在灶前戳锅屁股的小女娃。心中不屑的判定,眼前这连人皮都未长成的女娃,对她此行的目的造不成半分威胁。
既然如此,那就不如顺水推舟,从了他的意思。
想通各处关节的马夫人,胖脸上堆出恰如其分的微笑,用王煜长辈的口气,同谢嫣寒暄了几句后,便起身告辞,领着那群莺莺燕燕,叫上范滨海去了李秋娥家。
褚家人的晚餐很简单,一沓春饼,一盆蛋汤,一盘拌黄瓜。饭桌上突然多了陌生人,褚秋与赵兰自持身份,显得有些拘谨,甚至动了要与娘俩分开吃的念头。
谢嫣看出了两人的意思,没有同意与二人分开,坚持按家中的惯例,一家人围在一处,并邀了王煜主仆二人一起同食。
药材的销量不好!褚秋几乎跑遍了县城里所有的药店,也只销出了少半车药材。
饭后,王煜再次提说了明日运药材进城的事儿。褚秋顿时就来了兴致,抱着褚曦,带着王煜主仆二人去看了家中的存货。
谢嫣与赵兰两人则去了内室,给那主仆二人整理房间。
~
翌日清晨
天边刚泛鱼肚白,褚秋就套好了马车,与青书两人,一人揣上几个煮鸡蛋,带着满满一车药材出了门。
等天彻底的亮起来时,阳光从东边的云层后面射过来,给云层镶上了金边。白白的云朵,一堆堆,一团团的杂乱的散布在,湛蓝的天幕之上。
村民们有的背着背篓、有的提着篮子,有的拎着撮箕,在褚家门前排了长长的一列队伍,等待褚家开称。
他们来的太早,早到褚曦连上早课的时间也没有了 ,好在现在的她已经大致掌握了古文字,不再每日背诵《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这些启蒙用的书籍。能看不少像《洗冤集录》《针灸甲乙经》等晦涩难懂的书籍了。
褚秋不在,赵兰便接替了褚秋掌称的活计,村民们在她哪儿过完称,便到谢嫣哪儿交果子,然后到八仙桌哪儿找褚曦领钱。
昨日散场之前,褚曦答应了村中的小孩,说只要他们来,她便讲故事。
几个脸色红扑扑地熊孩子记下了她的承诺,跟着卖刺石榴的父母来到褚家后,便一窝蜂的拥到八仙桌旁,把褚曦团团围住,眼神崇拜的看着褚曦一把一把的给村民们付铜钱。
折腾了大半个时辰,收完刺犁,还没歇上一歇,院子里就又塞满了来听故事的人。忙碌的让人连好好吃个饭的时间也没有。褚曦头疼的觉得闲在家里的日子,比往日,日日与虎子两人进山寻药还要累。
褚秋与青书晌午就回来了,带去的药材卖了个一干二净,换回来了整整六十多两的银子。王家给的价钱十分公道,就连刺石榴、槐实这样易得的药材,也给出了四十文一斤的高价。
生意顺利,王煜也就彻底的在褚家住了下来,闲时听听褚曦故事、与过来窜门子的范滨海作几句酸诗,日子过的逍遥自在。整整呆了一个月,也没有半分要离开的意思。
王家的药价给的高,褚曦便也把鲜药的价格给提了上去,刺石榴鲜果的价格涨到了二文钱一斤。
这一个月,因为刺石榴鲜果的涨价,卧牛山周围的刺石榴被村民们祸害了个干干净净,褚曦也不再满足只收刺石榴这一样药材,开始教授村民们,基础的草药知识,收些槐实、草乌、天蓝星、金牛七等实用药材。
但这次村民们对采药换钱这事,却没有多少热情了。人人都顾着自家的那一亩三分地,把山上刚发苞的苞米和田里才开始抽穗的秧苗,看成了最后的救命稻草,死命的护着。
潼县的地理位置不怎么重要,与那些兵家必争之地也没有半毛钱关系,看上去十分安全,但也因为这份安全,给它招来了另外一场浩劫。
战火如火如荼的燃烧着,大量的流民涌入潼县,城中的米粮、物价一涨再涨,今日五文钱还能买上一斤的白面,隔日就可能涨到五十文、五百文!
流民的不断涌入,侵占了县城原住民的利益。城中那些没有庞大家业支撑的小老百姓们,日子再也过不下去了。他们要么拖家带口的投奔亲戚,要么铤而走险,或去偷、或去抢,用以命搏命换取生存的机会。整个县城也就此乱成了一锅粥。
银钱越来越发挥不出它本有的作用,粮食、布帛顿时成了流通的主力。
就连地处潼县最偏远的彩虹村,也更加的混乱了起来,村里多了太多的生面孔。早就被繁重的税赋,压的喘不过气来的村民们,日子过的更加艰难了。东家丢鸡、西家丢瓜的事情,时时在村中上演。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人口多了,有限的土地根本就养不活这么多人,好多人家开始吃不饱。只能向大山伸手,男女老少全部出动上山、下河的搜刮所有能填肚子的东西。
随着时间的推移,潼县混乱不堪,时时都有械斗,难民们经常联合起来,烧杀抢掠,冲击富贵人家!有几家根基不稳、没有绝对武力保护的富贵人家,就被流民们破了家、夺了财。
王煜家中的长辈不希望他在此时回到混乱不堪的潼县,派人偷偷给褚家运了两车米粮和一些肉食来,有了王家的贴补,再加上褚家自己存下的一些存粮,褚家的日子还算过得去。
俗话说:衣食足后才知荣辱,涌入村中的流民在把食物吃尽,只怕也会像留在城里的那些流民一样,因为饥寒而铤而走险。
有了这成顾虑,褚曦不仅在饭食上相当节俭,还主动劝说家中的众人,奉行毛爷爷的伟大号召。‘深挖洞、广积粮!’悄悄的在自家靠山的后院中挖大坑。
与褚家一样,日子好过的还有刘昭家,范滨海的本家、马夫人的夫家,隔三差五的都会送些粮食、鲜甜的瓜果、肥美的肉食过来维持这一群人的生计。
心中无忧的她们,成天大鱼大肉的吃着,那群自持身份暂住在刘家莺莺燕燕们,在闲得无聊时,便为了一个男人,在刘家时时上演一会你摔跤、一会她扭脚、一会我滑倒古代农村版的后宫甄嬛转。
王煜也曾经劝说过范滨海,让他们在这种动荡的时期,饮食简单一些。不要成天大鱼大肉的引人惦记。
范滨海倒没说什么,那些莺莺燕燕们在听了王煜的话后,觉得十分的不屑,认为王煜十分小家子气,庆幸自己当初没有因为王煜那张嫩脸,放弃范滨海那个背景深厚的男人。
刘家的日子好过,村里适龄的姑娘、流民里长相还算水灵女孩们,纷纷觊觎起了范滨海那块唐僧肉,自发的加入了刘家那些莺莺燕燕们的战团,这场宫心计的阵容也就铺排的更加大了。
#####打滚求收藏、求点击、求加书架。 名门小地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