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幻想言情 名门小地主

第十一章:插秧进行时

名门小地主 伊洢 4635 2021-04-06 01:46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名门小地主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要插秧了?

  对,这个时节确实该插秧了!

  插秧好啊!

  插秧的时候,正是黄鳝最肥的时节呢!

  想到好吃的红焖鳝段,褚曦情不自禁的吞

  了吞口水。

  “哦!对了,娘昨天你同意教我识字,那我们可以从今天开始吗?”识字这个事情很重要,一定要先给它落实了。

  “好!等你吃完饭,娘就教你!”

  “嗯!”

  吃完饭!

  谢嫣从昨日捡来的那些书中,拿出一本专门给幼童蒙学得《千字文》教褚曦背诵。“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谢嫣把整个千字文读了一遍,然后再着重的讲了开篇的四句“天地玄黄,此一句出自《易经》,妙不可言。玄黄非单单指颜色,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苍天是黑色的,大地是黄色的,茫茫宇宙辽阔无边。日月盈昃,辰宿列张是指太阳有正有斜,月亮有缺有圆。星辰布满在无边的太空中。还有这句,是讲寒暑循环变换,来了又去,去了又来。秋季里忙着收割,冬天里忙着储藏……”

  “原本该教你学习女戒、妇德等适合女儿家读的书籍,可娘找了下,那些残书中并没有这些书籍,便找了一本给男娃蒙学的《千字文》先用着。曦儿可记下了,娘先前讲的那些?”谢嫣讲解的虽然详细,但言语生硬,只会照本宣科,根本适合刚刚蒙学的孩童,好在褚曦有着一颗成熟的灵魂,并不是一个真正需要蒙学的幼童。

  “记下了!”褚曦站在身子,摇头晃脑的背出了整篇千字文。让原本担心教不好她的谢嫣,惊讶的张大了嘴。

  背完千字文的褚曦,像是没看见谢嫣的惊讶一般,继续晃荡着小脑袋,一字不差的把谢嫣讲解的话语,也给重复了一遍。

  摇头晃脑的背完,褚曦忍不住在心中吐槽,真不知道这读书时摇头晃脑的毛病是从谁开始兴起得,不过她能肯定,创造这种让人脑袋犯晕姿势的人,一定是个变态。

  没想到褚曦在学习一途如此的有天分,心中惊喜的谢嫣,觉得一天就学四句话,对褚曦来说也许太简单,不如再加些难度,于是她又拿出笔墨,开始教褚曦写字。

  有前世的学识垫底,认字对褚曦来说十分容易,但是写字就……

  习惯用签字笔、钢笔、圆珠笔的褚曦,在接触毛笔之后,完全变成了手残党,根本驾驭不了那软趴趴的玩意儿。

  在家与软趴趴的毛笔,战斗了足足一个时辰。

  她终于用她的褚氏狗爬,写完了谢嫣规定的四个大字。

  在得到谢氏的认可之后,她打水洗去脸上的乱糟糟的墨迹,便一溜烟的窜出了院门,往水田边跑去。

  被水泡软的稻田,是乡村中孩子寻找野味的最好场所。

  在田里藏了一个冬天的黄鳝、泥鳅、大虾等鲜食,顶着一身肥膘,被人们从泡满了水的水田中犁出来,为了能给家中多添一碗菜,村中的小孩子们都在手上拎上一个小竹篓,这儿挖一下、哪儿掏一下。在田埂上四处游荡。因为战乱,赋税加重,村中有不少人家食不果腹,所以连以前少有人吃的螺蛳也被人掏回家,添成了菜。

  油炝鳝段,麻辣小龙虾,泥鳅豆腐汤,光想想这些好吃的菜色,褚曦就觉得自己浑身是劲。

  嘴中哼唱着乡间小调,腰间挂着一个精致的小竹篓,手中拿着一个脆桃,一路小跑着窜上田埂,边吃边兴致勃勃的冲蹲在田埂边,闷闷不乐的小正太刘昭大声打招呼。“裤(虎)子,嗯(怎)么烫(样)?拷(掏)到了吗?”

  “小曦!”顶着一张怨妇脸,幽怨无比的刘昭,在看见褚曦之后,顿时笑成了一朵喇叭花。蹭的一声从田埂边窜起来,迎着褚曦跑去,“小曦我在这,你慢点这田埂窄,别摔倒了水里。”

  “苦(没)是(事)儿!”褚曦嘿嘿的笑着,几口吞掉口中的桃肉,脚下不停的与刘昭在细细的田埂上,胜利会师。“虎子,地里忙活的怎么样了?我们去挖黄鳝和泥鳅好不好?”

  “我爹和秋叔引了水,已经把田泡开了!”刘昭笑着,用还算干净的袖子,为褚曦擦掉脑门上的汗水,牵起她的小手,便往纵横交错的田埂上走去。“小曦想去抓泥鳅?好啊!我知道哪里有,我带你去抓。”

  “嗯!”褚曦任由他牵着,在田埂上乱窜。

  刘昭得爹刘根是个木匠,比起种庄稼来说,更拿手的是木工活。他娘李秋娥平素被他爹娇惯着很少下地。所以刘家一家在农事上根本没什么战斗力。

  褚家是外来户,家中又是病、又是小的,唯一能算是劳动力的褚秋,种庄稼又是个二愣子。一家人住在山边上,除了逢年过节去老村长家走动走动之外,极少去人口密集的河边溜达,在这农忙的档口,根本就与劳动力强的人家换不到工。

  刘根是村里土生土长的娃子,以前人缘不错,可这几年一直战乱,摊派下来的赋税一次比一次重,每次下乡征粮都是镇上的衙役。一来二去,作为衙役女婿的他,就被村民们排斥了,在村里也不好换工。

  两个换不到工的人家,因为住得近,田地也几乎都在一块,平素里便相互帮衬,关系也处的不错。在这忙碌的档口,也就顺其自然的弱弱结合,一起农忙了!

  “哎呀,这小子终于愿意跟人说话了!你不知道自从昨儿个从镇上回来之后,这混小子整个人就奄奄得,我和他爹和他说话,他也爱理不理得,不知道在作什么风。”李秋娥搭了个小板凳,坐在河边苗厢里,拔着要往大田里移栽的小秧苗,看见闷闷不乐的儿子,终于有了玩伴后,长长的吐了一口气,放下了心中的大石头。

  “孩子嘛,就和孩子亲。让他们一块儿去玩吧!”谢兰冲李秋娥笑笑,继续拔秧苗。

  河边一排排的苗厢边十分热闹,各家的女眷都带了不同的吃食到田间,等到干活累了,便找处水洼洗净双手,拿出吃食来到树荫下去打个尖儿,垫吧垫吧肚子再干活。

  赵兰还不怎么懂这些乡间的事情,到了半晌午,家家都拿出吃食,到树荫下打尖时,她才惊觉自己什么也没带。

  “忘带吃的了吧!”李秋娥提着篮子,笑的一脸明媚,“就知道你会忘,所以我多带了几份,来!到这边来吃点。”她对着赵兰招手,示意赵兰与她一块,坐到田埂边的大树下去休息。

  刘根有手艺,李秋娥家的日子也好过,别家的篮子里大多只放了些玉米窝窝来打尖,而她的篮子里却装了好几颗松花蛋。

  李秋娥提着篮子先赵兰一步,坐到树荫下,她找了一处比较平坦的地方,从提篮里拿出一块正方形的花布摊开,在花布上摆上几颗一早洗好得青桃和杏子,然后又拿出随身携带的小刀,刮去,兜里松花蛋上面的石灰壳。

  “还好有你,不然葛秋就得饿肚子了!”赵兰面色殷红的到树荫下坐下,拿出身上携带的手绢,为刮好的皮蛋擦灰。

  “你说的这是哪里话,邻居邻居,毗邻而居,本来就是要相互照应的嘛,你我两家,人口都很简单。能碰在一起那也是一种福分!”李秋娥爽朗的话语说得,赵兰更加不好意思起来。

  “这几年真是太感谢你们了,一直帮衬着我们。”她与褚秋两人从未做过农活,初来之时,连锄头和镰刀都分不清。对侍弄庄稼,简直就是一脸懵逼。

  还好有邻居这两口子,是对儿乐于助人的主,不然他们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这有什么?人嘛!各有所长。你们常年在外跑货,几乎没经历过农忙,不懂也很正常。其实我有的时候还蛮羡慕你们的,能四处游历,不用被困在这个小小的地方。”李秋娥说道。

  还在娘家时,就十分羡慕自己的那几个哥哥能四处闯荡,还幻想过,变成男人出门去建功立业。

  #####群号:483411052

  期待亲们的加入!~ 名门小地主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