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华为经济学

第一节 管理学的目标在哪里?

华为经济学 习风 3801 2021-04-06 01:45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华为经济学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第一节

  管理学的目标在哪里?

  管理学是研究管理规律、探讨管理方法、建构管理模式、取得最大管理效益的学科,它的目的是:研究在现有的条件下,如何通过合理地组织和配置人、财、物等因素,通过执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整合组织的各项资源,提高生产力的水平,实现组织的既定目标。但是,它不会明确而深入地研究企业经营管理的既定目标本身是什么。企业经营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尽管企业的战略管理、生产目标、经营改善都是驱动各项工作的动力,但这些业务活动也服务并服从于组织的总目标。因此,企业经营活动的目标在管理学之外,它可能来自最高层的思想、理念乃至哲学观,也可能来自市场、客户、员工的需求、知识和信息的综合影响,这也造就了企业的各种定位、价值观、经营模式、竞争与协作关系等丰富多彩的商业生态。试想,如果企业千篇一律地用管理学方法进行定位、组织和经营,可能相对同质化的企业会使商业环境死气沉沉,因此,在企业进行各项管理活动及优化之前,一定要先看一看管理的目标在哪里。

  企业的“企”字在中国的甲骨文中写作“”,字形看起来像是一个踮着脚向远处眺望的人,表示一种对那些尚不能触手可及的事物的盼望和期待。因此,那些追逐眼前利益,哪里“热”就往哪里去的经营者算不上企业家。中国古代儒商的经营理念是诚信为本,主张义利并举,以义取利,以利兴义。也就是说利益与正义密不可分,维护正义才能得到利益,而利益是对正义的回馈。重利轻义或见利忘义者,即使能得一时之利,也是自毁前程,又如何能够得到更长远的利益呢?

  企业经营的目标不是一个简单的赢利问题,而是一个深奥、复杂的综合性问题。追求短期利益往往达不到利益最大化的目标,甚至和目标南辕北辙,会赔了夫人又折兵的。所以研究企业经营管理的目标,不能仅仅满足于对可见利益的考量,还要上升到哲学的高度。

  首先,经营哲学是企业的起点。哲学是一个人关于世界观和处世方法的思想体系。尽管现在有很多经世的哲学体系,但每个人的哲学观不尽相同,这与每个人成长的环境、经历、知识、习惯和现实发展等有关。经世哲学可能会对一个人哲学观的形成有帮助,但不能决定人们思想意识的高度统一。

  企业总是由一个核心人物创建的,除非多位创始合伙人有高度统一的思想,而在现实中这样的情景非常少见。在企业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中,核心人物的哲学思想就落实到这个企业中。员工必须接受这种思想,否则上下之间的冲突会影响企业运作的效率,其结果必然是领导淘汰不符合企业经营哲学的员工。

  这种全员落实经营者思想的企业比比皆是,例如稻盛和夫的经营思想是把企业划分成许多小的经营单元,让它们像经营者一样,而不是像员工那样去思考和行事,企业通过部门间的阿米巴核算厘清每个人在组织中的贡献,每个人合理地获得自己的利益。但企业的部门间核算毕竟不是市场交易,内部交易的价格无法通过多方的买卖得到公平的价位,所以稻盛和夫实际上花了大量的时间教会员工互敬互爱,不要过于计较局部的得失,即所谓“敬天爱人”,按事物的本性做事,利他者自利。那些不能接受稻盛和夫经营哲学的员工,不可能留在这个体系中,而很多企业学习稻盛和夫的阿米巴经营模式时,只注意了学模式,没有学习和运用他的经营哲学,其结果必然是不会成功的。

  任正非有一条经营哲学叫作“灰度哲学”,即做事不要非黑即白,要在黑白之间保持平衡,因此是灰色的。但这不是中庸,走中间道路就行了,而是坚持原则下的妥协。不同部门之间有利益冲突,常常会为一些问题争执不下,一定要请领导评判和决策,例如对于一份存在财务和交付风险的合同,销售部要签,财务部和交付部不同意,于是销售部把问题甩给领导:如果不签,今年销售收入就完不成了。这是很多企业的行事风格。但在华为,部门争执归争执,它们会在激烈辩论后彼此达成谅解和妥协,尽量不把问题上交,因为在任正非的观点中,“坚持正确的方向,与妥协并不矛盾,相反妥协是对坚定不移方向的坚持。当然,方向是不可以妥协的,原则也是不可妥协的。但是,实现目标过程中的一切都可以妥协,只要它有利于目标的实现”。

  无论销售部还是财务部、交付部,它们都有自己的利益,但在根本上都是为公司好,有什么不能达成妥协的呢?能不上交的问题尽量不上交,将业务指挥从领导决定转变成利益相关方相互协调,这是华为运作上的独到之处,使华为相对于一般企业具备了独特的优势:第一,参与方坚持在原则下达成的方案,实际上是帮助企业寻找到的最佳解决方案;第二,充分的协商也使参与方相互理解,并明确行动的目标和要求,参与方在行动上高度一致,从而获得最高的执行效率。

  因此,一个好的企业家需要有自己的经营哲学,并且将这种哲学贯彻下去。企业的经营哲学可以不一样,稻盛和夫与任正非走的是不同的道路,但这并不影响他们成为伟大的企业家,他们的共同之处在于落实了经营哲学,使得企业上下行动一致而高效,从而走向成功。

  其次,经济学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哲学。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经济活动规律(价值的创造、转化和实现等)的学科,即关于经济发展规律的理论。经济学思想伴随着人类的生产交换活动,如食物储存、一般等价物(原始货币)出现等而诞生,但直到亚当·斯密写出《国富论》,才可以说经济学产生了划时代的分水岭。虽然之前不乏涉及经济的学术思想,如先秦诸子百家,特别是管仲的重商思想造就了齐国发达的商业,但毕竟远古时期生产力落后,大规模生产的组织离不开国家统治阶级。在士、农、工、商中,商业排在了末位,因为发达的商业会影响统治阶级的治理秩序和利益。在这种情况下,经济学是不可能独立出来的,经济现象必然缠绕在政治中,只有等到资本主义发展起来,民间物资丰富、资金供给充足,使得市场交易的作用和地位极大提升,工商产业链完善,经济学才可能独立于政治,构建起一套新的体系。

  经济学给企业经营带来了明确的目标和思路,因为经济学就是研究如何创造价值,满足人的需要的功利活动。当代企业经营无不需要将企业的目标与国际和国家经济发展、资本和金融市场、全球化贸易乃至知识经济联系起来,否则就是盲人摸象。企业家对经济原理和现象的理解与认识影响着企业的发展方向,有的时候,企业的成败从一开始就被企业家的经济世界观决定了。

  再次,经营哲学是最根本的企业文化。很多企业家及员工都对企业文化有这样或那样的误区,认为向优秀的企业学习企业文化是一种捷径,可以充分改造一个企业而让它变得强大,因此热衷于组织企业文化培训,今天学阿里,明天学华为,但事实上学到的都是这些优秀企业文化的“结果”,而不是“根源”。如果追溯这些根源,它们最终都会归结到企业核心人物的经营哲学:马云打造了世界级交易平台,整个企业必须维护这个平台的诚信,因此建立了高效的“政委”团队;任正非组织的是大规模研发和生产,因此强调团队的高效协作。我们只能从企业的经营思想推导企业文化,但不能从企业文化推导经营思想。

  这不是说企业文化不重要,相反,两者是缺一不可的。因为经营思想如果只在领导者的脑袋中,它是指挥不了这个企业的,必须将其转化为企业文化,落实到每个员工的心中,它才能发挥作用。无数企业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企业文化与企业经营从来都是密不可分的,脱离了经营实际的企业文化毫无价值。以百年“蓝色巨人”IBM为例,其历任董事长对企业文化都有非常精辟的论述。挽救IBM于危难的郭士纳曾说过:“企业文化不是企业游戏的一部分,而是企业游戏的全部。”将IBM引入21世纪全盛时代的彭明盛更强调:“相较于100年来与时俱进的产业转型,企业文化就是IBM的商业模式。”

  企业文化理论引入中国已经30多年了,可是我们可能没有注意到一个现象:日本也是一个非常注重企业文化的国家,但是他们很少用企业文化这个词语,他们说的更多的是“经营哲学”。 华为经济学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