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万家旅舍”计划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十二五”广州大事纪实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实施“万家旅舍”计划
为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生态旅游产业发展,2014年8月,增城市计划用3年时间在全市范围内实施建设“万家旅舍”计划,依托优质的生态旅游资源,广泛发动村(居)民及企业等投资主体,以市场为导向,通过规范提升一批、新建改建一批的办法,在11个镇街内建设1万家左右的家庭旅舍,实施标准化、品牌化、精细化管理,建立统一的营销、管理机制,配以“万家旅舍”的统一标识,推广“一间房、两张床、三顿饭”的大众旅游消费,逐步形成受珠三角大众旅游市场欢迎的休闲度假产业。
2014年9月9日,增城市委、市政府印发《增城市万家旅舍计划工作方案》。市政府牵头编制万家旅舍发展规划、建设要素控制性导则、经营服务规范、办证工作指引等。各镇(街)、各相关部门做好环境整治计划、道路提升计划和林业园林、水务、环保、卫生、公安、文化、体育、旅游等方面的配套规划等,做到规划先行,加强规划引导。镇街为建设责任主体,紧密结合辖区实际,整合各种资源,支持万家旅舍发展。
万家旅舍着眼于家庭旅馆建设,发动村民、居民利用合法的闲置住房开办万家旅舍,同时鼓励龙头企业盘活闲置住房资源,按照连村成片的要求,由镇街统一规划布局建设万家旅舍。万家旅舍建设从投资经营主体上主要有六种模式:一是农户经营模式。村民把自家闲置房屋或原有农家餐厅升级改造为家庭旅舍,自主投资经营。如派潭镇仙寨阁、正果镇蒙花布村高家庄休闲居、莲塘村莲庄、增江街大埔围定红旅店、小楼镇拳岭旅舍、石滩镇凰埔村农家旅舍等。二是企业经营模式。利用农村的闲置连片的房产资源(如旧厂房、撤并后闲置的旧学舍等),由企业或企业家投资建设并进行经营管理。如小楼镇江坳驿站岭南人家旅舍、中新镇青门客栈、派潭镇黔霖山庄等。三是城镇酒店转型模式。通过登记、造册、规范经营,将城镇社会旅馆、旅舍、商务宾馆等纳入万家旅舍。如荔城街壹方快捷酒店、新塘镇韦尔森酒店等。四是利用扶贫资金支持建设模式。如小楼镇拳岭旅舍、正果镇亲子农场。五是“农户+企业”合作模式。如朱村街丹邱村新竹农庄、派潭镇灵秀山庄李家老宅、增江街多拉公寓、石滩镇广州市增城勤隆鱼庄。六是出租屋转型旅舍模式。在新塘镇等南部镇选择19个示范点共16个出租屋进行转型试点。对这些出租屋进行升级改造为“万家旅舍”,试行“旅业式”管理。
增城市公开引进万家旅舍管理公司,统一灯标、标识和编号,搭建统一的电子商务营销平台,建立企业准入和退出管理机制,实施企业化统一规范管理,塑造增城万家旅舍品牌的良好形象。要求各镇(街)、村(社)干部将引进龙头项目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核心工作来抓,力争每个村至少引进一个龙头项目,带动万家旅舍发展。引进有实力的相关龙头企业积极参与万家旅舍计划实施,有利于促进整体规划、连村成片开发,提高发展档次,形成规模效应。
位于正果镇蒙花布村的高家庄休闲居万家旅舍(孙毅强拍摄)
万家旅舍实施标准化、精细化和品牌化管理模式,在此基础上,努力实现个性化发展,营造安全、规范、舒适的住宿环境。一是统一规范,标准化管理。增城市编制《万家旅舍办理证照工作指引》《万家旅舍建设要素控制导则》等,万家旅舍实施行政审批标准化和消防设施安装、建筑材料选择等建设要素的标准化。市统一编制《万家旅舍经营服务规范》,管理公司编制《万家旅舍加盟店管理办法》,促进经营服务和运营管理标准化。二是分散经营,精细化管理。优先依托旅游景区(点)、绿道、公园花园、休闲文化体育设施、美丽乡村建设等优势资源,结合本地的自然人文特色,发展各具特色的万家旅舍,凸显休闲度假旅游住宿设施的唯一性和差异性,办出个性特色,打出独立品牌,增强生态休闲度假的吸引力。三是从严要求,品牌化管理。努力塑造和弘扬“增城万家旅舍”优质品牌形象。全市统一宣传口号,如“增城处处是你家——万家旅舍”;统一对外宣传形象,各类对外宣传资料都需标注万家旅舍灯标、LOGO;统一设置万家旅舍的旅游交通指示牌;将依法自愿注册的万家旅舍纳入电子商务平台登记;同时,在统一识别体系下鼓励个性化发展,形成具有较强的可识别性且风格各异的品牌化视觉系统。建立力度大、覆盖面广的线上线下宣传推广平台和持续的宣传推广工作机制,扩大万家旅舍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2014年建成“万家旅舍”300多家,其中示范点68家。至2015年年底,全市通过发展农户经营、企业开发、城镇酒店转型、扶贫资金支持建设、“农户+企业”合作、出租屋转型旅舍等模式,累计建成万家旅舍617家,客房8064间。万家旅舍建设盘活了农村闲置房产资源,同时整合近30处的连片古建筑、古村落,并公开进行招商。万家旅舍建设还解决了2000多个农民的就业问题,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改善了增城生活环境,有利于增城生态环境保护。推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催生旅游产业新模式,增城万家旅舍成为学生课外实践教育基地及拓展训练基地的首选,夏令营式旅游活动和体验式教育活动成为增城市的一个新亮点。
(撰稿:刘文斌;编辑:刘燕玲) “十二五”广州大事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