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祭拜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农门喜事:家妻又甜又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王意舒乃是宋芍月昔年闺中好友,关系一度十分亲密,若是赵棕永在她失踪第二年就迎娶王意舒过府,再算上除去六礼的时间,岂不是她失踪那年便已经决定了续弦?
妻子下落不明,丈夫却在一年内就续弦,且不说她是否身死,就算她身死,那赵棕永也该守制三年之后再娶妻,断没有这样的道理!
“欺人太甚!”
宋芍月一只手重重地拍在桌上,震得茶盏发出碰撞的声音。想通了其中关节,她顿时怒不可遏!
宋顾氏倒是惊异这位小姑子这些年脾气居然见长了!不过这是好事,泥人况且还有三分性,更何况被人如此无视。
“当年你大哥得知此事曾上门与他谈话,我虽不知内容,但是最后从相爷愤怒离开也猜到了几分,之后两府交恶不再往来,我当时还想不明白赵棕永为何一改常态?没想到不久之后就传出贵妃有孕的消息。”
有些话不必说的太明白,但是说与听的人都懂。
贵妃,便是王意舒的姐妹,颇得盛宠,也是赵尚书敢于和丞相府交恶的底气。
虽说这样有些不太光彩,但是不得不承认十分好用,否则赵棕永也不会年纪轻轻就坐上工部尚书之位。
贵妃得宠风头正劲之时,丞相府也不得不退舍三分。
不多时,便已天黑,下人来禀家宴已备好,宋顾氏和宋芍月便起身整理仪容前去。
十多年的离开,宋芍月曾经熟悉的丞相府也有几分陌生,如今再看竟恍如隔世。
饭厅今日倒是难得的热闹,大方三方齐聚一堂,加上宋芍月和宋文澜,竟是全都到齐了。
“三妹(三妹)——”
宋芍月一到,两名和她有几分相似的中年男子齐齐出声,不是她的大哥宋智瑜和二哥宋子期又是谁?
“大哥、二哥——”
再见兄长,时隔多年,当年意气风发的两位兄长早已蓄须,面容也历经沧桑,丞相宋智瑜甚至已经两鬓斑白。
父母不在,长兄如父,宋芍月再也忍不住心中的苦闷委屈,泪水夺眶而出。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父亲当年临终之际仍然放心不下你,如今你安然无恙回来了,父亲在天之灵也可以瞑目了。”
宋智瑜一脸欣慰的看着宋芍月,眼里由衷的高兴。别的家族都是人丁兴旺,子嗣繁多,可唯独丞相府偏偏就是异类,子嗣艰难以致多代都是单传,难得他们这一代有了三兄妹热闹了点,可偏偏宋芍月还失踪了,老丞相当年本就病重,受此打击便驾鹤西去。
“是啊三妹,今日重逢是喜事,还有这些小辈在,你可不能叫他们看了笑话去。”
宋子期故作轻松的打趣道。
接下来便是小辈们认亲的环节,好在丞相府人口不多,大房只一个宋景云,二房只一个已出嫁的宋雪慧,宋雪慧年龄比宋景云大两岁,是丞相府当之无愧的大小姐,宋文澜倒成了最小的一个了。
丞相宋智瑜面容儒雅,气质内敛,不似朝臣倒更像一位大儒,若非是已经知道他的身份,宋文澜绝对难以相信这位大舅就是大楚的丞相。
宋子期长相与宋智瑜有四五分相似,连气质也类似,宋文澜这下总算明白宋景云那种翩翩君子的气质是如何而来的了,感情气质的东西在他们宋家是复制粘贴呀!
再看看端庄的大舅母宋顾氏,温柔的二舅母宋白氏,加上宋芍月和宋雪慧,明明彼此之间没有关系,但是偏偏就是同一种气质,宋文澜称之为知书达理。
宋文澜觉得有些头疼,外祖父完全就是按照儿子的性子找媳妇,连孙子的性子都给影响了,唯独出了自己这个异类。
宋文澜是第一次见两位舅舅和舅母,在小辈中又是最小的,得了不少见面礼,宋文澜有些哭笑不得。
家宴本该分席而坐,只是人不多便一同入席,众人皆是雅致端庄,不曾言语,宋文澜见此有样学样,只是这样吃饭难免觉得少了几分胃口。
席间的宋景云不由得想起了在梧桐村宋文澜家中那样自在随意的用饭,眼神飘到了宋文澜身上。
不得不说这家宴真是麻烦,不但食不言,寝不语,就连何处落座,何时入席,举箸端碗皆有讲究,宋文澜想吃的菜根本不用自己夹,一个眼神示意便有旁边的下人布菜,并且一道菜不能一直吃,也不可以添饭。
宋文澜:……
她只是想吃饭而已,为什么要这么折腾!
宋文澜对这些规矩很痛苦,只是面上没有表现出来,毕竟她如今不仅仅是代表着自己,更代表着母亲的脸面,宋芍月倒是对这些规矩很是适应,时隔多年仍然十分坦然,未见得一丝窘迫。
翌日一大早,宋文澜就被侍女们簇拥着起身梳洗,不多时,打扮得体的宋文澜看到铜镜中的自己时也不由得惊艳了几分!
鬓发如云,眉目如画,经过妆容的点缀之后的宋文澜更显得楚楚动人,她本就清瘦,穿上冬日衣衫仍然不显臃肿,更显得身姿婀娜,几名侍女都看呆了。
果然三分靠长相,七分靠打扮呀!宋文澜心里惊叹道,明明还是那个自己,可是和以前已经天差地别,还要感谢这位贴心的舅母给自己准备了这许多用度。
在自己的院里用了早饭之后到前厅与众人汇合,今日一大家都要去祭拜老丞相。
老丞相的陵墓在城外,那里风水极佳又安静,每年清明之时举家都会去祭祀。
陵墓附近早已被丞相府买下,常年有人看守在此。
宋家人下了马车,表情都十分严肃沉闷,就连宋文澜也觉得几分悲伤。
“父亲,不孝女来看您了——”
宋芍月“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全然不顾地面的坚硬,“咚咚”连续磕了几个响头。
原来这里就是宋文澜外祖父宋明德的墓碑所在。
母亲如此,宋文澜亦如此,后面的宋家人也纷纷跪下,长辈在前,小辈在后。
“父亲,三妹……回来了。”
宋智瑜语气沉痛,连一句话都不能说完整。
“父亲,三妹她回来了,您放心吧!”
宋子期不如宋智瑜心性沉稳,语气里隐隐有哭腔。
“父亲……女儿回来了!女儿回来了父亲!”
“女儿不孝,没能见您最后一面,枉为人子……”
宋芍月此时毫无形象的哭泣着,父母养育之恩未曾报答,父亲还因担心她而死,让她如何不伤心?如何不悲痛?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世间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此! 农门喜事:家妻又甜又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