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 愿得一人心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农门喜事:家妻又甜又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顾文澜这一等便等到了天黑。
诸葛维桢回府之后破天荒的先和秦国公去了书房,父子二人不知说了些什么,大吵一架,秦国公被气得摔了自己最爱的镇纸,诸葛维桢脸色也没好看到哪里去。
随后,诸葛维桢才回到了自己院子。
“维桢!”顾文澜一听到诸葛维桢回来的动静便迎了上去,眼里满是担忧。
诸葛维桢平静的眼里终于闪过一丝柔和。
在这个院子里,他只是一个寻常的丈夫,在自己妻子的面前,他可以卸掉所有的防备和伪装。
看到顾文澜这副神色,想必她已经知道了今日之事。
夫妻二人相处这段时间早已十分默契,只一个眼神便明白了对方的意思。
“文澜,是我不好,又让你担心了。”诸葛维桢牵过顾文澜的手,缓缓走进主屋,心中涌起一阵暖意,在这世上最关心他的人就是顾文澜了吧!
“朝堂之上的事情的确我不该多问,可是出了这么大的事情,你居然将我瞒得严严实实,你难道就没有想过我要怎么担心吗?”
夫妻二人坐定,顾文澜直直的看着丈夫。
“本朝开国以来,被贬谪去南州的官员从来就没有调回过的先例,比你风光的人大有人在,可是他们最终的下场你也从史书里面看到了。这就是你当初的选择,你是不是早就预料有这一天了?”
顾文澜并没有责怪诸葛维桢的意思,权力角逐本来就是有输家也有赢家,总不可能皆大欢喜,这个过程本身就很残酷,诸葛维桢如今不过是先一步退出权利中心罢了。
她不怕陪着诸葛维桢去南州,她只是心疼诸葛维桢的付出,作为秦国公府世子,诸葛维桢大可不必如此,只需要老老实实的从他父亲手里接过爵位,便可以安然度日,荣华富贵一生。
可是诸葛维桢没有,反而选了一条最艰难的路,这一点是顾文澜最佩服诸葛维桢的地方。
此次六皇子一党发难,本是冲着九皇子而去,因为六皇子背后的势力已经不容许九皇子势力继续扩大。
而诸葛维桢不过是因为替九皇子挡了灾,这才受到了牵连。
陛下总不可能重罚自己的儿子,为了平息众怒,只好发落了诸葛维桢,纵使知道这个结果会让诸葛一族心生不满,可是抉择本身就是两害相较取其轻。
朝堂之上的秦国公看着诸葛维桢无异于自杀的举动是睚眦欲裂,万万没想到诸葛维桢居然会帮着九皇子,他这个儿子可真是让他大吃一惊!难怪当初这小子会和九皇子一同去梧川,只怕也是他们早就算计好的!
明明是自己的亲生儿子,秦国公却发现自己对诸葛维桢一点都不了解,甚至从未仔细想过诸葛维桢这样做的理由。
秦国公府世子的身份不好吗?非要去掺和这些事情!九皇子究竟给了你什么好处?值得你这样不管不顾?
这个念头说来有些好笑,可是稍微一想,秦国公便觉得有些荒唐,在和黄氏联姻之前,九皇子根基可谓是薄弱的不堪入目,又怎么可能会给长子什么好处呢?
那么长子这样做的理由也绝非是那些俗物了。
秦国公隐隐有些猜到了那个答案,只是他没有底气说出来。
他没有诸葛维桢这样豁得出去不顾一切的勇气,也没有诸葛维桢这样的胆大包天!
可是秦国公再气愤、再不解,在听到长子被陛下如此严重处置之后,心中还是心疼的,南州可不比一般之地,那可是有去无回的不毛之地啊!
诸葛维桢是诸葛一族出类拔萃之人,诸葛一族自然不可能眼睁睁看着他被陛下如此处置,纷纷让关系较好的官员出面求情。
最让人意外的是宋景云也自动站了出来,诸葛维桢神色复杂的看了他一眼。
宋景云淡定的回以诸葛维桢一个眼神,似乎觉得沾出来是一件十分平常的小事一般。
丞相看着宋景云此番举动并没有生气,反而带着欣赏之意。
不过这并没有改变楚皇的态度,诸葛维桢的发落依然没有改变。
第一时间得到消息的项逾明就派人赶紧给顾文澜送来了信,让她早做准备。
“文澜,我……”
诸葛维桢面对顾文澜平静的面庞,心中涌起一阵愧疚,或许他对项予正而言是个好朋友,好臣子,可是他不是个好丈夫。
顾文澜在成婚之前就知道他的意图,从来没有多说些什么,就连婚后也是一直支持着他,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可是南州荒凉,顾文澜还年轻,他又怎么忍心让妻子和他一同去受苦呢?
在大婚当日,他还曾经许下过此生不再和顾文澜分离的诺言,没想到如今这么快就有了变数。
“不必跟我解释什么,正好我也在京都呆烦呆腻了,和你去散散心也不错,陛下的诏令一出,只怕你很快日就要离京,我正好趁此机会收拾东西。”
顾文澜微微一笑,语气故作轻松,想努力冲淡诸葛维桢的愧疚。夫妻本就是荣辱与共,她不会一味去要求诸葛维桢做什么,而是去理解他,关心他。
南州再荒凉,再偏僻,凭着他们夫妻如今的身家,还能过得比当初的梧桐村更差吗?
“好,那就要劳烦夫人多费心了。”诸葛维桢看着顾文澜的笑颜如花,心中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小兰氏本以为顾文澜和诸葛维桢夫妻二人肯定会大吵一架,特地派下人去诸葛维桢院子之外打听,毕竟顾文澜和诸葛维桢越是难过,她就越开心。
没想到让她失望了,人家夫妻俩不但没有置气,顾文澜脸上反而欢欢喜喜的指挥哥下人搬东西。
小兰氏不禁对自己的耳朵产生了怀疑,是她听错了吗?还是顾文澜傻了?去南州还面带笑意?
从顾文澜管家的各种手段看来,并非是痴傻之人呀!那么她难道不知道南州二字的意义吗?还打算跟着诸葛维桢去南州?她会这么大度交出管家之权?
小兰氏自己心思阴暗,自然也是用最大的恶意去揣测别人,根本没有想到她在意的东西其实顾文澜才不上心呢!
诸葛维桢被贬麟州之事也被许多人知道了,第二日一大早,宋夫人、顾老夫人、顾清妍、项逾明以及宋景云都来了秦国公府。
毕竟他们都担心。
宋夫人看到顾文澜一副神色如常的样子时便泪目了,这孩子一向坚强,这么大的事情也自己扛。
她此生无儿无女,膝下就顾文澜一个养女,如何舍得她离京?得知顾文澜要和诸葛维桢一起去南州时,说什么也要一起去。
宋景云深知顾文澜脾性,对此并不感到意外,况且他今日来还是因为带着妻子嘱托,本来是为了来看顾文澜,结果倒成了劝慰自己的姑母宋夫人了。
姑母身体本就不好,怎么可能让她跟着去南州?舟车劳顿不说,姑母又不是顾文澜那样的年轻人,南州的瘴气可不是开玩笑的!
最后还是顾太夫人这个辈分最高的长者骂了宋夫人跟着去是添乱之后,宋夫人才打消了跟着去的念头。
顾清妍和顾太夫人本来听到消息是担心的不行,可是看着顾文澜一副十分淡定的样子,心中的担心终于减少了几分。本来想私下里劝顾文澜不要跟着诸葛维桢去南州的话怎么也说不出口。
就算不跟着去,以顾文澜一人在府里独撑也未必会好过,一个抛下丈夫独自享福的儿媳妇,秦国公又岂会如原来一般善待顾文澜?
诸葛维桢一离京,秦国公府世子之位势必要换人的,届时顾文澜已非世子夫人,一个长嫂霸着管家之权不放手又是怎么一回事?
还不说夫妻二人分居两地,此生再难有相见之日,顾文澜就相当于守活寡了。
除非,和离,顾文澜另嫁,否则她留在秦国公府只有凄凉一生。
可是和离的话,顾文澜新婚还未一年啊!换了谁心里能好受?瞧她那副样子,是压根就没想过这个念头,顾清妍本来涌在嘴边的话最终收了回去。是啊!她的姐姐顾文澜不是一般的女子,她遇到事情不会哭不会闹,只会想办法正面解决,况且这事情就算苦闹也无济于事啊,与其在这里浪费时间,倒不如做些有用的。
所以顾清妍做了两手准备,既然不能劝顾文澜和离,那么她就顺水推舟。
她此来带了许多东西,大部分是药材,以备不时之需。毕竟南州瘴气严重,刚到那里的人大多都会水土不服。
顾清妍把顾文澜还没有想到的都替她考虑到了,顾文澜自己都没有想到准备药材,对此又惊又喜。“清妍,谢谢你,只是我没有办法看着你出嫁了,希望你不要怪我。”
顾太夫人看着姐妹二人相处的样子,嘴角露出一个慈爱的微笑。
儿孙自有儿孙福,大孙女和诸葛小子都不是心性摇摆之辈,他们去南州也未必就是一件坏事,京都这几年不太平,留下来也不一定就享福。
顾文澜好不容易送走了众人,没想到宫里又来人了,而且来传话的还是顾文澜最熟悉的面孔。
“郡主,诸葛世子去南州之事已是板上钉钉,可是您身份贵重,又是陛下侄女,陛下可没有说让您也跟着去。”太监语气依旧如常,并没有因为诸葛维桢被贬就在顾文澜面前放肆,能够让陛下特地来传话,这就说明了尚华郡主在陛下心中依旧是不同的。
“多谢陛下厚爱,可是尚华既然嫁做人妇,自是要跟随夫君一同的,否则尚华如何对得起陛下当初赐婚的期许。”顾文澜没想到陛下居然让她不要去南州,可是她留下来又算个什么事呢?
“我的郡主诶,京都有的是好儿郎!以您的品貌,就算和离之后,也多的是一大把人求娶,您又何苦委屈自己,去南州那不毛之地呢?”
太监苦口婆心的劝道顾文澜,他本就是带着地下的口谕而来,自是要打消顾文澜的念头的。
顾文澜连留在京都的打算都没有,更不要说和离了,更是想都没有想过!她怎么会和诸葛维桢和离呢?
“多谢公公美意,文澜只有一句话,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
传旨的太监品着顾文澜这一句话。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
这句看似平常的一句话,不知考验了多少夫妻,像顾文澜和诸葛维桢一般的情况是极少数的,更多的是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时各自飞,双方因为各种原因而联姻,遇到困难时,一拍两散也是常有的。
只可惜他是个太监,此生都是没有妻子的。不由得十分羡慕起诸葛维桢来,能够娶得郡主这般的好女子,不知是诸葛世子前世修来多大的福气! 农门喜事:家妻又甜又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