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怪奇物语.魔药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第十五章
韩东的父母激动得几乎一夜没合上眼,第二天是周末,爸爸一大早就起床了,问妈妈:“你说,别家的孩子会算20以内的加减法吗?不会每个三岁小孩都会吧?”
妈妈其实也在想这个问题,她一下就坐起来了。他们都是第一次当父母,对三岁孩子应该具备怎样的智力水平真不是特别清楚。妈妈迟疑着说:“反正我教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时候,知道有些学龄前的孩子就会认字和算数。但那毕竟是六岁左右的孩子呀,三岁的小孩,应该是上幼儿园小班吧?我也不清楚会加法算不算是特别聪明的表现。”
爸爸睡意全无,虽然失眠了一晚上,但此刻的精神却比任何时候都要好。他想了想,说:“我有个高中同学,是电视台的记者,我记得他以前好像报道过神童这样的新闻。要不我打电话问问他,他对这方面可能比较了解。”
“行。”
这个年代手机还没有普及,有一些人家里开始使用座机电话。爸爸给他的老同学郑阳拨了个电话过去,对方显然还在睡觉,听韩大庆说自己儿子会算20以内的加法,打着哈欠说:“大庆呀,你儿子是聪明,但是怎么说呢,20以内的加法,如果通过早教的话,三岁的孩子也是能掌握的。所以……”
爸爸赶紧说:“不不不,我们根本没教过他!不……只教过1加1,然后他自己就会算别的了!”
对方显然有点不大相信,含糊了两句,说这事要当作新闻播出来,还是不够劲爆,等孩子的计算能力更强的时候再说。
爸爸说:“我不想让我儿子上新闻,只是想着你以前不是报道过神童之类的新闻吗,就想让你帮我鉴定一下。今天中午你来我家,我请你喝酒,怎么样?”
这位记者嗜酒如命,提到酒精神一下就来了:“行呀,那你可得好酒好肉管够!”
“没问题,保证陪你喝高兴!”
挂了电话,爸爸把老同学的意思跟妈妈转述了一下。妈妈说:“那我现在就去买菜,做几个好菜招待你同学,让他帮咱们好好鉴定一下,东东到底是不是神童。”
中午,在电视台当记者的郑阳来了,带了一袋椰子糖给韩东作为礼物。妈妈和奶奶做了一桌子的美味菜肴——红烧鱼、干扣肉、烧三鲜、拌牛筋、扯面……爸爸还拿出了一瓶上好的汾酒。郑阳现在还是个单身汉,平时都吃工作餐,一看这桌丰富的酒菜,心里就乐开了花。又不好表现得特别垂涎,他就问道:“大庆,你家的聪明宝贝呢?”
爸爸把韩东从屋里带出来,让他叫了郑叔叔之后,把韩东昨晚做在白纸上的算术题拿给老同学看。
郑阳看了之后,摸着韩东的小脑袋直夸他聪明,但也没表现出太多惊喜。韩东看得出来,在他心目中,三岁会做20以内的加法可能不算什么。
爸爸也看出来了,但他反复向郑阳强调,这真是韩东自己悟出来的,他们没有教过。郑阳了然于胸地一笑,说:“我当然相信,但这事要是放在电视上,你没法让观众相信,父母是没教过的呀。”
爸爸听出来他话里的意思了,有些为之气极。他其实真不是想让韩东上电视出名,但郑阳显然就是这么认为了,大概还在心里嘲讽:不知道花了多少工夫把孩子给教出来了,就想冒充神童上电视,现在的父母也忒急功近利了。
爸爸问:“那你以前报道过的那个神童,他会些什么?”
郑阳说:“既然你看过我们的节目,我也就跟你实话实说了。那小孩跟你儿子年龄差不多吧,也是三岁多点儿,可人家会的不只是20以内的加法,100以内的加减乘除都会!还会背诵几十首唐诗呢,认识的字估计有好几百个——大庆,这才是真正的神童呢。”
这时妈妈和奶奶烧好了菜,从厨房出来,一听经验丰富的记者这样说,全都露出尴尬而难堪的神情,昨晚的所有喜悦都烟消云散了。
一家人愣了半晌没说话,为了化解尴尬,妈妈招呼客人:“菜做好了,来来来,边吃边聊。”
郑阳本来就是来蹭饭喝酒的,早等着这句话了,他喜笑颜开地说:“嫂子的手艺真好,刚才一进门就闻着香了……”
韩东坐在沙发上,看出了父母的失落和难堪。他昨晚是悠着来的,不想表现得太厉害,以免吓着父母,但今天这位记者叔叔说的话明显透露出不信任和对自己的轻视。其实他自己倒没什么,因为他心里清楚得很,自己本来就不是什么天才。但他不想让这个记者叔叔看低自己的父母,好像他爸妈是出于虚荣,才硬把儿子说成神童的,他决定帮父母正这个名,出这口气。
郑阳站起来,正要朝饭桌走去的时候,韩东拉了他的衣角一下,问:“叔叔,什么叫作神童呀?”
郑阳这人嘴也够损,不知道是想故意打击韩东的爸爸还是怎么着,说道:“就是比东东还要聪明得多的小朋友,就叫神童。”
他这么一说,韩东爸爸的脸上更挂不住了。韩东故作不懂的样子问道:“什么叫比我聪明得多呀?那是有多聪明呢?”
郑阳想赶快上桌子喝酒,懒得跟这小孩多说:“就是会100以内的加减法,还会认好多字。东东以后上了学,就会这些了。”
韩东说:“我现在也会呀。”
妈妈怕韩东出丑,对他说:“来,东东,吃饭了啊,妈妈做了你最喜欢吃的烧三鲜。”
韩东把郑阳送的那袋糖果抓过来抱着,说:“我要吃糖。”
妈妈说:“东东乖,吃了饭再吃糖果,听话啊。”
韩东噘起嘴说:“不嘛,我要吃海南的糖果,我从来没吃过海南的糖果呢!”
妈妈问:“什么海南的糖果?”
韩东指着郑阳送的那包糖:“就是郑叔叔送的这个呀,你看包装袋的下面不是写着吗——‘海南南嘉食品实业有限公司’,这不就是海南的糖果吗?”
全家人都愣住了,爸爸把那袋椰子糖抓过来一看,果然口袋的正下方写着这样一行字。他浑身都颤抖起来,瞪大眼睛问道:“东东,你认识这些字?”
韩东点头:“认识呀。”
郑阳十分震惊,如果说韩东现在读出来这个家里的某本书上的一行字,他可能不会觉得奇怪,因为父母之前可能教过。但是这袋椰子糖,是他十多分钟前才带来的,显然不可能是事先排练好的。唯一的解释是,这个三岁小孩真的会认这些字!
郑阳惊诧得酒都不喝了,他抓着韩东的肩膀说:“东东,你真的认识这些字?”
韩东认真地点头。
郑阳打算再考验一下他。他把椰子糖的包装袋翻过来,指着背后的配料表说:“你能把这些读给叔叔听吗?”
“能啊。”韩东照着包装袋后面的字开始大声地读,“品名:椰子糖。配料:椰子汁、葡萄糖浆、白砂糖、食物添加剂(卡拉胶)、糯米纸(食用淀粉);产品类型:植物胶型凝胶糖果。产地:海南省海口市……叔叔,还要继续读下去吗?我想直接吃糖了。”
郑阳下巴都快掉地上了。一个三岁小孩,当着他的面字正腔圆地把这些文字读了出来,其中还有“椰”“糯”“凝”等复杂的字,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他怎么都不相信这是真的。
还没等他回过神来,站在他身后的韩东的爸爸发出一声几乎破音的大叫,把郑阳吓得一哆嗦。爸爸把韩东抱起来,语无伦次地叫道:“哎呀我的乖儿子,你……你怎么会认字的?这么复杂的……你怎么会认识呀?”
奶奶在一旁捂着胸口,看样子快要因为激动而导致心脏病发作了,妈妈赶紧一边将她扶住,一边揉着婆婆的胸口。韩东吓着了,要是真让奶奶心脏病发作,可就玩大了。他赶紧说:“我看电视的时候……下面不是有字幕吗,电视里面的人说话,再配合字幕,看着看着就学会认字了。”
郑阳和韩东的爸爸对视一眼,两人异口同声地喊了出来:“天才!”
别说韩东的父母了,此刻就连郑阳都激动得不能自已,吃饭喝酒什么的早就抛到脑后了。看他的样子,这次发现的“神童”比起他之前报道过的那个,不知道厉害多少倍。郑阳问都不问,径直走到客厅的电话机旁,拨通了新闻部主任的电话:
“喂,方主任吗?对,我小郑。我要跟您汇报一件事,我发现了一个罕见的神童。麻烦您马上派一个摄影师过来,我现在就要采访!什么?今天是周末?主任,您要不马上派摄影师过来,那我就只能通知省电视台来报道这事了,您可别后悔!”
二十分钟后,电视台的车开到了韩东家的楼下,除了扛着摄像机的摄影师之外,还来了一个漂亮的女主持人。他们来到韩东家后,立刻请小神童展示才能。韩东本来只想震震郑阳,没想到真把电视台的人招来了。他其实不想把事弄大,以免为自己带来无形的压力,但摄像机架在面前,骑虎难下,如今也只好对着镜头表演一番了。
为了不让父母和自己被轻视和笑话,韩东必须表现得比天才还天才,否则又会遭到质疑。一不做,二不休,他索性在镜头面前表演了100以内的四则运算;朗读了主持人任意抽选的《三国演义》选段……
一边演,他一边偷瞄旁边欣喜若狂的父母和奶奶的表情。韩东为能够给亲人带来喜悦和荣耀而欣慰,他觉得自己假装天才的表演是有价值的。
当然,在这一过程中,他自己也非常享受。 怪奇物语.魔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