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梦续高唐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窗外的风吹动窗帘进来。
一群中学生在教室里学习,现在是历史课。
觉得历史太过枯燥的同学们支着额头昏昏欲睡。
下课铃的响起好像一阵清风吹进来,吹散了让人昏昏欲睡的空气。学生之间开始出现了明显的骚动。百发戴眼镜的历史老师抬起头,一边力图压过学生的噪音。
“我们今天讲唐朝的藩镇割据,
下节课将进行综合性学习活动,内容是人物专题,可供选择的人物已经列在课件末尾了。请同学们下去做准备。记住了吗?”
讲台下只有稀稀拉拉几声“记住了~”他无奈地笑了一下,也不打算继续纠正学生的秩序,收拾课本准备走下讲台。这时一个学生站到讲台面前。
那是一个特别积极的喜欢刨根究底的清瘦的女学生,戴着眼镜。
她身边还有两个女生,那是她的小组的成员。
迟疑了一下他问“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她问“老师,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是因为边将太多了吗?”
没等老师回答,她就抓着课本再次追问,说出了第二个问题。
“唐朝是因为安史之乱才亡的吗?”
“可以这么说,但那只是一个方面。我们看到的都是结果,很多因素共同造成了这个结果。”
“细的原因考试不考的。感兴趣的话我给你推荐几个网站,上面有很多关于这个的讨论。”
“好的,谢谢老师。”
女生内心在欢呼雀跃。
“问问题的习惯很好,要继续保持啊。”
老师扶起滑落的眼镜,把书本和资料都收起来。一边说她“这不是最后一节课吗?放学了,回家吧,回去好好准备。”
“哦”然后她就离开了。
她和自己的同学一起在街上走下去。
她告别了同学,回到家里打开电脑查找资料。
要做人物专题啊。
她在搜索框里输入了“唐朝将领。”之后,点确认,下面出现了无数搜索结果,于是她一条条看下去。
尉迟恭,程咬金,李元霸,唐朝建国时的开国大将啊,肯定有很多人都写他们,再看看吧。
李光弻,李林甫是什么情况?王忠嗣,哥舒翰,高适,高仙芝,封常清他们不是很出名诶,算了吧…….
她点开“哥舒翰”的链接。这个名字好像很特别?
于是她重新搜索“哥舒翰”。
搜索结果告诉她包含“哥舒翰”的,有《新唐书》《安史之乱》等等等等。
她打开最简洁的一条。
“生于突骑施部落,年少时喜爱游乐,在长安呼朋唤友,无所事事。后来成为王忠嗣的部下,依然没有什么大成就。后来成为唐朝名将。为宰相杨国忠所忌,进谗玄宗促令他出战。十五年六月,哥舒翰被迫出关,与叛将崔乾战于灵宝(今属河南),中伏兵败被俘。被安禄山囚于洛阳,并委他致书招降唐将领以免于死。至德二年(757),哥舒翰为安庆绪(安禄山之子)兵败撤退时所杀。”
短短的几行字,这个人的一生都在这里了。
“哎,这个人好有意思。那么就写他吧。”
她打开笔记本,一点点翻下去。
“以前,每到麦熟季节,吐蕃就派骑兵去积石军屯田的地方抢收麦子,他们得意地把积石军麦田称为“吐蕃麦庄”。哥舒翰得知这一情况,十分气愤,他决定狠狠教训吐蕃人。七月,吐蕃的五千骑兵又来故伎重演,以往情形,唐军都守在城中闭门不出,这次,哥舒翰精心部署,层层埋伏,吐蕃军猝不及防,竟无一人逃脱,从此再也不敢跑来抢麦。哥舒翰有个家僮叫左车,当时才十五六岁,臂力过人,每次出战,他就跟在哥舒翰身边。哥舒翰擅长用枪,每当追上敌人,就用枪搭在敌人的肩膀上,一声暴喝,敌人一回头,咽喉就被刺中,挑起五尺多高,摔在地上,左车下马割下首级,以报军功,主仆配合默契,习以为常,敌人胆战心惊,视他俩为凶神恶煞。
这是关于他的职业生涯的开始成功阻止被收麦子的细节。
她扶了一下滑落的眼镜,在纸上写下“主要事迹:在参军之后和一位英勇的部下打退了盗取麦田里的麦子的吐蕃士兵。”
“啧,做到的第一件比较厉害的责任重大的事,居然最出风头的还是那个部下。”
她看到许多关于哥舒翰的描述,忍不住一直翻下去。
“唐玄宗晚年,依然极重边功。天宝六年七月,他让河西、陇右节度使王忠嗣攻打吐蕃据守的石堡城(今青海湟源西南),对此,王忠嗣却有自己的看法,“石堡城地形险固,吐蕃举国而守。攻下此城,肯定要死数万士兵。所得不如所失,倒不如休兵秣马,见机行事”,唐玄宗很不高兴,十月,唐玄宗派将军董延光攻打石堡城,下令王忠嗣出兵配合,王忠嗣不得已协助董延光,却没有全力以赴,石堡城到期未能攻克,董延光将责任尽数推到王忠嗣身上,这时,宰相李林甫也来落井下石。李林甫让王忠嗣从前的一个下属到京城告状,对王忠嗣进行诬陷,“我与忠王(后来的唐肃宗)从小一起长大,当拥戴他为太子”,唐玄宗大怒,将王忠嗣召回朝中,严加审讯。唐玄宗又征哥舒翰入朝,有人劝哥舒翰多拿一些金帛去营救王忠嗣,哥舒翰坦言,“若直道尚存,王公必不冤死。如其将丧,多赂何为”,只带一个包裹入朝。
唐玄宗与哥舒翰谈得十分投机,他让哥舒翰取代王忠嗣的位置,担任陇右节度支度营田副大使,充任陇右(今青海乐都)节度使。临别时,哥舒翰极言王忠嗣无罪,唐玄宗不听,转身离开,哥舒翰叩头相随,跪地哀求唐玄宗,“言词慷慨,声泪俱下”,唐玄宗有感于哥舒翰的赤诚,明白了王忠嗣是冤枉的,终于高抬贵手,仅以阻挠军功的罪名将王忠嗣贬为汉阳(今湖北)太守。”
“原来还有这样曲折的实情。”
“嗯,名言:唐玄宗又征哥舒翰入朝,有人劝哥舒翰多拿一些金帛去营救王忠嗣,哥舒翰坦言‘若直道尚存,王公必不冤死。如其将丧,多赂何为’。”
她放下笔。“不行啊,这个人也太废了。都没有很厉害的事情可以拿来说。”
她继续翻页,突然看到一条。
“天宝八年(749年)六月,哥舒翰统领陇右、河西及突厥阿布思之兵,向石堡城发起进攻。吐蕃凭险据守,唐军进攻多日,伤亡惨重。哥舒翰大怒,限三日内破城,否则斩杀攻城先锋官副将高秀岩、张守瑜。三日后,唐军占领石堡城。功拜特进、鸿胪员外卿。天宝十一年(752年),进为开府仪同三司。”
终于当了副丞相呢。差一点就要放弃写这个人了。
她在本子上写:“生平大致经过。”
她画了一条线。入京——吐蕃粮仓——救王忠嗣——当丞相
她又看到一开始的那个问题:后为宰相杨国忠所忌,进谗玄宗促令他出战。十五年六月,哥舒翰被迫出关,兵败被俘。被安禄山囚于洛阳,并委他致书招降唐将领以免于死。至德二年(757),哥舒翰为安庆绪(安禄山之子)兵败撤退时所杀。
可是这里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她看得入迷,觉得这个投降很突兀。
她继续翻下去。
觉得不应该是这样。
突然在《新唐书》电子版中,众多文字当中好像出现了一段各外突兀的话。
“投降我也不想的啦。”
她吓了一跳,可是文字还在继续一个字一个字地出现。
“这种书大概没人会看,写在这里应该不太引人注意吧,亲爱的,我有话要对你说。”
这是什么?她疑惑了。她眼前一亮,抓住这个开头读下去。
那段文字又出现了一会儿。继续一个字一个字的增加内容。
“如果你看到这篇东西的话,说明我快挂了。我不想让你们太过想念我,当然可能也根本没有人想念我。”
到这里又停了一下,难道……有什么人要怎样了吗?
“我就是想写下我的感觉啦……”那段文字继续。
好多废话……
“投降我不想的啦,其实我以为是按照历史做的选择,才会这样,假如是我,估计会更勇敢一点,但很难说全是攻略的原因,我很多时候明明有机会,但也没有做到……让你们笑话啦……李守礼那个家伙放弃了穿越时空修改安史之乱呢……就这么消失了还真是讨厌……”
她越看越心惊。这是……乱码?可是乱码不会这么清晰,听起来像是谁的自述一样。
是谁在搞恶作剧吗?
难道是……哥舒翰?
她把这种荒谬的想法从脑子里赶走。看起来很奇怪,不过这些叙述也不是不能理解……是小说吗?她重新把目光投入到那段本来是《新唐书》的电子版的内容里。
很显然不是《新唐书》该有的语言风格啊。
就像突然出现的一样。
她继续读下去。
“小玉,我果然是个渣男吧,不过你那么努力,过得不会差。我是很想回家,可就是一直回不去。最后也没回去。我本来答应你的事,我实现了,可惜我们长久不了哈哈。”
“安史之乱果然不一般,但是不怪安史之乱。”
“那家公司本来是对我挺满意的啊,那个hr那么凶巴巴,我还以为他觉得我是个垃圾,这次肯定没戏了呢。”
“如果一开始没有那么焦虑或许我不会约宋瑜,她就不会和我去电影院,我就不会遇到师兄,不遇到师父我就不会把自己搞成这个样子……可是,果然还是太垃圾了吧,不然怎么会连女朋友都没有?因为知道自己太弱鸡,才会焦虑的吧。”
“宋瑜,应该已经回去了吧。假如你知道该多好”
“写这些会被发现的吧,算了。”
她有一种奇怪的感觉,她好像正在看一个人絮絮叨叨写下这些话……
然后,这突兀的内容就结束了。
好奇怪呀……她想着,是乱码吗?正准备再看一遍,理一理到底发生了什么。
突然这段文字消失了。她捏着鼠标的手指停住了。
难道现在有人正在更新这一段内容吗?她反复刷新页面,可是再也没有出现过。页面上是正常的历史科普内容。这一段记着李林甫的结局。
可是那些话就像没有出现过一样。
她把目光重新投回笔记本。
歌舒翰的投降很可疑啊。
她把搜集到的内容复制粘贴。那种乱码一样的东西应该不能算什么吧。这大概就完成了。
她给生平加了结尾。
——守潼关立功——兵败被俘——投降
那种乱码算什么?不会是病毒吧?
这就是她下节人物专题要分享的内容啦。
她把这部分发到了学习小组群里。
“我写的是他哦。”
“哇哦真棒,我写的是李世民。”这是一个组的李雨。然后她也把自己的文件发上来。
“我的是安禄山诶。”
“哥舒翰?好陌生的样子。我去查查。”
“安禄山因为跟杨国忠的关系“”来越坏,他决定争一把,可是从他决定争的第一秒,就错了。他自己不能保证事情会怎么发展,也不知道他的儿子安庆绪后来把自己立为皇帝,自己死在儿子手中。所以我选的他。”
“我能说自己选他是因为歌舒翰名字好听吗?”
“哥舒翰是个怎样的人?我觉得他只会喝酒本来就只是一个稍有武力值的边将而已,恰好出生在西域,恰好出生在武将世家,不然他什么都不是。是这样吗?”
“还是因为藩镇割据。”
“八王之乱你知道吧,假如后来安禄山没有反叛,他们那些人本来可以继承祖先的职位,哥舒翰也是如此,他如果不是安西都护的儿子,他根本遇不到王忠嗣遇不到太子。”
“唐朝这些人的悲剧都是因为藩镇割据?”
大家七七八八乱说一通。倒是很有氛围。
一个卡通眼镜男的头像闪了一下。是老师。
“唐朝的问题,藩镇割据,沉重的徭役赋税,又开科举,五胡乱华,边境处于混乱之中。”
“避免这些问题,哥舒翰,安禄山这类人估计也要消失了。”
是老师诶……群里突然沉静下来。
她开始回顾自己的作业,在综合学习要用的作业上又加上了两首诗。
翻开的课本上有一首诗。
那是高适的名篇《同李员外贺哥舒大夫破九曲之作》为庆祝前方胜利而写作的:
遥传副丞相,昨日破西蕃。
作气群山动,扬军大旆翻。
奇兵邀转战,连孥绝归奔。
泉喷诸戎血,风驱死虏魂。
头飞攒万戟,面缚聚辕门。
鬼哭黄埃暮,天愁白日昏。
石城与岩险,铁骑若云屯。
长策一言决,高踪百代存。
威棱慑沙漠,忠义感乾坤。
老将黯无色,儒生安敢论。
解围凭庙算,止杀报君恩。
唯有关河渺,苍茫空树墩。
她把它抄上来。
《唐诗三百首》中,收进了一首题为《哥舒歌》的五言绝句,诗中写道:“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这首诗的内容充分地反映了唐代居住在陇右一带的黎民百姓对哥舒翰的信赖和赞颂。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留下的只有这一首诗了。她把它抄到作业上去。
关掉电脑。
发现身后老妈已经给她端了一杯牛奶。还有饼干。她往嘴里塞了一块饼干跑去洗漱。然后躺回床上,关掉灯。
(全书完) 梦续高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