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古装言情 大宋刑部侦缉档案2

第161章 行之不悔

大宋刑部侦缉档案2 宋伊 4232 2021-04-06 01:17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大宋刑部侦缉档案2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路上,吴琚问道:“致远,这雇人的花销算是谁的?”

  能请戏班这个时候来襄阳卖力,佣金肯定少不了,总不能也是靠什么嘉王令强行要求,惹了众怒,这事肯定办不好。

  韩致远轻哼,“萧大老爷那么想随韩叔公向皇帝卖好,那自然该他出份力。”

  果然,这小子开始宰他那老爹。

  吴琚呵呵一笑,没有再说什么。

  前两日,他背地里问了吴峥,对韩致远与慕清颜的事了解的差不多,知道韩致远是被他那亲老爹给摆了一道,否则那和亲的事也不会令他们措手不及,没个应对。

  韩致远又道:“叔公有什么需要也尽管说,看在叔公身为襄阳知府,萧家给襄阳捐点善款也是自家人情。”

  “咳咳。如今在萧家辛苦的可是你大哥。”

  “大哥最好了,比萧大老爷更大方,为民分忧这种事,大哥不会有意见。萧家赚那么多钱除了吃喝用度留着做什么?等攒出个富可敌国的私库让人眼红使歹么?”

  ……

  临安。

  街头巷尾都在议论宋金战事,皇城朝堂上也是群舌相争。

  多少年后,主战派的气势第一次盖过了求和派。一直告病休养的陆游也整冠上朝,虽然排在最末,也加入了请战的行列。

  “圣上,我们不能再退让!公主和亲携带盔甲本就犯忌,彰显其心存不轨之嘴脸,金主睁眼说瞎话,明摆就是故意刁难我大宋,若继续求和,不赔上大宋填不饱那些狼子野心的胃口啊!”

  “圣上,我们不能再犹豫,发兵吧!让金人知道,我们是不好惹的!”

  “圣上,老臣愿为大宋北伐血溅沙场!”

  “圣上!”

  ……

  不论即刻发不发兵,应战准备是要做的。

  皇帝赵惇下令三衙管司清点兵马,联系各地驻屯大军随时待命。在大宋百姓群愤声讨中,一场大战即将爆发。

  这些事,身在金地的慕清颜不知道,但能想得到。

  婉拒杨四叔相送后,慕清颜来到登封嵩山少林寺。

  年幼时,她便听叔父说过嵩山少林武僧闻名遐迩,少林寺更是禅宗教派的朝圣地。登封被金人占领后,少林寺圣地之位从未改变。而发生在唐初,少林寺十三僧助唐有功,受到唐太宗皇帝封赏的故事也被改编为戏文在民间广泛流传。少林寺名扬天下,享誉为天下第一名刹。

  少林寺背依登封五乳峰,周围山峦环抱、峰峰相连。塔林耸立,不知葬了多少高僧。

  慕清颜站在巍峨的山门前,那种对世间生灵的敬畏,得佛祖慈悲庇佑的安心油然而生。

  经过一番引见,慕清颜终于见到了少林寺住持普照大师。

  又经过一番长谈,普照大师答应了慕清颜的恳求,为她安排马匹,并且亲自下山送她去汴京。

  在寺中吃了顿斋饭后,二人便启程出发。一路快马加鞭,天黑之后抵达汴京城。

  汴京的宵禁很晚,入夜之后依旧能够看到攒动的人影,听到嘈杂的说笑声。

  这就是曾经的大宋皇城,在这里也有一条从皇城延伸而出的宽阔的御街。这里有名家张择端笔下的《清明上河图》,这里还有高悬明镜铁面无私的包青天曾经坐镇的开封府。

  这里有诗人石曼卿春游时留下的“台高地回出天半,了见皇都十里春”的美景;这里有孟元老所著《东京梦华录》中所载“其柱皆青石为之,石梁石榫楯栏,近桥两岸皆石壁,雕镌海牙、水兽、飞云之状”的州桥,州桥两岸南望朱雀门,北望皇宫宣德楼。这里还有唐诗人白居易曾夸赞“西至黄河东至淮,绿影一千三百里,大业末年春暮月,柳色如烟絮如雪”的汴河隋堤烟柳……

  这些都是慕清颜从书中,从长辈口中所了解到的汴京。

  这样的汴京才是大宋真正的京城!

  不及驻足观望,普照大师带慕清颜来到光教寺。

  光教寺原名开宝寺,原本为宋四大皇家寺院之一。寺中有座为供奉阿育王佛舍利而建的佛塔,因塔身琉璃砖瓦的颜色浑如铁铸,所以又称其为铁塔。大宋战败南迁时寺毁塔存,金人重修后改名光教寺。

  普照大师将慕清颜托付给光教寺住持。

  天亮后,普照大师便要返回少林寺。

  “阿弥陀佛,老衲本不该理会凡尘事,但关系到天下芸芸苍生,老衲送慕施主这一程,希望能够如慕施主所言,化解百姓之难。但此去也是凶险,慕施主保重。老衲回少林等候慕施主佳音。”

  “多谢普照大师相送。”慕清颜双手合十,“我会尽最大努力解决眼下之事。成与不成只能再看造化,但行之而不悔。”

  ……

  这一日是八月十四,也是慕清颜听闻金使回金后遇害的头七日。

  因受普照大师托付,光教寺住持主动向金主提请,愿为逝去的金使做头七祭,超度亡灵。

  此举甚合金主体恤臣下的仁厚之念,很快应允。

  于是,慕清颜穿着和尚袈裟,带着和尚帽,混在做法事的僧人当中入宫。

  只是被金人当做陪都,金主临时居住的大宋旧宫虽然比临安皇城大许多,却也清凉许多,不少宫殿都空着。

  据光教寺住持所知,金主带来的兵马都屯扎在开封城外,只有金主亲军入城,驻守皇宫。

  负责接他们的是陪同金主从中都来到汴京的内侍局中常侍,也就是随金主左右的亲信宦官,将他们带到了垂拱殿。

  垂拱殿本是大宋皇帝上朝重地,而此时那几名死去的金使棺椁就摆放在殿中,将垂拱殿当做了他们的灵堂,颇有向宋朝廷质问之意。

  “就在这里超度亡灵吧。”中常侍道。

  “阿弥陀佛,”光教寺住持问:“陛下不来么?”

  “陛下哪有闲?应付宋贼已经很忙!”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光教寺住持不再多话。

  “中常侍大人!”

  慕清颜追着那位中常侍出了垂拱殿。

  “嗯?”中常侍听得声音不对,驻足回头。

  越看这个追来的小和尚与其他僧人不同,帽下似乎还露出头发? 大宋刑部侦缉档案2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