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有国之民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大儿子也有些尴尬。他发现爸爸说的很有道理。是自己想的偏了。做人,不能从自己一方面考虑。
他说:“我想说的是,咱爸脾气不好,想要爸改改他的脾气。”
大家恍然。萍萍闻言默然无语。
兰妮儿说:“你爸改不了了。这辈子就这样了。”
大儿子转脸对小妹说:
“你去劝劝咱爸,出来吃饭吧。妈,你准备煮饺子。”
小妹进了里屋,看见爸爸还在生闷气,就劝道:
“爸,出去吃饭吧。大过年的,别弄得大家都不痛快。”
谢晋元头一拧,说:“不去!气都气饱了,还吃什么饭!”
小妹劝道:“爸,大哥大姐他们也不是对爸爸有什么不满,只是嘴上说说罢了。再说了,原来你打过他们,他们当然有怨气,都是自己家的人,难道挨了打还不许说了吗?”
“算了,爸,又不是有什么深仇大恨。再怎么说都是一家人,有什么过不去的。”
在小妹的劝说下,谢晋元出来,拉着脸重新坐在原来位置上。
小妹对大哥使了一个眼色,大儿子满脸陪笑说:“爸,你别生气了。大过年的,儿子不应该说这些不痛快的话。”
小儿子也附和说:“爸,以前的就让它过去。咱们还是和和气气一家人。”
看见爸爸的脸色阴转晴,小儿子赶紧带头给爸爸敬酒。放下酒杯,大儿子奇怪的问道:“爸,我记得你是大老粗,没有多少文化啊,刚才怎么能说出那么一大堆道理出来?”
这句话拍的谢晋元非常舒服,他得意洋洋起来,说道:“自从你上次写信骂老子,老子就开始想这个问题了。这不,二个月,老子只想出来这些。怎么样?比你大学生也不差什么吧?”
大儿子一竖大拇指,说道:“不差。比我这个大学生说的好。真没想到,爸爸能够把自己的坏脾气,说的头头是道,说的好像很有道理的样子。”
谢晋元被儿子几句话吹捧的飘飘然起来。说道:
“你老子表面看起来没文化,其实是大智若愚。你懂吗?”
兰妮儿端着煮好的饺子进来,笑着说:
“又吹牛了。别听你爸的。他一高兴起来就会吹牛。来,吃饺子。”
于是,一场风波化为无形,一家人又开始热热闹闹起来。大儿子看见全家和睦的情形,忽然心有感触。说道:
“爸,我现在才发现,你确实不简单啊。你不仅仅是养活了这个家,还把自己的东西传承下来了。”
小儿子听见传承二字,立刻说:“传承?什么东西?妈,你不是说家里的东西是要传给我的吗?”
“爸爸传承了什么东西?”
小妹也竖起耳朵来。其他人,包括谢晋元和兰妮儿也觉得莫名其妙,都看着大儿子。
“呃。”大儿子见状,知道自己说的太文雅了,于是一摆手,说道:
“我说的传承不是东西。呃,是不是东西的东西。”
这句话让全家更不明白了。
大儿子干脆说:“这样说吧。姐,你传承的是咱爸的脾气。我听说你在学校里脾气很大。不过因为你是师范院校的班科出身,别人不敢惹你。”
大姐闻言立刻拉下脸来,说:“你说什么?”
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谁都有缺点,但是没有人这样明目张胆。
大儿子笑嘻嘻的说:“姐,你有很多优点和长处。不过这些和咱爸无关。我说的都是和咱爸有关的。”
姐姐一想,确实是这样。自己在学习外语方面的长处,为人师表方面的长处,还真的和爸爸没多少关系。于是就沉默下来。
“二弟,你传承的是咱爸的技术。咱爸是电工,你也是电工。不过你的技术比咱爸差得远,还要继续学习。”
谢晋元听到这句话,心情愉快起来,脸上露出笑容。
“三弟,你传承的是咱爸的抽烟喝酒习惯。我听说你在技校经常和别人一起抽烟喝酒打牌。这个习惯不好。”
三儿子不好意思嘿嘿一笑:“我那是玩,没有上瘾。”
“大哥,我呢?传承的是啥?”小妹急切的问道。
“顾家。”大儿子简单的说了这二个字,也不解释。
大家转念一想,还真是这样。这个最小的妹妹确实是顾家。爸爸生闷气的时候,小妹帮助开解。妈妈忙起来的时候,小妹帮助做家务。就连爸爸喝酒剩下的酒瓶子,也是小妹攒起来卖钱,然后交给妈妈。
小妹问道:“大哥,你自己呢?传承的什么?”
大家都很有兴趣的看着他。大儿子沉默一下,说道:“翘家。”
这句话说的很合乎实际。自从初中开始,他就在学校住宿,高中毕业就到农村插队,考上大学去了外地。看样子以后也不会回厂里来。算起来,从十二岁起,就离开了家庭,这个年龄打破了老爸当年翘家的记录。
小妹问道:“大哥,以后你不回咱厂了?”
大儿子笑笑说:“看来是不回来了。我们同学毕业的去向,基本上都是开封、郑州、洛阳这三个城市。”
大家又是一阵恍然。这个大儿子,现在在开封上大学,毕业后在洛阳工作,肯定也不会回到灵宝这个山沟里。他们都没有想到,这个大儿子,在开封上学,毕业后到洛阳工作,没有几年,就继续求学,转战兰州、重庆,最后落脚天津。走过的地方数量和谢晋元一样,也是五个地方。看来,传承这个东西,真是有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在里面,却又是能够实实在在存在的表现出来。
由于经常和周围村民打交道,村民都知道了新卫厂基建科的谢科长,表面看起来脾气坏,很凶,实际上是个直爽的人。慢慢的熟悉之后,更感觉到谢科长为人厚道,相互之间的关系也变得也好了起来。
不久,村长带一个十六岁的小伙子,提着鸡蛋,专门来到谢科长家里。
不打不成交,村长现在和谢科长二人之间关系不错,现在已经都是朋友了。这里的村民大多都是这样。在不认可你的时候,对你总算保持深深的戒备心,一旦认可之后,就成了推心置腹的朋友。
看见村长提着鸡蛋进来,谢晋元当然不能收。村长摆摆手说:
“谢科长,这鸡蛋不是我的。是这个孩子家给的。”
“我又不认识人家,干嘛给我送鸡蛋?”谢晋元问道。
村长说:“谢科长,我们这是有事找你帮忙来了。”
然后向谢晋元说了情况。
这个孩子叫王冬,是村长家亲戚的孩子。初中毕业后无处可去,又不愿意在家务农,就拜托村长帮自己在新卫厂找个工作。谢晋元问了问这个小伙子的情况,看见这个孩子比较老实,于是就答应下来。
当时的新卫厂,已经在本地招了一些工人。进厂当一个普通的工人,不是很难的事情。
王冬进厂之后,很有眼色,在分配工作的时候要求跟着谢科长当学徒,学电工。当时有些人就很瞧不上他。
因为,在工厂里,大家不知道电工的工作性质和车间工人不一样,平常看见电工整天吊儿郎当的,给人留下的印象不好,都认为电工没有什么技术,没有出息。当时进厂的新工人有很多选择去车间,选择当车工、铣工、电焊工等技术工种,但是这个赵冬认死理,认为自己是通过谢科长进来,谢科长就是自己的师傅。
谢科长收下了这个徒弟,但是对他教导起来非常严厉。王冬挨骂是家常便饭。最严重的一次,甚至是要赶赵冬走。
那次是因为王冬第一次独自布线,电线流出的裸线头短了,与电闸的连接不好,造成接触不良。谢晋元检查之后,发现是赵冬在偷懒省事儿,立刻大骂起来:“你干活这么笨,还不认真,在这一点线头上偷奸耍滑。有你这样的徒弟真是丢我的脸。你不要跟我干了,我没有你这样的徒弟。你回家去吧。”
王冬吓得大哭。后来,村长来到谢晋元家,再三赔礼道歉,说:
“谢科长,农村出来的孩子,缺乏见识,需要跟着谢科长好好学习。要是赶他回家,以前学的东西都没用了,也辜负了谢科长以前的一番苦心。希望谢科长高抬贵手。”
妻子看见小伙子在一旁可怜兮兮,也劝他不要和小孩子计较。谢晋元这才消了气。说道:
“我干一辈子,从来没有让人在工作上挑过我的毛病。你要是跟着我,第一条要学的,不是电工的技术,是对待工作认真的态度。没有认真的态度,学什么也学不好。”
王冬唯唯诺诺的答应。于是一场风波过去了。后来,在新卫厂陷入经济困难时期,王冬出去下海,拉起一支水电安装施工队伍,混的风生水起。这是后话。
谢晋元性格直爽,心里想着什么事,都可以在脸上看着出来。最典型的就是在他钓鱼归来的时候。
他有一个业余爱好,就是钓鱼。常常在周末,骑着自行车,到几十里以外的水库夜钓。不过,半数情况下,都是空手而归,但他仍然乐此不彼。
第一百二十五章 飞来横祸 有国之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