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树和村庄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小龙的婚事按时举办。
小礼带过去的被褥没有用上,这让小礼心里很是过不去。
按理说,小龙的嫁妆是够完备的了,被褥也已经很多。它们虽然也不过是棉花做成的,却穿上了洋气的包装,看上去花花绿绿的,又表现出富贵气息。
而小礼从桂花坝带去的,看不完的土气,这让大礼压根儿就没有多看一眼。
更要紧的是,小礼一路上背着这些东西,晕车呕吐,不小心把它们给弄脏了,更让大礼不愿意沾到它们的晦气。
大礼为小龙准备的好东西多到哪里去了,这些从乡下带过来的土气东西,多余的挤到房子里,占着地方。要是依照大礼的心境,还不如趁早扔到外面去,省得麻烦。或者送给别人,也落得一个小人情。
小礼的东西成为多余的东西,当然是缘于她的人成为了多余的人。这一点,小礼并不自知。
人不自知是会吃亏的,这非得等到人吃了亏以后才会自知,这或许就是人的可怜之处。
小龙婚礼的时候,小礼当然不在被邀请之列。
城里办婚事在饭店里,男方和女方的亲属一起参加。大家热热闹闹吃个饭,喝点儿酒,表示庆贺。
小礼没去参加,当然是不可以算作小龙的亲人了。
第二天,小礼提出来要回家,大礼没有说一个不字,当场就送妹妹去了火车站,并给她买了车票。
大礼给小礼买火车票时,小礼坚决不让,她自己身上有钱,小造船匠给她准备了足够回家的路费呢。
可大礼坚持着要给小礼买票,小礼没有抢过她,只好依了她。
小礼要把车票钱给大礼,大礼哪里肯要。姐妹俩在车站的广场上像打架似的闹着,是警察上来制止了她们。
青松镇是个铁路枢扭,南来北往的火车随时有。
大礼是给小礼买的近票,两个人只在车站外面呆了喝一杯茶水的功夫,广播里就在广播这个车次快要进站了。
大礼催促着妹妹进站了候车室。
小礼进了候车室,回过头来看息的姐姐,没有找到她的身影。
小礼是流着眼泪离开青松镇的。
列车员查验火车票的时候,小礼才发现姐姐只给她买了半途的车票。小礼已经坐过了站,要不立即下车,接受处罚,要不补上车票,接受处罚。
小礼不能下车呀,黑灯瞎火的。她补了票款,还被罚了五卖块钱,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回桂花坝的路上,小礼还是一路晕车,呕吐得死去活来的。
回到桂花坝,小礼接连好几天起不了床,连解手和吃饭喝水全是小造船匠抱着或者背着。
小礼没有把自己在青松镇的经历告诉小造船匠,更没有告诉孩子们,当然会对乡里乡亲守口如瓶。
就算到了这个时候,小礼并不知道,大龙从青松镇回来,也有过同样的经历,那小畜牲像自己对乡亲们一样,把他经历的事情守口如瓶。
大龙到了青松镇,第二天就上街帮着北方佬或者大礼做生意。当然,他只可以帮着跑腿、扛包、摆摊,对于怎样经营,一窍不通。
大龙虽然对经营一窍不通,却还不是一个傻瓜,他勤奋而且肯于动脑筋。
大龙首先要帮北方佬出摊,他做的是日杂生意。他只是在一个临时街道边摆放一些日用杂货,还是箩筐扁担的,费劳动力,得早起占位置。
北方佬这边的摊位点好了,大龙就跟着大礼到舞台服装摊的地方去,帮助大礼抢位置,拉绳索,挂衣服。若是小龙能够来摊位上,大龙就可以立即回到北方佬这边来,北方佬这边也需要他。
北方佬卖的这些日杂货,一斤挣角钱八分钱,一件挣个三两角钱,顶多挣五角钱了不得。还得到批发部去进货,几乎可以说,挣的是体力钱。
吃劲的是去批发部进货,必定是在街边或者近乎到了乡下的城乡结合处,路不好走,一会儿要爬坡,一会儿要下坎,人累得汗流浃背。
平时,北方佬总是跟别人搭伙去进货,在批发部进好了货物后,就近雇佣一辆人力板车,把货物拉回来,摆一些到指定的街边售卖。
这会儿,大龙可是能够给北方佬出一把力气了,他不仅可以一个人到批发部去进货,进了货还可以到人家那里借用人力车把货物拉回来,省去了雇佣板车的钱。
更好的是,他不必计较批发部的远近,越是离城区远的地方,货物一定要好一些,价钱也肯定会优一点。这省下的钱就是挣到手的钱呢!
大龙帮北方佬看着摊位,眼尖手快的,跟顾客搭话快,介绍商品嘴巴不笨,价钱也说得灵活。北方佬出货快,生意压倒一大片,引得他的同伴一个个对他羡慕不已。
北方佬开始时对大龙一点也不放心,怕他做不好这个买卖。经过三两天,才发现大龙确是一个好的帮手。
北方佬售卖货物时,自己额定一斤或者 一件得挣 一角钱或者两角钱,顾客要是还价,他宁肯不卖。人家要是缠着他讨价还价,他索性不再搭理人家了。
大龙却不这样做,只要有顾客来询问,他就热情相待,价钱尽可能让着顾客。碰到数量多的时候,他自动让价,千方百计抓住顾客不放。
北方佬不乐意他这样做,这样做,利润实在是太低了点儿,甚至看起来无利可图。
大龙却不这样认为,他总是尽量说服北方佬,争取一个一个跟顾客把生意做成功。利润是小了点,可流动快。
更要紧的是,这摊位上的回头客一天天增多,有些乡村间的小商贩也被人带过来了,北方佬的生意就小小地火了。
晚上回到家里,北方佬一算账,挣下的钱在成倍成倍地增长,他当然乐不可支,也对大龙的态度成倍的好。
那几个小商贩进了好货回去,很快售卖一空,成了回头客。他们再来的时候,就会多进货,也不再计较价钱,只是非要大龙帮着把货物送到就近的车站不可。
他们这样做,一是省却自己雇佣人力车的钱,更是觉得大龙护送货物可靠,让他们放心。
做了两回生意,他们跟大龙成了朋友。
生意好起来,大龙当然更累了,这边进货,那边送货,起早贪黑。
有时候,大龙在进货或者送货的路途上实在太饿了,就只好自己掏出原来准备回家的路费钱,买了吃的填饱了肚子再说。自己吃饭的钱,他不可能开口向北方佬要,慢慢的,他身上的钱就不知不觉花光了。
大礼家的房子挤,大许和弟妹们嫌弃他挤,总会在他睡觉时难为他。有好几次,大龙外出解手回来,门被人关死了,他怕影响大人休息,不敢用力敲门,只好在走廊上呆到天亮。
幸亏大龙经受过军队的锻炼,南方也不是冰天雪地,他权当自己是为一家人在站岗放哨。
这些,大礼和北方佬不一定知道,也不一定不知道。
北方佬的生意好了,有时候,没有时间回家做饭,就到附近的摊位上给大龙单独买肉丝面吃。老板看他是一个勤快的孩子,总是给他多放肉,多放面。这可比大龙在部队的生活好得多。
北方佬可是放心大龙帮助他做这个生意,因为大龙从来不沾他的钱。那些顾客送过来的钱款,就算是递到了大龙的跟前,他依然不伸手,不去沾。
北方佬的同伴都羡慕一个这样的好帮手,把生意做得这样顺风顺水的。
大龙没有任何别的想法,是帮着大人做点事情,反正在这里做客,闲着就是闲着,让他做一天,就认真做好一天。
这个时候的大龙实际上已经喜欢上青松镇上的繁华,虽然只是一个客人。他感觉到城市里也像农村的庄稼地里一样,已经充满了勃勃生机。
因为对小龙的牵挂,因为对大礼和北方佬的亲敬,大龙喜欢上了这里的气息。虽然这并不是属于他的青松镇。
朝气蓬勃的青春时光里,每一天的太阳都是红红火火的,每一个夜晚的月亮都 是圆满的。
这个时期的大龙,不是一个没有理想和志气的青年。 树和村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