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我读历史之碎碎念

第83章 秦晋欢

我读历史之碎碎念 九折肱 3049 2021-04-05 20:51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我读历史之碎碎念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晋世家》·晋国霸业·晋文公·秦晋之好

  居楚数月,而晋太子圉亡秦,秦怨之;闻重耳在楚,乃召之。成王曰:“楚远,更数国乃至晋。秦晋接境,秦君贤,子其勉行!”厚送重耳。

  楚成王待公子重耳以国礼,待遇之高超出重耳的预料,这不仅让重耳更加谦卑谨慎。天下诸强,唯齐秦晋楚,齐国霸业衰颓,虽有宋襄,但是宋徒有仁义的虚名,被楚成王玩弄于股掌之中,宋襄不堪羞辱,楚宋爆发泓水之战,宋败楚胜,楚国一时壮大,中原诸侯纷纷投靠楚国,眼看楚国就要北下,图霸中原。

  不管是秦还是楚,若要问鼎中原,晋国势力不可忽视,秦国毗邻晋国,意欲东进,但是有一个强大的晋国悍然阻隔,虽说晋国惠公不得天下心,但是晋国实力在那里,秦晋相匹敌,既然不能击败晋国挥兵东进,最好的办法就是维持现状,于是秦穆公采取了与晋睦邻友好的策略,以安心称霸西戎。楚国不然,中原诸侯宋曹卫等二三流国家已经在楚阵营中,如果结交晋国,争得晋国的支持,楚成王可以留名史册,楚国霸业可成。

  楚成王的算盘打得很响,晋国内部隐患重重,晋惠公死,怀公也没有纠正父亲惠公的对秦政策,反而与秦撕破脸,私自逃回晋国,国内上下对怀公并不认可,形成对怀公的威胁只有在外逃亡的重耳,怀公派人追杀不能,召唤重耳身边大臣亦不能,国际上看看晋国,都看好重耳能担当晋国大业,也愿意把赌注押到重耳身上去。成王这次待重耳以国礼,就是这个想法,我们承认你作为晋国的国君,这无疑是给晋国的政局投下了一颗炸弹。重耳在外待遇如此隆重,更让怀公日夜心惊,晋国局势一定生变,一个动荡的晋国对楚有利。成王明白,重耳也明白。

  重耳寄人篱下,复国尚在梦中,面对楚王的优待,不能不谦卑有加,不敢妄自尊大。重耳愈是谦恭,成王愈是看好,当听到亲近交恶的消息,把心底话掏出来给重耳,楚国距离晋国比较远,公子若有大志,应该投奔秦国,秦晋毗邻,秦穆公又是个贤能的君主,得到秦的扶持,大志可成,子其勉行,公子的机会来了。

  重耳辗转到了秦国,秦穆公热情迎接,面对重耳的到来,秦穆公自然有他的打算。晋国二君,惠公怀公无不是在秦的支持下,借助秦的力量成功上位,但是这两位君主让秦穆公很没面子,出力不讨好,热脸贴了冷屁股,怎么想都不是事儿。于是秦穆公这次对待重耳多了一份谨慎。秦晋相匹,和则两益,斗则两伤,有惠公怀公的前车之鉴,穆公也要考察重耳是不是值得押注,万一再来个晋惠公第二,老秦家的脸往哪搁呢,丢人丢到国际上去了。

  秦穆公并没有以高规格接待重耳,但是也对他不薄,至少生活待遇上不曾亏了重耳。重耳一到秦国,穆公便嫁了宗室五个女子过去,其中包括晋怀公的媳妇怀嬴。怀嬴后来的所作所为,看得出秦穆公别有深意,这个女人刚毅果决,有见识,有政治眼光,穆公把这个女子再嫁重耳,意思很明显,用此女对重耳进一步的观察,探查重耳的究竟虚实,是否如外面传闻那样可以推心置腹的深交。

  重耳的内心拒绝惹来了下面大臣的不满,我们这次就是为晋君之位才到的秦国,现在因为怀嬴与怀公的关系,拒绝穆公,并非上策,何况我们连人家的君位都要拿来,区区一个女人又算的了什么。重耳不能接受怀嬴,很大原因是在于怀嬴的丈夫就是自己的仇家,心理上有疙瘩,再一个从伦理上讲也有点不舒服,毕竟是自己的侄媳妇嘛,这是我们现在的观点。事实上,秦国晋国杂处戎狄,伦理上与中原有差异,譬如晋献公,就是收了自己父亲的妾,生的太子申生。所以说有人以为重耳不愿意接受怀嬴是考虑到伦理的问题,我觉得这个并不是主因。根本的问题还是在于当初惠公父子与重耳决裂,怀公又杀追随自己的大臣狐偃的父亲狐突,这种仇敌关系重耳不愿意接受,也许还存在另一个原因,就是怀疑穆公的诚意,愿不愿意真心帮助自己返国,是不是有挑拨晋国政治集团关系的私心,如果这样,岂不是被人利用,当作棋子了吗?

  重耳有顾虑,大臣们不干了,不管如何,秦穆公这次能把公子接到秦国,肯定有想法,只要不是损失国家利益的,都可以接受,就算有利用我们的私心,我们不也是要利用秦国吗,国家之间的关系本身就是出于各自的政治利益,互相利用罢了。穆公把怀嬴再嫁公子,正是表态与晋怀公撕破脸,这是个绝佳的机会,公子不可不可三思。于是重耳接受了。

  秦穆公大欢喜,这次接触对重耳很满意,接受怀嬴表示了重耳站到自己这边来,现在共同的对手就是晋国的怀公,重耳这边也在找机会提出自己的诉求,当然非常明确,借秦的力量复国,意思都清楚,话不好说。重耳若提此事,等于乞求于人,他日返国,如何报答,晋惠公就是有这样的心理障碍,不得已与秦翻脸。重耳自然明白,这个话须得婉转的来讲,曲则全,拐弯抹角的比直言好很多。

  机会来了。穆公招待重耳,饮宴之上,发生了有趣的一幕。与重耳饮。赵衰歌黍苗诗。缪公曰:“知子欲急反国矣。”赵衰与重耳下,再拜曰:“孤臣之仰君,如百穀之望时雨。这是太史公《史记》上的描述,比较简单。据左传上的记述,这次饮宴是彼此之间的试探,都觉得是时候把话说明了,但又不好直接,于是宴席中赋诗言志,既助酒兴,又明心意,玩的真是高妙。秦穆公赋诗行令《采菽》,君子来朝,何赐予之。这里穆公很巧妙的表达了我们愿意支持公子返国执政,“君子”是一种极其高贵的称呼,国家元首之间称呼的话等于认可了对方的国君身份。重耳聪明人,赶紧拜谢,大家都明白,客套话不讲,我们秦国准备支持你回国。重耳随臣赵衰立马赋诗回应,《黍苗》,“芃芃黍苗,阴雨膏之”,赵衰等于说,我们公子现在就好像禾田之苗,急需雨露灌溉,急需您的帮助。秦穆公索性挑明,公子要返国的心情我了解,知子欲急反国矣。话到这份上了,也不要拿捏作怪了,重耳干脆再拜曰:“孤臣之仰君,如百穀之望时雨。逃亡之臣,就盼望您这及时雨了。

  这次饮宴,双方非常满意,等于说酒席之上,非正式达成了一种默契,秦国愿意辅助重耳返国,只需要一个合适的时机。这边重耳在秦沟通,那边晋国上下早已知晓重耳到了秦国,各派势力打自己的算盘,都明白晋怀公这位子坐不稳了,重耳才是真正的晋君。重耳在秦,也明确了未来晋国与秦国之间的睦邻友好政策,秦晋之好,就是建立在这次重耳与穆公关乎秦晋未来的一次重大协商,很好玩的是,这次政治协商是彼此赋诗祝酒达成的,别开生面。 我读历史之碎碎念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