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秦何以速亡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我读历史之碎碎念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始皇本纪—秦何以速亡(完)
才调无伦的大才子贾谊有过秦论三篇,上篇中篇下篇,尤其上篇天下皆知,澎湃激昂,气势雄伟,从文学的角度讲,真是奇文茂才。贾谊过秦三篇,归结于“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大旨在推崇殷周分封制度,警示当朝治国安危久长之道,总之脱不了儒家的思想脉络。
贾谊的论调代表了后世读书人对秦的态度,大体上就是法家可以平天下,但要治天下还得靠儒家。秦二世而亡,就是没有在统一六国后行仁义礼制。这基本上是否定了秦收六国后的政治制度。贾谊开出的药方,还是老样子,分封诸侯,“牧民之道,务在安之”,“观之上古,验之当世”,然后旷日长久而社稷安。
贾谊的认识并不新鲜。事实上,秦初定天下,两次重要的朝堂会议基本确定了秦朝的政治制度。一是殷周的分封制,一是现今的郡县制。秦果断的否定了儒家系统中的分封诸侯,继续秦国改革以来的郡县制,其中利弊相信始皇嬴政也有自己的经验。毕竟秦国不是一个崇尚礼制的国家,而秦国逐渐壮大变强,继而收天下也丝毫没有儒家的功劳。秦国的传统文化就是以法家为主的,这与中原各国有巨大的分歧。
秦朝发展的历史,个人以为有两个阶段,比较显明,一是秦穆公时期,一是孝公以后。穆公时期重用百里奚、由余,相比较而言,政治上有温情脉脉的一面,颇有仁政爱民的思想。而孔子对穆公的评价也极高,“其国虽小其志大,处虽僻而政其中,……此取之虽王可,其霸少矣”。孔子认为秦穆公完全具备称王的政治素养。
秦国真正强大到令六国恐惧,是孝公以后。孝公求贤令吸引了一批六国中不得志且胸怀才华的人,尤其是商鞅。商鞅的思想在自己的祖国不被认可,却在秦大展光辉。商鞅重法制,崇尚战功,大大激发了秦人向上争先的热血,于是秦国在国际上脱颖而出,进而横扫六国,统一天下。
初定天下,始皇坚决推行郡县制,他认为分封制削弱国君的权力,而且诸侯做大,渐渐不被控制,最终会导致四分五裂,这种想法是对的。他看到了分封制的弊端,决心郡县天下。为了巩固新建的政权,稳定六国,他做了两件事,一是焚天下书,进行文化专制。一是巡游六国,建立威严。嬴政的在位期间,天下基本是安宁的,摄于始皇的军威,六国贵族虽有复辟之心,因为忌惮秦威,尚不敢公开叛逆。
始皇崩。秦朝内乱,给了六国贵族可乘之机。秦的问题还是接班人的问题。有两种说法,一是赵高篡改遗诏,杀扶苏,蒙恬,拥立胡亥;一种是始皇遗诏胡亥为接班人。第一种说法若是,赵高乱政无疑是导致秦朝迅速灭亡的原因。第二种说法若是,那么秦兴也法,秦亡也法。 我读历史之碎碎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