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灭亡的疯狂(上)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我读历史之碎碎念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燕召公世家》·破齐·无间道—欲要其灭亡,必先要其疯狂(上)
燕昭王的老子燕王哙禅让子之,结果搞得国内动乱纷争,这时候对燕国觊觎很久的齐国出兵伐燕,燕国几乎灭亡。齐并燕,最受威胁的是赵国,不能眼看着齐国在自己眼皮底下吞并燕国壮大势力,于是赵国也来趟这浑水。赵国的办法更妙一些,直接扶持燕昭王即位,并且在国际上声讨齐国,各国都有自己的心思,西边有强秦应付不暇,再出个东秦,那还得了。再加上齐国攻进燕国,烧杀掳掠无恶不作,本来燕国百姓开城门夹道欢迎齐来平定内乱,这下好了,狼没打掉,来了恶虎,燕国百姓自发组织抗击齐兵。齐国不得民心,国际上又受到批评,眼看各国要发兵援燕,不得已撤军,能带走的带走,总之不能白来一趟,收货颇丰。
燕昭王在赵国的鼎力辅助下,继承王位,国内动乱渐渐平定,可是满目疮痍,国人都怨愤不止,上下一片哀情。燕昭王不能忍齐国侵占之痛,励志发愤强国,于是建筑黄金台,广纳贤才,凡能出谋划策振兴燕国者,高官厚禄,无论德行唯才是举。燕昭王的求贤令一下,各国在野的有才之士纷纷来投。尤其苏秦兄弟,乐毅在燕国的图强复仇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历史长河中星光熠熠,灿烂无比。
这里先要对相关史料作下比照,也只是简单说明,无意去考证具体原委,也不是本人读史的目的,那些都是专业人士做的事。纠葛在于苏秦。《史记》的记载,《纵横家书》的记载,《战国策》的记载,正史野史各有不同,很奇怪,大概如司马迁的太史公曰所谓“然世言苏秦多异,异时事有类之者皆附之苏秦。”相信司马迁涉猎过各路史料,在他编著《史记》中一定对史料进行过甄别,以先生作史的态度来看,“不虚美不隐恶”,凡有舛误必亲自去实地勘察搜集资料,大致上说先生的《史记》是可以信赖的。而《纵横家书》,虽说从现在人的角度看,出土的史书,又与正史不符,且内容跌宕奇谋,很容易激发对正史的怀疑,于是去故纸堆里钻研求证,得出一些论调,以为真实,更以现在史料丰富为由,来证古人的缺乏,然后夸夸其求证,不敢判定司马迁先生的《史记》百分百准确,但是在大的程度上,先生能录入自己的笔下,应该做了很多的思量,也不可以随便就去质疑。
《史记》中的苏秦与《纵横家书》的显著不同,就在于苏秦合纵与间齐,《史记》侧重在合纵,《纵横家书》在于间齐,而据《战国策》的记载,间齐这事有,但不是苏秦,而是苏代。联系到司马先生所说“然世言苏秦多异,异时事有类之者皆附之苏秦。”意思是当时的情况,纵横学说人物纷纭众多,但凡有些震撼时事的,后有记史者多附会到苏秦上去,其事有,其人未必属实,也是可能的。譬如子贡议论纣王说,“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道理都是一样的。
《战国策》关于苏代间齐的记载,有苏代向燕王自证清白的话。
苏代自齐献书于燕王曰:“臣之行也,固知将有口事,故献御书而行曰:'臣贵于齐,燕大夫将不信臣;臣贱,将轻臣;臣用,将多望于臣;齐有不善,将归罪于臣;天下不攻齐,将曰善为齐谋;天下攻齐,将与齐兼臣。臣之所重处卯也。
王谓臣曰:'吾必不听众口与谗言,吾信汝也,犹纀纁者也。上可以得用于齐,次可以得信于下,苟无死,女无不为也,以女自信可也。'与之言曰:'去燕之齐可也,期于成事而已。'臣受令以任齐,及五年。齐数出兵,未尝谋燕。齐、赵之交,一合一离,燕王不与齐谋赵,则与赵谋齐。齐之信燕也,至于虚北地行其兵。今王信田伐与参、去疾之言,且攻齐,使齐犬马纃而不信燕。今王又使庆令臣曰:'吾欲用所善。'王苟欲用之,则臣请为王事之。王欲释臣任所善,则臣请归释事。臣苟得见,则盈愿。
这是听到一些对自己不利的传言做的解释,或者向燕王发了一通牢骚。在这封书里,也让我感受到苏代在齐国确实是做着间谍的任务。间谍这种事,是非常困扰精神的,扮演不同的人生,很苦恼。会被自己人误解做事不努力,不忠诚,对敌方又小心翼翼避免暴露真实身份,不能与人随便交往,孤独郁闷,甚至拿现在的话讲容易精神抑郁。苏代遇到的情况就是这样,长期在齐国,又被齐国重视,待遇颇高,这下燕国的人就开始怀疑了,是不是叛变了呢,总之就是不彻底放心。
苏代表示,我这次在齐的任务,最起码的一点要保证齐国不会伐燕,进而让齐国扩张引发各国对齐国的戒惧,进一步膨胀齐国的野心,最后达成合纵伐齐的目标。现在我在齐国看上去荣华富贵,其实我自己明白,时刻有累卵之危,搞不好燕齐都得罪。大王有时候听信别人的话做出一些不利于我在齐的工作,造成很大的阻碍,又说要安排别人替代我,我也不反对。如果觉得谁比我更合适,我愿意辞去齐国的一切回燕国。
苏代表达的很诚恳,也实实在在的说明了间齐这项工作的真实难度,以及费时之久,不是一朝一夕能促成的,还得时刻关注国际上各国之间的外交利害关系。本来间齐就抱着必死的心来做,无端的受到质疑很是痛苦。我们读苏代的这封信,大致了解到燕国为报齐灭国之仇,的确安排人在齐国做间谍,有的说是苏秦,这里说是苏代,且不去管。写到这里,突然觉得燕国好奇怪,安插间谍,后来的太子丹找杀手,这在各国几乎没有这方面的记载,真有意思。太史公曰:苏秦兄弟三人,皆游说诸侯以显名,其术长於权变。我们且把在齐为间的事放到苏代那里,看苏代究竟做了哪些事情。 我读历史之碎碎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