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曹宋与郑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我读历史之碎碎念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晋世家》·晋国霸业·龙虎风云会·曹宋与郑
过曹,曹共公不礼,欲观重耳骈胁。曹大夫釐负羁曰:“晋公子贤,又同姓,穷来过我,柰何不礼!”共公不从其谋。负羁乃私遗重耳食,置璧其下。重耳受其食,还其璧。去,过宋。宋襄公新困兵於楚,伤於泓,闻重耳贤,乃以国礼礼於重耳。
重耳在齐国日日莺歌燕舞,不思进取,引得狐赵等人不耐烦,于是趁重耳浓醉,强行劫持离开齐国。重耳震怒,无奈追随者倾尽肺腑,一时热血,雄心再燃。以齐国之大尚不能借助,四顾天下诸侯,中原各国唯宋有图霸之心。正如赵衰所言,宋国有霸天下心,宋襄公也是好名之人,不如去宋国一趟,实在不行,还有秦楚,相信公子初心不改,一定能有所遇。
要到宋国,先得路过曹国,曹国当时君主是曹共公,也是个稀里糊涂的主,手下一帮歪瓜烂枣,听说重耳借路,不愿意待见。其实曹国依附楚国,自以为背靠大树好乘凉,自然不把晋国放在眼里,何况区区一个逃亡的晋国公子。大臣僖负羁建议优待重耳,至少礼仪上表现一下,毕竟曹、晋祖上同姓,何况国际上传闻重耳贤能,身边追随的都是晋国一时的精英,今日不给予礼遇,恐怕日后不好相见。曹共公不以为然,这天下诸侯出奔流亡的公子多了,都去照管,管得了吗?重耳贤能不贤能我不知道,倒是听说这人长相奇特,有骈胁的说法。
于是趁重耳客舍洗浴,曹君等人围观偷窥,嘻嘻哈哈,重耳等人以为奇耻大辱,本身逃亡落魄的人,受人一车一饭尚且感激不尽,来到曹国非但没有宾客之礼,居然做出这等龌龊的事,重耳深有怀恨。这也埋下了他日伐曹雪耻的种子。
曹国君臣不以重耳为然,戏谑打趣,提建议的僖负羁坐不住了,这僖负羁的老婆是个有见识的女子,她听僖负羁抱怨,劝僖负羁与重耳私交,并且表示重耳他日有返国执政的气象,为什么呢?她说,重耳的为人我倒没怎么注意,但是看他身边的人都是伟岸之相,俗话说有这样的君主就有这样的大臣,有其君必有其臣,反之亦然,看这帮人能追随重耳漂泊流浪,这重耳一定非凡。于是僖负羁拜访重耳,赠予美食宝物,重耳受其食,还其璧。这僖负羁叹息重耳虽在难中不贪金玉,气量不俗。
重耳一伙奔宋国去,一路上也打听宋国消息,知道宋楚一战,宋国吃了大亏,考虑再三,仍然决定到宋国,了解下国际局势也好。宋襄公泓水一战,不能胜,身负重伤,也感慨时运不济,他听说重耳来奔,很高兴,国际上对晋国的形势早有耳闻,出亡在外的公子重耳声望很高,宋乃大国,不能失了礼数,既然一国之公子,那就以国际关系相处,待以国礼,又询问重耳在齐国的经历,于是赠车赠马,锦衣玉食,尽量款待。鉴于齐国遭遇,重耳手下大臣狐赵等人联络宋国重臣,希望能在重耳复国的事上做一些支持,宋国的意思是当前国家在与楚相争中失利,消耗严重,要是在宋国住下来过些安逸的日子,这没有问题,要是有大志向,宋国恐怕无能为力。
看宋襄公一段故事,最值得称赏的大概就是面对流亡的重耳,能尊重有加,临死前嘱咐国内上下,勿忘楚国大仇,一定要与晋国通好,重耳为人贤能,手下一众更是狼虎之臣,以后会成就大事,一定要谦逊结交。
宋国不济,看看天下楚国为大,秦国那边与晋惠公暂时和解,不如先到楚国等待时机。一路上到了郑国边境,郑君文公拒绝接待,重耳老迈,流亡多年,何况晋国惠公已经营日久,重耳这老家伙能不能活着回晋国都难说,现在郑国与楚国睦好,楚国有北下图霸之心,将来楚晋必有一战,即便重耳能返国执政,到时我们也不是同一战营,以区区晋国恐怕难敌强楚,不必相见。
过郑,郑文公弗礼。郑叔瞻谏其君曰:“晋公子贤,而其从者皆国相,且又同姓。郑之出自厉王,而晋之出自武王。”郑君曰:“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叔瞻曰:“君不礼,不如杀之,且後为国患。”郑君不听。
有人建议如果不接待重耳,不如杀之,以绝后患。郑文公觉得没有必要,我们跟晋国没有外交关系,没有理由一定要接待晋国公子重耳,当然,也没有什么仇怨,听说重耳五十多的人了,看样子没什么作为,杀之无益,不必理他。郑文公倒没什么,不待见就不待见,但是手下提建议的这人倒了大霉,这人叫叔詹。后来重耳执政,晋国崛起,兵向郑国,郑文公低三下四赔礼道歉,晋文公说可以,但是你给我交出一个人来,就是叔詹。叔詹羞愧难当,自杀赔罪。
重耳一路到过曹卫,齐宋,与郑,唯独没有去过鲁国,后来孔子周游列国,也不曾去过晋国。重耳对抗献公,出奔流亡,志在霸业,与鲁以礼治国不同道,故而不相为谋,而孔子对晋文公的评语“谲而不正”,互相看不上眼。是不是很有意思? 我读历史之碎碎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