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罪己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我读历史之碎碎念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楚世家》·楚传统文化中的“罪己”
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桀纣罪人,其亡也忽焉——《左传》
这是左传中的精彩的论断,大旨讲夏禹商汤遇到灾祸或者失败,首先从自身上找原因,这是夏商能够蓬勃兴起的原因;相反,桀纣之所以败亡,就是把责任推到他人身上,自己没有什么问题,结果早早就完蛋了。前者罪己,后者罪人,其结果判若云泥。
楚国历史上不乏杰出的英雄人物,政治统帅,也涌现过不少失败的英雄,楚国向来有一个传统,战则胜,不胜则死,城濮之战中的名将子玉是这样,战国时的项羽也是这样,其根源要追溯到楚武王时期。
楚武王时,建立了基本的法律制度,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即便国君有错误有过失也要追究,从法制精神上讲是不是很超前?
楚武王时,屈瑕带兵征讨罗国。屈瑕为楚国的开疆拓土立下功勋,不免有些傲慢,斗伯比发现了这点,“莫敖(屈瑕)必败,举止高,其心不固焉”,斗伯比看到屈瑕一副趾高气扬的样子很是担心,把这个事说给楚武王听,楚武王没在意,回去跟夫人邓曼谈起斗伯比的话,本来只是随口说说,但是夫人邓曼认了真,并且严肃的告诉武王,斗伯比只是在委婉的提出要慎重对待这次伐罗,请君主增兵的意思是担心屈瑕会失败,一旦失败,以屈瑕的刚毅性格不会全身而退。武王很尊重夫人邓曼,马上派人去警示屈瑕,但是为时已晚,屈瑕大败,自缢而死。
面对这个局面,很多将领提心吊胆,不知道武王会怎么处置败军之将。但是楚武王没有责怪任何人,而是自责,愿意承担用人不当的过错,全部赦免战败的将领。屈瑕不堪战败而死,是楚文化的一个传统,也侧面见得楚国的法度之严,出了大事故,要追责,要有人承担责任。屈瑕承担了临阵轻敌,指挥失当的责任,楚武王认为自己没有正视部署的傲慢,也有责任。也正因为楚武王有这种罪己的精神态度,才换来楚军上下的忠心耿耿,最终楚国一统江汉,成为大国,不是没有道理的。
鬻拳阻止楚文王入城,也有逼迫文王承担责任的一面,可以见得,不管国君还是臣属,只要没有完成任务,或者遭遇到羞辱,必须要挽回国家的尊严才被接受。
楚文王时期遇到巴人之乱,局势没有控制好,文王很生气,把战败的阎敖杀死,但是这个处置受到了国内的质疑,尤其是阎敖一派,并不是说阎敖不能杀,而是国内认为这次失败文王要负很大的责任,巴人之乱,是文王没有处理好与巴国的外交关系,让巴国感受到楚国的羞辱,于是反叛,要知道在武王时期,巴国可是楚国的忠心附属,为什么到了文王时就叛乱呢?归根结底是文王的策略出了问题,把盟友变成敌人,这是文王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文王一怒之下处决了防守不利的阎敖。
楚文王亲自征讨巴国,遭遇失败,悻悻回国,但是守护城门的鬻拳拒绝文王进城,你打了败仗丢了国家的尊严,你好意思回来?文王也觉得有些下不来台,只好带兵征伐黄国,取得战国然后再返国,不幸的是文王归途中暴病而亡,死在国外。当然,鬻拳在文王死后也以身殉葬,表达自己对国家的忠心,来维护国家的法制。文王遭到鬻拳拒绝入城,也能自责,然后立功赎过,也看得出文王懂得国家的传统就是这样,也不敢咋咋呼呼拿国君的身份来压制鬻拳。
从楚武王和文王的故事对于楚国的法度之严可见一斑,直到后来的楚成王时的子玉战败自杀也应该受了这一传统的影响,当然,也正是楚国上下都受到法制的约束,也才有楚国强势崛起,北进问鼎中原的壮举。这是楚文化的一种独特的负责精神。 我读历史之碎碎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