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我读历史之碎碎念

第91章 纵横捭阖

我读历史之碎碎念 九折肱 2802 2021-04-05 20:51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我读历史之碎碎念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晋世家》·晋国霸业·城濮大战之纵横捭阖

  齐孝公要振兴桓公的霸业,挥兵西进,齐鲁譬如秦晋,秦之不能东进中原,正是因为有强晋相阻,齐国也如此,齐国自太公始,至于管仲,工商经贸富甲天下,桓公称霸也是靠着有钱,齐国发展这么多年,东夷北燕,西有鲁宋,南有强楚,北燕虽弱,齐国也不敢擅自兼并,一面是山水路远,另一面有后顾之忧,最稳妥的方略则是稳定东夷,挥兵西向鲁国。这次齐孝公伐鲁,没成想被鲁人一顿抢白,挖苦齐孝公意欲学桓公称霸,但是你不知道桓公为什么称霸?靠的是仁义大旗,再者当初桓公与鲁有柯地之盟,兄弟国家,齐鲁源远流长,今天孝公你来攻伐,不怕被天下诸侯耻笑吗?齐孝公本事不大,自尊心不小,被人数说一顿,琢磨着实在也是不太好意思,于是撤兵与鲁修好。

  鲁国还不干了呢,表面与齐国修好,暗地里沟通楚国,希望楚国帮忙出一口气,最好打击一下齐国,免得日后再生事端。齐国桓公以后,国势日衰,虽说宋襄平定齐乱,但这一场纷争齐国好多年缓不过劲儿来。楚国巴不得染指中原,这次鲁国相求,很痛快,马上派兵马北下伐齐,攻占了阳谷地盘,楚成王在拿下阳谷之后,安置了齐国出奔在楚的公子雍,留下兵马,这一招很厉害,等于把自己的手伸到齐国地盘,来牵制齐国。

  楚成王野心很大,中原各国譬如郑陈蔡许鲁宋都与楚国结交,实际上等于认可了楚国的霸主地位,实话说如果没有后来的城濮之战,没有楚国子玉的一意孤行,骄傲自大,霸天下者很难说有晋文公的事儿。这个时候,宋国叛楚向晋,这也是宋成公眼看晋国雄起,想起当年宋襄兵败于楚的耻辱,这些年虽说向楚俯首也是不得已,现在晋国势大,想起宋襄的临终嘱咐,一定要结交晋国,以报泓水之仇。

  楚成王抱怨宋国叛楚,解决了齐国的问题,马上伐宋,四面包围,大有摧枯拉朽之势,宋国危急,不得已求援晋文公。

  晋文公有点为难,当初逃亡在外,受过宋楚的热情接待,算是有私恩,现在宋国来求,舍之的话对不起当年宋襄,不舍就要与楚国发生冲突,也对不起楚成王。这时候,狐偃提出一个办法,可以两全其美,那就是围曹卫而救宋,因为曹卫这等小国正依附于楚,如果被伐,楚国肯定相救,宋国之围自然而解。办法很好,但是有没有成效呢?

  话说晋文公也知道曹卫的背后是楚国,为什么攻伐楚国的小弟,这不也明摆着不给楚王面子吗?其实不然,这里面还要提及重耳在外流亡的事儿,起初离开翟国,去齐国途径卫国,结果卫国不但不加以礼遇,反而卫国大臣建议杀掉重耳,后来到了曹国,受到曹君窥视沐浴的耻辱,就凭曹卫两君这么对待重耳,现在晋文公返国执政,敲打敲打出出气完全合乎情理,就是楚国那里收到消息,也不会责怪晋文公。当然,这次攻打曹卫,弄的曹卫很是难看,尤其是后来卫成公直接弃国出奔,甚至差点被晋文公毒死。

  狐偃曰:“楚新得曹而初婚於卫,若伐曹、卫,楚必救之,则宋免矣。”

  于是晋文公亲自带兵围攻曹卫,曹卫国小力弱,很快不支。狐偃的想法并没有实现,楚国没有救曹卫,继续围攻宋国,眼看宋都要破,再次求援晋文公。这下麻烦了,看看要正面与楚国冲突,实在是情理上站不住脚。宋国那里一定要帮,不帮不行,一面是有过私恩,更重要的一面是现在晋国有了称霸中原的想法,现在宋国来求不救助的话,以后霸天下就很难得到支持了。宋国一定要救,但是楚国那里怎么办?

  楚国与宋国对晋文公都有私恩,且文公在楚的时候与楚王有过三舍之约,如果楚国来伐,晋国自卫,这个怪不得晋文公,毕竟国家利益为上,现在人家楚国根本就不把矛头对准晋国。楚成王也很精明,看到晋国渐渐强大,不愿意为仇,何况当初自己对待重耳不薄,为仇作对绝不能由自己先来。这步棋要等晋文公先走,自己在道义上胜他一筹。所以,晋国拿下曹卫,楚成王置之不理,曹卫这等小国,不过是墙头草,拿下宋国才是关键。

  楚成王对晋文公伐曹卫不闻不问,这下狐偃的计策失算了。宋国怎么办?

  先轸曰:“执曹伯,分曹、卫地以与宋,楚急曹、卫,其势宜释宋。”於是文公从之,而楚成王乃引兵归。

  著名的元帅出场了,就是先轸。先轸建议,最好不要单独面对楚国,还是应该在中原形成一种合力,让楚国感觉到压力,自己选择撤兵,也不能由我们去找楚国的麻烦。怎么办呢?联合秦齐,只要秦齐晋三国合纵,那么楚国就将面临三大强国的威胁,楚国虽然势大,也不敢跟秦齐晋正面硬刚。

  于是晋文公暗示宋国割地赂秦与齐,然后分割曹卫之地补偿宋国,秦齐得到利益,又与楚国没有友好关系,何况齐国与楚有矛盾,自然愿意形成联合之势。晋侯、齐侯盟于敛盂,秦国也发兵遥相呼应。秦齐晋合纵一成,楚成王马上意识到局面对楚国不利,乃引兵归。楚成王一是不愿意主动与晋交恶,一面是秦齐晋三大中原强国合纵抗楚,没有胜算,老成持重的楚成王选择了战略收缩,就是撤兵,宋国之围顺势而解,这是晋国走的一步好棋。先轸之功!

  如果这样,晋楚城濮之战便没有了,晋文公估计也难以有后来的霸天下,一呼百应。楚成王虽然退守,但是手下大将子玉不同意。楚将子玉曰:“王遇晋至厚,今知楚急曹、卫而故伐之,是轻王。”王曰:“晋侯亡在外十九年,困日久矣,果得反国,险阻艰难尽知之,能用其民,天之所开,不可当。”子玉请曰:“非敢必有功,原以间执谗慝之口也。”楚王怒,少与之兵。楚成王那里面对晋文公再三“不可当”,子玉这里不服,我就给你拿下晋国来看看,君臣有隙,实乃大忌。于是一场决定中原霸业的天王山之战即将拉开大幕。 我读历史之碎碎念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