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抗日坦克兵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就在李斌大军攻击印度的同时,德军已经向苏联发起大规模反攻,德军一路向东面推进。凭借着虎式坦克和黑豹式坦克这两种先进坦克,再加上铺天盖地的战斗机轰炸机群,当德军进入反攻状态之后,苏军就开始节节败退。
德军的反攻十分顺利,短短的一个多月,德军就已经把苏军彻底赶出波兰,战火开始向苏联境内蔓延。
同历史上有所不同,这一次苏联也做好了一定的准备。真实历史上,苏军是处于进攻状态,结果遭到德军攻击之后无险可守,从而导致一溃千里。而现在苏军在华沙战役遭到严重挫折的时候,他们已经做好防御准备。
只是再坚固的工事也能被攻破。当德军的俯冲轰炸机一架架向地面俯冲的时候,苏联人耗费了巨资修建的工事就开始土崩瓦解。
德军空降兵降落在苏联人的背后,在德军的单兵火箭筒和无后座力炮轰击之下,苏军的坦克也没能发挥多大的威力。遭到两线夹击的苏军迅速溃败,丢下满地的尸体和被击毁的车辆一路败退。
德军在后面追杀,把苏军好像土鸡草狗一样给杀得尸横遍野。
印度这样的国家必须分裂他们,要分而治之,这种国家的民族本身就没有骨气,偏偏又喜欢依附别的强国欺负弱小更加国家和民族。
裂印,只为了提前讨还印度人欠中国的。
李斌开始执行裂印计划,首先成立孟加拉国,他在孟加拉族聚集地,也就是今天的孟加拉国一带成立了孟加拉国。当然还有信仰印度教的孟加拉族,那是攻入印度中部之后,再建立一个西孟加拉国。
八月十日,孟加拉国宣布建国。对于建立孟加拉国,德国第一个发来了贺电,表示支持建立孟加拉国。
就连苏联和日本都表示支持建立孟加拉国,毕竟南亚次大陆和他们也没有什么关系,相反的,他们却不喜欢英国。
而美国对于李斌建立孟加拉国的感觉是很复杂的,美国人中大部分都是原来英国人移民,美国对于英国有复杂的感情。现在英国已经完蛋了,曾经的日不落帝国日落西山,西方世界一个个土崩瓦解。
如果不是因为美国远在大洋彼岸,那么美国也不知道会不会和苏联一样,遭到德国人的进攻呢?假如美国和苏联的位置换一下,那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孟加拉国成立,印度当然是不同意。可是由不得他们不同意!印度人知道接下来,中国大军将会横扫他们全境。英国驻印度的总督亚历山大.约翰.霍普匆匆忙忙在印度招募了一支两百万人的大军,企图阻挡中国军队的步伐。
可是新招募了两百万人,英国人在印度殖民地的武器已经不够了。这些新招的印度兵连步枪都不够,英国人无奈之下,只好把原本已经淘汰的马梯尼无弹仓式的单发步枪从仓库中拿出来提供给印度军队。
即便是这样,步枪还是不够,最后英国人甚至给印度兵装备了燧发枪和更加古老的火绳枪!就差点把早已在博物馆中躺了几百年的火门枪都给拿出来了!还有一部分印军装备了土造的枪械。
那也是无奈之举啊,英国就没有在印度建立一家枪械生产工厂和子弹生产工厂。真到了仗打起来了,就变成有人没有枪。
在现代化武器面前,燧发枪和火绳枪还能有什么作用呢?
八月十一日,大军开始横扫南亚次大陆。
大军向西里古里发起攻击,驻守在那里的印军简直就是不堪一击,很快,印军就好像一群被老虎驱赶的绵羊一样四散而逃。
大军沿着铁路和公路一路西进。若是说印度现在的基础设施是太差了,那当然是和现代二十一世纪其他国家相比。可是在那个年代,印度的基础设施却是很好的,“大英帝国”在印度留下大量的铁路和公路。
只是印度独立之后,还用英国人的遗产,他们自己就不懂得新修铁路公路。经过几十年,铁路线和公路老化了,因此后来印度的基础设施就差了。
当年印度的基础设施好,这样使得大军可以沿着恒河平原一路向西推进。很快,打下了西里古里的中国军队在四日之后,便抵达了格蒂哈尔。
恒河从恒河平原上流过,把南亚次大陆分成两块。要向南横扫,势必渡过恒河。
有人提议先攻破德里,但是李斌却不主张先打德里,因为李斌认为:“因为南亚次大陆不小了,如果我们先打了德里,印度统治者和英国殖民者还能到处跑,我们总不能到处追着他们的屁股撵吧?我们没有那么多时间,必须尽快解决印度问题。因为我们很快就要回过头处理东面的事情。”
先分裂印度,把印度那些有民族矛盾的地区一个个瓜分出来,这样再攻下德里,那么印度统治者和英国殖民者就无路可逃,他们唯一的下场只能是老老实实投降。
多头出击,那是最快的方法。李斌的计划是,在三个月之内灭亡印度。这看起来有点不可思议,其实很容易,一个英属印度的一个省,派一点军队进去,再去几个特工,鼓动他们建立国家即可。
若要向南,必须夺取格蒂哈尔城南恒河上的大桥。就算是要一路往西向德里进攻,恒河上的大桥还是要拿下,那样才能沿着恒河南岸的铁路公路线一路向西直取德里。
攻击格蒂哈尔这座小城根本不会有太多的悬念,而要夺取大桥,却远远要比消灭敌人更是困难得多。
前一阵子大军渡过布拉马普特拉河依靠的是印军和英军留下的舟桥设备,而恒河下游比布拉马普特拉河更宽,缴获的舟桥设备不够用。若是大桥被毁,不够材料建立浮桥。这次出征所消耗的物资已经惊人,自然也没有多余的运输船可以携带更多的舟桥设备,因此夺取大桥是关键。
夺桥部队是从刚刚成立的孟加拉国境内出发的,这是一支由精锐特种兵组成的特遣队。突击队从恒河下游乘坐橡皮艇和冲锋舟,渡过了恒河。
为了帮助特遣队夺桥,李斌还派遣了凤阳号,芜湖号,黄山号,泰山号和辽阳号等五艘驱逐舰和两艘扫雷艇,沿着恒河下游向上驶去。
八月十五日,特遣队抵达格蒂哈尔城南恒河大桥南端。
王立双带着战士们躲藏在草丛中,看着大桥上滚滚车流和人流从北岸涌过大桥,狼狈逃窜的印军士兵一路上丢弃无数辎重物资,拥挤在桥面上,好像蚂蚁一样通过大桥,沿着铁路和公路向西面逃窜。
大桥已经被英军工兵安好了炸药,一旦中国军队在北岸出现,英军工兵将会不顾还没有撤退的印度军队,毫不犹豫的炸断大桥。
“印军真的是不经打!他们一败涂地!”王立双说道。
“队长,我们什么时候开始行动?”一名战士问道。
王立双回答说:“等我们的驱逐舰赶来。”
恒河河面上,五艘驱逐舰正向格蒂哈尔城的方向驶去。这里是印度的内河,海军官兵们不熟悉这里的航道。不过无所谓,有孟加拉国的当地人给海军充当引航员。在当地人的带领下,舰队在河面上畅通无阻。
突然,王立双的耳机里响起上级指挥官的声音:“我们的舰队即将到达!希望你们在他们的配合之下夺取大桥!”
五艘驱逐舰出现在二十公里外的恒河河面上,此时天已经黑了下来。
恒河大桥上灯火辉煌,排成一字长龙阵的印度士兵和印军车队不断通过拥挤不堪的大桥,涌向南岸。
“准备行动!”王立双说了句。说完,他穿上印度军队的军装,戴上假胡子,又在头上包上红头巾。
化装成印度兵的战士们纷纷从草丛中钻出,趁着天黑敌人看不清楚自己的样子,向大桥的方向移动。
溃败的印军和英军根本没有人注意到,有人混入他们的队伍中。特种兵战士们进入敌人队伍中之后,两名爆破专家悄悄摸到大桥下面,找到了英军工兵埋设下的起爆电线,然后剪断电线使得炸药失去作用。
完成了这一切的时候,河面上突然亮起雪亮的探照灯柱。
“什么东西来了?”拥挤在桥面上的印军士兵惊恐万分的看着河面照射过来的灯柱,他们感到死神逼近自己。
终于有人明白过来:“军舰!那是中国人的军舰!”
“轰轰”河面上腾起几道冲天水柱,扫雷艇清除了拦在河面上的水雷。随后,驱逐舰加快马力向大桥的方向冲过来。
“不好了!中国人的军舰来了!快炸桥!”英军军官大吼道。
英国工兵按下起爆器按钮,谁知却没有听到爆炸声。
一名工兵问道:“怎么一回事?”
正在说话的时候,一队穿着印军军装,头上包着红头巾的士兵出现在英国工兵的营房中。
“你们来干嘛?这里是重地!”英军军官吼道。
回答那名英军军官的是无声手枪的射击声,“噗噗噗”一阵轻微的枪声,几乎所有的英国工兵全部都倒在血泊中。
有人躲过无声手枪射杀,试图跑到一边去拿步枪的时候,却被特种兵战士用匕首消灭。
军舰靠近了恒河大桥,军舰上的机枪和机炮一齐向桥面上挤成一团的印军士兵泼洒出一阵绵密的弹雨。顿时桥面上腾起无数血花,挤成一堆堆的印军士兵被子弹一片片横扫倒在大桥上。 抗日坦克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