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逐日长刀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仁安羌的收复给了中英美高层很大的信心,斯利姆作为前线指挥官自然受到伦敦的犒赏,报纸上开始长篇大论的歌颂斯利姆,似乎后方运筹帷幄的康咏筠变成了无关紧要的配角。
“日本人长得非常矮小,只有5英尺高,但日式步枪和刺刀却比欧洲人的足足长1英尺。这种形象尤其可笑,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北欧童话中那些扛扫帚的小妖怪。”这是英国记者笔下描写的日本士兵,鉴于胜利开始更加诋毁这些士兵:“如今小妖怪们扛着他们的扫帚重新回到了原始丛林中,斯利姆将军似乎像个驾着火龙马车的勇士,用剑把他们赶向太平洋上的岛。”
拿下仁安羌后,英国将远东方面部队进行了重组,斯利姆作为第15军军长统辖若开地区的仁安羌、阿恰布一线,包括第26英印师,英军第14师、并计划在现有的坦克基础上重新组建第7装甲旅划为若开战区节制。以前密支那地区的部分部队则脱离斯利姆管辖归并到第四军名下,负责印度北部防御。
英国人开始越过史迪威和康咏筠直接对英印军队下令,两人实际拥有各种盟军中的副职,不受英国人管可也对伦敦的命令无可奈何。康咏筠有了卸挑子的心理,对英国的电报置若罔闻,但关系远征军利益的事务则据理力争。
几天以后康咏筠看着印度送来的报纸哑然失笑:“把坦克当做火龙马车,英国人想象力不错。既然斯利姆将军如此英勇,那么我正好回到宜昌,让他把鬼子打回老家去。”
林薇岚给他整理着文件道:“报纸上对司令功绩一笔带过,好不容易找到英国人占主流的胜利,他们可真能煽呼,难道这样就能恢复大英帝国的荣光?不过尽早回去那真太好了,俗话说人一走茶就凉,这马上就一年了,不知道集团军变成什么样子。”
康咏筠触及心事,扔下报纸点支烟看着窗外道:“说的对,我这么久没有回家,不再委婉的跟老头子说了,直接发电报告诉他没必要在缅甸继续待着,我要回宜昌。”
不待林薇岚答话,李副官敲门而入:“司令,英国远东第26师师长洛马克斯少将求见。”
康咏筠记得日程表上有这个安排,整理了下衣服:“好的,请他进来。”
洛马克斯衣着笔挺的进来敬礼道:“将军,第26师已经全部运抵,全体官兵向您致敬。”
康咏筠道:“谢谢,请坐,欢迎来到阿恰布。林小姐给将军倒杯茶来。现在有一个团先期前往仁安羌支援斯利姆将军,按照作战安排,26师将全部去仁安羌驻防,接替第14师这些你都清楚吧。车辆配给足够吗?”
洛马克斯坐下道:“是的将军,我已经接到了明确命令,另外车辆基本都已经到港,正在接受,在剩下的两天里,我们师可以每天派出一个团。”
康咏筠问道:“现在部队士气怎么样,我发现第一批空运来的士兵并不愿意去打仗,司令部担心如果面对日军反扑他们没有足够的意志抗击。”
洛马克斯道谢接过红茶:“谢谢林小姐,将军你说的对,其实就在他们上飞机的时候,士气简直是。。。糟透了,虽然一直坚持训练,可难以想象日军对加尔各答进攻的话,那个团能阻止,更不用说去主动迎击敌人了。我的参谋长也有些没有信心,觉得在目前人力物力条件下,不宜发动不成熟的进攻。可在得到仁安羌被攻占的消息后,他们就像度假归来一样,认为日军开始变得脆弱,在飞机坦克帮助下可以取得胜利,我觉得他们还是需要真正的战斗来培养信心。”
康咏筠道:“有信心自然是好事,但是对着没有见过面的敌人就产生轻视不是好现象,我建议可以让士兵们去医院同14师的伤员们交流,这样可以加深他们对日军的印象,帮助他们正确的了解敌人。当炮声一响才能更好的发挥所长。”
洛马克斯听到建议不禁眼前一亮:“的确是这样,我会让官兵们做好功课,没有经历过战争,他们思想反差太大很不利于作战。如果您没有什么吩咐我便告辞。”说完夹着军帽敬礼。
康咏筠道:“祝你好运,上帝与你同在。”
李副官待他走后也道:“司令,一开始这个家伙似乎没有把你放在长官的位置上。”
康咏筠道:“那是自然,幸亏他是殖民地军官,要是换成传统的英美军官可能这种心理更胜,凭什么让一个年纪比自己小的黄种人来领导,何况中国现在自顾不暇。再说老子凭战功响当当升上来,比他们强了不是一星半点,不容他们不低头。就冲那帮人的德行所以我才不想在阿恰布待下去,可惜了这里的海滩。快点结束,咱们都去洛杉矶冲浪,在我的别墅边给你们一人一栋。”
李副官高兴地摸摸后脑勺,喜道:“那太好,到时候我天天给司令钓鱼,小林烧汤。”
说的几人都笑起来,更期盼战后的美好。
康咏筠活动了下胳膊道:“把工作安排下,明天我要去密支那找史迪威谈谈。”
林薇岚和李孝生都领命而去,现在仗打完,即使日军反扑斯利姆也能撑上几天,史迪威的一些电报让康咏筠感到一些问题上如果深入探讨留下纸质凭证不太好,所以面谈更彻底。
密支那机场上依然人来人往,防空火炮比以前多了些。
史迪威似乎瘦了点,看起来脸更加平削,他对康咏筠的到来很高兴:“Kevin,怎么你没有回国度年假吗?我以为你已经在成都了。”
康咏筠钻进车里道:“看来长官是批准我假期了,太好了明天我就飞往成都,如果我空降在妻子面前,她一定会很高兴。”
史迪威反驳道:“因为我是你长官,所以我没休假完毕之前你那里也不许去。”
回到司令部,康咏筠首先面见了国军将领们,随后跟史迪威去办公室会谈。
老头办公桌比康咏筠的要整洁,但是文件堆积的厚不少。史迪威让人端上两杯绿茶:“这还是你给我的茶,感觉很不错。先说说仁安羌,拿下这个油田后,斯利姆已经扑灭了大火,堵塞了管道缺口。仁安羌吸引了BOSS们的注意重新审视东南亚,他们想让油田恢复生产,减少对长途后勤的依赖,原油可以去印度加工,供应亚洲的盟军。不过担心由此会埋下缅甸人反对盟军的借口,那样我们会被日军用来宣传。”
康咏筠嗤之以鼻道:“好像日军比盟军做的更好似地。看看铁路旁、油田边多少枯骨,英国人虽然名声不好,不过也没有埋地雷。但是高层提出的问题不能忽视,如果日军利用这个问题大做文章,会让一些不明真相的群众信以为真,就是不反对也会不支持盟军。我们不是为了他们的石油,可解决不好问题更加严重。他们有什么意见。”
史迪威手指指上面道:“打算成立一个新的政权过渡委员会,提出由缅甸本地人担任大部分席位,然后盟军会派些人帮助参与,主要是团结缅甸人民,对抗日军扶植的伪政权,分化瓦解缅伪军。吸收些缅甸军政人员,让他们为盟军做事。那个奈温提供了大量有价值情报,盟军高层对此很关注,如果条件合适可以让他脱离伪军。”
康咏筠眉头一扬:“这么说BOSS们要派些官僚或者政客来?看来这一步是难以避免的,谁叫我们是军人。如果过渡政权接受军政双重领导,我怕会泄密或者军令不畅。据可靠情报,巴莫伪政权打算扩充势力,你认为在伪政权担任高管的奈温价值大,还是盟军中的奈温价值大。”
史迪威想了想道:“这个过渡政权不会马上建立,可以让奈温在伪军中混上一段时间。对了,也要考验他的可靠性。”
康咏筠摇摇头道:“没太大必要,委员长已经给了他国军少将的军衔,如果他摇摆不定的话,只会两面不讨好。另外如果光考虑石油,打完仗后怎么办。现在油田又让谁来开采。”
史迪威道:“还没有更细节的规划,不过可以保证的是,战后油田无偿交还给缅甸政府,不然会出现第二次“帝国主义”危机。这也是团结缅甸人的先决条件。”
康咏筠道:“好吧,只要考虑好长远规划便可,下一阶段你打算怎么打,我确实想回国了,而且根据我跟委员长的口头协议,巩固好战线我便可以回国。”
史迪威皱眉道:“我正要跟你说,你走了要坏不少事。委员长要求注意国军的伤亡,他说为了支援缅甸,国内大批训练好的士兵都送到了这里,我的一些命令都被他驳回,不然曼德勒的外围可能都已经清扫完毕。我想让你帮忙说服他,你要知道我已经做了很多让步。比如说增加物资供应,停止与延安的联系。。。。。”
康咏筠打断他的话,惊讶道:“等等,你是说你还跟延安有联系?”
史迪威犯难道:“美军在华观察组发现了河南的饥荒和自然灾害,要求进行人道主义援助,我只好尽工作职责,这里面不能不提到延安的积极救灾。”
康咏筠叹气道:“这可是根本性问题,我不反对你进行人道主义援助,我也曾命令各个后勤基地进行救灾工作,可是你居然联系上了延安,这可能是委员长对你极度不满的关键,而且你在缅甸干涉的太多了。”
史迪威道:“是军方工作组首先跟他们接触,现在已经不好挽回了。是的,委员长曾跟我争吵过,说我应该全力对付日本鬼子,我说我是盟军任命的中国战区参谋长。我还对他说,英美军队乃至苏军都在酝酿反攻,缅甸已经取得了最好的战果,而中国还在顿足不前,丘吉尔也抱怨这边拖了整个战争的后腿。”
康咏筠喝口茶道:“那委员长一定被你激怒了。看来你真不知道怎么跟他相处。”
史迪威道:“没错,他就差当我面骂娘希匹,可我不能像官僚那样哄他,你也讨厌官僚不是吗。华盛顿也来电想我询问关于缅甸物资分配的事,据称他们发现有很多援华物资出现在了黑市上,担心被日本人收购。议会也认为委员长和手下不断夸大困难,要求得到更多物资,继而拖延时间,更是一只手准备打共产党一只手打日军。想派人来检查督导物资分配工作。”
康咏筠两手一摊:“派一百个人来也会困难重重,如果那些物资是飞行员或者司机们想赚外快夹带的呢。我知道各战区很多人都在同日军对峙,但你要清楚他们并非完全听令中央,希望你能解释给议会。”
史迪威道:“那只会激化矛盾,总统也是因为委员长还是名义上的最高统帅并能控制军阀们才继续支持他。”
康咏筠想想道:“好吧,你以后最好不要提及这些事情,从全局来说,不再同延安接触,然后变相的提出自己的条件,不要要挟他否则只会起反作用。我也会尽量告诉你如何让他接受你的意见。为了你的工作,你先做出让步,一味的坚持不会达到目的,军事上也有迂回不是吗。对了,怎么没见到经国兄。”
史迪威撇撇嘴:“新年回国度假。唉,最后还是要跟官僚那样转化说话方式。陆军部来电要我们做好准备,那些生物“武器”会尽快派上用场,由于面孔的关系,主要还是由国军上岸,美军酌情派出印第安士兵。”
康咏筠拍胸脯道:“当然没问题,现在不是有支小分队在内比都一带活动,我这就召唤他们回来。他们给日军造成的损失超过一了团。” 逐日长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