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科幻末日 逐日长刀

第十一章 时代终结(5)

逐日长刀 燕山枪骑兵 5348 2021-04-05 20:48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逐日长刀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桃园的本岛居民哪有现代这么多,早知盟军要来进攻的消息,不消国军多做宣传东山居民都纷纷出逃,剩下的绝大部分是日侨和铁心跟着日军的狗腿子。出逃居民自然要向着光复区,国民早就做过宣传,过去验明身份就可以得到饮食和临时住所,所以老百姓们基本没有后顾之忧。

  仅剩的日侨近乎自杀式攻击激起盟军满腔怒火,上级军官闻之自己部下竟牺牲在一帮老弱病残手中既惋惜又愤怒。国军团长们摔了杯子、砸了桌子,到底是国人变通更快,团里面马上通过无线电把无限制开火的命令传到了各连。

  “只要是遇到拿起武器的人就开枪,看到空手的就让他举手蹲下,不服从的就地格杀。”各连长忠实的响应了命令。

  实际上战士们早就不管三七二十一见日本男人就开枪,全中国多少县城北占领,多少乡村遭受过日寇毒手,开枪时候真没心理负担。当急红眼的时候,很难束缚住这群嗷嗷叫的官兵。

  有了前面教训,鬼子们这次将机枪堡修的更矮,也尽可能让射界更开阔,这样一来增加了不少麻烦。

  枪炮声中一个排国军冲到街角,正准备在机枪掩护下快速通过,30米外看似一堆爆屋残骸的障碍翻落两块砖头,接着便喷出了火舌,四个战士登时被子弹洞穿,倒在血泊中,一个伤员大腿受伤,躺在地上痛苦的呻吟。其他战友急忙闪避一旁,然后抛过一条绑腿想将他拖过去,移动的身影吸引了机枪,一阵弹雨袭来,眼睁睁看着战友在眼前打的喷血而亡。

  头上缠着纱布的排长哑着嗓子喊道:“枪榴弹!干掉他。”

  M1步枪手马上压上一发空包弹,然后将枪榴弹往枪口上一卡,从砖缝中找准位置,小心翼翼把枪口探了半截。40mm榴弹手也换了破甲弹趴在墙根下做直瞄。

  班长手中MK手雷已经拔了保险,压着绷簧直喊:“准备,扔手雷。”

  几枚手雷炸出一片烟雾,敌人的机枪顿了顿,趁着几乎枪榴弹应声而发,直落在机枪堡下炸飞一堆碎砖。40mm破甲弹也打在机枪口旁,可硝烟过后机枪又恢复了射击。官兵们发现鬼子前面的障碍太厚,步兵武器打上去比较浪费时间,而火箭筒需要正面瞄准,不能藏藏掩掩,弄不好射手就要暴露在枪口下。

  排长随即派人联络了一辆M5轻型坦克,看到坦克转过街角,官兵们都想小鬼子可算完了,结果M5没有开炮,爬过去一问才知道车长表示俯角不够。靠的太近担心鬼子有抱着磁性炸药包的自杀疯子扑过来,就算有步兵掩护也难防窗口或者房顶上出人,鉴于其他车组遇到的麻烦,车长死活不肯冲过去。

  还是排长心思活络,让坦克倒退几十米利用起伏的地势寻到角度。M5慢慢退了五十多米,看着车身就矮了半截,步兵们眼神那个盼,鬼子子弹打在坦克上火星四射,人们也捏了把汗,现在国军也知道就算打不穿里面钢板内衬溅射也能造成伤亡。目前看来美国钢材比鬼子的要靠谱,否则M5早调走走了。

  轰,M5一个短停,高爆弹激射而出先清理掉机枪眼周围的障碍,随即又填进一发破甲弹,对付软目标更加有效,炮响同时机枪堡那里火光一闪,机枪堡被掀开了盖子。

  官兵们随即分在道路两侧躬身冲了上去,中间留给坦克疾驰。每路过一处房子,大家都留神窗口、屋顶之类的地方,看着可疑的院落先扔进一颗手榴弹探路。弹药都带了足量,每人身上都绑了七八个手雷,子弹也近200发,美式弹药八发一个弹夹或者10发一个桥夹,用不着一颗颗的分装省时省力。

  于是很多门板上都留了弹洞,紧张之余确保安全才是最重要的,至于房子主人是本岛人还是日侨就打完仗再说了。

  日军被压缩,单位距离上显得人多,但盟军人数依然占优,加上强大的装甲支援和炮火,瓦解日军防御只是时间上的问题。苦心修筑的防线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一段段被摧毁,盟军迫击炮落点在旅团部周围越来越密集。

  火力强大的4.2寸迫击炮一炮下去就能震塌几栋薄脆的砖木结构房屋,气浪也能给木质墙壁做个通透的落地窗,灵巧的60mm迫击炮总能落在街道穿梭的敌人队伍里,趴在屋顶的狙击小组充当了炮兵的眼睛,看着炮弹炸飞一窝鬼子,那感觉跟600米外狙杀成功一样痛快。

  不同信仰的军人们厮杀在一起,钢铁与血肉碰撞出火花,冲锋、卧倒、瞄准、射击,眼睛盯着前方,一瞬间忘记了生死。本来两拨军队从不同方向突击,但突破日军数道防线之后也散了建制,个别地段国军美军混在一起反正都是超前冲,配合起来也不吃力,加上武器统一也蛮合拍,美军惊奇的看到国军还给鬼子挨个补枪,等他们发现“死鬼子”还能挣扎着扔手雷的时候,也顿时开悟。死的鬼子才是好鬼子,美军才记起了不止一个国军曾经说过的话。

  直到大半个城镇被战火烧的炙热,人们才感到关节的酸胀,冷风吹来一阵冬雨落下,浇熄了街边残火,冲淡了车辆冒出的浓烟。强劲激烈的节奏终于从缓慢到终止。

  盟军官兵都三五成群寻找栖身之所,遇到条件不错的屋子还能有炭火,而随处可见的日文也表明了房主身份,于是战士们更不客气,寻了些食物来填饱肚子。

  这个时间最忙碌的还是后勤人员,伤员们被抬上卡车冒雨后送,听着篷布上啪嗒的雨点声,仿佛灵魂又回到了躯壳里。卡车里伤势较轻的靠在一起吸着烟,不忘给躺在底板上的重伤员来上一支。有人为捡了条命而欣喜,也有人为错过攻克台北的功劳而遗憾,但大家都为牺牲的战友而惋惜。

  后方医院有舒适的床,有漂亮和蔼的女护士,也有可口的饭菜,赶上机会好的话甚至能够得到慰问品,海外华人对他们的报道总是争相追逐,似乎已经成了华人的旗帜。听着雨点有节奏的响着,靠在最里面箱板上的一个下级军官掐灭烟头吹起了口哨,那首在军中流传的民谣也勾起了所有人的憧憬。

  渐渐的大家都跟着轻轻哼唱起来:“。。。。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牧童的歌声在荡漾,喔呜喔呜他们唱,还有一支短笛也在吹响。。。。。。”

  可能记忆中的乡间不仅仅有老牛、短笛,还有带着蝴蝶花的邻家女孩。。。。。

  歌声在雨幕中回荡,就连颠簸也富有韵律感,

  乒——勾,随着突如其来的枪响,坐在侧板上的一名士兵胸前喷出血花,斜倒下去,子弹又钻进名重伤员的腿上让他一下昏死过去。

  “鬼子的散兵!都卧倒!”军官一下抄起腿边的点45冲锋枪,敲敲驾驶舱背板:“加油门快速通过。”

  通用六轮卡车发动机转速呜的攀上高峰,车身猛地一窜,良好的通过能力带着伤员们飞速穿过泥泞不堪的土路,几分钟后远离了枪击地点。司机也捏了把汗,如果打的是自己那多半要脑袋开花,从此他不管天气再热也要带上钢盔,起码心理有点安慰。

  直到医院也没再挨冷枪,医院保卫人员听到报告后,也加强了防御措施并上报。师里不敢大意,还派了两辆M3A2半履带装甲车车前来守卫。

  傍晚时分,流云消散,雨渐渐要住,远远的又传来几声枪响接着又是一阵还击,引起人们纷纷猜疑,医院门口的机枪也上了膛。

  不久抬来名重伤员,护送他的几个战士气喘吁吁的喊起来:“医生,医生,快救救我们班长!!”

  “步枪贯穿伤,子弹没停在身体里,但是伤了大血管,马上手术。”急匆匆赶来的医生边检查边对护士说道。

  其他警卫和伤员也拥过去问道:“怎么回事,是不是有鬼子奸细。”

  为首的上等兵抹了把脸上的雨水面有戚色:“不是奸细,这是长枪打的,鬼子就在山林子里,隔得远看不见。人中枪了声音才过来。一连倒下了三个弟兄,那两个都没了。希望这个能救活了。”

  中间有个军官沉吟了片刻问道:“你再把情况详细的说一遍,不要漏过任何细节。”

  上等兵立正道:“是,长官。我们负责镇子治安巡逻任务,镇子内基本没有异常,但是走到城边上就被放倒了个弟兄,我们躲在一边等敌人继续开枪好知道敌人在哪。。。。。。等了下眼见他没得救了,刚闪出去打算查看伤势,结果枪又响了,这样那个弟兄当场牺牲。我们只好胡乱打了一阵。班长见鬼子没动静以为他走了,就猫腰过去看,结果被一枪打在肩膀。我们也大概知道了对方位置,一顿乱枪过去,这时增援也来了,大家赶紧拼命抢出班长送来医院。”

  军官阴沉着脸肯定道:“没想到鬼子也有了狙击手。这是个大麻烦,必须除掉他。跟我去找团长。”

  四个小时以前,盟军的炮击正酣,大批日军冲向火线替补空缺,而津岛西树不闻不问默默无声的做着饭团。

  津岛把双手浸湿,再沾上些盐,把米饭捏成三角形并且中间留出空,用小勺将拌好的蘑菇、鱼罐头、青瓜丁塞进饭团填实,最后裹上干海苔。

  他一连做了12个大饭团,配上罐头足够三天的量,现在的气温也不会让饭团很快坏掉。外面用新鲜的芭蕉叶包好后放在了帆布包里。

  “津岛君,祝你好运。”走来的曹长招呼道。

  “嗯,多谢。”津岛面无表情的答应一声,站起身洗干净手后,背起床上的木盒便消失在了山脚下。

  一个水壶、一个干粮袋,一把手枪、两枚97手雷,200发步枪子弹,还有视若生命的枪盒都压在津岛身上。穿梭几小时后下起雨来,津岛反而更心喜。雨,可以让敌人放松警惕,也可以给他带来更好的伪装。

  路上遇到的卡车只是他用来试枪的靶子,从盒中取出97狙击步枪,小心安好2.5倍瞄准镜,调试过后正好有卡车闯进视野。哗啦一下推弹上膛,等卡车快要驶出视线的时候完成了他的第一次实战射击。

  他并不关心战果如何,只见帆布上的弹洞没有多少偏差,放心的大步而去。

  因为前面国军占领的城镇有更多猎物。 逐日长刀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