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逐日长刀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炮击,终于有限度解禁,中美炮兵们得到释放甘畅淋漓的发泄着闷气,西班牙时期旧石墙、日侨修筑的房屋等颤抖着迎接大口径炮弹。多少建筑在爆炸声中变成零散积木,在欢呼声中倒塌也宣告日军坟墓已经建好。以这些建筑为掩蔽的日军不是震死就是被压死,痛快点也是炸成肉沫糊墙。
市区所剩日军已经不多,岩渊少将,不,现在应该称呼为中将在财政部大楼里率领三百余人为他们的天蝗完成最后尽忠之事。能活着升到中将总比追授感觉好的多,岩渊平静的面对不时钻入窗户的流弹,部下不再告急,前来通知也只是告诉他那里失守,便意味着那里官兵全部玉碎。
不到20个军官,三百士兵将能找到的一切堆积在大楼各个入口,窗户上也摞了两层沙袋以及钢板,四面水泥地堡后面都有战防炮伸出一小截身管,如果不注意很难发现。机枪子弹和食品饮水倒是充足,可惜盟军不能容忍他们消耗光再去死或者头像。
牧师乘坐装甲车在半截破屋后对日军进行劝降,高音喇叭刚响了两声:“岩渊将军和诸位官兵们,你们。。。。。”
呼~~咻~~~轰隆,大楼顶上的重迫击炮回敬了牧师。装甲车急忙在烟雾中撤离,被这玩意直接命中了可只能给家属邮寄套衣服。随着牧师撤回美军也失去了全部耐心:既然他们想抵抗到底,那么我们就顺水推舟成全了他们。
国军155重炮营首先开火随即美军重炮营也紧随其后,整个大楼笼罩在一片烟山火海之中,破碎的水泥和人的肢体不时从楼上腾起,黑红色爆破云把大楼上半层遮蔽起来,刚才的重迫击炮化为大小零件散落在四周,殉爆的炮击炮弹也将大楼进一步拆分。
还在飘扬的太阳旗转眼间消逝在火焰中。
当一枚枚155炮弹来袭,即便是加固的地堡也难以承受接二连三打击,毕竟这不是隆美尔修的大西洋壁垒。里面的鬼子存活到现在都是精锐老兵而且视死如归,剧烈的震动让他们站立不稳,可面孔依然像平静的湖水,蹲坐在地上要么看着射击孔外美军坦克在烟雾中若隐若现的身影,要么将一些碎渣填进身旁的防手雷坑当做游戏。
谁也没留意顶棚上出现的裂缝,钢盔上都蒙了一层土,再抬头非要眯了眼,耳边又是隐隐一声低啸,马上没了声息,其中一个老兵意识到这是炮弹命中的前奏,他猛的扬起下巴刚要说什么,马上一簇水泥渣子冲进了掩体,后面当然是夺人命的冲击波和其他破片。巨响过后,掩体里只剩些血肉模糊的肉棒状物体,即颤抖也不过是神经连着筋在哆嗦。
重炮反复揉虐外围火力点,铁丝网、地雷、堆积障碍在高温高压下不复存在,一个个地堡也像铁锤下的核桃般被砸开,就算核桃再硬也没锤子硬。
盟军一直将大楼周围的土地炸成黑色,战斗很长一段时间都不长植物,还是从别处移来土地和花草才掩盖了那片焦黑。
过后,日军等烟雾沉淀下来,以为盟军就要冲锋,纷纷爬出来抱住了枪托。
没想到一辆辆坦克和坦克歼击车在战防炮有效射程外对着一切可疑目标再度直射,破甲弹和穿甲弹继续考验着残余碉堡的坚固程度。很快日军发现不仅仅是外围,就连二层窗户也被坦克炮冲击,那些累加的沙袋防得住机枪防不住破甲弹,一发炮弹袭来连人带沙袋一起成了两截。坦克炮在这种距离打窗户可谓狙击枪般的准确,几乎一打一个准,一轮射击下来二层全部窗户雨露均沾,随着焰火冒出窗户洞开,像掉了门牙的老头。
这一次射击过后,削掉了近百鬼子,加上外围损失,岩渊中将手下又减少近半。他依然身穿洁白的海军制服,一丝不苟的听取部下报告。
“将军,志贺上尉阵亡,中队还剩29人。”
“将军,三木中尉阵亡,中队伤亡7成,只剩14人。”
“敌人开始进攻了吗?”岩渊问道。
“没有。敌人很是懦弱,只是开枪开炮。”柴崎副官去外面张望了下道。
“卑鄙的米国人,胆小的支那人,不敢跟蝗军进行面对面的决战吗?那么我们就给他们回击,把所有弹药打出去吧。”岩渊站起来走向一挺机枪。
众部将赶紧拦住,然后捡起还能发射的枪支对着外面盟军拼命开火。大家已经清楚,中美两军根本不想通过战斗来夺取大楼,火力消灭是最好的方案,最后大家可能都会看不见敌人就被炸死打死。哪怕临死前打个痛快也比窝囊死强,一时间大楼到处是闪烁的光点。
国军们在坦克或者掩体后吸着烟笑骂:“死到临头还想挣扎,把他们摁下去。”
轰,轰,75坦克炮将一发又一发炮弹送进大楼,颇有些不管不顾的意味,盟军已经有了方案,既可以消耗过剩弹药也能清除最后障碍,那便是持续轰击直到大楼倒塌为止。美军后勤供应可谓已经过剩,弹药和粮秣在海军码头堆积如山,后续船只仍然源源不断的运送弹药前往吕宋岛,联勤部门不得不让他们掉头去支援尼米兹的跳板登陆。
确认没有战防炮开火后,牧师自行火炮营缓缓开了上来,接近到四五百米距离从容扬起炮口瞄准了大楼的孔洞。
“瞄准,射击!”军士长嚼着口香糖大声下令,唾沫星子都喷出来半米远。
排炮适时响起,不到半秒时间高爆弹在楼内形成一个个火球,打碎了一堵堵砖墙,侵彻着一根根支柱。不多时楼板被炸塌,鬼子尸体串在暴露出来的钢筋上往下滴淌着鲜血,随即又被新的爆炸烤干。
渐渐地向外打的子弹少了,国军和美军们不断接近大楼,为每一次爆炸欢呼喝彩,口哨代替了枪声。
足足轰了近一个小时,财政证部大楼轰然倒塌,埋葬了岩渊和最后守在他身边的日军。
尘埃落定,市区的日军据点全部被摧毁,仅剩边缘一些散兵游勇搞点破坏,连挠痒痒都不算,盟军已经组织了巡逻队针对残余人员进行清剿。
消息一层层传递上去,在奎松指挥部等的有些不耐烦的麦克阿瑟从嘴里抽烟斗,挥舞了一下:“这么说马尼拉平定了。”
“当然了将军,现在他完好而又安全的回到了您的手中。”侍从恭敬的回复。
十分钟后,浩浩荡荡的车队开向打扫干净的玛拉干南宫,这里已经集合了菲律宾临时内阁成员,正等着“教父”麦克阿瑟的到来。
“全体起立”随着一声叱呵,人们从椅子上呼啦一下立起来转身注视着麦克阿瑟从中央通道上走向主席台,沿途全部都是热烈的掌声。
麦克阿瑟双手虚摁,会场顿时安静下来,他扫视了四周面带胜利的微笑大声道:“先生们,来宾们。我很荣幸的宣布,菲律宾宪政府正式成立。”
康咏筠自然在受邀的嘉宾之列,此外手下的师长们也分享到了香槟,虽然是从冰桶中取出的琥珀液体,不过大家喝着并不甘冽。
美军们只要不是在战斗值班的人员都在找乐子狂欢,被解救出来的战俘们喜极而泣,尤其是那些遭受多年折磨的欧美女人们更是蒙头大哭,这时心理疏导尤为重要,牧师们特别辟出专门房间来进行安慰。
康咏筠也兑现了他心里承诺,从东山特别调来一批高粱酒来慰问将士,当然每个人限量供应以防酒后闹事。总体来说国军还是有传统的纪律观念,又是在异国土地上,出现的纪律问题比美军少之又少。
美军只是打仗,重建工作还需要新成立的菲律宾政府运作,国军也结束了使命,剩下其他岛屿的战斗完全交给了美军。麦克阿瑟则可以放心躺在海滩长椅上指导对棉兰老岛等地的作战。
康咏筠决定将国军转移至东山休整,这样进可攻退可守,但蒋介石转来的电报让他有些窝火。
电报称,伦敦方面鉴于缅甸国军未能完全光复全境,希望能将太平洋远征军西调在仰光登陆,然后南北夹击解决掉缅甸日军,这样也可以保得云南边境稳定。英国远东舰队将会提供火力支援,并且英军也会参与进攻,这不是国军单方面的战斗。蒋介石也不想完全听命于英国人,不过英国人许给了他很多好处,绥靖云南、广西边陲也可以解决他的心头之患,毕竟国军刚刚光复桂林、柳州不久,南宁还在日军手中。
英国人拿出在新成立的联合国地位吸引着蒋介石,另一方面在援助上也不断和美国人将物资到位。美国虽然明里表示中立,其实还是在非正式场合向其他国府官员表示了对该方案的肯定。蒋介石想做个大国领袖,可惜又底气不足,面对苏联的咄咄逼人,他很是头痛。
“苏俄力求租借旅顺港,可我国绝不能开此端口。然而罗氏逝世后恐担心对华政策比现在更为苛刻败坏,吾等革命半生,咸认不平等条约及租界等给与国家之耻辱,决意反抗到底。然则抗战为果,如若再开事端,延迟战事实则不利,唯驱虎吞狼或可安心。”
康咏筠毫不犹豫表示支持他反抗苏联租界等行为,并以战胜国为依据表达合理诉求,“大家都为反法西斯联盟缔约国,中国还为发起国之一,即使他国再强,始终躲不开一个理字,难道打倒一个法西斯还要重新树立起一个法西斯来不成。英美苏貌合神离,可利用其矛盾中和对我国不利局面。照此情况看来,我军反而不应参加对缅甸登陆,缅甸原属英国殖民地,此举对我国并无裨益。美军助攻东山,我军协助菲律宾之战,原则上属于公平合作,英国却为坐享其成。”
前天刚给蒋介石说了麦克阿瑟的看法,自己也降了一番登陆日本的大道理,最后依然苦口婆心的劝他“即使不做硬性攻击,理应在日本投降后象征性驻军日本,以显示战胜国地位,此举并不会激起日本反对,而是理所应当,更可吸收日本重建经验。”
往后都是不痛不痒的话。康咏筠最后添加一句,希望远征军回东山休整,进可攻退可守。
第二天,收到蒋介石回电,答应了他的要求,但令他意外的是让他回国接受嘉奖。 逐日长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