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逐日长刀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一艘旧式驱逐舰带领三艘运输船从高雄补充食品和淡水后,吐着黑烟慢吞吞离开码头驶向菲律宾。三艘运输船和驱逐舰共搭载了5000余名日军,这些从琉球和东山抽调的部队将增援吕宋岛防线。
为了避免被美军航空兵发现,船队选择在夜间行进,驶出港口的时候已经彩霞漫天,绚丽的霞光在云缝中漫射,血红、玫红、橙红依次递减,很多陆军官兵都涌到甲板观赏。恐怕是日本人独有的牺牲观念,一些人似乎认为此去便如同彩霞般血腥壮烈。
2小时后,天色全黑,船队小心翼翼的排成一条直线靠着一盏小灯辨识距离。
在船队东南一海里处“鳅鱼号”露出湿淋淋的围壳,艇长艾奇逊正对着船队犹豫不决。按照预定计划他们本该接近海岸,以接应前来汇合的国军东山侦搜队派出的情报组,可送到嘴边的肥肉又舍不得扔掉。他知道攻击了船队,那艘旧式驱逐舰也不会调头来对付它,只会加速脱离这段海区。
日军在前面的岛屿作战中依靠驱逐舰来为驻岛官兵运输,被称为“鼠式快运”,同时也损失了大量作战舰艇,当运输船队需要护航时悔之晚矣。
美国人的冒险精神还是让官兵们撺掇艾奇逊悄悄追了上去,为了照顾运输船队,鬼子们的速度只有10节,鳅鱼号无需刻意加速便咬住了最后一艘。
“伙计们控制好,我们是击沉不是撞沉。”艾奇逊看着越来越近的运输船半开玩笑的说道。
“这种破船一枚鱼雷便可以击沉。”鱼雷长克拉克低声道,似乎不愿意浪费鱼雷。
“只要命中肯定不会多打。”艾奇逊穿着雨衣,浪花不时扑打在身下。
鳅鱼号只露出水面2米,大半船体还在海里,鱼雷兵守在站位旁竖起耳朵,等候艇长的命令。老旧运输船的自身噪声比潜艇的柴油机声还大,此时又是并成一线,令驱逐舰的声呐兵难以分辨。
“定深2米,一号,二号鱼雷准备。”艾奇逊在到距离一千五百米的时候下令,如果距离太近自己就容易被发现。
注水,加压,鱼雷兵看着指针到达指定刻度后将手扣在发射手柄上道:“就绪。”
随着一声号令,一枚533毫米鱼雷高速撞向运输船尾舵,漆黑的夜里瞭望哨也难以发现水下的鱼雷航迹。
一千五百米的距离对高速鱼雷来说算不得什么,就在艾奇逊走下阶梯的同时,一团火光从最后一艘运输船尾升起,随即剧烈的爆炸声冲击上了潜艇围壳。
“下潜。航向170.”艾奇逊根本不用确认战果,他相信那艘运输船会很快沉没。现在所做的便是快速离开战场,他可不想因为被驱逐舰咬上而无法执行任务,那就意味着海军生涯结束了。
潜艇主水柜注水,下潜到20米,以8节的速度火速撤离战场。除了艾奇逊和军士长偶尔发令其他人都噤口无声,声呐兵集中精力倾听着周围的动静。
好像过了半日,声呐兵低声道:“敌人远去了。”
于是大家都发出一声低沉的欢呼,潜艇已经脱离战场4海里,此刻重新浮出水面修正航向,驶向预定的汇合海区。
远方还有星星火光,应该是被击中船只的残骸,无论如何鳅鱼号是不会回到刚才的阵位检视战果。他们要使出十二分力气去靠近海岸,而不让日军发现。国军前来的小艇会对海面以灯光信号进行联络,水手们要瞪大眼睛去捕捉微小的灯光。
柴油机突突响了一会为电池补充些电力,艾奇逊看了下表,不敢让潜艇再有大的声响。这里已经可以远远地看出陆地边线,以及模糊的锯齿状的小山。
一具大型主动红外夜视设备搬了上来,这个年代还没有用于反红外照射的仪器,可以放心大胆的使用。不然水兵们真的靠眼睛寻找国军小组说不定会彼此擦肩而过。电缆跟潜艇接通,便可以为夜视仪提供持续稳定的电力,雷达也工作起来防止有大型敌船靠近。由于他们面朝陆地,只有在发现国军信号后才能回复灯语。
雷达显示屏上只有远处几个小光点,不会产生威胁,机枪手哈特转动夜视仪在黑白色的景象中耐心寻找,艇长在身边不时看着夜光手表心中盘算着国军小艇可能出现的位置。
胡长安和丁紫山已经划了近2个小时小竹筏,他们感觉跟刚离开海岸似地,如果不是背后的海岸线越来越模糊,他们只怕要更加焦躁。胡长安掏出指南针用雨布遮住手电辨识了方向,同丁紫山忍住手臂的酸胀继续向前划去。
“差不多了吧。”丁紫山有些气喘,抹了把额头的汗。
“我发信号试试。”胡长安也估算着距离,将手电头用布蒙起来。
他们都没携带武器,因为如果遇上鬼子的炮艇就算扛着机枪也没用还不如装老百姓更合适。胡长安对着左中右三个方向分别闪动了三长三短三长。隔了2分钟又重复了一次。
两个人瞪大眼睛交替搜索着海面期盼能受到回应,见没回复只好又向前划动了一阵。
“如果发两遍没有回复,咱们怎么办。” 胡长安道。
“继续发,直到天亮。”丁紫山想也没想的回答。
“只能这样了。”胡长安对着东南方又闪动了一次。
鳅鱼号的夜视仪操作员已经换成了霍普,战友发现了胡长安刚发射的灯光,但为了保险起见没有直接应答。
“是的,我确认是中国人,他们在一个简陋的舢板上。”霍普对艾奇逊道。
“最近的日本船只在15海里以外。”雷达上传来肯定的报告。
“靠过去,回复信号。”艾奇逊马上命令。
柴油机重新工作起来,在海浪声中格外清晰。
“有敌人?!”胡长安紧张起来,他也听到了马达声音。
“看,是信号。”丁紫山激动的指向鳅鱼号方向,昏暗的红点以两短的频率闪了两次,不久又是两次,确认是美军无疑。
弯月透过云隙,给了潜艇一个模糊身影,国军战士站起身来挥动手臂招呼起来:“我们在这儿!”
潜艇温柔的停在竹筏侧畔,几名水兵扔过系着缆绳的游泳圈将他们拉上甲板。随后把竹筏拆散,这样即使日军发现也只是看到几根竹子。
“你们一定饿坏了,先喝点东西。”艾奇逊接他们进舱,让部下给他们换过干爽的衣服,微笑的说道。
兴奋取代了疲劳,两名士兵捧着杯子回应着各个方向传来的问候,半夜的辛苦总算没有白费。
虎吞狼咽的吃过一顿茄汁沙丁鱼意面,喝下1升淡水之后,胡长安和丁紫山将脑中的情报写下,必要的军事英语已经在军训时候记熟。情报虽长但是重复词语居多,可惜英语不如汉语简短,愣是用了三页纸才写完。鳅鱼号的电台随即发了出去,电报分成三次发送,为了防止日军监听破译,每次发送的都是已经打乱顺序的语句,只有己方接收人员才会按照暗语提示将情报拼接。
这样关于东山南部的日军分布情报在登陆前夕准确发送到了盟军司令官案头。康咏筠闻报立刻起床,召集参谋人员开会,太平洋远征军也有了更为明确的部署。
东山日军的确接受到了部分电报,但是这是专用电码,一时间无法破译,给台北的报告也是宣称从海上的一艘潜艇发出。加上运输船队报告损失一艘船只,被海军认为是该潜艇再跟基地汇报战果,而且东山日军正忙于对美军的轰炸反击,没有将这几次发报重点对待,终将铸成大错。
天明时分,日军从三个连夜修复的机场起飞80余架战机对哈尔西的TF38舰队进行反击。长谷川清已经对轰炸变得麻木,只能催促调派更多飞机来应对美军突袭,哪怕能做好重点防御也算胜利。联合舰队司令丰田副武将宝押在了菲律宾,在福建方向的日机没有敢轻易填到东山,只是将九州一带的战机调了两个战斗机中队前往台北。
与此同时栗田的主力舰队也气势汹汹加速包抄哈尔西舰队,希望能在美军空袭东山的时候炮击美军主力舰。他有理由深信大和号、武藏号一发炮弹足以废掉一艘美国航母,即使是埃塞克斯级航母也不例外。
历史上东山曾起飞400余架次战机反击美军,可惜由于这次要登陆东山,陆基轰炸机前期工作很是努力,东山机场破坏殆尽,长谷川清手中不超过200架飞机。与美机交火的日机大幅减少,面对王牌飞行员的称号,F6F飞行员们全力以赴,纷纷拿日军的新雏练手。
有20架日机因为技术问题偏离航向,却发现了一队美军补给船。于是3艘油船当成航母,另外5艘补给舰当成坦克登陆舰扑了过去,护航的5艘驱逐舰拼命开火,127mm炮弹在无线电近炸引信作用下炸出团团火光,纷飞的弹片和冲击波一上来就击落了四架日机,其他日机见美军炮火犀利,毫无惧意,以为这就是美军主力应当有的实力。
面对40mm高炮和20mm速射炮的弹幕,胡子还没长硬的年轻菜鸟们发起了自杀式的攻击。
长机在云层中发去了最后一封电报,“。。。。发现敌大型舰队,我部将全力击沉三艘航母,5艘坦克登陆舰,以及所属的6艘巡洋舰,帝国武运长久,天蝗万岁。”随后,长机也对着一艘“坦克登陆舰”从3000米高度俯冲而下。
好吧,补给船上有吊车跟登陆舰有点相近,又缺乏更多的防空武器,被日军轰炸机撞中甲板,携带的500磅炸弹将补给船炸成两截。
一架零式战斗机贴着水面高速驶过,躲过驱逐舰的火力在油轮侧舷爆出一团火光,接着油轮也跟着一起殉爆。
日机以各种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使命,美军损失2艘油轮、两艘补给船,击落其余日机。惊魂未定的美军忙着打捞幸存者的时候,海军航空兵迫不及待的给长谷川清和丰田副武报捷。
而丰田副武太需要胜利的消息了,将电报几乎原封未动的给了东京,只是改了几个字,变成“我部击沉三艘航母。。。。”
就在哈尔西舰队到达东山七星岩以南220公里的时候,经常对美军广播的“东京玫瑰”宣称哈尔西损失了一半主力航母还有5艘战列舰、巡洋舰。
哈尔西听了日军广播又气又笑:“FUCK,这帮日本人说我的旗舰沉了,那么我在什么地方。”
发完牢骚,哈尔西将TF38的四个大队分出一支编为TF34,南下迎击西村舰队,其余三个大队为登陆舰队作掩护寻机歼灭联合舰队最后的主力。
康咏筠在德克萨斯号上得知美军的部署和方向,心中不免有些忐忑,现在整个战役已经与原来历史迥异,哈尔西能否重演菲律宾海战的胜利呢。
德克萨斯号一声长鸣,庞大的舰体缓缓转向,主炮炮口直指东山岛。舰队距离东山本岛最南端226公里。 逐日长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