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土匪传奇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时间如白驹过隙,弹指一挥间,特战营成立已经两个多月了。这两个月,洪湖苏区没有什么战事,国共双方都不想发动什么战事。
军队中只有两件事,一是打仗,二是准备打仗。在这难得的两个月的和平时期,二军团全体官兵的生活除了训练还是训练,努力提高自己的军事技能。
特战营也是如此。不过他们和一般的红军战士有所不同。他们练习的内容相当庞杂:负重长跑、格斗、刀法、射击、投掷、攀爬、涉水、陷阱布置、还有各种战术动作。真是面面俱到,令人叹为观止。
特战营的训练如此另类,引得二军团其他的官兵围观。他们在场地外围或靠或蹲或坐,对着特战营指指点点,不时发出一阵阵的惊叹。
貌似、好像、真的很厉害!
不过他们的惊叹很快就被强烈的不满给冲淡了。怎么回事?心里不平衡呗。自从特战营在洪湖苏区成立那天起,以它独特的性格吸引了各方的注意,一时间,二军团、苏区言必称特战,都没有他们什么事了,他们的风头,都被这群家伙给抢了。
老兵们言论纷纷,今天一个消息,明天一个新闻的,在军队里广为流传。
“今天我打特战营旁边过,你知道我发现什么吗?”某某角落,一个班长对手下的几个战士说话。
“班长,你发现什么了?”另一个战士迎上来问道。
“他们射击居然用的是真子弹!一会儿工夫几千发子弹就没了!”
“什么?实弹射击!还几千发子弹?”战士们极为震惊,要知道,红军弹药奇缺,就算是上战场,他们也没有这么阔气过。
“还有更让你受不了的呢,你没见他们枪法,真他奶奶的好,我就不明白了,都这么好了,还浪费这多么子弹干吗?”
战士们不约而同地想起一个名词——败家子!
“班长,你说他们这么浪费子弹,那总指挥和段军长他们一个不管吗?”
“管什么管,他们打枪的时候,段军长也在场!我还见他也开了好几枪呢!”班长不平衡地说。
“说到这我也想起来了,听别的连的战友说,段军长 些天没事总往特战营跑,放着自己的红六军几千官兵不管,整天在特战营泡蘑菇,他葫芦里倒底卖的什么药?”另一个战士又扔出一个炸弹。
“别说了,年年新人胜旧人,只闻新人笑,不闻旧人哭……”另一个老战士吸了一口旱烟,“谁让我们命苦呢!”
“班长,我觉得我们应当自力更生!”第一个战士说。
“哦?说说看,你有什么好主意?”
“我们要闹起来,向上级反应我们的要求!而且要闹的越大越好!”
班长沉吟一会,“不错,我们不能坐以待毙,我现在就去找排长去,你们几个听令!”
“班长,下命令吧!”
“你们分头行动,去找各自的老乡亲戚朋友什么的,将大家发动起来,为了子弹,为了尊严,拼了!”
“是!”
这样,战士们就这样发动起来了,战士找班长,班长找排长,现接着是连长、营长、团长,后来又是旅长,再到师长。一级一级地向上反应,然而现实很残酷,都不见有什么回音。终于,愤怒的声音就传到了段德昌和贺龙的耳朵里。
红二军团指挥部里,贺龙,周逸群,段德昌三个大头聚在一起,正在讨论最近二军团战士的不满情绪。
安抚军心是合格的军事将领的必备技能,试问士兵们心中有不满,指望他们给你卖命打仗,做梦吧你!所以自古兵法中就有那么一条:乱我军心者,杀!
政委周逸群说:“德昌,我认为这件事,主要责任在你!特战营刚成立,给占关心照顾是可以的,但你的做法, 是不是关心过头了?说的不好听点,简直就是纵容!”
贺龙这一次没有站在段德昌这一边,“德昌,我也认为你应该检讨一下子,特战营也好,其他营也罢,都是我们的心头肉,我们做干部的,应该懂得考虑战士们的感受!”
段德昌有自己的想法。
“军长,政委,我不同意你们的意见。我呆在特战营,并不是纵容他们,相反,是他们深深地吸引了我!”
“哦?这是怎么回事?”贺龙和周逸群来了兴趣。
“他们真的与别的部队有很大的不同,应该说是相当迷人!通过观察他们的日常训练和生活,我发现特战营的氛围和其他部队有很大的不同,从来没有哪个军营能给我这么多耳目一新的感觉!”
段德昌顿了一顿,“他们就像一个能量巨大的火药桶,能够在瞬间爆发出惊人的能量;他们就像一把锋利的战刀,散发着令人凝血的冷芒;他们就像一座巍峨的高山,任凭雨打风吹,始终屹立不倒!军长,政委,你们说说,这样的部队,是不是很有吸引力?”
“如果真是这样,我认为可以原谅,但你也要注意一下部队的情绪!”
“我知道了!”
特战营,段德昌虚心地向邓绍良请教。
“绍良,我心中总有一个疑问?”
“军长你有什么为难之处?”邓绍良问道。
“我发现特战营的战斗力,真的是相当强,不过我很想知道,你是怎么把一支土匪训练成精英的?”
“军长,我早就知道你一定会问这个问题的,其实很一点也不难理解,我们之所以有今天,完全是因为一本书!”邓绍良并没有藏私,他把镇寨之宝拿出来给段德昌研究,并将得到它的经过也说与段德昌听。
段德昌接过这个发黄的手抄本,它由好几个笔记本装订而成,翻开第一页,上面留着一个签名——赵恒,看来这就是这个《特战要论》的原主了。第二页上,那个叫赵恒的人写了一段序言:
余于民国十九年奉命赴德留学,身处方外,未敢忘国。察德国军风之盛容,百倍于国军,观德国士兵之战力,百倍于国军。其中更有一强悍之兵种,独立于步兵、炮兵、水兵之外,名特种兵者,究其战力,无不以一挡百。及其出,少则三五人,多者数十人,所到之处,无不披靡,敌畏之如猛虎,虽避之而不及。
向使我中国得千百特种之兵,以荡内寇,以御外侮,何愁中华不兴,何俱一二跳梁?
余暗通此特种之兵,求得其精华,俱在此书。今归国已然三月,始毕翻译之功,定其名,曰《特战要论》。
位卑不敢忘忧国,段德昌看完这篇序言,感慨万千,对这个赵恒充满了崇敬之情。可惜了一个好人才!
再接着往下看,就是凝聚赵恒毕生心血的精华了,书中详细介绍了特种兵作战的原则,要义,还有特种兵种种训练科目及要求,在文字中间,赵恒还附有许多插图,给人一目了然之感!
这本书,称之为社稷神器都不为过!还好没有落在蒋介石手里,否则,红军就惨了,段德昌暗中捏了把冷汗。
书看完了,段德昌真是茅塞顿开,清楚的感觉到自己的军事修养上了一个新台阶,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
上过军校的就是不一样,以段德昌敏锐的眼光,拿着《特战要论》与特战营的训练相印证,很快就发现了特战营的训练也并不是那么完美,有好些地方都是邓绍良和潘文断章取义,生搬硬套的结果。
作为红六军军长,同时也是特战营的政委,段德昌当然不会对此熟视无睹,他和邓绍良一起,对特战营的训练进行改良,使之战斗力更加恐怖,但段德昌仍旧不满意,他要将特战营打造成一致战无不胜的、无坚不摧的金刚之师!
于是,段德昌只要有时间,就待在特战营,默默的打磨着这柄利剑。
红二军团之强大,自特战营始!这是段德昌的信念。 土匪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