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布留洛夫 《庞贝的末日》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中野京子的世界名画之旅(套装共6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 卡尔·布留洛夫《庞贝的末日》
1833年,油画,456.5cm×651cm
俄罗斯博物馆(俄罗斯)
在他们身后,一个老妇人坐在地上,她的儿子把她的手按在自己的胸口,再三地劝说。请回想一下小普林尼的信,他曾写到自己鼓励母亲说不能丢下她独自逃跑,画家把这个故事画进了作品。在他们后面,还有戴着花冠的新娘和用双臂环抱恋人前行的青年。不知新娘是昏倒了,还是已经死了,即便死了也不能抛下不管,青年已经下定决心,能走到哪里算哪里。
这三组人物体现了在直面灾难时保护弱者的高尚的人类精神。画面左侧的两组也决定在爱中死去,与背后各自行动的群众形成鲜明的对比。带着两个小孩的年轻夫妇,为了能稍微遮挡一些炙热的石块,顶着张布,丈夫搀扶着妻子,而妻子将还在吃奶的孩子抱在胸前,幼儿搂着母亲的腿。只有吃奶的孩子不知道恐惧,向烤焦的鸟伸出小而可爱的手。
左端另一组人物,看样子是祖父、女儿和孙女。三个女人温柔地抱着彼此,等待着最后的时刻。手持拐杖的老人脖子上挂着十字架,说明他是基督徒。罗马直到很久之后才停止对基督徒的迫害。透过老人仰视的双眼,当时鉴赏者(创作这幅画时,当地已经是只有基督徒的世界)大概看到了异教诸神的末日。
发生这一切时,地面一直不停地剧烈震动。画家通过在后景中高高扬起前蹄嘶叫的马来表现这一点。右边的白马眼看就要将骑在马背上的人甩下来,左边拉着双驾马车的马在乱蹦乱跳,车轮跑掉了,坐在车上的人早已翻倒在地。
这一出充满戏剧性的群像剧,将人们邀入遥远昔日的庞贝,让人们对这决定命运的一夜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兴趣。因为遗迹就在眼前,感触想必更深。前面提到的法国画家亨利·肖邦明显是受到了布留洛夫的启发,他也发表了一幅作品(第192页,这幅画中还画了地震后发生的那不勒斯湾海啸的情景)。另外,英国的李顿伯爵也发表了小说《庞贝的末日》,成为当时世界性的畅销书之最,后来被多次改编成电影。
布留洛夫作品在罗马的画展上大获好评之后,将作品带回了俄国(现藏于俄罗斯博物馆),为画家带来了莫大的荣誉。
普希金也为之狂热,并作了一首诗。这里摘选一部分——
维苏威的喉咙打开了。
滚滚浓烟喷薄而出,
火焰如战旗般铺天盖地。
大地在摇晃,
摇摇欲坠的柱廊上,
偶像轰然倒下……
(《俄国绘画之旅》) 中野京子的世界名画之旅(套装共6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