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北征南战

第232节

北征南战 大胖爱美眉 6076 2021-04-05 20:44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北征南战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寒风呼啸着刮过萧索的山野,淡淡的柴火烟味笼罩着这片小小的乡村。

  几个须发斑白的老人脸上挂着浓浓的忧愁,拿在手里的烟杆也没有心思抽。

  “尽刮风,不下雪,不下雨,麦子都不长苗,明年可怎么办?”

  “大队说咱们队明年的粮食要多交两成,怎么办?”

  “有财,大虎那边有消息吗?”

  钟有财摇摇头,虽然几个老头都是他叔伯辈,但他是生产队长,加上大虎争气,出去两年多寄回来一千元,算是事业有成的,家里修了七间敞亮的青砖瓦房,在队里也是数一数二的家境,大冬下没事,族里的叔伯辈就喜欢窝他家里闲话。

  “大虎去闯南洋,算是找了一条好出路,可惜去那边还是咱老家那边的机缘,要不还能多出去几个后生。咱太爷爷那一辈,兄弟十几人,逃战乱逃得四散,咱们这一支逃回云阳,算是一千多年后又兜回来了。”

  “大虎是去江西连谱的,没听他二叔的劝,独自跟着萍乡那边五房的同宗兄弟去了南洋,论起来到他这一辈,和五房那边已经出了五服···”钟有财接话,也是有解释的意思,虽然这话说了很多遍了,但是还得说,要不以为不帮忙呢,可大虎说了,那边现在需要的是有文化的人,钟家沟读完高小的有四五个,生产队的会计还念完了初中,唯一的高中生玉凤半年前就跑去那边了,当初可是折腾得鸡飞狗跳的,现在都还没消息。

  一辆绿色的自行车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在寒风呼呼的天气里,邮递员满头大汗,气喘吁吁。

  清脆的铃声惊飞了一群家鸡,四散惊飞的咯咯叫声中,一个急切的声音传来,几个窝在院子里晒着有气无力太阳的老头都站了起来。

  “有财叔,有财叔!”

  “咋了?”一个小脚中年妇女打开门,寒风呼的卷进来,妇女正是有财老婆,迎着风打了寒噤,“六娃儿啊!进屋,进屋去烤烤火。”

  六娃儿稳稳的单手把住门,将自行车推进院子,“啊,爷爷们都在啊?刚好,大虎哥来信了,还有玉凤妹子也来信了。”

  “你说啥?”一声高昂的惊问吓得他手里的包裹差点儿都掉了。

  “三哥你小心!”

  “老三你稳着点!”

  “三爷爷?”

  院子里一片惊慌,脸色煞白的老头人中被钟有财狠狠掐了一把,缓过气来,那眼泪却是下来了。

  “孩子来信了,肯定好着呢,六娃儿,赶紧念信。”

  “呀,这是,照片!”撕开信的六娃儿拿着几张彩色的照片,非常的惊讶。

  “嗯,父亲,母亲,不孝女儿泣上,自四月离家,至今已有三月,我现在已经是特别区政府民政局的正式职员····”

  一通信念下来,屋子里一片安静,钟有财迟疑了一下,“六娃儿,这是说,玉凤现在是国家正式工了?”

  几个老头都看着六娃儿这个邮递员,钟玉凤当初是因为女性的身份,高中毕业后屡次被招工单位拒之门外后远走南海的,还是因为钟大虎的信里说来了南海的事情,留下一封信悄悄就跑了,家里面都急坏了。高中毕业生在现在就是知识分子,可惜的是云阳这个小地方,没那么多单位,南阳这一带重男轻女还特严重,他们山旮沓里的人又没关系,钟玉凤好几次招工不是名额被顶了就是被人直接挤下来。

  六娃儿点头,“是啊,玉凤妹子现在应该是干部了,我在市里(南阳)打听过,这个南海特别区是直属中央的市级行政区,听说他们那边区长都是军队的少将兼任,军政一把抓,名堂大得很。”

  把钟大虎的信交给钟有财,“有财叔,这是大虎哥的信,这里有两张汇款单,是玉凤妹子和大虎哥汇过来的,玉凤妹子汇了三百块,大虎哥汇了五百。这还有公社的宣传标语给带回来了,得抓紧时间刷上。”

  钟有财发愣,“五百?六娃,这钱还得你帮我们取回来,来先把大虎的信念了。”

  钟大虎的信一拿出来,六娃儿都是一愣,这信封里头还有一封电报和一个信封,仔细一打眼才明白,这是邮局收到电报后发现有钟大虎的信,就包了一个信封里头给送到镇里,由镇里的邮递员一起送过来。

  “啊,这有个大虎哥的电报,啊!大虎哥结婚了,今天的正日子,说新娘子叫闫洁。”

  “啊!”

  “啊?”

  “啥?”

  “得开祠堂给大虎媳妇记名字。”

  “不急,先念信。”钟有财一言而定。

  钟大虎的信说了两件事,他今年准备结婚了,有对象了,但是对象啥名字没说,说结婚时发电报回来,第二个就是强烈要求家里的小孩子们必须读书,钟家沟以姓钟的为主,五十二户人人家中只有十六户其他姓的,这些姓钟的都是亲戚,还是一个太爷爷下来的,很亲,钟大虎要求小娃子们读书,学费不够他出,最好是上到高中乃至中专,大学,最少也要上完高级小学。

  很蛮横很强硬的要求,可是不光是他说了,钟玉凤也是这样说的,他们会寄钱回来,就是要娃子们念书,几个老头就得掂量掂量了,玉凤是钟家沟唯一的女秀才,钟大虎都只念完高级小学。现在钟家沟唯一的国家干部也说了要念书,怎么办?

  钟有财默算了一下,“念吧,咱下边该念书的小子有七十多个,都送镇里去念书,都住校!”

  几个老头齐齐动容,“有财,一个娃子学费不贵,但是连吃带住可不少钱啊!”云阳镇有一所初中和小学一起的学校,学费不贵,一年两学期只要一块钱(实际上就是书费,连杂费都没有,语文数学两本书,每人还发几本作业本,图画本),但是住校要寄宿费,一个学期一块钱,一年就是两块,背粮食过去换饭票,那一块钱寄宿费就是热水和电这方面的,大通铺不要钱,吃菜就必须食堂买了,一个月下来怎么都得三四块钱。一年下来八个月书是要念的,一个娃子就要三十五块钱左右,七十二个娃子,那就是两千五百二十块钱!

  现在粮食国家统购统销,合作社高级社成立后,农户养鸡养鸭种菜都有规定。生产队集体有菜园子,以及养殖场,果园,鱼塘等,属于集体经济,上交国家任务(这个是有钱给的)后年底分红,而农户家禽养殖过多,一个是密度问题,还有一个就是和集体养殖场争夺饲料。所以各地都有自己的土政策或者说乡约。像钟家沟,每户家禽不超过八只,猪只能养一头,属于生产队自己规定的。猪只能统一卖给供销社,但是鸡鸭鹅交完任务数后可以自由买卖。

  钟有财拿出队长的气势,“就这么定了!明年家家都得养头猪,还有分给各家的几分菜园子地都得给我好好捯饬起来,都经心点。”

  看几个叔伯辈和兄弟都是满脸担忧的看着自己,钟有财板着指头开始算账,“小娃子们在家要不要吃饱?在家也要吃菜吧?他们念书去了,蔬菜可以省下来吧,咱把菜园子好好侍候出来,多出的蔬菜可以喂猪,鸡鸭,还可以聚合起来卖县城去。”

  “我是这么想了,去年镇里奖励了三台拖拉机给三个先进生产队,今年咱们争取个先进,粮食大家都交的差不多,但是咱们今年养猪场有三十二只猪,其他生产队不是卖十七八只上任务吗,咱给三十只!总能挣到先进,我就朝镇里要个拖拉机。”三十只三百多斤的大肥猪都上万斤肉了,钟有财很有底气。有了拖拉机,卖菜卖禽蛋等去县城和镇里那些厂矿就方便了,这两年鸡蛋鸭蛋价格好,卖供销社都是52元一百斤,卖厂矿职工可卖到66块一百斤,这可是搞活集体经济(养鸡场的收入都是统一分配),钟有财一点都不怵。

  “就这么说定了,三叔,玉凤那钱别动,老五家也该把房子修修了,娃子们要用的钱,各家都出点,冬天带点菜,真算起来也用不了多少钱,再说今年分红应该每家能够两百五六十块,族里这边每家每学期补贴五块钱。”钟有财不是族长,不过下一任族长绝对是他,他这是准备把大虎寄回来的钱给族里助学用。

  不等众人张嘴,钟有财说道;“大虎寄了两回钱回来了,我家里屋子也修好了,老二结婚了,就剩下三妹和四妹送学堂正合适,就我条件好点,大家别说了,大虎和玉凤这么要求了,钱的事他们肯定也会想办法,先把娃子们送学堂才是正事。咱们紧着点,多扒些活,等娃子们念完书,咱钟家沟的奔头好着呢!”

  “得了!今儿大虎结婚的正日子呢,六娃你今儿要没事了,去下屋凹喊一声你四叔,叫他家来杀猪,咱今晚怎么也得摆几桌!”

  几个老头立即起身,各家去招呼人,大虎老娘笑得合不拢嘴的喊自家二儿子两夫妻出来杀鸡,捡蘑菇,今儿晚上怎么也得摆上二十桌,钟家沟光是自己家人就有小两百全都会来,外姓人倒是只会派个代表来喝酒。

  “新娘子很漂亮,就是好像年纪不大吧?”说话的是赤脚医生钟茂才,初中一毕业就学赤脚医生,都学完一年多了,上月才回家来,说是在外头进修。

  钟有财笑;“不错,学过医,眼力还算可以,你嫂子明年十七。”

  钟茂才撇嘴;“我哥也下得去手,他明年都23了,祸祸人家小姑娘。”

  “这不是要去驻外跟国家挣外汇吗?两口子总不能在外国结婚吧,他们领导就特批了。”钟有财很高兴。

  “茂才啊,镇里和县里有啥新消息吗?”钟茂才经常要往镇里卫生所和县医院溜达,消息一向灵通。

  “大伯,镇里的第一书记给换了,原来的陈书记因为大炼钢铁工作消极调走了,换上来的原来的王副书记,前儿还在镇里会堂开了誓师大会,说是要建高炉,听说把鸭河边那片林子给定成了高炉燃料,最多明后天就会有文件下来了。”

  “啥?咱们镇建高炉?高炉用那片林子做燃料,这是准备烧炭?”

  “不对!那王书记就没看过‘向科学进军’的几部电影?一个高炉那得要烧多少木炭?得运多少铁矿石过来?就咱们镇?这不是穷折腾吗!”

  “不行!明儿我就得去找其他的队长,一起到镇里说道说道,鸭河两边的林子没了,柞蚕怎么办!等着发大水···”

  “哎哎哎,大伯你别急哈,明白人也不止咱一个,你先给喇叭里喊一声,各家各户给每天出一人,我要人手上山,这可是跟队里挣钱哈,不能搁误的。”钟茂才急了,一把拉住钟有财。

  钟有财;“上山?你想干嘛?那山上的林子好容易养起来,你又想去祸祸啥?”

  钟茂才;“这不是农闲吗?今年还没下雪,山上冬天也能采到药材的,上月我不是请你给定了些药锄吗,如今我在外面学了一年多采药材回来,还指望这本领给队里致富呢。”

  “再说冬下里,我们找点药苗子种上,说不定能成药田。”

  “成!不愧是读了书,知道想法子搞建设。” 北征南战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