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北征南战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越军士兵对于丛林熟悉度要远远强于我们的战士,一些触碰到会引起过敏反应的植物他们也没事,这在某种程度上,使得他们更能随意的在灌木中穿插潜行。”
“这次发现他们使用了当年我们仿制的AK步枪,比较新,说明深山之中,还有秘密军火库没有被发现,这得注意,说明越军在深山是有可供休养的基地!那些散兵总量不多,但也不少,三四千人是有的,他们并没有因为这一个多月的封锁而丧失战斗力,很大的可能是他们利用这段时间重新形成了指挥体系。”
50年代国产仿制的AK,因为镍,锰等原料的稀缺,并不适合越南地区使用,越南大部分地区都潮湿,特别是雨季,那些AK容易锈蚀。后来大批量产仿制AK后来有相当一部分调给越南,越南的抗法,抗美两次战争,中国援助的步枪最多的就是AK(生产方便),当时中国也不知道这个毛病。而后来苏联加入援助,越南就开始使用苏联产的步兵武器,中苏两国援助的步兵轻武器量大,又多,越南也根本用不了,所以在武器方面干脆选用苏联制造的为主,所以在此次的‘扫荡’行动中,后勤部门会发现一个仓库一个仓库全新的援越武器。
而此次越军启用了中方仿制的AK看,越军并没有来得及将外援装备运上来。
“我们需要加强步兵班的榴弹发射器,每个步兵班最好装备一具发射器,步枪打榴弹很受限制,很多时候不好隐蔽。越军的AK打的是钢芯子弹,八寸左右胸径的松树都挡不住弹头,单兵火力并不差,我们的突击步枪使用弹盒的话持续火力要比他们强。”
“我们试过65式的小口径,枪身比较短,弹头威力也足够,更加方便这地儿作战,应该在步兵班装三到四只小口径。”
吴浩知道,面对越军的AK,步兵班全部换装小口径也不行,最少要保留三到四只可和班用机枪枪管通用的突击步枪。
“另外,我们应该增加40火的数量,减少90火的数量,90火的装备,最好是以连为单位装备。还有手榴弹,我们应该增加进攻型手雷和手榴弹的装备,防御手榴弹应该主要在阵地防御战时提供···”后勤很粗燥!
讨论出来的意见建议写满了五张纸,连解放鞋底太薄,根本不禁穿的意见都提了。
其实陆战团的鞋子都是作战靴,结实防滑,透气耐磨,吴红烈一看就知道他们这意见是替三师提的呢!要知道特别区的作训服,鞋袜等都是全军中标准最高的,他们提上去,对各军区的服装等装备有促进改善的作用。
签个字,“电报后方,要求尽快完善。”
炮兵要求增加23-30mm口径的高射炮,并点名要求26mm口径的66式双联装和四联装两款,包括陆战团也有这个要求,吴红烈有点纳闷,拿起电话直接拨过去。
“吴浩,你们炮营和三师的炮团都要求增加小口径高射炮,什么情况?”
吴浩赶紧回答;“司令,是这样的,越南的游击队很讨嫌,他们经常在我们的步枪射程之外,使用轻重机枪和迫击炮偷袭,小口径高炮,就是咱们那个66式,射程2800米,射速高,反应快,机动性强,不管是双联装还是四联装,拿来打这些敌人是非常合适的。”
吴红烈明白了,边防三师配属的是独立炮团,独立炮团有一个高炮营,是边防三师阵地防空主力,装备的主要是88高炮,装备有66式,不多,不会跟随步兵团作战。但是补强66式的话,就可以直接补进步兵团,随时可以支援步兵,这个比武直还要快,便捷经济!而陆战团的炮营,火力已经很强大,但小口径直瞄速射型火炮不多。
这么想着,直接给特别区去了调令,至于边防三师,则要看上面的回复了,但争取是要争取的。
报告提上去第四天,吴浩就接到了武直吊运过来的六门66式双联装高炮,以及相应的兵员弹药,这一个连的炮兵是他老妈直接从南沙调过来的,飞机空运到崇左,老爸接力用武直调运过来,不愧是亲爹娘!
不过吴浩还不满足,这两天绕着铁路直转悠。
东西两线大军击毁,打坏越军的坦克,装甲车可不少,没打坏缴获的早就运往国内了,现在有一百多坦克就在他们身后往同登的铁路线边上堆着,都是等着运往国内回炉的。同登汇集了太原,高平方向运来的一些物资,估计是还有一个月也运不完,所以运输队都是挑价值高的先运。
一百多残疾坦克,吴浩带着人找出来三十多火炮还能用的,这三十多辆凑合一下其他的残疾坦克零配件,估计能有二十辆左右开得动。
陆战团正在搞第二道防线,就在现在的方向后边六百米左右,因为缺乏水泥(公路铁路都忙着往国内运输物资,后方的水泥那里运得过来,再说上面的意思运往同登的物资撤军回国,没有修建永固防线的必要),吴浩就将主意打到这些坦克身上了。
他是想着拿这些坦克当固定炮台用,现在能修复一部分当然高兴。
跟自家老爸申请,吴红烈都笑了,“这些都是准备运回国回炉拿来铸造农用机械或者锄头菜刀之类的,你去选就是。”这些坦克啥的经过拆解肯定有更大的价值,但吴红烈说的也没错,国内还真是这样打算的!稻子和大米都运回来好几十万吨,这些玩意怎比稻子值钱。拿来打菜刀,造个农用机械那是没问题的,人家不挑你那啥比例,合金啥的,搞出来质量还绝逼杠杠的!再说,那米轨铁路上的铁轨都不嫌弃的拆运回来了,有啥好嫌弃的?
一帮子懂点修理技术的兵,跟着修理所的后头,拆拆补补的搞了几天,还真让16辆坦克开到了防线上。
只是三天,战士们奇思妙想之下,16辆能够开动,转动炮塔,开得炮打得枪的T-34,T-54/55和七八辆只剩下框架的破坦克就被吊装安放好,越军游击小队一下子就被被逼得远离前沿。
陆战团前沿接连安静了一个星期,三师的共团长非常好奇,带着七八个营连长来‘取经’。越军的游击冷枪冷炮很讨嫌,也造成部队的伤亡。他们熟悉地形,虽然因为地雷的原因造成不少的伤亡,但是这些越军很有狠气,凭借简陋的器材硬生生的在雷区趟出一条条小道,好多次被三师追得狠了,一头钻进雷区,反倒让三师干瞪眼。
吴红烈对武直在前沿的使用非常谨慎,越军拥有不少的火箭筒和萨姆七,以及第一代的毒刺,虽然这三款武器先进性上都不上中方的同类武器性能,但是对经常在树巅高度活动的武直一样是致命的武器。而东线总指,正忙着撤军,以及一些部队的北调,处理大量物资的思议,三师是唯一一个滞留在越境内,而不归吴红烈指挥的部队,三师现在归广西军分区直接指挥,并没有武直的直接支援。
广西军分区现在实际上已经接管大军后撤后的边防指挥权,高平,芒街,同登三个方向的战事也由边防军接管了,三个地方都接受南海舰队和南沙特别区联合特支的支援。而接手了特支指挥权的吴红烈,将指挥部直接设在同登,以利于指挥海上力量随时支援前线。而明曦则是带着特别区的部分海上力量,悍然封锁着越南沿海通道,两夫妻倒是南北联手,搞得苏联等国对越南的的援助物资只能从柬埔寨的磅逊上岸,走胡志明市中转北上。
共团长一行人来到前沿,吴浩详细的介绍了战术后,干部们就三三两两的散开,进入一线湿地考察。
共团长跟着吴浩,来到山脊,沿着交通壕拐进一条支线,就见一圈沙包包围着的T-34,沙包半包围着T-34,只是遮蔽着敌人窥探的视线,方便战士们的进出。这是一辆只剩下壳子的T-34,上面斑驳的弹痕显示,它多次掩护了观察的战士。
穿过T-34被凿开的后部,发现里面足足可以容纳三人同时观察,其中两个观察孔可以供狙击手出枪作战。
“这个点原是越军便于偷袭的地方,但又不得不受,我们和越军的精锐小部队打过几次,互有伤亡···”突然爆发的重机枪弹雨打在T-34上,吴浩快手的扯了面朝重机枪方向的一根绳索,“噹”的一声,观察孔被外面的什么东西挡住了。
“这是战士们想的办法,这个东西坚固,但一旦有子弹偶尔打进来极容易形成跳弹,跳弹之下,里面的观察战士就没有能幸免的。”一颗机枪弹头,真射进来起码要跳个十七八回的。
几个人出来,进入指挥所,旁边百多米外,那辆T-55炮口光团一闪,旁边的高射机枪也疯狂的向着对面射击。
望远镜里,七八个越军狼狈的在林子里窜动,偶尔能看到他们的神情却是依旧坚定,并没有慌张。
此时开枪中的坦克突然停止了射击,急速往后退,而共团长刚才并没有看到的一门双联装小孔径高射炮,以及一门53式20mm孔径的速射炮,七八挺机枪突然开火了,火力笼罩着前方近千米外两处原本很平静的地方,而那两处地方的其中一处,呼啸着腾起七八颗迫击炮弹。
“轰隆”“轰隆”的爆炸声在阵地上回荡,共团长闭眼遮挡一下飞扑进来的灰尘硝烟,耳边的震响显示,敌人有一颗炮弹落在了指挥所顶上,不过指挥所顶上连灰尘都没有落下一点。抬头看看,指挥所的顶棚竟然是几块钢板,震动都没有一丝,够奢侈的了!
吴浩看他观察顶棚,笑着说;“这可是可以防120孔径榴炮直接命中的。”
此时外边的反击已经停了,一营这边没有出动其他炮火,龚大军进来汇报;“敌人应该在那两处地方挖了地道,只看到被打坏的迫击炮,以及十来具尸体,四号坦克撤得快,进了掩蔽部,没事,咱们没有人员伤亡,就是阵地又得好好修修了。”
一行人出来,这时候共团长看那些一开始并不以为然的掩蔽部就比较仔细了,这些掩蔽部还真是只能防迫击炮的,而且大口径的迫击炮还防不住,一炸准塌,但是坦克进入里头,就算是大口径迫击炮直接命中,也对坦克里头的人员及车体不能损伤到,这次越军用的就是大口径的迫击炮,但坦克车组依旧完好,这应该就是吴浩的目的。
越军一开始的偷袭,是想瞎猫撞老鼠撞伤一两个,实际上也是想引得一营这边反击,他们再打击。一营对面的越军战术比他们团还要狡猾,但是陆战团的应对手段更高一筹,他现在明白一营应该是估计到了这个情况,在当时果断的对两处怀疑的地点直接打击,就算是有准备的越军也只来得及放一轮迫击炮弹就挨了毁灭性的打击火力。
羡慕的看着那双联装的66式,这家伙和20mm口径的53式组成的火力,锄地一般卷过,越军连逃进地洞都来不及!
得跟后边申请一下,多得一门都好!
八月份事情不多,但状态不行,更新不多,所以,这章免费。 北征南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