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科幻末日 那一年我扛起枪

第一百八十九章

那一年我扛起枪 泗源 7266 2021-04-05 20:43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那一年我扛起枪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张大缸又接到高级指挥班入学通知书。这次学期时间为一年。还在运河抗日大队时,张大缸就曾迫切地想过系统地学习政治和军事理论,可直到解放后才有机会步入课堂。如今短短四年内,他又有了第二次机会。当然,如今不打仗了,但工作仍千头万绪。

  他依然很高兴。他得意地对肖盈说:“等这次学习回来,我也是大学生喽。以后在家里,咱俩的地位就平等了。”

  肖盈笑笑:“你早就大学毕业了。”

  “瞎说。”张大缸说:“我连大学的门朝哪都不知道。”

  “你是实践大学毕业的。”肖盈认真地说:“虽然你的基础理论知识并不深厚,但十多年的战斗经验加上你的聪明,就是一般读过军校的人也不是你的对手。”

  “那是。国军多少军官上过军校,不也被咱们赶到东山了么?”张大缸想起了二缸,脸色沉了一下,又微笑着说:“胜利属于过去,如果咱们的干部都能经过大学培训,胜利会来的更早。”

  “是呀,”肖盈看着张大缸:“所以千万不能骄傲。”

  张大缸只有自豪,没有骄傲。按照报道时间,他坐火车来到军校所在的城市。下了火车,他就让警卫员坐火车回去。警卫员嘟囔着嘴不乐意:“俺就是跟着首长的,怎么能回去。”

  “俺可听说了,进入学校,不管官多大,都得扛着扫把扫地。你说你还能天天在我身边吗?”张大缸乐呵呵对警卫员说。

  “那俺回去怎么跟政委和参谋长交代?”警卫员快哭了。

  “这还不好说。”张大缸从口袋里拿出笔记本和钢笔,说:“我给政委说,你的护送任务已经完成,现在我命令你归队,哦,我再批给你半个月的假,回家里看看父母。行了,拿着这张纸条,政委、参谋长都不会为难你,去吧。”

  警卫员小心地装好纸条,很不高兴地转身走了。张大缸笑笑,也转身走向了接站的汽车。

  张大缸放下架子,成为了普通一兵。他也必须放下架子。同班同学有不少老革命,还有两位井冈山时期的老红军。他是班里最年轻的,但也念书最长的同学之一。差不多一半的同学在参加革命前没经过正经八百的学校。

  身在其中的张大缸知道,原来的队伍是一支地道的农民武装。经过多年的锤炼摔打,他已步入了正规。但要真正成为一支有知识有文化的现代化军队,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这没有捷径可走,只有通过认真的学习总结,再学习再总结。

  所以,张大缸的态度极其认真,掌握也很快。一年的时间也很快过去。他对大兵团作战有了新的认识,如果再重现朝鲜战争的那一幕,他会更加从容。他还掌握海陆空各兵种联合作战的方式方法。他想着有朝一日能派上用场,至少能陆空联合,打一场漂亮仗。经过抗美援朝的摔打磨炼,我国已成为空军强国。再发生战争,我陆军不会再像战争初期那样,只是被动挨打。

  但张大缸的这一愿望并没有实现。随后的几场局部战争,并没有轮到张大缸率部参战。

  作为军人,张大缸觉得这是最大的遗憾。他每时每刻不枕戈待旦。每次看到战斗通报,他从手心痒到全身。但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他只能从办公室来到训练场,和年轻的战士们一起,发出震天的怒吼。

  但张大缸从心底又务必欣慰。百年的屈辱留下了贫穷和落后。国家需要大踏步的建设,百姓更渴望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这是当初他们扛枪打仗的原因,这也是他们继续扛枪报国的原因。

  军旅的日子过了一年又一年。

  张大缸和肖盈曾将爹娘接到部队来。两位老人来到后,全心照看援朝和国庆两个孙子。援朝和国庆长大后,两位老人说什么也要回家。“叶落归根。”人老了,越发地思念着家乡的土。

  直到先后去世,两位老人再没来部队打扰张大缸和肖盈。即便张大缸和肖盈常年不能回来探望他们。只有从往来的信中,张大缸才能略知家乡的消息。也只有肖伯伯和爹娘去世时,他们才回到家中。

  生老病死是不可违抗的自然规律。亲人的离世留下无尽的思念。忠孝不能两全的张大缸和肖盈只能将哀伤压在心底。

  进入八十年代第三个年头的时候,张大缸已升任军区司令员。也就就在这一年的秋天,他接到了一个噩耗。居司令走了。

  张大缸派人将居司令的妻儿送到面前后,居司令的病奇迹般的好了。但他的身体也羸弱了。他打过三次报告后,按兵团级别待遇退休。解甲归田的居司令带着失散十八年的妻子,回到微山湖畔的老家。居司令还向当地政府要了三亩薄田,当上了农民。居司令的妻子原本是教师,政府又按照原来的待遇,安排她在村里的小学教书。

  很多人不解:“您立下过汗马功劳,再怎么着,也不能在家赋闲呀!”

  居司令却认真地说:“去省城求学前,我就是农民,学没读完,就当了兵,这辈子除了锄和枪,我啥也不会,现在我身体不行了,不合适打仗了,但多少还能种些地。我不能在干休所等死,那比死还难受。”

  时间像一把剪刀,剪去了青葱的火热,也剪去中年的忙碌,慢慢的,就剩下了老年的持重。居司令和妻子相依相偎地生活了三十余年。

  居司令临终前,留下了遗言。他说:“不要给我开什么追悼会,让几位老战友来送送我就行了,前提是他们不忙,有时间。”

  能没时间么?张大缸千里迢迢地赶来了。已调任西南某省军区任司令员的李中也赶来了。赵政委、黄副司令的身体已经不允许他们长途跋涉,但也硬撑着来到居司令家里。老余也由抗战陪着,碾转反侧来了。赵政委、黄副司令、老余三人老泪纵横,哭泣的花白头发都在颤抖:“老居啊,你慢些走,我们马上就跟上了,到时我们一起,再将牺牲的战友们归拢起来,继续干!”

  张大缸和李中的东安村距离并不远。但送走居司令,两人没有回家。他和李中分贝护送赵政委和黄副司令回到各自干休所。

  不过,两人约定,退休后都回来。村子外面的农田里,还埋着自己的爹娘。张大缸决心回来的原因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娘去世之前,曾拉着张大缸和肖盈的手说:“二缸一定没死,他一定会回来的,你们退休了啊,就回家来等他,千万别让他看着咱家的大门上挂着锁。”

  第二年的年底,张大缸递交了退休申请。但没有获得批准。他叫来木兰和援朝、国庆,对他们说:“我的退休申请没有通过,你们个人的打算呢?”

  张木兰笑着说:“我知道您的意思。您是觉得裁军一百万,首先应当以身作则。可您没能做到,现在就像让我们做表率吧?”

  “你这孩子,怎么和你爸说话呢?”肖盈埋怨着说。

  “妈——”木兰搂着肖盈说:“我已经想好了,我转业。但援朝和国庆还年轻,尤其是援朝,刚当上团长,让他转业,真的很可惜。”

  肖盈搂着木兰说:“木兰,你可想好了,这是人生的大事。”

  “想好了。我们通信总站名额很多,大家又舍不得离开部队,唉,现在只有我做出牺牲了。”木兰做了一个鬼脸,说:“早知如此,就听您的话,学医了。”

  “医院的名额也很多,我这个院长也交了退休报告,但后勤部没批。”木兰苦笑着说。

  “谁让您是全军都有名的外科医生呢。”木兰咯咯地笑道:“还是军区医院的院长,部队离不开您。”

  “爸,我向您表个态。”援朝说:“我想在部队干下去,我喜欢当兵,但我一定服从组织安排,也绝不打着您的旗号留在部队。”

  抗美也说:“爸,我我和哥哥一样,也希望自己能留在部队。但组织让我转业,我坚决服从命令。我知道,现在军队臃肿不堪,装备也非常落后,有的团还是汽车与骡马并存,现在我国又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裁撤军队员额,留下精兵强将,势在必行。”

  张大缸看着三个孩子,点头说:“响鼓不用重锤,你们有这个态度我很高兴。如果你们转业,准备回哪?”

  “回老家。”三个孩子异口同声地说:“我们知道您和妈妈一定回去。”

  “那你们的爱人同意吗?”肖盈问。

  “放心,我们那家子绝对听从我的指挥。”木兰笑着说。

  “你呀,让你妈妈把你惯的不成样子了。”张大缸指着木兰说。

  肖盈却心疼地搂着木兰说:“木兰,你真的转业回去,妈妈退休前可照顾不上你们了。”

  “没事,小家伙都上小学了,不用操心了。”木兰笑着说。

  张大缸又看着眼前的三个孩子。三个孩子没用他操心,仿佛转眼间就长大成家了。三个孩子都在军营长大,也都随他的脾气秉性。木兰从小也呜呜咋咋地,像个男孩子。她从小的愿望也是成为军中木兰。援朝不用多说,模样身材就连脸上的棱角都像极了年轻的张大缸。他曾担心过国庆。这家伙从小好动,爬汽车钻坦克,还曾偷偷把军部警卫营的步枪枪栓卸下来,装在口袋带回了家,害得营长连长差点受处分。他小时候也不爱学习。常常惹得肖盈要举笤帚打他。可他认错之后,仍我行我素,把张大缸警卫员的手枪偷出来,去打鸟。就连边鹏都摇头说:“张大缸的一世威名恐怕要毁到这小子手里喽。”

  但人终究是会变的。国庆变了,变得懂事好学。至于他什么时候变的,张大缸也搞不清楚。张大缸的心永远在队伍上。他到基层部队,办公室听取汇报,参加各种会议,部署各种工作,处理各种事务,在作战指挥室值班,有时忙的几天不回家。直到国庆将军校录取通知书交给他时,他竟然拿起电话询问干部部门是不是有人疏通了关系。

  而此后的国庆更让张大缸刮目相看。他的军事理论已将哥哥援朝甩出两里路去。这个年轻的家伙竟然对美军苏军的作战理论作战体系了如指掌。他写的美军侵越作战失利和苏军入侵阿富汗的论文让军事学院的老师都竖大拇指。张大缸笑着说他是纸上谈兵。他没有辩驳,反而说:“司令员同志说的是,我就是纸上谈兵,而且将来,将是在电子计算机上谈兵。”

  他的前瞻性更让张大缸第一次做出了举贤不避亲的举动,一纸命令,将他调到军区司令部。

  后生可畏。长江后浪推前浪。军队就需要朝气蓬勃,军队的发展就需要人才的推动。张大缸由衷地感到了欣慰。

  让张大缸感到欣慰不止是军队。全国的形势都一片大好。工厂正加大力度生产,满足着人们日益增长的工作生活学习以及再扩大生产的需求。农村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多次写信要求张大缸给村里调拨面粉的狗剩终于在信中提到村里有余粮可卖了。

  上个月,在医院与赵政委做最后告别时。插着氧气管说不出话来的赵政委抖着手,在纸上写下了三行字:中国人民站了起来,人们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富裕,我们的枪没有白扛,有时间去告诉那些牺牲了的战友们。

  赵政委带着平静祥和还有满意离开了。但张大缸觉得赵政委并没有离开。用国庆的话说:老兵不死,也不会凋零,他们的魂魄将永远驻在军营。

  四年后,张大缸也退休了。这一年,我军实行新的军衔制度。张大缸已经超出了退休年龄。他当仁不让地选择让出位置。

  七年后的一天晚上,住在干休所的边鹏接到张大缸的电话。张大缸说:“老边头,我想回咱们以前的根据地看看,你去不去?”

  “去,怎么不去。不是,你这个大司令这么有空?”

  “退休啦。跟你一个熊样喽!”

  “啥?你这家伙刚干司令两年就退休,身体有病了?肖盈呢?”

  “你才有病呢,老子身体结实着呢。”

  “那你干么退休,年龄又没到限。”

  “啊,呵呵,老子怕你这个老东西看着老子还干司令,心里憋屈的慌。”

  “哈哈,老子一点不憋屈,不过是从现在开始的。什么时候走?”

  “后天早上。我已经联系好邓博伟了,他陪着我们。”

  “对了,李中呢,这个老家伙跑哪去了?”

  “哈哈,他啊,先回村里了。等咱们回去,就能见到他了。”

  放下电话,张大缸点燃一支烟,默默的抽着。肖盈已经下了戒烟的死命令。但这几日,就是天王老子也管不了张大缸了。肖盈也聪明的消失在张大缸的视线范围之内。因为谁都知道,退休是一道坎儿。

  张大缸的退休报告是自己申请的。老战友们都退休了,赵政委回到政委任上干了一年,就和黄司令商量着退休事宜,接着两人先后退休。年轻一点邓博伟、刘宝,还有包国梁、高大猛、刘新、孟凡志,也在最几年内光荣地告别工作岗位。这让张大缸感到了孤独。更重要的是,部队也该年轻化了,他应该知趣。但离休的通知到来之后,张大缸还是感到哪儿哪儿都不自在。

  他抽起了烟。他该放下手中的枪,回家了。 那一年我扛起枪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