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书鱼知小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老聃的口音
我们能听见两千四百年前老聃讲话的口音吗?当然不能听见,这还用问?
于是读者追问:“既然不能听见,你凭啥说某字古音读某音呢?记得你说过,天明二字古音读‘厅芒’,是吗?”
确实如此,天明二字古音“厅芒”,证据在两千五百年前的《诗经》中。多亏老祖宗写诗要押韵,留下韵脚,让我们侦察出某些字的古音。若是他们当初像我们今天这样写诗不押韵,那我们就永远不了解某些字的读音有古今之变了。《诗经》有上下句云:“绸缪束薪,三星在天。”天要读厅,才押脚韵。又有上下句云:“东方未明,颠倒衣裳。”明要读芒,才押脚韵。就这样侦察出古音来,很容易。
老聃不写诗,但写了道德五千言,此书即《老子》,是长篇韵文,多有脚韵,偶有腰韵,我们仍可从中侦察出古音来。《老子》的古音同《诗经》的古音大多能吻合,由此而知那就是当时的普通话读音了。且从《老子》篇中摘句如下,一一说明。
句云:“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若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纷、尘、存、先押韵,可知先古音申(shēn)。
句云:“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保、守、咎、道押韵,可知守古音嫂(sǎo),咎古音轿(jiào)。
句云:“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有、始、纪押韵,可知有古音苡(yǐ)。
句云:“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与江海。”有、止、殆、海押韵,可知海古音洗(xǐ)。
句云:“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川、邻押韵,可知川古音春(chūn)。
句云:“得与亡,孰病?”亡、病押韵,可知病古音棒(bàng)。
句云:“修之家,其德乃余。”家、余押韵,可知家古音姑(gū)。
老聃如果复活,说“上海人”,我们听成“上喜人”。说“四川人”,我们听成“细春人”。说“先生太保守”,我们听成“申生太保嫂”。说“有病回家去”,我们听成“苡棒回姑去”。这可爱的老头儿,岂不逗我们大笑。其实《周易》《诗经》《庄子》都有以上这些古音。这老头儿是当时的极品高知,他讲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普通话,口音不土。不过据说他是今河南省东部鹿邑县人,此处当时属于宋国,地瘠民贫。从那里出来,或许不免带一点土音。例如《老子》书中三次见到韵脚上的母字,断定读米(mǐ)。母读米音,就是土音。周朝天下,母字的官方音读mǔ(与今音同)。证据是宗庙祭祀的《诗经·大雅·思齐》首二句云:“思齐大任,文王之母。思媚周姜,京室之妇。”母、妇押韵。可知母同今音,这是官音。
老聃的母读mǐ恐亦属于当时民间通读。《诗经·魏风·陟岵》句中屺、母押韵,母也读土音mǐ。《诗经·鄘风·蝃蝀》句中雨、母押韵,母又读官音mǔ了。可见民间读音也不统一。
令人吃惊的是千年前从中原南迁的客家人,他们谨守古音,“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至今称母为阿米(mǐ),与老聃同。英语妈妈叫mammy,即妈咪,也带mǐ音。古今一脉,四海一体,岂虚言哉。 书鱼知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