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书鱼知小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水袖小考
蜀中偏僻县城,多讲土语,少时听了,莫名其妙。兹举一例,进饭馆入座后,嫌桌面不干净,便叫堂倌:“拿随手来!”堂倌疾步走来,用搭在左肩的抹桌帕,赶忙抹掉桌面上的汤汤水水。抹桌帕叫随手,怪哉,是说此物随时拿在手中吗?这种命名方法,未免鄙俚可笑。今日老来得闲,翻十三经之《仪礼·公食大夫礼》,忽见捝手一词,原来是进餐的拭手帕。有注云:“捝,拭也。”随手应是捝手,捝音shuì。原来并非土语,实系雅言,已用两千多年之久。误认为它鄙俚可笑,只因本人读书太少。
于是想起传统戏曲服装的水袖,那是尺长白绸,缝缀在袖口上。舞动起来,好似波翻浪滚,所以名叫水袖。这是传统戏曲服装的专业术语,仅见于舞台上。水袖取名,如果出自波浪联想,何不径直呼曰波袖、浪袖,而曰水袖?所以我猜想,或许是帨袖。帨音shuì,与捝音同。帨是名词,指用于拭擦的佩巾;捝是动词,指用佩巾拭擦。两字之间明显存在关联。帨为佩巾,见《礼记·内则》。《内则》规定,家人进餐,儿子侍候父母,媳妇侍候公婆,都要“左佩纷帨”。郑玄注云:“纷帨,拭物之佩巾也。”按纷即帉,巾之大者。此处帉帨复词,单言之就是帨。帨巾佩在左胸,以备饭桌上递给父母公婆拭手用。这与蜀中堂倌抹桌帕和拭手毛巾搭在左肩,以备顾客不时之需,何其相似。
这个帨巾还出现在《诗经·召南·野有死麕》里。那是一首写村姑被男子追缠的诗。男子动作粗鲁,村姑提醒他说:“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意思是说:“慢点吧,别动我佩巾哟!”也就是拒绝男子触及胸部。帨在这里仍是左胸佩巾,正对着男子那好动的右手。
帨之古制,今无可考。看其用途,近似手巾,男女皆用。前数十年西装绅士例备手巾,折叠成长方形,插在左胸袋内,露出尾端。我还见过幼儿园小乖乖左胸前都佩着小手巾。那些阿姨肯定不知这是“继承传统”。
这个做手巾用的帨,以我揣想,不可能限用于在家中侍候父母公婆吃饭,儿子媳妇各人也可自用。帨佩胸前,必用别针,取下戴上,总不方便。定有聪明人将这张手巾卷成圆筒,缝缀在袖口上,这样用来就方便了。用脏可以拆洗,晾干再缝上去。这个揣想或能解释古代长袖为啥都是两截连缀成的。本体的那一截称为袖,缝缀的那一截称为袪(帨袖)。袪有时又称为袂,音mèi,所以《说文解字》云:“袪,衣袂也。”屈原《九歌·湘夫人》的“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澧浦”,此处之袂必定是袪,亦即帨袖。只有缝缀在袖口上的袂才能当场拆下,投入江中,漂送湘君。后世男女互赠手巾传情,与此相似。帨袖本来就是手帕缝在袖口上啊,所以湘夫人要“捐袂江中”了。进而她又脱下内衣(褋),抛向澧水之浦。传情更甚,令人想起《红楼梦》晴雯脱内衣赠贾宝玉。顺便说明,《辞源》袂字下引《九歌·湘夫人》句误褋为襟了。
旧时朋友携手谓之联袂,分手谓之分袂,因袖长也。今人已不可能“联袖”“分袖”,因袖短也。《礼记·内则》说到深衣之制,提供了古代衣袖长度的数据:衣袖本体二尺二寸,帨袖即袪一尺二寸。这两截用针线粗疏缝缀起来,遂成三尺四寸长袖。此乃周尺,短于今尺,也够长了。《左传》晋公子重耳被斩袖,《史记》汉文帝自断袖,都非长袖不可。
《左传·宣公十四年》记宋国华元杀了楚国来使,“楚子闻之,投袂而起”。“投袂”就是川剧舞台上的“甩袖头子”,表示愤怒或不屑,属水袖功。川人说的袖头子即帨袖,古称为袪,有时也叫作袂。
亦有一说,戏曲舞台上男女拭泪水皆用袖头子,故名水袖。窃以为终不及帨袖之典雅且准确也。 书鱼知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