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拓展什么是幽默?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名著阅读力养成丛书:老舍散文精选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阅读拓展什么是幽默?老舍
幽默是一个外国字的译音,正像“摩托”与“德谟克拉西”等等都是外国字的译音那样。
为什么只译音,不译意呢?因为不好译——我们不易找到一个非常合适的字,完全能够表现原意。假若我们一定要去找,大概只有“滑稽”还相当接近原字。但是,“滑稽”不完全相等于“幽默”。“幽默”比“滑稽”的含意更广一些,也更高超一些。“滑稽”可以只是开玩笑,而“幽默”有更高的企图。凡是只为逗人哈哈一笑,没有更深的意义的,都可以算作“滑稽”,而“幽默”则须有思想性与艺术性。
原来的那个外国字有好几个不同的意思,不必在这一一介绍。我们只说一说现在我们怎么用这个字。
英国的狄更斯、美国的马克·吐温和俄罗斯的果戈里等伟大作家都一向被称为幽默作家。他们的作品和别的伟大作品一样地憎恶虚伪、狡诈等等恶德,同情弱者,被压迫者,和受苦的人。但是,他们的爱与憎都是用幽默的笔墨写出来的——这就是说,他们写得招笑,有风趣。
我们的相声就是幽默文章的一种。它讽刺,讽刺是与幽默分不开的,因为假若正颜厉色地教训人便失去了讽刺的意味,它必须幽默地去奇袭侧击,使人先笑几声,而后细一咂摸,脸就红起来。解放前通行的相声段子,有许多只是打趣逗哏的“滑稽”,语言很庸俗,内容很空洞,只图招人一笑,没有多少教育意义和文艺味道。解放后新编的段子就不同了,它在语言上有了含蓄,在思想上多少尽到讽刺的责任,使人听了要发笑,也要去反省。这大致地也可以说明“滑稽”和“幽默”的不同。
幽默文字不是老老实实的文字,它运用智慧,聪明,与种种招笑的技巧,使人读了发笑,惊异,或啼笑皆非,受到教育。我们读一读狄更斯的,马克·吐温的,和果戈里的作品,便能够明白这个道理。听一段好的相声,也能明白些这个道理。
幽默的作家必是极会掌握语言文学的作家,他必须写得俏皮,泼辣,警辟。幽默的作家也必须有极强的观察力与想象力。因为观察力极强,所以他能把生活中一切可笑的事,相互矛盾的事,都看出来,具体地加以描画和批评。因为想象力极强,所以他能把观察到的加以夸张,使人一看就笑起来,而且永远不忘。
不论是作家与否,都可以有幽默感。所谓幽默感就是看出事物的可笑之处,而用可笑的话来解释它,或用幽默的办法解决问题。比如说,一个小孩见到一个生人,长得很大的鼻子;小孩子是不会客气的,马上叫出来“大鼻子!”假若这位生人没有幽默感呢,也许就会不高兴,而孩子的父母也许感到难以为情。假如他有幽默感呢,他会笑着对小孩说:“就叫鼻子叔叔吧!”这不就大家一笑而解决了问题么?
幽默的作家当然会有幽默感。这倒不是说他永远以“一笑了之”的态度应付一切。不是,他是有极强的正义感的,决不饶恕坏人坏事。不过,他也看出社会上有些心地狭隘的人,动不动就发脾气,闹情绪,其实那都是三言两语就可以解决的,用不着闹得天翻地覆。所以,幽默作家的幽默感使他既不饶恕坏人坏事,同时他的心地是宽大爽朗,会体谅人的。假若他自己有短处,他也会幽默地说出来,决不偏袒自己。
人的才能不一样,有的人会幽默,有的人不会。不会幽默的人最好不必勉强要俏,去写幽默文章。清清楚楚、老老实实的文章也能是好文章。勉强耍几个字眼,企图取笑,反倒会弄巧成拙。更须注意:我们讥笑坏的品质和坏的行为,我们可绝对不许讥笑本该同情的某些缺陷。我们应该同情盲人,同情聋子或哑巴,绝对不许讥笑他们。
喜欢用的自我称呼——写家(不说作家)、文牛、痴人。
自认最大的长处——勤快和认真。
最大的本事——用最少的字,最通俗、最生动的话描写复杂的心态、事物、风景。
最喜欢的作家——但丁、康拉德。
最喜欢的诗人——杜甫、陆游和曼殊。
最经常的休息方式——养花、看画、玩骨牌、逗猫、念英文、写字。
最喜欢的娱乐——听戏。
经常锻炼身体的方式——剑术、拳术、棍术、气功。
最怕的事——没有朋友。
最喜欢干的事——打扫房间,请人下小馆。
最擅长的事——说笑话,自己绝对不乐。
最怕看见的事——摧残儿童的天真,把小孩打扮成老头儿。
最同情的人——穷人、女人、孩子。
对他影响最大的几个因素——出身贫苦、生长在北京、满族人、在英美先后待过十年。
给他影响最大的人——不识字的给了他生命教育的母亲。
最崇敬的品格——谦虚,关心他人。
最讨厌的品格——狂妄自大、自私。
生死观——为正义而活,宁死不屈。
教育观——自学能成才,认认真真吸收一切先进科学文化知识,但不必门门都得一百。
——舒乙:《我的父亲老舍》
微小的触动即能引起作家的知觉联想,而通感的汇聚,更给他的景物描写带来了丰富的色彩。他的笔像画家的笔,他用优美的文字组合成多样画图。从一幅幅的画画组合中,你可以看到他对绿色的偏爱。他既喜欢用绿色,又没造成色彩的单调,因为他的色彩是不断变换的。色彩的变化,一种是以绿色为主又加进其他色料,从而创造出瑰丽的美的境界。他写济南秋天的山色,以青黑为底色,加上秋阳的斜射,于是那山腰中的青黑色的松树,便出现了“比灰色深,比黑色浅的颜色”。松树旁边的黄草,也被盖成“一层灰中透黄的阴影”。山脚镶有黄的、灰的、绿的各色条子。山顶上的色彩也随同太阳的转移而不同。这里的视觉形象色彩多变,但不杂乱。它的变化是由斜阳投射引起的。与山顶、山脚相比,山腰的颜色变化更加鲜明,不过,这里的变化也是由阳光的投射引起的。不同的是,作家的视觉又联结了触觉、听觉,使你看到的景更加清新、淡美。“那阳光能够忽然清凉一会儿,忽然又温暖一会儿”。随着对阳光的凉暖感觉的变化,山上的色彩立刻随着变换。“忽然黄色更真了一些,忽然又暗了一些,忽然像有层看不见的薄雾在那儿流动,忽然像有股细风替‘自然’调合着彩色,轻轻的抹上一层各色俱全而全是淡美的色道儿。”细风是听觉也是触觉,把它融进视觉形象之中,起到调合色彩、加强情感的作用。写秋山,运用了联觉,写秋水,艺术的联觉更加广泛。作家不仅用了视觉、触觉、听觉,而且用了嗅觉、味觉。济南是世界上有名的泉城,那里的水“全是那么清,全是那么甜”。水和蓝天一样清凉,“天上微微有些白云,水上微微有些波皱。天水之间,全是清明,温暖的空气,带着一点桂花的香味”。这幅画包含着全部色彩值的积极组织。在组织色彩中,艺术联觉的作用,扩大了视觉形象的美的功能。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的散文的美,不是单一地用诗或画所能囊括了的。
随着自然界的季节变化,当作家将审美视角投向济向的冬天时,他的画面组合仍然是以绿色为主色而夹用其他色彩。小雪过后,“山尖全白了”。可在山坡上,由于雪的覆盖厚薄不同,所以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坡上,“微微露出点粉色”。色彩有白,有黄,有粉红,但最主要的还是那青黑的矮松。冬天的水,色彩也不单调。“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反倒在绿藻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这水里既有垂柳的倒影,又“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在绿色中适度掺杂了红、黄、灰色,于是画面更美了。
老舍散文色彩组合的另一种形式是以绿色为纯色,不夹其他色料,作家用浓墨重笔突出渲染绿,也不断地变换着绿。在《非正式的公园》里,他描画的齐鲁大学真像个美丽的公园。绿树,绿草地,楼的四周全是绿树。“‘爬山虎’的深绿肥大的叶一层一层的把楼盖满,只露着几个白边的窗户;每阵小风,使那层层的绿叶掀动,横着竖着都动得有规律,一片竖立的绿浪。”视听觉的联用,使静态的绿叶变成动态的绿浪。视角变动,“视线所及不是红花,便是绿叶”。近看是绿,远看也是绿,“南面的群山,绿的。山前的田,绿的”。一切颜色都消沉在绿的中间,简直成了“绿海”。五月的青岛,也是绿意无限。各种绿色:“绿,鲜绿,浅绿,深绿,黄绿,灰绿”,互相交错着,变动着,呈现春深似海的景象。作者是以绿为纯色,多层次地渲染,在单纯中求变换,创造动态美的画面。
——谢昭新:《老舍散文艺术欣赏》 名著阅读力养成丛书:老舍散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