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抢个后位来坐坐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第68章封异姓王排众议
关于皇甫群之的传言,百姓们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传到了高承衡的耳朵里。
高承衡对皇甫群之很感兴趣,得知宋瑞尧与他很熟络,便召了宋瑞尧进宫。
“瑞尧,听说你与这个皇甫群之,认识多年?”
宋瑞尧揣摩不出高承衡的心思,以为他是顾忌百姓的舆论,忙道:“因为云舫山山主与我恰好是旧识,就也认识了皇甫少主。少主为人直率坦诚,忠肝义胆,不会威胁到皇家的。”
高承衡哈哈大:“瑞尧,我也不至于心胸狭隘至此,弄得草木皆兵,只不过是对他很感兴趣罢了。这样的人才,没有招纳到朝廷来,实在是一大损失啊。”
宋瑞尧大惊,急道:“皇甫少主是江湖人,将来是要接管云舫山的,怕是没有意愿入朝为官。”
高承衡叹息一声,心里也明白对云舫山招安这条路,是不可能行得通的。
“只是现在民间议论纷纷,对太子的舆论很不好。”
“皇上说的可是民间传言皇甫少主可取而代之?”
高承衡点点头。
“皇上大可不必担心,不过是一时传言罢了,本来就是无风起浪,过几天就会自己消失了。”
高承衡摆摆手:“我倒不担心,就怕太子胡思乱想。”
宋瑞尧一愣,不知道高承衡心里打的什么主意。
“皇甫群之……打小就在云舫山长大么?”
听得高承衡忽然又问了一句,宋瑞雪忙答道:“听说是四五岁时被皇甫夫人送过去的。”
“四五岁……”高承衡陷入了沉思。
宋瑞尧有些紧张:“皇上,可有问题?”
“没事。”高承衡回过神来,“这事我会妥善处理的,你先回去吧。”
打发了宋瑞尧,高承衡看天色还早,琢磨着去临华殿看看。
因为前些日子才刚刚答应过惠妃不再到临华殿去,高承衡一路上都有些心虚,时不时地左顾右盼,生怕有人瞧见。
白公公看得忍俊不禁,道:“皇上放心吧,老奴已经派人查看过了,这一路上都没人。”
高承衡拉不下脸,佯怒道:“就你机灵!”
白公公笑着低下头,毕恭毕敬地跟在他身后。
惠妃得知高承衡过来,慌忙出来迎接:“嫔妾给皇上请安。”
高承衡心虚得很,连忙扶惠妃起来,鬼鬼祟祟地拉着她回了正殿。
“惠妃,我这次过来,是清了场了的!”没等惠妃说话,他就先解释了一番。
“皇上,你此刻看来,可真像个小孩子。”惠妃不禁掩嘴轻笑。
当时的话,认真说来也是有一定的情绪因素,虽然说她确实不愿意因为高承衡的偏爱而让自己再度置身于险境,却未曾想高承衡会如此谨慎。
见惠妃没有生气,高承衡一颗悬着的心也总算是放了下来,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嘛……”
虽然这句话好像并不妥当啊,高承衡才刚说完就后悔了。
惠妃又忍不住轻笑了一声,转身给他倒了一杯热茶,道:“皇上忽然过来,怕是有什么事吧。”
“嗯,想与你分享一下民间传言。”
惠妃好奇地抬起头:“什么传言?”
“惠妃可认识皇甫群之?”
“哦,皇甫侄儿啊。”惠妃淡淡一笑,“嫔妾与皇甫夫人旧时感情甚好,之前皇甫夫人还带着侄儿入宫看望嫔妾呢,皇上不记得了吗?”
“有这回事?”高承衡仔细想了想,始终没半点印象,只得拍拍脑袋道:“老了,老了。”
“皇上日理万机,记不住这些小事也不出奇。当时皇甫侄儿好像也才三岁多吧……后来就一直没见过他了。”
“听说皇甫群之是在四五岁的时候被皇甫夫人送去云舫山的?当时发生了什么事?”
惠妃回想了一下,道:“可能是因为家变吧……嫔妾也不太清楚,皇甫夫人也没与嫔妾细说。”
高承衡点点头,日有所思。
“皇上怎么会忽然谈起皇甫侄儿?”
“皇甫群之在这次瘟疫中可是立了大功呢!百姓们都很感激他,如今民间传颂声可激烈了呢。”
惠妃皱皱眉,“这对皇甫侄儿怕不是一件好事。”
高承衡点了点头,道:“确实。哎,明日上朝,怕是那些老臣们,又得拿这些传言说事了。”
“皇上可有对策?”
高承衡扬扬眉,“索性将计就计,封他一个异姓王如何?”
惠妃大惊,吓得差点站不稳:“这……不妥吧?”
“有何不妥?既表达了皇家的恩惠,又能堵住那些老臣的嘴。”
“皇甫侄儿逍遥自在惯了,怕是不肯接受。”
“他会明白的。”
惠妃望着高承衡,依然一脸担忧。
第二天早朝,果然如高承衡预料的那样,朝中各位大臣都对皇甫群之颇有异词,谈到激烈之处,什么“功高盖主”的言论都出来了。
高承衡也不置可否,转问太子道:“太子,你怎么看?”
高扬舜忙答道:“儿臣以为,是大臣们过于忧虑了。不过是一派江湖人士,对皇家构不成威胁。”
高承衡满意地点点头:“难得太子想得明白。”
毕竟夹在对皇甫群之的赞扬声中的,还有对太子的非议。
环顾了一遍殿中的朝臣,高承衡又道:“但也不能任由传之,就怕有心之人趁机利用舆论,对朝廷造成不利的影响。朕想,不如我们顺水推舟,封皇甫群之为异姓王,如何?”
此话一出,朝中上下立刻像炸开了一样,反对声甚是激烈。
“皇上,不可,皇甫群之功劳不足以封王。”
高承衡板着脸:“刚才是谁说的功高盖主?”
朝臣们面面相觑,你望着我,我望着你,不知如何应答。
“众爱卿也不必过于紧张。不过是封个名衔,堵住百姓的嘴而已。”
什么封王必有封地,皇甫群之也根本不需要吧。
这话一出,反对声顿时小了些,有些官员甚至已经点头认同了:“皇上此举,既能传扬皇家的恩德,又能稳住百姓的心,最重要的,是可以打消朝中某些同僚的顾虑,实在是上上之策!”
高承衡高兴极了,喊道:“拟旨!” 抢个后位来坐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