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眼红了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肥妻有喜:王爷,种田去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第116章眼红了
得知筱筱和双儿端午能回来,张氏几个开心不已,本要留雷二吃饭,奈何他有要事在身,不能久居,便要告辞。
朱齐齐就把院子里长的那些新鲜蔬菜给他拔了许多,又给他写了几个新的菜品。
雷二高高兴兴的离开。
悠悠已经换上了新衣服,在张氏跟前走了好几圈,不停的说这衣服舒服。
“娘,这衣服一点都不硌皮肤。”
张氏也是欢喜不尽:“看起来你二姐去绣坊还是明智之举。”
朱齐齐从菜园里拔了一些青笋,还有一些萝卜。
张氏看着朱齐齐手里的那些蔬菜,心里不禁万分感叹,自从这个丫头落水救上来后,她们家就吉星高照,好事不断,现在连别人没有见过的东西,家里也是应有尽有。
就是不知道这家庭到底从哪里弄来的这些东西?
听说朱齐齐家里不仅有好吃的,还有人送了新衣服,朱贞儿不服气,在家里摔东西。
“贞儿,你这是又怎么了?”
冯氏和丁氏正在赶制夏天穿的衣物。
朱家虽然也算有钱人,但是生活上还是很节约,衣服几乎都是自家缝制。
“娘,你们知道吗?最近那个朱齐齐家里简直就是蓬荜生辉,筱筱去了绣坊,双儿去了学府,现在还有人跑来送衣服给她们,最可气的是,我听夜霖烟说,夜无痕还想要朱齐齐做他的娘子。我就不明白,那个朱齐齐到底是什么来历?”想想就好气!
冯氏也听说了,心里除了羡慕嫉妒恨外,还真想不出什么办法收拾那一家人。
“有人给朱家送东西?”丁氏顿时心动了,放下手里的衣服,站起身,拍拍衣服,神气活现的说:“我去给她们要衣服,不管什么好衣服,都得给咱们小九和贞儿穿!”
丁氏倚老卖老习惯了,这一次也不例外,总是仗着自己是长辈便有恃无恐。
朱贞儿挽着丁氏的胳膊,还添油加醋:“奶奶,朱齐齐家里现在日子过得这么顺风顺水的,要不你去他们家里多住些日子。”
丁氏一愣,想开口说话。
冯氏也想到了,急忙挤着她精明的眼睛说:“娘,对啊,您是他们的奶奶,理应可以去住几天的,再说了,你去了她们家里,朱齐齐平时干什么,做什么,你也能知道的一清二楚的对不对?”
丁氏想了想,不想去朱齐齐家里睡那简陋的茅草屋。
“娘,您这只当为了我们朱家着想,是不是?你看看,最近我们家多倒霉啊!贞儿被退婚了,文采也没有到学府,四碗的生意是一日不如一日。您总不能看着咱们一家人日后喝西北风,朱齐齐家里如日中天吧?”
冯氏和朱贞儿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的丁氏左右为难,最后咬咬牙,还是点头答应了。
她去房间里收拾了几样东西,便用一块花布卷起来,打结做成包袱,背着包袱来到了朱齐齐家里。
“老大家的!”一进院子,丁氏就喊起来。
张氏和悠悠在屋子后面的沟里捡碎树木,听到声音,便知道是丁氏。
悠悠惊恐的躲在张氏身后,小声问:“娘亲,奶奶来这里做什么?”
张氏拍了拍她的肩膀:“不怕,你在这里,娘去看看。”
张氏从屋子后面转出来,见丁氏背着包袱正在院子里,东瞅瞅西看看,便走上前,恭敬的问:“婆母安好!”
丁氏只顾瞅这瞅那,冷不丁的吓了一跳,瞪着眼珠子:“吓我一跳!”
张氏急忙请罪。
丁氏摆摆手,把包袱卸下来,放在院子里的石头桌子上,瞅了一眼那简陋的茅草屋,心里打怵,嘴里说道:“老大家的,这你和四碗分了家,但是老母不能让四碗一家人奉养,我也得在你们加住几日。”
张氏闻言,一愣,不过很快反应过来,笑着说:“娘能来住几日,是咱们做晚辈的福气,只是这贫家落户的,只怕要委屈婆母了。”
“不用担心,给我收拾出来一间屋子就行了。”丁氏不可一世的说。
“奶奶,一间屋子没有,要不您住在周大夫的屋子里,如何?”从外面回来的朱齐齐,身后背着竹篓,里面放着一些刚刚采来的蘑菇和新鲜的青菜。
丁氏跳起来:“朱齐齐,小贱蹄子,你这是什么话?我老妇人一辈子清清白白的,来这里住周大夫分屋子,像话吗?”
“奶奶,咱们娘几个挤在一间屋子里,只有周大夫的屋子是空着的,您说给您老去哪里再弄来一间屋子?”
朱齐齐不冷不热的说话,心里早就不把这个老太太当长辈了,为老不尊,还为老不善。
丁氏一屁股坐下来,翘着二郎腿,对张氏说:“你,想办法!”
张氏没辙,只能站在一旁搓手。
朱齐齐却理直气壮起来:“奶奶,当初分家的时候,奶奶可是一点情面都不留。如今,我们家这样,奶奶还要来这里抢占我们的一间屋子?是不是四叔家里不给奶奶吃喝了,虐待奶奶?”
丁氏冷哼:“你四叔才不会虐待我!既然你们没有多余的房屋给我住,那这个月你们总得要孝敬我!听说你们最近得了一些好衣服,拿出来!”
明目张胆的来要?!
“奶奶,那些衣服都是我们小孩子穿的,您穿不了。您真是想要的话,那我改日再去城里给您买几尺布,做一件寿衣!如何?”
“你这个小蹄子!”丁氏再次一跃而起,手指头快点到朱齐齐的脸上,“我告诉你,你别想糊弄我这个老太婆!今天你们要是不给我东西,我就去里正那里说理去!让世人看看你们这些不孝敬长辈的东西!猪狗不如!”
朱齐齐顿时就火了,张氏急忙拦住她,低声说道:“给她拿去,免生口舌!”
朱齐齐却不想这么便宜他们,有一就有二,惯不得。
这时候,路上传来锣鼓喧天的声音,声音由远及近,慢慢朝朱齐齐家门口走来。
许多村民好奇的围观,但见几个粗大的汉子,挑着一个大箱子,身后跟着几个吹鼓手。
走在前面的那个大胡子正是一夜雨。 肥妻有喜:王爷,种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