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长相思(下)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永不来犯!”
康王爷猛地看向箫玉,眼睛都亮了起来,见箫玉又要沉默,康王爷道:“玉儿,父王知道你不想插手朝廷之事,但这件事关乎百姓民生,我朝与北国和亲不止一次,可北国在和亲之后又撕毁合约屡有发生,暂时的和平共处后,依旧在边境抢夺掳掠,况今年北国遭遇大旱,估计就是与他们和亲,给他们再多的财物嫁妆,也不可能让他们安分多久,到时候不知道有多少边境百姓要遭受灾难,父王希望你不要一时意气用事。”
“父王说的儿臣明白。”箫玉道,顿了一下,抬头看向康王爷:“父王是觉得和亲不是个好法子,可那战争也不是个好对策,北国乃马上民族,一向来去自如,抢夺烧杀,糟蹋良田房屋之后,又立刻回去,即使我们派大军去驱逐,也很难抓到人,况他们骑术甚高,北方边境又绵延几千里,赶起人来简直难上加难。”
“你说的不错。”康王爷点头,“所以这事父王一时也不知如何抉择,倘若专门派出大军远远地驱逐他们,可纵然赶的了一时,过不了多久,他们还会回来,如此一来,除了损耗国库,劳民伤财外,没什么实际的用处。”
“其实,父王不妨想想。”箫玉道,“我朝与北国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咱们的人安居乐业,他们却是四处为家,走到那定在那,倘若,他们也像咱们这样安家定居,又会如何呢?这人一旦有了家就有了牵挂,有了依恋,也有了束缚,就会想要安定,看那些大官大户,富足老爷们哪个愿意打仗?一点点的战争苗头,恐怕都会让他们心神不安,其实这用到北国人的身上也是一样。”
康王爷点头,但又道“可是他们生来便不是定居的人,你说的这些----”
“他们为什么不愿定居?”箫玉道,“那是因为没有定居的条件,安家建房,农桑种植,耕织巧做----,他们哪一样都不会,父王不是说,每次和亲我们都要陪嫁去大量的财物,若我们将这些嫁妆都换成粮食谷物种子,农耕巧做之法,教他们安家定居,教他们生产种田,又待如何?”
“这---”康王爷若有所思起来。
箫玉又接着道“我们派人帮他们自给自足,帮他们繁荣昌盛,这可比只陪嫁去财物要好的多,他们也会对我朝感激不尽”
“你说的不错,可他们本就是骁勇善战,要是再这样下去,岂不是更加如虎添翼。”康王爷又道。
箫玉淡淡笑了,道“父王顾虑的是,帮了他们,他们必然繁荣,可我朝本就富贵昌盛的大朝,他们前进的同时,我们亦在发展,难道还会不如他们不成,再者,这生产可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事情,那是年年岁岁积累下来的,就是咱们这里,糟了天灾人祸,也要好几年才能恢复过来,他们那可是从头开始,不知要多少年多少辈才能达到我们此时的地步,再说,他们以后只会想着如何让自己更加富裕,又怎么会想到要打仗呢,俗话说有得必有失,安逸久了,享受过了的人,只会害怕保不住自己的舒适日子,哪里还愿意让战争来破坏,只怕到时候不仅不会过来,还要时刻担忧我们挑起战争,破坏和平呢。”
康王爷听完脸上忧色已是一扫而光,看向箫玉赞道“玉儿此话真是点醒世人,都说如何阻止,却从来没有想过让他们自己不来犯境。”
箫玉笑道:“这就像治水,堵不如疏,堵永远不是个好办法,疏才是根本。”
康王爷哈哈大笑了起来,“好,好一个堵不如疏,玉儿这法子是如何想到的?”
“没什么,只是曾经听过一个叫文成公主的故事罢了,父王觉得有用便好。”
三日之后,皇帝下了圣旨,将漱玉公主许给了北国王子,并且广招天下,选出要陪去的嫁妆。
那北国王子在皇宫大殿上领旨,并谢了恩。
此后一月,户部礼部共同着手去办和亲事宜,从民间挑选各方面的人才,还有那各种作物种子,医药典籍---不一而足。
使馆之中,一阵豪爽的大笑传出。
“王爷,这次我们可要多谢你了,帮我们向那个皇帝提出这样的要求。”北国王子粗犷的脸上具是笑容,一拳拍向旁边与他比肩而坐的箫玉。
“王子客气了。”箫玉淡笑道,“本还担心王子对这样的安排会不满意,如此倒是可以放心了。”
“这是什么话,王爷你这样帮我们,我还能看不出来吗。”王子道,顿了一下,“我实话跟王爷你说了吧,我们北国确实有不少人只看得上你们的财物,一心想要和你们开战,不过让我看来,那些老顽固的做法根本就是目光短浅,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若是让我族人能够像你们一样,会那么多的东西,也不会在一遭了天灾之后,就除了饿死外什么办法也没有。”
他端起桌上的酒碗,向箫玉道:“来,我敬王爷你一碗,感谢王爷你的帮忙。”
还不等箫玉说话,一直坐在旁边的司空霁月,就不满的出口道:“你这个野蛮人,明知道我哥哥不能喝酒的,怎么又劝起来了!”
“哈哈,对对,”王子一听这话,立刻反应过来,“你看,只顾着高兴,都把这事都给忘了,那我先喝三大碗,王爷你随意。”
箫玉面上有些尴尬,心想自己是不是也该练练酒量了。
那北国王子自与箫玉交好以来,感情日趋熟络,他性情豪爽,与人相交便推心置腹,开诚布公,他自觉自己勇猛有余,却智慧不足,对箫玉这样的人,没了刚开始的不屑和鄙夷,便只剩下了折服与敬佩,尤其在日渐接触中,更是感受到这位昌隆国的王爷,虽身体单薄,但脑中智慧,胸中沟壑,实在不是他这样的人能企及,于是对箫玉就更是佩服不已。
这一日,两人突然说到了北国皇族的情况,原来这北国也并非表面看起来那般简单,各方势力错综复杂,此次出使昌隆国的除了这位王子外,还有他的一位叔叔,这位叔叔与王子在北国的势力相当,但意见却一向不和,尤其在这次对待昌隆国的事情上,更是产生了极大的分歧,那北国的老皇帝已经年迈,退位之时不远,到时候恐怕免不了一番争夺。
箫玉听到此处一时默然,果然只要涉及到皇家,就没有简单平静一说,王子见此却是大笑了起来,一脸的傲然道:“王爷你不必担心,叔叔的问题,以我的力量,还能够解决的了,既然已经答应与你们议和,那肯定就不会说话不算数,以后只要是我在位一天,北国与你们就一天不会打仗。”
“王子好魄力!”箫玉不由笑道,“我相信,以后北国要是交在王子的手中,定然会越来越繁荣!”
“哈哈,那就先谢谢王爷你的吉言了。”北国王子笑道,真诚的看向箫玉,“不满王爷你,我从小就有一个梦想,要让我的国家强大,我的子民富足,人人都吃饱饭,穿暖衣,不用为了吃喝发愁,也不用害怕那一天天灾降临,就要面对饿死冻死的日子。”
“王子此话,真是让人敬佩。”箫玉感慨的道,“俗语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北国能有你这样的君王,真乃是百姓的福分了。”
“王爷这话可真是有些过奖了,我可担当不起。”王子笑道。
“不,此话一点也不为过。”箫玉道,“要知道君不以百姓为念,则百姓不以你为念,王子有此想法,将来定是一个好皇帝。”说道此处,箫玉不由叹息:“治天下者都知,百姓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可这句话,又有哪位君王能做得到呢。”
“王爷这话说的对,我记下了。”王子道,突然又想起什么道:“对了,还有一件事,我还想请教一下王爷你。”
“王子请说。”
“王爷应该知道,我北国虽然地域辽阔,可都是丘陵草原,要不就是山林荒野,王爷这次说要教我们农耕种植,这确实是个好事情,可是那样的土地,不像你们这里的肥沃良田,即使是种上了,怕也不像你们这里的好。”王子道,顿了一下,又接着道:“这倒还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北国河流稀少,水源不足,干旱的发生十年中就有八年,这样的土地即使是会了方法,怕也是没多大用处,所以这几天,我一直在烦心这件事情。”
“这---”箫玉一时语塞,他倒是没想到还有这事,不由惭愧道:“王子担忧的是,是我考虑不周了,对你们北国的了解,只是听别人说的而已,这建议提的有些草率了。”
“王爷这说的什么话。”王子道,“王爷提出这法子也是为了我北国,再说就算是没有这农耕,不还有其他的那些技术手艺吗,再说了,王爷不是说,将来我们两国还要做生意,互通有无,这已经是帮了我们不少了。” 长相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