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王牌以上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第12章 三个要素(2)
“休息时间结束。”
“全国中学生网球锦标赛个人赛,男子单打决赛,第一盘第四局开始,封墨选手发球!”
在这蒙蒙细雨之中,封墨拍了拍脸颊,收拾好从背包里取出的杂物,握紧球拍来到底线的接发球位置。
细密却又不大的雨丝,不仅湿润了球场内的所有存在,更使得视野状况下降了许多,封墨眼前的一切似笼罩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纱,许多平常可以轻松捕捉到的细节都居于若隐若现之间。
“李铭的表情,好像跟刚才不大一样了……”
封墨心间十分突兀地冒出这个想法,只是仓促之间还来不及去细细辨认,因为他看见裁判做出手势示意发球时间已然变得十分紧迫,若是再耽搁几秒钟,就要被判作超时。
抛起网球的瞬间,封墨对于第一球的思路便已清晰。
如同上一局任由对方发球一样,最核心是考虑是压迫对方在微雨环境中的触球机会,使得对方适应周期尽可能地拉长。
因此这里可以冒着风险来发球,哪怕失误,只需没有到危及整个发球局的时候就都能接受。
封墨身体尽情地舒展开来,仿若一张高石位的劲弓,蓄力,然后爆发。
那枚网球近乎于呈直线地穿过雨幕,指向外角方向。
李铭快速移步,将球抽了回来。
只不过在网球与球拍相触的时候,李铭就从球拍反馈至手掌上的振动感觉察出了微妙的异样。
他还是有些不太适应球场地面以及网球本身有了湿润之意之后带来的改变,这一球的击球位置与他心中所预想的位置大约有三厘米的差距,没有让球拍框架直接命中网球都是万幸了。
击球位置的差异导致了原本应当呈直线落入对方边线深处的威胁球,变成了球威不大且落点较浅的机会球,李铭此时甚至仅仅是摆出跑动的样子,和封墨交战了数局,他知晓这位似乎没有被微雨环境所影响的对手绝不会让机会球从其指间溜走。
果如李铭预料,封墨抽出叫李铭力不能及的大斜线,拿下了此局的第一分。
“这场雨……真是棘手啊……”
更棘手的是对手于雨中的适应力,终究还是尚未高中毕业的高中生,赛前未曾将异于常态的境况考虑在内。
“这是我的失误,看来需要变更一下比赛步骤了,要想破了封墨同学的发球局,前提是绝不能让他继续这样奔放地打下去,要给他足够的压力才可以。”
仅仅是给予压力,但还不是使用领域的时候。
领域乃是选手处于一种特殊状态时的外在表象,其实质为意识与身体高度同调。
本就是高强度竞技的网球运动,若选手激发领域,则更会加快体力的消耗。
今天的决赛与昨日不同。
不同的有两点,其一是比赛环境意外地下起了小雨,微雨环境将使得体力与精力消耗在无形之中增加许多,并且决赛还是三盘两胜制,而半决赛及之前的一轮轮淘汰赛都是一盘决胜制。
其二是对手的不同。昨日对阵海都二外的田洛,其看似掌握了领域,于淘汰赛阶段场场碾压对手,但他的心性却是太过不堪,好似一位仍未长大的孩子,李铭不过略施手段就使田洛失去平常心,最终直至崩盘的地步。
封墨同学与田洛非是一种人。
去年南山中学的校际团体赛,李铭虽未入团体赛名单,却也随队观看了每一场比赛,而封墨在高中赛场首次出场时,李铭就在场馆的观众席上。只看那场封墨被曾鹏碾压而过的比赛,李铭便即认识到,这名少年只可能被打败,无法被摧毁。
至今为止正式比赛的表现里,封墨从未失去过斗志――正因如此,李铭才将封墨视为难以应付的对手。
所以在似乎对对方有利的微雨环境,在可以肯定对对方有利的对方发球局,李铭并不打算全力以赴。
他还需要少许时间适应环境的变换,修正一些常规动作的变量参数。
“两个回合,四比四的时候,才是一击致命的最好时机……”
转瞬间李铭心中就已有所定计,他当然能看出封墨压迫他触球时间的策略,只不过这一点,无论是封墨发球的高风险奔放打法,亦或者自己发球封墨的消极应对,主动权都在封墨那边。
李铭对此没有什么合适的办法,究其根本,还是在于封墨在雨中拥有超乎寻常是适应力,这种适应力本身,也应当算作选手实力的一部分。
换言之,在李铭看来,这是封墨靠自身的实力取得了暂时的主动权,只不过这种主动权仅仅能够维持住不败的局面,并不能令封墨占据优势。
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李铭这里终究将逐步适应雨中环境,慢慢回复到他应有的实力阶层,所以李铭虽然看出了封墨的策略,却没有丝毫要去千方百计阻止对方的意思。
不过为了四比四之后的决胜,从此时起,李铭决定逐渐埋下引子。
不去阻止这个局面的正常发展,但也不会就这样任由封墨轻松得分。
“实力的一部分……”
李铭回想起昨日午时对南山中学他唯一还看得过去的后辈肖仁达说过的话,那时他着重提及业余比赛里可以有所收获这一点。
现在固然不是全力全开的时刻,而且主动权还在封墨那一方,李铭自认以自己目前的适应度,还无法破解封墨设下的局。
但,有些时候,给予压力并不需要什么强大的实力。
只要认真研究过网球比赛的赛制规程,咬文嚼字到了极致,便能发现,在这一条条明文规定当中,存在了太多太多,擦着边缘不与之冲突,却又能在实际比赛当中起到特殊效果的……
手段!
李铭微微眯起双眼,目送着封墨将球发往球场中线,他此时处在底线朝中四分之一的位置,身形状若放松地直立着。
直到网球掠过身边,李铭也未有要去接球的举动。
就在裁判即将宣布比分之时,李铭陡然间举起未持拍的左手,高声说道:“不好意思,我还没有完成定位。”
裁判即将出口的比分被生生卡住,他无语地拉了拉帽子,默然中观察了几个呼吸时间,然后发现李铭的的确确没有站定在待接发球位,并且方才那球李铭也没有做出任何可以判定为实行接发球行为的动作,于是裁判嘴角抽动了一下,只得转头朝向封墨:“封墨选手,请重新开始发球。”
李铭在裁判的目光下,不动声色地站定位置。
正如认同封墨的雨中适应力可以算作其实力组成部分,此般在业余比赛里学到的手段,同样被李铭视为自身实力的一部分。
这,仅仅只是开始,接下来还有无数种手段,可以布满直至四比四以前的比赛流程中。
李铭饶有兴趣地看向没有提出抗议,准备好重新发球的封墨,他知道这些小动作无法令封墨失去方寸,但对于封墨究竟会用何种方式做出应对……
李铭对此由衷地感到期待。 王牌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