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全球战略思想研究合集(套装共8册)

08 行业变革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全球战略思想研究合集(套装共8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08 行业变革

  结构化分析为我们理解行业内对制定竞争战略至关重要的竞争力量提供了框架。显然,行业结构的变化往往让一切焕然一新。比如美国的酿酒业,随着进入壁垒升高和行业集中度加强的幅度大大增加,替代品的威胁让很多酒精制造商退出市场。

  行业变革对战略制定过程有重大意义。行业变革会提升或者降低行业投资机遇最基本的吸引力。行业变革要求企业做出相应的战略调整。理解行业变革的过程,并预测变革的到来,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如果所有企业都知道需要发生变化,那么做出对应的战略调整往往成本很高,而率先选择最佳战略去应对变化的企业往往受益最多。例如,“二战”后农业设备行业中,结构变化提升了专业经销商网络的作用,从企业获得支持,尤其是信贷支持的专业经销商网络就格外重要。最先意识到这种变化的企业就有机会优先选择需要的经销商。

  本章为企业预测行业变革进程、理解行业变革对制定竞争战略的重大影响提供了分析工具。本章一开始描述了行业变革分析涉及的最基本概念。之后阐述了推动行业发生根本变革的驱动力。最后介绍了行业变革的过程中一些重要的经济关系及其战略影响力。

  行业变革的基本概念

  分析行业变革的起点是第1章介绍的结构化分析框架。假如行业变化可能对决定五大竞争力的因素有影响,那么这类变化就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而其他行业变化对企业的影响则停留在策略层面。分析行业变革最简单的方法是提出下列问题:行业中是否发生了有可能影响结构要素的变化?例如,是否有行业趋势表明了移动壁垒的上升或者下降?买方或者供应商的实力是增加了还是减弱了?如果我们能以系统全面的方式提出有关每一种竞争力及其背后的经济决定因素的话,就能得出与行业变革有关的背景及战略问题。

  虽然一开始分析时,我们是针对某个具体行业,但这却完全不够,因为企业当前发生了什么变化未必非常明朗,对于未来将发生什么,我们更难以预测。企业预测行业变革的能力非常重要。鉴于此,企业最好具备一些有助于预测行业变化模式的分析技巧。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预测行业变革可能发生路径始于众人熟知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该理论的前提是行业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即新生、增长、成熟和衰退,具体见图8-1。这些阶段是按照行业销售额增长的拐点来区分界定的。行业增长遵循S形曲线,因为这是由创新和新产品推广的周期特征决定的。新生阶段曲线近似水平,反映了克服买方习惯和刺激客户试用新产品的难度。一旦产品证明了自己的功能后,很多买方会进入市场。最终产品实现了对潜在买方的渗透,使得快速的增长戛然而止,产品曲线趋于平坦,表明了相关买方群体的基本增长速度。最后,增长速度放缓直到彻底停止增长,此时新的替代品出现。

  当行业经历自身的生命周期时,竞争的性质会发生变化。我在表8-1总结了行业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的变化及其对企业采取的竞争战略的影响。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引起了人们的争议,有些批评很有道理。

  1.各个阶段的期限依据不同行业有所差别,人们无法确定某个行业每个生命周期阶段对应的时间是多长。

  2.行业增长不一定要经历S形曲线。有时候,一些行业会直接跳过成熟阶段,从增长期直接到衰退期。有时候,行业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衰退后,会重新反弹进入增长期,比如摩托车业、自行车业以及近期的无线电广播业就出现了这样的情景。有些行业的新生阶段比较短暂。

  图8-1 生命周期发展阶段

  表8-1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对战略、竞争和绩效的预测

  3.公司可以通过产品创新和重新定位来影响增长曲线,以多种形式进行拓展。如果企业认定产品的生命周期不可改变,这个预言就有可能不幸成真。

  4.与产品的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关联的竞争性质依行业不同而有所不同。例如,有些行业一开始集中程度很高,并一直保持了这种程度。而其他行业,比如银行自动柜员机这样的行业,一开始集中程度很高,之后就会慢慢分散。还有的行业一开始非常分散,之后却变得集中,呈现集团化(如汽车行业)。有的则一直保持着分散的状态(电子部件分销)。这种多样的模式同样适用于广告、研发费用、价格竞争程度以及其他领域。模式差异较大,产品生命周期所谓的战略意义就不免有很多站不住脚的地方。

  用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来预测行业变革遇到的问题相当于把行业变革归结为一成不变的模式。除了行业增长率以外,几乎或者根本没有合适的理由来阐明为什么竞争与每个生命周期阶段密切相关。由于实际的行业变革有很多种实现路径,生命周期模式并不一定符合实际的情形,哪怕生命周期是最常见的行业周期模式。我们无法通过这个理论来判断它在哪些行业什么时间成立,以及在哪些情况下不成立。

  预测变革的框架

  相比努力解释行业变革发生的过程,不如透过行业变革进程观察其背后的驱动力。与所有形式的变革一样,行业变革之所以发生是因为驱动发生的要素为变化创造了激励机制或者压力,这些力量可以称为变革进程。

  每个行业一开始都具有自己的初始结构,包含了在行业刚刚形成时特定的进入壁垒、买方实力和供应商实力等。这个初始结构往往与日后随着行业发展所设定的行业安排大相径庭。初始的结构源于行业多项基本经济和经济特征的组合,它受制于较小行业规模的最初限制,受到最早进入行业的技能和资源等因素的影响。例如,即使是在汽车业这样通常具有规模经济优势的行业来说,由于早年制造的汽车数量有限,汽车业刚起步时也是劳动密集型、手工作坊式运营的。

  推动行业前进的变革进程是其潜在的结构,随着行业的发展,人们很难了解未来的行业结构究竟是什么。考虑到行业的基础技术水平、产品特征和当前及未来买方的情况,行业结构的发展和变化会集中在某个范围内,主要取决于研发的方向和成功程度以及营销方面的创新等。

  一定要注意,在诸多行业变革过程中,行业内已经存在和新入行企业的投资决策非常重要。为了应对行业变革进程的压力或激励机制,企业要有所投资,利用新的营销方法、制造设备等带来的新机遇,这将改变进入壁垒,改变企业对供应商和买方的相对实力等。各家企业在行业内的运气、技能、资源和导向可以改变行业变革的轨迹。虽然行业结构存在不断变化的可能,但由于没有哪一家企业找到可行的新营销方式,所以行业不会那么快就改变;也由于没有企业具有构建完全一体化设施的财力,或愿意不惜成本,所以规模经济就很难实现。由于创新的存在、技术发展以及行业内部现有的或者考虑进入行业的潜在企业都对行业变革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很难精确预告行业变革。但是,行业也有可能以多种方式在多方面以不同的速度完成变革,主要取决于运气。

  变革进程

  虽然初始的结构、结构潜力和特定企业的投资决策因具体的行业情况而异,但我们仍可以概括最重要的行业变革进程。在每个行业都可以以一两种形式展现一些可以预测的、相辅相成的动态过程。这些行业变革进程的动力、速度和方向因具体的行业而有所区别:

  ·增长率的长期变化;

  ·买方细分群体的变化;

  ·买方的学习过程;

  ·降低不确定性;

  ·专有知识的传播;

  ·经验的积累;

  ·规模扩张或收缩;

  ·投入要素和货币成本的变化;

  ·产品创新;

  ·营销创新;

  ·工艺创新;

  ·关联行业的结构变化;

  ·政府政策变化;

  ·进入和退出。

  下文将详细描述每个变革进程,主要关注其决定因素、各变革进程之间的关系及其对战略问题的影响。

  增长率的长期变化

  也许导致结构变化最普遍的力量是行业增长率的长期变化。增长率是决定行业内部竞争程度的关键变量,它规定了保持市场份额的企业的扩展节奏,影响了行业的供需平衡,诱使新进入者进入行业。

  有五大重要外因导致了行业增长率的长期变化。

  人口统计学特征

  在消费品领域中,人口统计学特征的变化是针对某个产品的买方群体规模的关键要素,因此也就决定着需求的增长速度。某个产品潜在的客户群体可以遍及所有家庭,但这些买方通常都具有特定的年龄、收入水平、受教育程度或者地理位置的特征。随着总人口的增长,人群年龄、收入水平以及其他人口统计学特征会发生相应的改变,这些因素都直接反映在需求的改变当中。这种情况最生动的例子是美国人口出生率减少对婴儿用品行业的负面影响,市场对婴儿用品的需求大大减少,而针对25~35岁消费群体的产品却受益于“二战”后婴儿潮的出现而激增。人口统计学特征给唱片行业和糖果业带来了潜在的问题,因为这两个行业的主要消费者群体都是20岁以下的人员,而当前这个年龄群体正在缩水。

  人口统计学特征对行业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收入弹性的存在。收入弹性是指买方对产品的需求受到收入水平增加的影响。对某些产品来说(貂皮高尔夫球杆套),需求与买方收入水平的增加呈现不成比例的关系。而对其他产品而言,需求上升的水平低于收入上涨的水平;有时候收入水平上升了,需求反而会下降。从战略的角度来确定行业的产品到底属于哪一类非常重要,因为随着企业所在母国和潜在的国际市场中消费群体收入的变化,一定要提前预期行业的长期增长率。有时候通过产品创新,行业可以改变收入弹性的规模,这样一来,收入弹性的影响就不足以用来预测行业增长率的长期变化。

  对于工业用品来说,人口统计学特征的变化对需求的影响是建立在客户所对应的行业的生命周期基础上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影响着消费者对终端产品的需求,这进一步会影响供应这些终端产品生产要素的行业发展状况。

  企业可以通过产品创新、采用新营销方法、提供额外的服务等措施扩大产品的买方群体,进而应对不利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变化。这些方法也会通过提升规模经济影响行业结构,使得行业应对的买方群体差异变大,议价能力也有很大不同。

  需求的趋势

  对某个行业产品的需求受到人们生活方式、品位、观念和买方群体社会条件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流逝,任何社会都要经历这些变化。例如,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刮起了一阵回归自然的复古风,人们的休闲时间增加,追求穿着打扮的随意以及时尚复古,这些趋势使背包、蓝色牛仔装和其他产品大卖。近期教育界发起了务实的行动,为标准化的阅读和书写测试创造了新需求,这些都是社会需求影响行业需要的例子。此外,诸如犯罪率提升、女性角色的变化以及人们对健康问题的日益关注也提升了市场对某些产品的需求(自行车、日托),同时降低了对其他产品的需求。

  需求趋势不仅直接影响着市场对消费品的需求,而且通过关联行业影响着工业品的需求。需求趋势也影响特定细分领域的需求以及整个行业的需求,社会环境的变化也会创造新需求。比如,在过去几十年时间里,财产盗窃案件不断增多,人们对于安保、锁具、保险箱以及报警系统的需求也随之增加。随着人们对偷盗造成损失的预期的上升,保护财产方面的开支逐渐增加。

  最后,政府管制的变化会增加或者降低对某些产品的需求。例如,如果赌博很快或者已经通过立法成为合法行业,那么弹子机和老虎机的需求就会明显上升。

  替代品相对地位的变化

  对产品的需求受到了广义的替代品的成本和质量的影响。如果替代品的相对成本下降,或者替代品满足买方需要的能力提升,行业增长率就会受到负面影响,反之亦然。例如,由于收音机和电视机的入侵,现场交响音乐会及其他表演团体的需求大幅缩水。假如电视广告费用攀升,且黄金时段广告时间合愈加稀缺,那么市场对平面杂志的广告空间的需求就会大幅上涨。巧克力糖和软饮料等产品相对于替代品的价格急剧上升,也会大力降低市场对这类产品的需求。

  在预测行业增长率的长期变化时,企业必须明确所有能够实现产品功能、满足对应需求的替代品。技术发展和其他趋势的变化会影响这些替代品的价格,因此针对每一种替代品要开展逐项分析。同时,技术发展和社会趋势的变化也会影响产品本身的价格。通过权衡,可以帮助企业预测未来行业的增长率,确定哪些替代品赢得了市场份额及其主要方式,由此为企业下一步的战略决策提供线索。

  拓展客户群体

  行业的快速增长绝大多数归功于新客户群体的拓展,即新客户群体的销售业绩突出,而非与老客户实现惯常交易。一般来说,在整个行业生命周期中,必须要实现完全的客户拓展。届时,重置需求将决定行业的增长率。增加新客户、重新定义行业的生命周期,这有可能拓展客户基础,或者刺激快速重置的发生。所有行业的快速增长都有停止的时候。

  一旦实现了客户群体的全面拓展,行业中的企业出售产品的主要对象就是老客户。出售给新客户和老客户,两者之间有重要的差别,但都能对行业结构产生重大的影响。在应对老客户时,实现行业增长的关键是刺激重置产品的需要或者提升人均消费量。由于重置需要受制于买方眼里对产品是否过时的认识,包括产品外形、技术或者设计等方面是否符合时代要求等,所以实现客户群体拓展之后保持增长的战略就主要取决于影响这些变化的因素。例如,对衣服的重置需要来源于年度甚至季节的变化。通用汽车公司超越福特汽车公司的故事就证明了这一点:在市场对最简单的汽车(黑色小汽车)的需求饱和后,车型款式的变化会大力刺激行业对汽车产品的需求。

  客户群体的渗透或者拓展往往意味着行业需求将趋于平衡。对于耐用品来说,实现客户拓展将导致行业需求的骤降。在重要的潜在客户购买了产品之后,产品的耐用性表明了很少有客户能在未来几年时间里购买重置产品。如果行业渗透发生得非常迅速,这种情况就会导致在之后的若干年时间里,行业需求保持低迷的状态。例如,雪地车销售额增长快速,该品牌经历了快速的客户群体拓展时期,结果其年销售量从1970~1971年的425000辆的峰值下降到1976~1977年125000~200000辆的规模。休闲汽车的情况也好不了多少,虽然没有经历跳水。客户群体拓展前后的增长率关系取决于实现客户拓展的时间以及平均的重置周期,这些数字都可以通过计算获得。

  耐用消费品行业销售量的下降意味着行业本身的制造和分销能力超过了需求。结果经常会发生利润率下降的情况,有些生产商甚至会退出市场。对耐用消费品的需求还有一个特征是客户群体拓展滋生的需求会掩盖商业周期的影响,虽然每一种商品都对商业周期非常敏感。对于即将实现客户群体饱和的行业,一旦实现完全拓展,就会跌到谷底,产能过剩的问题也会雪上加霜。

  产品变化

  五大竞争力影响着行业增长,这种观点本身有一个前提,即行业提供的产品不会发生变化。行业内的产品创新却能保证服务新市场的需求,提升产品行业相对于替代品行业的相对地位,减少或者排除对稀缺或者高成本互补产品的依赖。因此,产品创新可以提升行业五大外部竞争力的情况,进而加快行业的增长速度。产品创新在刺激摩托车、自行车和链锯行业的快速增长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买方细分群体的变化

  第二大重要的行业变革进程是指行业服务的买方细分群体的变化。例如,早期电子计算器的主要购买者是科学家和工程师,后来学生和商户才成为计算器的客户。轻型飞机一开始出售给军方,而后才扩展到私人或者商业用户。与这种情况有关的是在创造不同产品的时候(利用广泛的定义)以及利用新营销方法的时候,会有新的客户细分群体加入。还有一种可能是特定的买方群体根本不存在。

  新的买方群体对行业变革起着重要的作用,服务这些新买方的标准(排除服务过时买方的标准)对行业结构有着最根本的影响。例如,虽然早期行业产品的买方可能不要求赊账或者现场服务,但后来的买方就会。如果提供赊账和内部服务会创造潜在的规模经济、提升资本需求,那么这也会大大提升进入壁垒。

  20世纪70年代,光电字符阅读机的变化就是个例子。识别设备行业及其领导者已经生产了大量的光学扫描机用于支票、信用卡和邮件服务。每一种机器都是由客户定制的,具有特殊的工程功能,在加工车间制造。近来,新开发的小型光笔广泛应用于零售终端。除了打开大量的潜在市场外,还实现了大批量的标准制造,很多个体买方也大量购买。这一发展改变了规模经济、资本要求、营销方法和行业结构等。

  行业变革的分析应该包括确定潜在的新客户群体及对应的特征。

  买方的学习过程

  通过重复购买,买方积累了有关产品、用途及竞争品牌的知识。随着买方对产品的了解的深入和成熟,产品逐渐变成批量生产,而买方采购时的信息也更加丰富。因此,随着时间的流逝,行业里自然有迫使企业实现产品差异化的趋势。买方学习产品的知识能够提升买方针对质量保护、服务和产品性能特征等方面的要求。

  可以举喷雾包装行业的例子来说明。喷雾包装首先在20世纪50年代的消费类产品上使用。这种包装成了很多产品营销的重点,是很多营销公司的重要成本项目。喷雾包装行业发展初期,消费品经销商不太了解如何设计喷雾的应用规格、如何封装喷雾剂容器以及使用喷雾产品的最佳办法。喷雾剂封装承包行业应运而生,承担了装配和封装喷雾包装的重任,这个行业还在帮助消费类产品营销公司开发新的喷雾应用、解决生产问题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时间的流逝,消费类产品营销公司学习了大量有关喷雾剂的知识,开展自我开发应用和营销项目,在某些情况下,有些公司甚至实现了初步的后向一体化。喷雾剂封装承包商发现很难对自己的服务进行差异化,而这些公司也逐渐成了商业喷雾剂容器的供应商。结果,封装承包商的利润率大大下滑,很多企业最后只能退出市场。

  对于不同的产品,买方学习的进度往往不同,这取决于采购本身的重要性以及买方本身的技术水准。聪明或者求知欲强的买方往往能学得更快,针对重要的产品,买方自然要更卖力地学习。

  产品本身或者产品销售方式、用途的变化往往会弱化买方购买经验的重要性,比如产品添加了新的功能或者添加物(六氯苯)、式样的变化和新的广告招数等。这类发展使得买方积累的很多有关产品的知识失效,因而提升了持续进行产品差异化的可能。还可以通过拓展客户群体,吸引缺乏经验的新客户,但是采购过程本身的特点决定了买方的学习过程异常缓慢。

  降低不确定性

  还有一种影响行业结构的学习类型是降低不确定性。在绝大多数新行业的发展初期,人们对市场的潜在规模、最优的产品配置、潜在买方的性质以及产品推广途径、能否克服技术困难等问题仍不太确定。这种未知的情况往往导致企业要进行大量的尝试,使用不同的战略来探知未来可能的发展态势。快速的行业增长让各个企业有比较宽松的发展环境,因而不管企业采用什么战略试验,都有一定的存在空间。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未知的因素会逐渐消除。市场会逐渐验证技术能否行得通,辨认出买方,并从行业的增长信号中判断出潜在规模。企业若想逐渐剔除这些不确定因素,就应竞相采取成功的战略,并摒弃收效甚微的战略决策。

  要降低不确定性还可以吸收新型的企业进入行业。风险降低可能会吸引大型的知名企业进入,比起那些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新型企业,这类已颇有成就的企业入行风险更小。显然,行业的潜力很大,且技术障碍也能克服,大型企业觉得值得一搏,奋力进入。休闲汽车、电子游戏、太阳能以及很多其他行业发生的情况就属于此例。当然,外部事件也会造成行业的不确定性,但像买方的学习情况等因素产生的作用一样,降低不确定性的过程会自然而然排除企业很多现存的疑虑。

  从战略的角度来看,降低不确定性和模仿战略表明企业本身不能依靠不确定因素来保护自己免受竞争对手的攻击或者抵制新入行的企业。按照移动壁垒的高低,模仿成功的战略有可能变得非常容易,也有可能难上加难。为了保护企业的竞争地位,必须要在战略上做好准备,捍卫自己的地位不受模仿者或者新手的侵占;若企业发现早期针对某些战略的假设或者前提是错误的,就应尽快做出一些调整。

  专有知识的传播

  由特定的公司(供应商或者其他方)开发的产品和技术工艺往往专业程度不高。随着技术的日渐成熟,有关技术的知识将不断传播。专有知识的扩散有很多种途径。首先,企业可以从目测竞争对手的专有产品或者其他渠道获悉有关竞争对手的规模、地点、组织和运营的其他特征,以实现专有知识的扩散。供应商、分销商和客户都是这类信息的渠道,各方都希望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促成这些信息的传播(比如创造另外一个强大的供应商)。其次,专有信息的扩散还可以通过外部供应商创造的资本商品得到体现。除非行业内的企业已经制造了自己的资本产品或者自行保护它们给予供应商的信息,否则技术就只能被对手购得。再次,人事流动可能会增加获悉专有知识的人员数量,为其他企业获悉专有知识创造渠道。离职技术人员会建立溢出企业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有些企业专门雇用从对手公司离职的人员。最后,能从咨询公司、供应商、客户、大学工程类学院等渠道获得消息的技术人员肯定在增加。

  因此,在缺乏专利保护的情况下,专有知识的竞争优势很容易受到侵害,虽然很多企业很难接受这一点。任何建立在专有知识或者专业技术上的移动壁垒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减弱,如果企业缺乏合格、专业化的人员,也会造成同样的后果。这些变化使得很多新的竞争企业无法如期发展,也让很多供应商或者客户无法完成行业的垂直一体化。

  回到刚才有关喷雾包装的例子。随着时间的流逝,喷雾包装技术越来越为人们所熟悉。由于在喷雾包装行业中通过生产数量实现高效的规模经济的幅度较小,很多大型消费类产品营销公司能自行实现专有的喷雾包装作业。由于技术知识和专业人员日渐普遍,这类公司实现了喷雾剂封装的垂直一体化,或者说具备了实现垂直一体化的能力,对专业的喷雾剂封装承包商构成了威胁。这种发展使得喷雾剂封装承包商只能满足行业井喷时期的需求,且处于极其不利的议价地位。很多喷雾剂封装承包商开始投资发展封装技术,并开发新的喷雾应用来保持自身的技术优势。这种战略结果证明非常困难,而喷雾剂封装承包商的竞争地位也下降了不少。

  专有技术的扩散取决于特定行业的特征。技术本身越复杂,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越高,需要的关键研发人员数量越高,研究职能带来的规模经济就越高,因此专有知识的扩散速度就比较慢。如果竞争对手面对着较高的资本要求和研发行动的规模经济,那么专业知识造成的移动壁垒就比较稳固。

  阻止专有知识扩散的一种重要力量是专利保护,这可以从法律层面上制止扩散。然而,专利保护未必能完全保护知识不予扩散,因为类似的发明可以绕过专利保护的门槛。还有一种阻止技术传播的力量是通过长期的研发努力不断创造新的专有技术,新技术会给公司提供额外的专业知识优势。然而,如果知识扩散的周期较短,且买方对新兴企业的忠诚度不太高,那么持续的创新就未必值得。

  专有技术形成的移动壁垒呈现出多种形式,见图8-2。两个行业研究的规模经济一开始比较低,因为新产品开发的原始技术突破可能是由一小撮研究人员组成的团队完成的。这种情况比较普遍,曾在小型计算机、半导体等行业发生。专有技术在这类行业里创造了适中的初始壁垒,但是很快就会随着技术的扩散受到侵蚀。在其中一个行业里,复杂技术导致研究职能的规模的经济上升。在另一个行业里,持续的技术创新机会很少,因此企业也不需要大规模的深入研究。在第一个行业里,专有技术产生的移动壁垒再次升高,超过了最初的水平。随后企业深入创新的需求减弱,在技术扩散后这个移动壁垒最终消失。在另一个行业里,由专有技术产生的移动壁垒迅速跌至较低水平。可以说,一个行业可能处于利润较高的成熟阶段,而另一个行业要依靠移动壁垒的其他来源来保护利润免受竞争对手的侵袭。在喷雾包装的例子中,技术的性质决定了不可能出现移动壁垒二次上升的情况。

  图8-2 技术壁垒模式和行业变革

  从战略的角度来考虑,有关知识的扩散表明为了保持竞争地位,现有的专有知识和专业人士必须受到保护,在实践中这点很难做到;必须要实现技术发展,从而保持领先地位;必须在其他领域提升自己的战略地位。企业当前的技术扩散主要受制于技术壁垒,那么打算保护自己的战略地位免受技术扩散的影响,对企业就有格外重要的意义。

  经验的积累

  在某些行业里,随着企业在生产、分销和营销方面经验的积累,单位成本也逐渐下降。这些行业的特征在第1章中进行了总结。行业竞争中学习曲线的重要意义取决于拥有更多经验的企业是否能比对手获得更多重要和持续的领先优势。领先者地位之所以难以攻克,是因为落后的企业没能模仿领先者的方法、购买领先者已经率先使用的更高效的新生产设备等,无法赶超领先者。如果落后企业可以实现飞跃式发展,领先者可能会因为承担过高的研发、试验和引进新方法、新生产设备等方面的费用而处于劣势地位。行业内专有知识逐渐扩散的趋势从某种程度上是逆着学习曲线的方向进行的。

  当企业可以保持经验专有时,经验就能成为推动行业变革的潜在力量。如果企业没能以最快的速度赢得经验,就必须从战略上做好准备,做到快速模仿或者在成本以外的领域里实现战略优势。后面这个行动要求企业采用差异化或集中战略。

  规模扩张或收缩

  成长中的行业是指其总规模在增长的行业。这种增长通常伴随着行业内领导企业绝对规模的增长,市场规模不断增长的企业,其规模增长的速度更快。行业和企业规模不断增长对行业结构有多方面的影响。首先,行业和企业规模的增长从各个方面拓宽了战略选择的空间,有利于行业规模经济的增长,提升了资本要求。例如,行业和企业规模的增长可能使大型企业使用资本替代劳动力,采用能产生大型规模经济的生产方法,确立专有的分销渠道或者服务机构,在全国开展全面广告策略。规模的增长还让很多行业外的企业凭借第一次应对这种变化的竞争优势而进入行业。

  规模增长对行业结构影响的方式,可以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初轻型飞机行业的发展来解释。在这个行业里,规模增长使得行业领导企业赛斯纳将其生产过程从加工车间转到了准批量生产车间。这种变化使赛斯纳赢得了成本优势,因为它能在竞争对手尚未实现批量生产的时候收获规模经济的效益。如果赛斯纳的两大竞争对手也能实现规模经济,并开展资本密集型的批量生产,那么新企业要进入该行业的进入壁垒就会大大升高。

  行业增长带来的结构化影响还体现在垂直一体化的战略更加可行上,而垂直一体化的程度的加深往往会提升壁垒。行业规模的增加还意味着行业供应商的销量巨大,行业的客户群体采购量很多。个体供应商、买方销售量或者采购量的增幅会诱使它们开展前向或后向一体化。无论一体化是否发生,供应商或者买方的议价能力都会上升。

  行业规模增加还有可能吸引新进入者,这有可能让现有的领导企业头疼,尤其是新进入者是颇有建树的大型企业时更是如此。虽然很多大型企业从行业诞生一开始就凭自己的技能和从已有业务中获得的资源进入行业,但它们却只在达到了一定的绝对市场份额后才会进入行业,这是为了抵偿进入成本,同时也是希望能借此大力提升总销售额。比如,在休闲汽车行业,一开始进入行业的企业是白手起家的小企业以及实施多元化经营的小型拖车制造商,后者的生产过程与休闲汽车的制造过程类似。随着行业规模的增大,大型农业设备和汽车公司开始进入。这些公司凭借已有的运营资本有充分的条件在休闲汽车行业竞争,不过它们却把早进入行业的机会让给了小型企业,让它们有机可乘,扩大市场份额,最终向业内外人士证明,等到行业发展到相当成熟的阶段,这些大型企业才进入。

  投入要素和货币成本的变化

  每个行业都使用一系列的投入要素来进行生产、分销和营销。这些投入要素成本或者质量的变化会影响整个行业结构。受到变化影响的投入要素可以按照下列标准进行分类:

  ·工资水平(包含劳动力总成本);

  ·物质成本;

  ·资本成本;

  ·沟通成本(包括媒体);

  ·交通成本。

  增加或者降低产品成本和价格可谓是最明显、最直接的行为,因此会影响需求。例如,制作电影的成本近年来上升非常快。这种成本的上升将很多独立电影制片厂挤出市场,尤其是美国国会通过立法——1976年税收改革法案,缩小了电影减免税的范围。该项举措使独立制作人的融资渠道进一步缩减。

  工资水平或者资本成本的变化会改变行业成本曲线的形状,改变经济规模或者提升资本对劳动力的替代。提升服务呼叫和产品交付的劳动成本在很多行业是具有根本影响力的战略。沟通或者运输成本的变化能推动生产的重组,这将影响进入壁垒。沟通成本的变化可能导致企业使用性价比较高的不同销售媒介,进而改变产品差异化的成本以及分销安排等。此外,交通成本的变化可能改变地域市场的边界,进而增加或者减少行业内竞争企业的数量。

  汇率的波动也能对行业竞争产生深远的影响。自1971年以来,美元兑日元和许多欧洲国家货币汇率的贬值就曾触发很多行业战略地位的变化。

  产品创新

  行业结构变化的主要来源是各种类型的技术创新及其背后的起因。产品创新是一种重要类型。产品创新能够拓宽市场,进而促进行业的增长,并且提升产品差异化的程度。产品创新还能产生一些间接的结果。快速推出新产品这个过程伴随着高昂的营销成本,这本身就能创造移动壁垒。创新可能要求使用有可能改变规模经济或者其他移动壁垒的营销、分销或者生产方法。产品的大幅度改变可能使买方积累的经验失效,进而影响其采购行为。

  产品创新可以从行业的外部开始,也可以由行业的内部进行。彩电由美国无线电公司率先开发,美国无线电公司是黑白电视机的行业领导者。然而,电子计算器是由电子公司而非机械计算器或者计算尺生产商推出的。因此,预测产品创新涉及分析可能存在的行业外部的创新来源。很多创新呈现垂直方向,由行业的客户和供应商启动,而行业产品却是这类投入要素的重要客户或者供应来源。

  产品创新对行业结构变化的影响可以通过电子表的诞生来说明。生产电子表的规模经济大于生产绝大多数传统表类产品。在电子表行业竞争要求投入大量的资本,具备与在传统手表业竞争完全不同的技术实力和基础,因此移动壁垒和手表业的其他结构要素也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营销创新

  与产品创新一样,营销创新能通过增加需求直接影响行业结构。在广告媒体应用方面的创新、新型的营销主题或者渠道等都会为企业拓展客户群、降低产品或者服务的价格敏感度(提升产品差异化)创造条件。比如,电影公司通过在电视上播映广告刺激需求。同理,发现新的分销渠道能够拓宽需求或者提升产品的差异化,提升效率的营销创新能降低产品的成本。

  营销和分销的创新还能影响行业结构的其他要素。新型的营销方式可能会受到规模经济增大或者减少的影响,因为这样会提高或者降低移动壁垒。比如,从低调的平面杂志广告转向网络电视进行葡萄酒的宣传,就增大了葡萄酒业的移动壁垒。营销创新还能改变企业应对买方的实力,影响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之间的平衡,进而使得竞争态势更加多变。

  工艺创新

  最后一类可能改变行业结构的创新是生产过程或者工艺创新。创新可以改变生产过程的资本密集度,增加或减少规模经济,改变固定成本的比例,加强或者减弱垂直一体化的程度,影响经验的积累过程等。所有这些因素的变动都有可能改变行业结构。增加规模经济或者拓展经验曲线超越国内市场边界的创新能导致行业的全球化(见第13章)。

  互动性行业变革进程可能会触发生产制造过程的变化,1977年计算机服务机构业务的变化就说明了这一点。计算机服务机构可以使用户获得计算机功能服务和一系列程序,包括商界、教育界和金融机构的用户。传统意义的服务机构往往是本地或区域性组织,主要利用小型会计或工资结算软件服务小型企业。而今,小型计算机这种替代品的出现使得小型机构也能轻而易举地提供计算机的功能服务。结果,行业内出现了遍布大型区域和全国范围的服务机构。首先,计算机服务机构开发了更加复杂的计算机程序来实现服务的差异化,区分自己提供的服务与小型计算机服务的区别,这要求企业进行大量的投资。这类投资在很多用户中分散开来,提升了行业的密集度。其次,迫于低成本的压力,向企业提供计算机功能的服务使得企业必须高效利用各种设施。这种发展趋势使得公司趋于在全国范围内发展,以便充分利用时区的不同来利用闲置的生产力。最后,计算机技术不断趋于复杂化,提升了短期内创建计算机服务机构的技术壁垒。在行业变革进程中聚集起来的这些力量导致了顶级服务机构生产过程的变化。

  改变行业结构生产过程的创新可能源于行业外部,也可能源于行业内部。设备供应商提供的计算机控制机床和其他制造设备可能会导致行业内规模经济的上升。20世纪50年代在玻璃纤维生产商中发生的创新导致了船舶上玻璃纤维材料的应用,这大大降低了设计和建造游船的成本。进入壁垒的下降使得很多新公司进入该行业,最后导致行业利润大幅度缩水,当行业于1960年和1962年实施清算洗牌的时候,很多企业纷纷倒闭。在金属制罐行业,钢材供应商花费了大量的资源来捍卫钢罐市场免受铝罐的侵袭,它们大幅降低了钢材的规格,使用新的技术来降低生产成本。所有这些例子都表明企业必须要不断超越行业的边界,拓展自身技术变化的视野。

  关联行业的结构变化

  由于供应商和客户所在行业的结构会影响其议价能力,因此关联行业的结构变化对行业创新具有重要的影响。比如,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衣服零售业和硬件行业就出现大量连锁经营的趋势。零售业的结构趋于集中,零售业对待自身供应商的议价能力也在提升。服装制造商受到零售商的排挤,后者订购要求的交付期越来越短,还要求在其他很多方面做出让步。生产商的营销和促销战略不得不进行调整,服装生产的集中度也有望增加。零售业发生大批量销售的革命,这对其他行业也产生了类似的影响,包括钟表、小家电和化妆品等行业。

  关联行业集中程度或垂直一体化程度的改变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这些行业的竞争方式的微妙变化也是影响行业变革的重要力量。例如,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初期,唱片零售商废止了允许客户在店内播放唱片的制度。在唱片关联行业发生这种变化的影响后来证明非常深远。由于客户不能再在商店内播放样本唱片,无线电台播放的唱片就对唱片的销量至关重要。然而,由于广告费与收听率直接挂钩,电台播放模式转为排行榜前40位模式,即只播放最受欢迎的歌曲或者唱片。这样一来,新人出道,其唱片很难获得在电台播出的机会。零售业的变化为唱片行业注入了新的影响因素——电台,这进而改变了唱片企业成功的战略要求。此外,这种变化还要求唱片企业在电台订购广告时段,从而播放其新专辑,这也是新唱片播放的唯一模式,此举大大提高了唱片行业的进入壁垒。

  关联行业的结构变化的重要性要求企业仔细分析这些变化,并为自己所在行业以及供应商和采购商所在行业的结构变革做好准备。

  政府政策变化

  政府对行业的结构变化会产生重大的实质影响,通过对某些关键战略要素实施全面管制,包括进入壁垒、竞争行为或者利润率,政府政策能对行业施加直接的影响。例如,悬而未决的健康保险法案、成本和成本赔偿方案会从根本上影响私人医院和临床实验行业的潜在利润水平。营业执照要求是一种直接的政府管制方式,往往会限制进入的发生,并树立进入壁垒,保护行业内现有企业。政府定价管制的变化也会对行业结构产生最基本的影响。近来,证券交易从对法定固定佣金制转变为协商佣金制,这种转变产生的重要影响就是一个例子。固定佣金制为证券公司创造了价格保护伞,因而竞争从价格转向服务和研究。固定佣金制的终结,使竞争转到价格领域,很多证券公司被踢出局,要不即刻清盘,就会被其他公司收购。新环境的移动壁垒大大增加。政府行为有可能大力提升或者降低国际竞争的激烈程度(见第13章)。

  政府对行业结构实施的间接影响主要是通过监管产品质量和安全、环境质量以及国外投资的关税等手段实现的。很多新产品质量和环境法规的出台使得资本要求获得提升,同时随着研究和测试要求的提升获得了规模经济,虽然这些法规的出台带有一些理想的社会目标。这样一来,行业内的小企业竞争地位变得更加不利,也为行业外新企业的进入创造了进入壁垒。

  政府实施产品质量管制的影响,可以用安保行业的情况来说明。保安公司由于缺乏对保安人员进行武器使用、逮捕技巧等方面的训练,惹来了很多非议。对保安进行法定的岗前培训也进入立法的议程。虽然大型公司很容易达到这一点要求,但是很多小型公司可能会因为管理费用的升高和大量招募具有高技能的员工而遭到重创。

  进入和退出

  进入对行业结构显然有明显的影响,尤其是大型知名企业从其他行业进入更是如此。企业之所以进入行业,因为它们看到了进入行业后增长的空间以及超过进入成本(或者克服移动壁垒成本)的利润。根据多个行业案例分析的结果,行业增长是外来企业认定进入行业有重大利润空间的最重要的信号,虽然这种看法有可能有误。进入还伴随着昭示未来增长率的诸多可见迹象,比如法规变化、产品创新等。能源危机和有关联邦补贴的立法已经触发了进入光伏太阳能行业的行动,虽然市场对太阳能的需求不算很大。

  通过收购或者内部发展,某个发展基础良好的公司进入了行业,这往往是行业结构变化的重要推动力。来自其他市场的企业往往具备改变新行业竞争方式的技能或者资源。事实上,这恰恰是很多企业选择进入行业的最大动力。这类技能和资源与行业内已经存在的技能和资源不同,其具体的应用方式改变了行业结构。此外,其他市场的企业也有能力比行业原有的企业更好地辨别改变行业结构的机会,因为它们在这个行业里没有实施过战略,所以有能力更好地意识到可能应用于行业内竞争的行业外技术变革。

  我们可以举个例子。1960年,美国葡萄酒市场主要由小型的家庭作坊来生产优质葡萄酒,并在区域市场内出售。当时业内很少有为葡萄酒做广告或者促销的先例,也很少有企业具有全国性的分销网络。行业内绝大多数企业竞争的主要方式是生产最优质的葡萄酒,行业利润处于中等水平。20世纪60年代初期,很多大型消费品营销公司(如赫布莲和美国商标公司)相继通过内部发展或者收购现有的葡萄酒生产商进入行业。它们开始在消费者广告和促销低价、优质品牌方面大量投入。其中有几家公司因为一直生产其他酒饮料,所以通过全国的酒类商店拥有自己的分销渠道,它们很快就为自己的品牌实现了全国范围的推广。不断推出新品牌成了行业的新规则。另外,它们还推出了很多物美价廉的新品。在新进入者着力开发全国知名品牌时,传统企业通常对这类产品不屑一顾。该行业领导企业的利润水平相当不俗。这样一来,与众不同的企业进入美国葡萄酒行业,引起或者至少加速了行业的重大结构变化,而早期在这个行业白手起家的家庭作坊不可能有这样的技能、资源或者动机来完成行业的结构性变化。

  企业的退出减少了行业竞争者的数量,可能因此增加了某些领导企业的主导力量,进而改变行业结构。企业认定未来投资的回报不可能超过资本成本,认定该行业的赢利空间很小,因此退出市场。但是企业的退出受到了退出壁垒的限制(详见第1章),这将恶化企业整体的竞争地位。发展态势良好的企业彼此之间可能会开始恶性价格战,甚至爆发其他类型的竞争。行业结构的变化引发行业集中度的增加和行业赢利能力的攀升,这种趋势也会因为退出壁垒的存在而受阻。

  行业变革进程是预测行业变化的重要工具。每个行业变革进程都是回答各项关键战略问题的基础。例如,政府政策的变化对行业结构潜在的影响表明,企业必须自问:“政府是否有可能采取某种措施来影响我所在行业的某种要素?如果情况的确如此,这种行业结构的变化是否会影响我的竞争地位?我如何做好准备从容应对?”针对上文提出的每一项行业变革进程,我们都可以提出一系列问题。我们要定期排查这些问题的答案,而且建议各企业把它们纳入正式的战略规划过程中去。

  此外,每个变革进程都会帮助企业辨认一些关键的战略信号或者了解一些战略信息,因此企业必须不断探知环境的变化。某个知名大型企业从行业外进入,这肯定会影响替代品,应该引起负责整个企业战略规划安全的管理者的注意。如果出现警告信号,管理者应该开展一系列分析来预测行业变化的重要意义以及相应的反应。

  最后要注意的是,如果没有明显的事件向我们发出信号,那么学习、经验、市场规模的不断增大以及上述多项行业变革就必然会发生。因此,管理人员需要定期关注可能起源于隐性的行业变革进程的结构变化。

  行业变革的关键关联

  在这种分析背景下,行业变化是如何发生的?行业变化不会间隔发生,因为行业是一个整合系统。行业结构中某一个因素的变化会触发其他领域的变化。比如,营销的创新会拓展新的买方细分领域,但是服务这个新的细分领域可能触发生产过程的变化,进而提升规模经济。率先获得这些经济效益的企业将有能力实现后向整合,这种现象会进一步影响企业应对供应商的议价能力。某一项行业变化会触发导致许多其他变化的连锁反应。

  本章的讨论应该让人明白行业变革几乎在所有的业务领域都会发生,企业需要做出战略回应,而行业变革没有约定俗成的方式。任何一项有关行业变革的模式,如产品生命周期理论,都应该摒弃。在行业变革进程中还有一些重要的关联,我将在下文中提出并分析。

  行业会出现企业集中的倾向吗?

  人们似乎认定行业的发展往往会推动企业的集中。从一般意义上来讲,这句话没有通用的意义。在1963~1972年,我们针对151个四位编码的美国制造业进行抽样调查,69个行业中位居前4位的企业集中程度增长2%;有52个行业排名前4位企业的同期集中程度降低2%。行业是否出现集中,可能解释行业结构中最重要的关联,即行业竞争、移动壁垒和退出壁垒之间的关系。

  行业集中和移动壁垒同时变化。如果移动壁垒很高,而且还在上升,那么行业集中度也会上升。比如,在美国葡萄酒行业,集中程度大大提升。市场内标准质量的领域往往销售额最多,本章开篇描述的战略变化将会大大提升移动壁垒的高度(如高昂的广告费、全国分销网络、快速的品牌创新等)。结果,大型企业把小型企业远远甩在了后面,很少有新进入的企业会对这些行业内现有企业发起攻击。

  如果移动壁垒较低或者在下降,那么行业就不会出现集中的现象。当移动壁垒较低,很多经营不善的企业会逐渐退出行业,被新入行的企业所代替。如果因为经济滑坡或者整体年景不好,行业发生了企业退出的浪潮,行业集中度就会呈现短暂的上升。但外部企业一旦看到了行业利润和销售量上升的情况,它们就会竞相进入。当行业发展成熟的时候,发生整体洗牌,未必就表明行业集中度得到提高。

  退出壁垒妨碍了集中的发生。退出壁垒留住了正在运营的公司,哪怕它们的投资回报情况不好。在移动壁垒相对较高的行业里,如果移动壁垒阻碍了业绩较差的企业退出市场,领导企业便不能指望收获集中的利益。

  长期的利润空间取决于未来的行业结构。在行业发展早期阶段,尤其是推出的产品最终被市场接受后,假如行业出现较快的发展,利润率就很高。例如,20世纪60年代末期滑雪设备销售额的年增幅超过了20%,该行业内几乎所有企业都享有丰厚的财务回报。当行业增幅放缓,行业就会经历一段动荡的时期,在这个时期较弱的企业会因不堪激烈的竞争而退出市场。所有企业都有可能在调整阶段遭受一定的经济损失。剩余的企业是否享有高于平均水平的赢利能力,主要取决于移动壁垒的水平以及行业的其他结构特征。如果移动壁垒较高,且随着行业成熟度的不断提升,行业内留下来的企业就会有比较丰厚的回报,哪怕整个行业处于较慢的增长期。如果移动壁垒较低,行业增长速度很慢,行业高于平均水平利润率的情况就会终结。因此就算这类行业比较成熟,企业也不可能达到与发展期相同的利润水平。

  行业边界的变化

  一个行业发生结构性变化,往往伴随着行业边界的变化。本书第1章已经阐述了这个问题,图8-3中针对虚线位置的判断就是行业边界。

  行业变革的趋势是改变行业边界。行业创新或者涉及替代品变化的创新有可能通过让更多的企业纳入竞争范围,而扩大行业范围。减少木材的相对运输成本导致了木材可以在全球范围内供应,而不再局限于某个大洲之内。创新提升了电子监控设备的可靠性,降低了成本,引发了这类设备与安保服务之间的激烈竞争。行业的结构变化使供应商实现垂直一体化,这意味着供应商也有可能是企业的竞争对手。采购自有品牌产品的买方大量买入,并决定产品设计的标准,这类买方有可能成为企业在制造业的竞争对手(西尔斯)。行业变革的战略影响分析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分析行业边界受到影响的过程。

  图8-3 行业边界

  企业能影响行业结构

  本书第1章已经说过,我在这里再次强调企业的战略性为何会影响行业的结构变化。如果企业理解了行业结构变化对自己竞争地位的影响,企业就会试图从多方面按照有利于自己的方式影响行业的变化。无论是通过正确应对竞争对手的战略变化,还是通过主动进行战略变化,都能做到这一点。

  企业影响行业结构变化的另一种方法是保持对可能导致行业变革的外部力量的敏感度。企业应该率先引导这些力量按照有利于企业竞争地位的方式发展。例如,可以引导特定形式的监管变化,也有可能通过与开创性企业签订技术许可或其他协议改变创新扩散的途径,因为扩散的途径不一定要从行业外部开始。可以主动出击,提升互补产品的成本或者供应,比如直接提供帮助,来促成行业协会的形成,或者将自己的情况告知给政府。依照这种思路,可以积极利用其他可能引起行业结构变化的重要力量。企业不能把行业变革当成既成事实,也不能无条件接受,而是应该发掘其中的机遇,积极应对。 全球战略思想研究合集(套装共8册)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