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仗剑问侠录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第166章池塘边,书生远山回家
宝痴的戒指着实名不虚传,一眼望去,神识便宛如陷入了无边无际的宝物海里,堆积在各处的宝物就像是不要钱的破烂,然而仔细翻看过后,燕宁却能认出其中几样居然是名列出袖榜百位左右的神兵利器,财大气粗的宝痴啊,可怜惨死。
收好宝痴的戒指,燕宁旋即屁颠屁颠地再去泡茶,转身小溪和小斧便已然随意地进入到绿叶里的青山幻境,临离前还拽走了草舍里仅有的一床被褥,并留下一句话:“弄点晚饭送进来。”
丢下茶叶茶壶,烧火做饭,不多时便做好两碗满满当当的刀削面,没有其他多余的食材只能煎两个荷包蛋,然后连同一小桶热水,两个铜盆两条毛巾,都被燕宁挨次放到那片微小的绿叶之上,晃荡出来的一滴面汤刚好落到绿叶间,青山便洒下一片温热的雨丝,砸到正躺在被褥里看星空的小溪脸上,于是惹来坐在灌木丛旁的小斧的嘲笑。
擦净绿叶间的面汤,燕宁趴在旁边小心翼翼地询问着有无关系,虽然没有得到回应,但燕宁却仍旧乐此不疲,毕竟拿人手软嘛。
看着草舍里空荡荡的床,燕宁满意地笑着收起绿叶,坐在床畔,一夜修行未眠。
第二日清晨醒来,按照昨天所约将东西送进了青山里,至于结庐的材料也大都是就地取材,颜子仪和小师叔江云士只是尽心尽力地帮着忙,没有多加过问,因而燕宁的内心非常感激,想着临走前一定要给他们留下点什么以作报答。
……
今日暑光微烫,偶有凉风,怎么看也都是初暑里最好的天气,所以每个人的心情也都很好,当然更重要的是夫子今日便会周游天下归来,比往年提前了一段时间。
清风起,暑意盛,罕有游客的西樱郡来了一群陌生面孔,从城门洞穿过,走在青石板上,引来西樱郡居民炽烈的目光,纷纷对着领头的那人躬身施礼,敬道:“夫子。”
身形高大的夫子走在前头一一回礼。
他肩后一步跟着钟长夜、冉伯牛、冉仲弓、冉子有四弟子,驾着牛车,牛车上坐着脸色渐红润的灰袍人,恢复元气的羽按住横放在车板上的霸王戟,看向四周的眸子里满是好奇。
在四弟子和牛车的身后又跟着十几张陌生的面孔,这些人都是夫子在周游天下的过程中新得的儒家弟子,其中就有燕宁在才气冲天的昏睡过程中所看到的那许多人,冉伯牛手中捧着的骨灰盒装的则是东颖郡湖村的那位残疾男子。
随着燕宁的才气冲天,天下也骤起百束才气,每一束才气代表的就是一个觉醒才气的修行者,而这百人也都是颜子仪在游学时,以及夫子在周游天下时所遇到的孝善仁义人,他们必将会成为儒家弟子,故儒家势必再添至少百位弟子,其后慕名而至者定然更是不少。
儒家渐而再兴盛,这就是夫子口中所讲的能够改变儒家气运的人出现了。
郊野的儒家西山山脚处,樱花落尽,嫩叶绽绿,原本随意摆着的方桌方凳尽数移到了枝叶繁茂的樱树下,盛着凉水的木桶挤在一堆,读书不倦的十一读书人此时也没有以各种姿态坐在方桌前,而是齐心协力地在缓坡草甸搭建一片遮阳棚,毕竟夏日长酷烈难捱。
山道口的丛生野草再度晃荡起来,颜子仪从山顶而来。
十一读书人俱是停下手中的活计,在衣衫上擦拭一番后,齐齐朝着颜子仪躬身行礼。
颜子仪驻足回礼,没有在此多加逗留,步履匆匆地从城西郊野朝着城中行去,赶在夫子之前去到樱花第几桥,夫子迎面而来,颜子仪揖手恭谨道:“夫子。”
夫子点了点头,肩后四弟子随即行礼:“大师兄。”
身后十几个新收的儒家弟子也跟着四弟子行礼,神态动作略显生硬,恭谨道:“大师兄。”
回礼后,颜子仪很自然地便同夫子并肩一道前行。
路上颜子仪听了听牛车上的两人和新收弟子的故事,接着又把燕宁的情况,以及小师叔以秋草破碧笼金锁,战退施清的事情讲述了一遍。对于小师叔的事情夫子没有任何表示,甚至连神情都没有变化丝毫,在第二次周游天下的时候他早已习以为常,至于燕宁,夫子倒是多问了几句。
从樱花第几桥来到郊野山脚处,与十一读书人见礼后,夫子便让他们也随着一同上山。
听此言语,那十一读书人面露欣喜,激动不已,扔下即将搭建成功的遮阳棚,跟在最后面。他们欢欣而郑重地拨开野草,踏上山道,只是认真地观览着花树湖田雾,不敢说话,但心中却在惊叹那老青牛好生厉害,拖着车和人行在山道上也像是如履平地。穿过浓雾,入眼葱绿鲜红,更是震撼无语,年纪大些的甚至还在以袖掩泪。
小师叔早在崖坪间等候,依旧是一番见礼。
老青牛轻车熟路地独自在崖坪间晃悠着,夫子和小师叔陪着灰袍人和羽在四面通风的茅庐里喝茶聊天,大师兄颜子仪在旁侍奉,其他师兄弟则在潭边烧火做饭,山脚十一读书人尤为勤奋,抢着忙活,谁也不想进入山顶却没能成为夫子的学生。
燕宁因小溪和小斧的缘故,在得到颜子仪和小师叔的同意后,正独自在草舍附近忙碌着就地取材。若小溪和小斧觉得无聊了,就会从青山幻境里出来,喝着茶,翘着腿,看着燕宁切菜的模样,胡乱聊着,总归都是燕宁一人忙。
夫子回来的消息没人告诉燕宁,是夫子的意思,再加上林涛蝉鸣瀑布落潭声较为响亮,两地距离相隔也较为远些,因而他对崖坪间的动静没有任何察觉,此时他正从松柏林的边缘往临崖背风处的第七座草舍走去,准备生火,烧煮三人份量的午饭。
……
近西樱郡的某处官道畔,绿树阴浓,有一方浅浅小池塘。
浓阴里,池塘边,此时正坐着一名从京都赶来的青衫书生,小饮葫芦里的清酒,轻食掌心处的糕点,风尘仆仆不掩眉目温和。
不多时,青衫书生盖好酒塞,拍落糕屑。
起身后,眺着平常人目力所不能及的远山,望着池塘里似有实无的远山倒影,轻声喃道:“小师弟,我来接你回家。” 仗剑问侠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