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仗剑问侠录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第129章剑斩秋林,符镇冬湖(下)
彻骨生寒。
胡乱翻腾的冬湖横流像是毫无章法的快刀,入湖而散的神识成了一团乱麻,意识渐而涣散的燕宁痛不欲生,仿佛一根根金属细线勒在心窝间被用力拉拽而产生的切割之感。
冬湖不深,顷刻间便触到了底部的湖泥,即便此时燕宁很奇怪地没有呼吸上的困扰,但湖底的寒水在横流的搅动下也已是压力骤增,如同小山般的铁锤从天而降,砸到身上,此刻早就无法自主操纵身体的燕宁陡然间便昏倒在湖泥之上。
快刀斩乱麻,斩不断,理还乱。
燕宁识海中的磅礴神识不受控制地喷涌而出,好似见到了它们所欢喜的事物一般,争强好胜地朝着冬湖横流抢去,唯恐落后一步。
怪老头师傅和唐云天曾都或明言或暗指燕宁的神识天赋十分不俗,闭目即凝神识,初凝神识便上触星月,广游万里,在起跑线上便遥遥领先同辈之人,如今又是得《龙象石磨锻识法》相助,且境界皆有所提升,其识海中的神识更可谓是旖旎壮观而难以量化,由此燕宁总能直见本质,一语中的,比如感受柳叶脉络河面波纹小楼曲线瓦隙的时候。
当然,此时亦是如此。
神识之所以争强好胜地朝着冬湖横流抢去,其实是因为冬湖横流能够让它们得到巨大的好处,就像是三两个饿死鬼也会朝着一张不十分圆的饼抢去,顾不得面子,唯恐落后一步。
也好比《龙象石磨锻识法》中具化的龙象石磨,冬湖横流可以压缩打磨燕宁识海中那些如乱麻般散漫的神识,使得燕宁十分不俗的神识天赋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
以往像怪老头师傅和唐云天也尽数发觉了燕宁识海中的那些如乱麻般散漫的神识,但他们却束手无策,无力使那些神识得到充分的压缩打磨,进而提升燕宁的境界。然而此时冬湖横流却助了一臂之力,也算是燕宁在祸福相依之地所得到的第一份福缘,一如石若金。
……
……
神明大陆之上从未流传过火焰纹糖枫枫叶变黄的故事。
但这并不代表没有。
湛蓝秋空下,住在黄金茅屋里已有三个半月的石若金仍旧闭目安宁,身处透不进光亮的幽暗空间中宛如被包裹着一个蚕蛹,正在孕育着一只不寻常的金蛾。
自行走在一片青黄红三色相间的山岭之上以来,按照正常的时间流速计算,石若金已经在这个陌生世界里度过了整整一年。
一年里,他走了八个月,睡了半个月,然后又若有所思了三个半月,若说这片深秋世界是他的福缘之地,那也该有些收获了。
山风再起,穿行在秋林间。
满缀秋林的黄叶遵循着世界的规则开始簌簌作响,然后如大限将至的枯叶蝶般飘零落下,倘若用一句至真至简的言语来描述此时此景,那就应当说是天庭神仙给秋天的大地披上了一层金黄色的衣衫。
秋林如老发。
须臾间,黄叶遍野,光秃秃的难看秋枝间清旷一片。
黄色枫叶搭成的黄金茅屋也渐渐似有墙皮脱落,如同蚕蛹里的金蛾在拼尽气力地伸展着幼小的身躯,渺小但有力。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黄金茅屋坍塌了一半有余,露出石若金舒展平静的眉目,以及七分断剑的普通剑鞘,且腰腹处堆积的黄色枫叶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化为虚无,看起来就像是一条金黄棉毯正在被某个不苟言笑的绣娘拆线撕布,要求重新绣过。
石若金的身后似乎荡起了一阵难以抵御的莫名波动。
埋住下半身的黄色枫叶加快了化为虚无的速度,就连火焰纹糖枫数十根光秃秃的秋枝也在一片红色光芒中释放出内心向往自由的澎湃豪情,隐隐间仿佛真得燃烧了起来,以死亡的方式冲上了美丽的天堂。
哪怕是枫树中最坚硬的木材,也依旧挡不住内心深处的那团熊熊之火。
黄色枫叶消散而尽,石若金缓缓起身,睁开了隐有耀天神采激射而出的双眸,呛啷一声,寒光起于剑。
那是一柄断剑,石若金紧紧握在手中,就是堪比生命的伙伴。
剑有十分,断了三分,只剩七分。
横剑于胸前。
山风拂过,发出铮鸣,像是断剑斩碎了山风。
火焰纹糖枫数十根光秃秃的秋枝燃烧殆尽,先前倚过的树干也渐有火痕蔓延,附近一圈无黄叶覆盖的褐色林地缓呈焦黑,便在此时,石若金动了。
一剑斩秋林。
遍野的黄叶,光秃秃的难看秋枝,在这一剑神威之下,尽数枯萎,化为灰烬,随山风向着不可知之地飘散而去,此时这一剑的余威方才波及到全然不知危险将至的山风身上,然后山风便再也没有回来过这片始终秋意弥漫的山岭秋林。
与此同时,火焰纹糖枫借燃烧的方式结束了自己坚韧的生命。
剑悬身侧,石若金负手立在一片白茫茫的纯粹空间之中,转身看向自己身后的那块殷红如血的枫木。
那块枫木是火焰纹糖枫留下来的本命宝物。
补了悬在身侧的七分断剑。
自此往后,七分断剑有十分。
……
……
这片深秋幻境里有人剑斩秋林,那处凛冬幻境里有人符镇冬湖。
按照正常的时间流速计算,燕宁昏倒在湖泥之上已有七个月,同石若金一般无二,燕宁同样在这片陌生的世界里度过了整整一年。
时日像白驹,走得麻溜。
冬湖横流安静了许多,那些如乱麻般散漫的神识也渐趋稳定,不再争先恐后地朝着冬湖横流抢去,宛如一只只吃饱而厌食的幼兽,等它们自主回到燕宁识海之中的时候,平静地蛰伏着像是蓄势待发的猛兽。
最后一道冬湖横流成了涟漪晕开,最后一缕神识心满意足地回到识海之中,燕宁从长达七个月的昏睡当中醒了过来。
一朝苏醒,冬湖震荡。
燕宁平静且惘然地站立在湖泥之上,仿佛感觉不到湖底的巨大压力在挤压着自己的身体,至于彻骨生寒的湖水早已不算是什么问题。
身子微颤,燕宁不在乎地抖落冬湖横流压缩打磨神识时所遗留在毛孔间的细密血珠,然后行走在湖底通行无碍。
走了不知多长时间,燕宁终于从自己的识海中震惊地发现了某些变化,于是化身为箭,踩塌一片湖泥,带起数道水柱,从湖底纵身跃起,飞至湖畔,将湖畔以及林子边缘的积雪打湿消融,湖水翻腾不止。
小雪飘舞,柴湿火熄。
燕宁神情欢喜地立在湖畔,或是厌烦翻腾不止的湖水很是恼人,或是喜悦识海中的某些变化很是动人,于是欣而画符。
一符镇冬湖。
蜿蜒起伏歪歪扭扭的符字引起元气共鸣,黄纸上霍然生出一股天寒地冻般的气息,所画之符落到湖心时,不结冰的冬湖,瞬息间,寒而结冰。
冬湖,林子,小雪。
不见。 仗剑问侠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