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老龄社会工作方式和健康状态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如何优雅的老去(套装共5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第5章 老龄社会工作方式和健康状态
2015年,日本超过100岁的长寿者已经超过3万人,人们对不依赖护理的自理生活生命期间即健康寿命的关注不断增强。健康老龄化能够提高老年人的社会参与度,提升生存价值、生命质量。尤其是在平均寿命和健康寿命男性相差9年、女性相差12年的情况下,想方设法延长健康寿命、增加老年人社会参与的机会非常重要。近期调查结果显示,65岁之后仍有工作意愿的老年人比例超过了六成。本章将从公共卫生的视角,阐述老龄社会的工作方式和健康状态。
1 老年人的社会参与、社会作用和健康状态
日本各地区现在都有各种各样延长健康寿命的方式。其中,最广为人知的护理预防方式之一就是“长命百岁体操”,见图5-1。发源于高知市的这套体操是高知市保健所的堀川俊一所长带领的保健福利团体自2002年开始开展的一项居民活动,它的目标是推动老龄化不断加深地区的护理预防。
图5-1 长命百岁体操
参与者根据自己手脚的肌肉承重能力,手握着200克到2千克不等的重物,跟着视频的动作画面做30分钟左右的体操。不管是谁,当天都可以参加。这套有助于维持大多数老年人都在衰减的柔韧性和肌肉力量的体操受到了当地老年人的热烈欢迎。现在,在高知市内就有300多个场所每周开展1~2次此项活动,高知县内的其他地方以及40个都道府县220个市町村也都陆续推广了这一活动。甚至每年都有来自全国的爱好者聚集在一起,进行一次交流大会。
详细情况暂且不说,这一活动成功的秘诀之一就是政府最初给予最小限度的行政援助(免费借用视频及哑铃,以及最开始的4次技术支持),之后就交由市民自己负责。
参加者们不只是为了聚在一起做操,做完操之后还会聚在一起聊天或者参加一些兴趣小组活动。体操活动可以说是把参加者们召集了起来,还为他们提供了场所。
同样,四国德岛县上胜町的“彩色公司”是另外一个广为人知的例子。起源于老龄化率超过50%的山间人口稀疏地区的老年人努力工作的故事甚至被拍成了电影,广为流传。“装饰物”是用作料理彩色装饰的四季树叶和花朵。日本料理中彩色装饰是必不可少的,山间人口稀疏的地区恰恰是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将这种优势利用起来,从1986年起这些地区就开展了由老年人栽培、发货、销售树叶和花朵的生意。经过若干年的积累,至今他们的销售范围已经涵盖了多种“装饰物”,年销售额超过5亿日元。
他们已经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建成了一套“上胜信息网”,个体户老年人过去用台式机,现在是熟练地使用平板电脑,查看当天销量较高的树叶种类,然后自己接受订货并外出采集。其中有的人年销售额超过1 000万日元,也有的人不是为了钱,就是想“靠自己的力量给孙子买份礼物”。而这一地区的医疗、护理费用人均每年只有20万日元左右,远远低于周边其他的市町村。
这两则应对超级老龄社会的区域先进事例,告诉我们老年人参与地区活动、持续参加经济活动的重要性。同时,这也表明老年人的社会参与、持续就业与自身的健康状况密切相关。
2 从人口结构来看老龄社会的健康问题和老年人就业问题
日本率先步入超级老龄社会,今后超级老龄社会将成为一个全球性课题。联合国预计,2050年全世界65岁以上的人口比例将从2015年的8.3%上涨到16%,分地域来看,亚洲是18.2%,欧洲是27.6%,北美洲是22.7%,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区是19.5%,大洋洲是18.2%,非洲是5.9%(其中撒哈拉以南非洲是4.9%)。除了非洲,其他各大洲都超过了15%。2050年75岁以上老年人口预计将从现在的3.3%增长到7.6%。
另一个大问题就是城市化的发展。现在,世界各地的城市人口数量都在不断增加。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的世界城市化预测显示,1950年城市人口只占总人口比例的30%;2011年城市人口首次超过了农村人口,之后持续增加;2014年城市人口占了世界总人口的54%;预计到2050年,66%的总人口将居住在城市里。
城市地区的贫困率比农村低,水资源及医疗等公共服务覆盖率相对较好。城市居民整体的健康状态相对较好,城市化发展导致死亡率下降,之后出生率大多开始下降,最终导致老龄化不断加深,而且大多都伴随着少子化。
2016年版《日本厚生劳动白皮书》的副标题为“思考超越人口老龄化的社会模式”,正面提出了这一问题。该白皮书记载了对民众开展关于老年生活和就业的调查的结果。在调查中,调查人员询问年龄在40岁以上的男女居民:“年老之后,您担忧什么?”回答“健康问题”的人数比例最多,达到73.6%,其次是“经济问题”(60.9%)。
2015年,60岁以上的就业人数,60~64岁是534万人(62.2%),65~69岁是399万人(41.5%),70岁以上是330万人(13.7%)。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日本各年龄段的就业率都很高。除此之外,即便现在不在工作,但仍有就业意愿的人也很多。一项针对60岁以上男女的详细调查数据显示,希望工作到70岁左右的人占23.6%,工作到75岁左右的人占10.1%,工作到76岁以上的人占2.7%,想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终生工作的人占29.5%,总计65岁之后仍有就业意愿的老年人比例已经上升到65.9%。该白皮书对于实现“终生工作社会”意义重大。
对此,日本2012年修订了《老年人就业稳定法》,废除了退休制度,提高了退休年龄,引入继续就业制度等,规定企业有义务实施废除退休制度、提高退休年龄、引入继续就业制度等确保老年人就业的措施。通过建立确保就业的相关机制,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就业社会环境,使得老年人可以工作到65岁。今后,我们将研究如何确保超过65岁仍有就业意愿的老年人的就业机会,经过劳动政策审议会的讨论来修订法律,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机制,促进老年人的企业就业、中老年人再就业援助、地区就业机会的多样化及保障、银发人才中心的功能强化等。
3 生命历程的老化及身心机能变化
要想年老之后还能继续工作,必须事先了解随着年龄的增加,身心机能会产生什么样的变化。伴随着老化而出现的健康状态变化,是所有人都会经历的现象。另外,这种变化并不是到达一定的年龄之后迅速开始的,而是在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人生过程中循序渐进的。
所谓生命历程法,并不是将健康分为有无疾病两种状态,而是将生命作为一种随着时间流逝连续变化的状态。根据这种变化进行相应的支持,这种支持包括社会的视角和观点。
世界卫生组织于2000年左右相继发布了生命历程的相关报告。如图5-2所示,报告中对伴随着年龄增长产生的身体机能变化做了如下阐述。
整体而言,心肺功能、肌肉力量等身体机能在青壮年期早期迎来高峰,之后就不断下降,但下降的程度及速度因人而异,尤其受吸烟、喝酒、饮食以及运动习惯等生活方式的影响较大。对个人或集体的政策宣传有可能延缓身体机能下降的速度,身体机能下降可以认为是一个可逆的过程。另外,社会阶层、居住环境、劳动环境以及教育学历和经济贫困情况也会对老年期的身体机能下降产生影响。
图5-2 生命历程和身体机能能力
资料来源:WHO,"A Life Course Approach to HeaIth,"2000.
老年期的健康状态及活跃程度是之前整个生命历程的各种事件的结果,而且也是个人对无法修正的社会或经济因素的映射。图5-2的“障碍阈值”(disabled threshold)表示自理状态和需要护理状态的界限。随着各项援助增多等社会环境的变化,“障碍阈值”会变低。另外,因具有补足身体机能的科技进步,“障碍阈值”也会变低。男女差别也是重要因素,女性的平均寿命较长,需要护理的比例也高,必需护理的期间也更长。
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老龄化和健康世界报告》,强调在生命历程的整体大潮流中捕捉和总结与年龄有关的变化的重要性,并对通过优化机能能力实现“健康老龄化”的相关制度构建进行了阐述。
但这只是确认了老化与身体机能下降存在些许关联性,而老年人的身体机能下降并不遵循一定的模式,因此必须要针对每个人的身体机能水平分别进行应对,并通过新技术手段补足已经失去的身体机能,从而使老年人得以继续社会生活,提高生活质量。该报告一直强调,为了实现健康老龄化的支出并非是费用,而是一种投资。
要理解老年人的身体机能能力,就一定要理解虚弱状态(frailty)。这是老年期常见病之一。如果在身体活动能力下降、肌肉力量下降、动作迟缓、容易疲劳和耐力下降、非有意的体重减少5项中符合3项,就可以称为虚弱状态。这是一种因身体机能下降和肌肉力量丧失容易引起不健康的身体状态。
图5-3是日本全国调查(2013年)显示的65岁以上需要护理人士的分性别护理主因。脑中风与心脏疾病共占到女性需护理主因的17%。而老年病的关节疾病和骨折约占30%,失智症约占18%,年老引起的衰弱约占15%,这些因素占了护理主因的大约2/3。老年病因素在男性需护理主因中共占35%左右。
图5-3 65岁以上需要护理人士的分性别护理主因(2013年)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日本厚生劳动省《2013年居民生活基础调查》编制而成。
东京大学秋山弘子等的调查显示,关于与老化相关的生活自理程度的变化,男性中大约有两成的人在70岁之前迅速下降,终生自理程度都很高的大约占一成,其他都是在75~80岁自理程度逐渐下降,而女性中大概有超过一成的人自理程度在70岁之前急速下降,其他都是在75~80岁自理程度逐渐下降。
4 促进老龄社会就业的健康方式
如前所述,在思考老龄社会的就业和健康问题时,首先要着眼于生命历程中身心机能的变化和维持。很多时候都是针对身体机能或社会心理机能不断下降的老年期单独研讨应对策略,但今后我们要将其看成一种随着时间变化而产生的状态变化。
目前,日本除了在职业病预防方面要求强制体检以及基于体检结果进行保健指导,针对循环器官疾病(脑中风、心脏病)、癌症、糖尿病等生活习惯疾病预防的强制体检和保健指导也在不断推广,以便维持、提升工作人群的健康状态。最近,还引入了压力检查的方法进行精神健康保健。
作为守护劳动者健康的2次预防(早发现、早治疗)、1次预防(提升健康状态)手段,这些预防机制非常重要,同时在老年病预防、护理预防方面也意义非凡。成年期高血压是老年期意外摔倒的潜在风险因素,与认知机能下降也密切相关。同样,糖尿病也与老年病密切相关。
除生活习惯疾病的预防之外,今后的职场健康管理也要注重身体机能的变化和维持。尤其随着老年就业环境的建立健全,为支持身体机能大幅下降的老年人和支持老年人长期继续就业,在预防虚弱状态的同时,必须引进机器人等技术手段补足身体机能的下降,以应对老年人肌肉力量下降的情况。
其次,从身体机能的角度来看,我们必须建立健全各项社会机制。本章开始部分已经介绍过,老年人的地区参与有助于维持良好的健康状态。社会免疫学等众多研究领域都已经得出相关观察结论。比如,我们曾以群马县高崎市仓渕町地区984位65岁以上老年人为对象进行了3.5年的追踪调查。调查显示,老年人的地区参与和社群信赖感与日常生活活动水平的下降和死亡相关。
总而言之,正是因为很多老年人都没有地区社群联结,所以今后在老龄化不断加深的城市中,机制建立和人才培养才愈发显得重要。这一时期必须建立相关的老年人收入保障措施。如前所述,40岁以上男女年老之后的担忧问题中,健康问题占了70%以上,经济问题占了60%以上,其实这两个问题可以说是互为表里。我们必须将公共养老金社会保障制度作为基础,健全就业、资产管理等收入保障制度,加深老年人的社会参与和地区联结。
最后,我们必须从职场和工作方式的角度思考这一问题。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芬兰为首的欧洲各国就在进行所谓的工作能力(work ability)研究,以从老年人的工作方式和健康状态对其工作适应能力进行研究。
工作能力的概念是指现在或将来能够工作到什么程度。芬兰劳动卫生研究所(Finnish Institute of Occupational Health,FIOH)的模型以健康状态和身体机能为基础,综合考虑个体劳动者的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动机等因素和职场环境、职场领导等职场因素进行评价(见图5-4)。具体而言,利用工作能力指数(Work Ability Index)能够评价劳动者主观的工作适应能力,恰当地进行人员调配或者改善职场环境。
图5-4 工作能力的层次模型
资料来源:Ilmarinen, J., “Towards a Longer Worklife !: Ageing and the Quality of Worklife in the European Union,”Finnish Institute of Occupational Health, Ministry of Social Affairs and Health, 2006.作者根据相关资料编制而成。
在老年人就业方面,讲究劳动者个人的身体机能与工作相协调的方式具有极高的借鉴意义。但目前还有工作能力的适当评价手法,以及维持、提高工作能力的项目开发等问题尚待解决。另外,在长期就业方式转变为不稳定就业方式的社会趋势中,必须建立健全赋予企业激励的就业环境。
武林享 如何优雅的老去(套装共5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