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掐辫子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记得刚搬到那座雅称是“人字形”俗称是“大裤衩”的高层住宅楼时,小K站到阳台上一望,一站之遥的地方,一片金碧的古式屋顶在阳光下闪着光芒,他不禁跳起脚嚷:“哎呀!怎么故宫搬咱们家这边来啦!”爸爸妈妈全笑了,爸爸便告诉他:“那不是故宫,那是雍和宫,当年雍正皇帝登基以前住的地方——雍王府……后来成了个喇嘛庙,那最后一个殿堂里,有个大佛,整个儿用一株白檀木雕成,那法相别提多庄严了……赶明儿咱们得空就走过去看看!”
可是小K一直没进雍和宫。先是学校功课紧,不光平时每天一大堆作业要应付到晚上十一二点,就是星期天也还得再到学校上辅导课——谁让他上的是重点中学,又摽着要考上重点大学呢!那一段全家和他都有个口头禅:“咳,急什么!等考上大学,想怎么玩怎么玩呗!”这话也短暂、部分地实现过,小K不负全家和中学老师的期望,考上了重点大学,在那个暑假,他和几个中学同学结伴,去北戴河痛洗了一番海水澡,回来以后,去大学报到的前一天,恰好又在阳台上眺望,雍和宫的黄琉璃瓦顶又在夕阳映照下闪着光芒,他感慨地说:“真逗!这么近的一个雍和宫,我竟然还没进去过啦!”
上了大学,除了应付日常功课,小K就玩儿命地攻英语,为“托福”做准备,这样他就比中学时候还忙还累。有个暑假,那天老K跟小K约定了,去雍和宫散散心,爷俩都快出门了,来了电话,是小K同班的女同学,约他去电影资料馆看一部法国文艺片,结果老K只好单拨儿去朝拜那个大佛。后来小K去考“托福”,考完了自我感觉良好,骑车路过雍和宫门口,潜意识里涌出个念头:何不就此进去,朝拜那大佛,感谢佛“托福”中的福佑,同时恳求佛再施荫庇,让下一步的联系学校、申请奖学金,特别是签证,都能一路顺风……可是他一抬头,雍和宫已关闭大门,原来其每日开放时间比别处名胜都短。
再后来,小K已身处美国,有一回参加一个“派对”,他偶然说起:“我在北京时,就住在雍和宫附近……”偏一位美国老太太即刻双手紧握胸前,仰头发出一声怪叹,原来她曾参加一个旅游团,游北京时去过雍和宫,她说那真是妙极了!神秘极了!……但她只能有许多的表情与肢体语言,却不能对雍和宫做出更多的介绍,于是,围住小K的美国人,便很自然地要他把“这个奇妙的庙堂”形容一番;咳呀,这可让小K尴尬透顶,根据爸爸当年那点子简介,还有自己对喇嘛教、雍正皇帝的一知半解,糊弄出一席话来,倒并不难,可自己其实并没进过雍和宫,这可真是撒谎不欲、实话难说啊!
在美国待上了一年,小K所后悔的,就并不只是没进过雍和宫,夜深人静,月光如水,小K除了能背出李白的那首“床前明月光……”再想多背一首唐诗宋词,居然没有一首能够背全,“慈母手中线……”背满四句,明知下面还有两句,却怎么也想不出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前头是什么,也茫然……光是北京的名胜,就不仅没去过雍和宫,也没亲近过钟鼓楼,没去过妙应寺白塔,没观赏过“银锭观山”,没看过一次故宫绘画馆陈列的古画……他很后悔,其实在北京时也不是绝对没有时间,他和同龄人一起,兴致勃勃地去过肯德基炸鸡店,逛过赛特购物中心,跑到全盘西化的星级咖啡厅去喝过柠檬茶,大老远地去购买过西方歌星的唱片……现在他在西方,西方人把他当东方人看待,友好地希望他哪怕是皮毛地给他们讲讲中国的琴、棋、书、画,包括“在你家阳台上就能看见的雍和宫”……他却胸无根竹,惶惑不堪!
小K现在发愿:一旦再回北京,甚至于先不回家,也要先去雍和宫!但一时也还难以实现……雍和宫啊,遥远的雍和宫!小K在静夜里为之惊悚:那真是最深刻意义上的“遥远”……他的心,隐隐作痛。 掐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