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互联网方法论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产品经理(套装共18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第六章 互联网方法论
什么是微创新?
中国以及全世界已经进入体验主义网络时代,或者说是体验经济时代。对消费者来说,体验是选择产品、选择公司最重要的依据。所以我把创新和体验结合起来,就变成了我一直鼓吹的一个新的概念——微创新。怎么定义微创新呢?从用户的角度来看问题,从行业巨头看不到、看不懂、看不起的小处着眼切入市场,通过快速地、持续地改进产品的用户体验,从而达到颠覆市场格局的目标,这种持续不断的创新就叫微创新。
我试图颠覆创新的定义。原来,我们一谈创新,就很容易陷入两个误区:首先,创新就是说我们申请了多少专利,但今天申请专利再多也只取决于你的律师,取决于你对专利的了解,很多新兴的东西并不是依靠专利做起来的;其次,很多人一谈创新往往会谈像国外企业一样看有多少个创新研究院,有多少高新技术人才。
我认为这样的创新概念既不适合一般的初创企业,也不适合实力一般的向互联网转型的传统企业,更不适合飞速变化的互联网企业。在互联网里,用户并不真正关心你背后的搜索算法,更不关心你的算法用的是第五代还是第六代技术。用户用你的产品,最重要的是在问:你给我解决了什么问题?你让我觉得舒服的点在哪儿?让我觉得好用的地方在哪儿?所以,一切从用户出发的这种创新,我都把它归结为微创新。网上有人曲解这个意思,说微创新就是抄袭,就是做一点一滴很小的改动,我觉得不是这个意思。我讲的微创新一直强调从用户出发,做用户可以感知的东西。
你觉得苹果的iPod、iPhone还有iPad有什么高、精、尖的技术突破吗?其实没有,但苹果把现有的技术以一种新的方式整合在一起,呈现在用户面前,提供了一种完全不同于视窗系统的全新体验。靠这个占领市场后,苹果就快速推新版本,每一个新版都有新的用户体验。所以说,苹果是利用做互联网软件的方式做硬件。
互联网产品,不管是客户端还是Web(网络)应用,要赢得用户,首先要找到典型用户群,提供好的用户体验。要提供好的用户体验,就得找到能打动用户心扉的那一点。这并不是说打动就能打动的,有一下子蒙对的,那是运气;有试错试出来的,那就变成了经验。
有两点很关键:第一从小处着眼,贴近用户需求心理;第二要小步快跑,快速出击,不断试错。我把这两点称为互联网上的“微创新”规律。
当年我们千辛万苦地做奇虎社区搜索,花了牛劲儿做了很大一个东西,但打动不了用户,结果就靠广告、靠推销、靠渠道生拉硬推。一旦不推广了,用户访问量曲线掉头就冲下去了。我们很不经意地做出的360,却正好打动了用户心里的那一个点,一下子就普及起来了。所以,我在公司经常讲,做产品,一定要找到那个点。
很多人说,腾讯QQ是靠社会关系把用户黏在那里的,但手机号码具有社会关系的黏性,手机用户不是一狠心就转网了吗?其实,QQ本身就有很多微创新,比如QQ文件传输速度比MSN(微软的即时通信软件)快,这就打动了用户的心。这一点小小的创新,让QQ不再只是一个聊天娱乐工具,而是变成了一个高效的办公工具,一下子就把很多坐办公室的人变成了QQ的用户。
360安全卫士从查杀流氓软件开始,也是一直在做微创新工作。查杀流氓软件就是微创新,传统安全厂商怕得罪人,不敢干,没有钱赚,不愿意干,袖手旁观看360的笑话,结果360受到广大用户的欢迎。后来,360开始给用户电脑打补丁,这也是一个微创新。别人嘲笑我们,觉得打补丁真是不一般的傻帽儿,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人家都不屑于干。我们不怕别人笑话,觉得打补丁、补漏洞能让用户的电脑更安全,那360就去干,不管有没有钱赚,有没有利可图。
那个时候,360的团队也有人想不通。我跟他们说:“一件小事,你把它做到世界第一,做到极致,就是一件大事。相反,你觉得自己牛,能写100万行代码,做出来一个大产品,技术含量高,但用户用不了,不愿意用,这种产品又有什么价值?”
360免费杀毒刚出来的时候,传统安全厂商还是嘲笑我们:看看360杀毒,只有三个按钮,太简单,不专业。现在你再看,打补丁、补漏洞成了安全软件的标配,杀毒软件也纷纷效仿360杀毒的三个按钮。
包括体检、开机加速,你要是打开360安全卫士,每一个功能都是微创新。360就是靠这样一个一个的微创新发展起来的。要做出微创新,就要像钻进用户的心里,把自己当成一个老大妈、大婶那样的普通用户去体验产品。模仿可以照猫画虎,但肯定抓不住用户体验的精髓。
其实,只要真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创新就会源源不断,像泉水一样奔涌出来。
小处着眼
我们在一个行业干久了,就会很武断地认为应该教育用户,有些技术应该灌输给用户。但一个小白用户,去一个饭馆吃饭,或者到4S店(汽车特许经营店)买车,到京东上买一台电视,他们的决策真的是很理性的吗?其实不是,他们其实是非常感性的,他们喜欢一个东西,完全和我们想的不一样。所以有时候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我们“专业人员”认为很重要的事,消费者没有感觉。比如,你辛辛苦苦做了一个产品的大改版,做了一个后台改进,但消费者没有感觉到,我认为这就不是创新。
相反,你无意中做了很小的事,但消费者觉得对他影响特别大,这个创新就很大。如果你能影响到千千万万的消费者,那件所谓的小事就不再小。举个例子,微博很流行,但之所以流行是因为它有独到的技术?实际上,微博之前博客早已存在,但是我相信没几个人能坚持写博客。你不可能每天都写2 000字,所以你就一个月写一次,一年写一次了。
其实微博是在博客的基础之上做了一项微创新,缩短了字数。140个字,会发短信就会发微博。它降低了所有人的门槛。今天很多人都很浮躁,大家都在网上看标题,所以140个字满足了快速阅读的需求。它还对新闻和资讯的生产方式产生了颠覆,因为它让很多人进来了,很多人在写微博,看微博,对传统媒体,对传统门户,对新浪自己都是一种颠覆。
如果从专业人士的角度来看,我们会觉得太可笑了,能写140个字,我还能写1.4万字呢。但这个小小的改变就产生了完全不一样的产品,完全不一样的市场效果。所以,微创新最重要的是换位思考,从用户角度出发。很多公司特别是发展到一定规模的公司,干的很多事情都会慢慢地从自己出发,总觉得自己做一款产品用户就该用,很少想想用户怎么看。
在面对很多强大对手的时候,我们想到的所谓大事,对手也想到了,因为对手往往比你强,最后容易忽略的往往是小的体验,所以从小的体验出发才有可能颠覆对手。
小步快跑
在产品的开发周期上,一个原则叫小步快跑。最近有本书叫《精益创业》,说的就是这方面内容,这非常符合我们的互联网文化。过去我们总想着有个伟大的想法,在屋里弄一帮人,闭关三年,横空出世。等你做出来了,就算产品符合当年的需要,但计划赶不上变化,市场早就不一样了。再说万一你没赌对呢?所以现在互联网讲究的是用最低的成本、最小的规模、最快的速度去尝试一个粗糙的东西,快速拿到市场上去试,市场好就趁热打铁,乘胜追击,不好就赶快换方向。
现在我们很多的创新,很多不起眼的小功能都是不断改进做起来的。所以当你想到一个主意时,速度是最重要的,不是要做得特别完美,而是尽快把产品做出来。不管产品做得多粗糙,只要有核心功能,就要尽快把它放出去,让用户去用,让用户去骂。你要经常看看用户有什么反馈,亲自在论坛上回帖,亲自与用户用QQ交流,在微博上盯用户的反应。这是每一款产品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如果我们做一个新功能,是否受欢迎我们不知道,反正领导说了,这个东西要能支持1亿用户。为了1亿用户我们先采购5 000台服务器,然后又雇了很多人,做了很多事,花了一年搭出来一个能支持1亿用户的平台,但最后用户不买账。
我们自己也有过这种惨痛教训,后来再做新功能时,我说先别跟我谈1亿用户,你先让100个用户来试试,看看反应。如果100个用户使用反馈很好,那我们再多买两台服务器,看1万个用户行不行。如果1万个用户反馈情况不错,那我们可以批量采购服务器了。所以按照这个小步快跑的微创新理论,很多企业的研发方法、产品发布方法和迭代更新的速度都会有所改变。
关于产品,我提两个数字概念。第一,产品刚出来的时候最不重要,哪怕第一天有1 000个用户,第二天有2 000个用户,第三天有3 000个用户,第四天有5 000个用户,这就是一条健康的曲线。但是如果我们花了很多钱做推广,结果第一天有1万个用户,第二天还是1万个用户,接着第三天8 000,第四天5 000。大家会更加喜欢哪条曲线?肯定是第一条增长曲线。所以,做产品不要在乎绝对数,而是要关注相对的增长趋势。
第二个数字,就是产品有很多环节,如果满分是1分,但每个环节我们都只做到0.8。你以为产品出来就是0.8分?错了,是0.8乘以0.8乘以0.8,总分是0.51。功能越多,数字就越小,产品失败得就越快。所以,功能更贵精,不贵多,要在每一个点上做到极致。
不要平台化思维
微创新最容易犯的错误是不聚焦,其实我也经常犯这种错误。大公司是不容易聚焦的,比如360现在有6 000多人,企业变大了,有一定实力了,需要同时做好多业务。相反,小公司更容易聚焦,更容易微创新,因为小公司没办法,不想聚焦也不行。创业只有两三个人,十几条枪,所以只能干一件事,甚至只能做一个功能。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往往会把这个功能做到极致,无意识中进行了微创新。
举个例子,很多公司做生活搜索,做成了吗?没有。微创新不在乎做很多功能,而是一定要找一个点,把有限的力量聚焦在一个点上才能形成突破,就是所谓“压强原则”。
有头大象,我们怎么也推不动它,但如果你把力量变成一把锥子,很有可能就把它刺痛了。很多人说,未来要做成一个伟大的公司,但我觉得再伟大的目标,也要从小的引爆点开始突破。
在进行微创新的时候,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老想着做平台。无论是创业公司,还是转型互联网的传统企业,最忌讳的就是一上来就冲着宏大的平台化思维做,因为用户不会因为你做了一个平台就接受你的产品。说服用户使用你的产品,不需要你吹嘘的十大功能,只需要一个突破点就可以了。
大公司最喜欢平台战略,但往往因为不聚焦,从而丢失用户。诺基亚被微软收购,现在微软连诺基亚这个百年品牌都要抛弃了。大家想一想,这几年诺基亚还有做得对的地方吗?面对苹果和安卓手机的挑战,诺基亚公司从微软请了一个高管当首席执行官,还请著名的咨询公司给它做宏观的战略。他们采用平台化战略,收购了一堆公司,把这个战略分解成KPI(关键绩效指标)让员工执行。这个战略看起来没有错误,但是它最大的错误,就是把什么都照顾到了。
诺基亚唯一没做的,就是给用户解决问题。举个例子,你用诺基亚装过软件吗?那真是一个非常不好的体验,它要求你知道什么是软件签名,即使知道了,你还是很难找到下载来的软件。而且,下载速度特别慢,浏览器做得还特别烂。中国有13亿人口,我觉得12.9亿不会从诺基亚上下载程序。今天,所有的手机操作系统几乎都是跪求开发者来为自己开发软件,因为用户之所以决定购买安卓手机还是iPhone手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手机上能安装哪些好玩儿的东西。所以,对操作系统来说,开发者非常重要。但当年在诺基亚的操作系统上,开发者申请一个账号也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情,需要四处求人,花半年时间才能被认证。这些体验没有人去改善,只单纯规划一个所谓宏观平台,这完全是南辕北辙。
互联网里的平台都不是做出来的,都是积累起来的,是在为用户服务的过程中形成的,最开始都是从一个点做起。如果在2006年360按照安全平台的思维去做,肯定早就死掉了,因为要成为一个平台,要做的东西太多。按照平台思维去做,你可能做不出来,可能需要的时间很长,可能到最后也没有形成自己的突破点。
如果你今天手里有1亿人,就很容易取得成功,就像腾讯有用户,插根扁担都开花,而其他人种树苗怎么浇水都不行,因为没有土壤。所以当你有了足够的用户,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建立自己的商业模式。最关键的是在你没有用户的时候,用什么微创新的点切入。
所以很多企业是被平台战略害死的,因为平台战略给领导做报告特别好听,特别宏大,特别符合中国人的概念。但最大的问题是消费者不买账,消费者不会因为360通过了一个无线平台战略,开了一个无线平台战略发布会,就选择你的商品。消费者永远会问你一个问题:我上你的网站,装你的软件,你解决我的什么问题?
口碑是衡量创新的标准
衡量什么算微创新,其实有一个很简单的标准:用户会不会用最屌丝的语言在用户间流传。今天微信很成功。在一开始没有太多人用的时候,它是怎么通过微创新来突破的呢?它做了一个功能叫“摇一摇”。今天用这个功能的人并不多,但这个功能当时在很多用户中为微信创造了口碑。很多人会神秘地对同事说:有一个叫微信的东西,你也装一个,摇一下就能摇出妹子来。它实际上成功地在用户中形成了口碑,完成了第一波用户的积累。所以当你做一种微创新的时候,不妨去看一看用户在网上会怎么说。
大家用的很多视频播放器都有一个功能特别受欢迎,叫雷达功能。比如我正在车站等车,等得很无聊,看见有位同学拿着手机正在看一部片子。我跟他也不认识,很想问他借一下,但他又不给我看。我摸出手机雷达一下,就可以扫描他在手机上正在看什么片子,我找他求个种子,然后就把它下载下来了。这个功能高端用户都不知道。我知道雷达功能不是什么特别高精尖的技术大牛告诉我的,是我身边的年轻人告诉我的。所以我发现给用户带来强烈体验的东西一定能形成口碑,口碑形成是检验产品的一个标志。
创新需要土壤
2011年10月,浙江省某市政府发布了一个重大的人才培养工程,以5年为一个培养周期,每周期投入培养经费5 000万元,邀请两院院士做导师,培养100个“乔布斯”式领军人物。结果,这个消息一下子爆开了,“培养100个中国乔布斯”成了一个大笑话。
其实,这里有误解。人家说要培养100个乔布斯式的领军人物,说白了就是培养创新领袖。我在so.com上搜了一下关键词“创新 + 工程”,结果有知识创新工程、党建创新工程、国家技术创新工程、社会管理创新工程,每一个是不是听起来都挺宏大的?
但我非常确定地说,而且我一直以来都持这样的观点:今天的中国没有乔布斯,谁说自己是乔布斯,谁就是骗子,目前的中国乔布斯都是赝品。那么,中国有13亿人口,难道就没有在智商、个性、创新力方面抵得上乔布斯的年轻人?我觉得,如果按比例来看,绝对有。他们就像种子一样,但可惜落到了一片不宽容的文化土壤上。宽容是创新之水,如果没有宽容之水浇灌,那这土壤就很难支持创新,再好的种子落到这片土壤上,也长不出乔布斯来。
我讲创新,翻来覆去地讲,举出各种案例来讲,讲了很多,但最后发现这些东西都是术。我们能不能创新,能不能培养出乔布斯式的领军人物,最后还是落到我们是否有支持创新的宽容文化上。
那么,什么是文化?
不是讲讲《论语》、讲讲《易经》就是文化,文化是我们每个人遇到一件事,脑子里出来的本能反应——善恶判断,是非标准。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中国的文化,我们对企业的价值判断,不是看这个企业有没有创新,有没有为用户创造价值,而是看它有没有赚钱,有没有上市,有没有市值上百亿过千亿。简单地说,我们现在判断企业,乃至判断一个人的标准,还是成王败寇。
我们每个人都很崇拜成功,我每天都在努力地工作,也是为了证明我不是一个失败者。如果我失败了,或者360没能上市,市值没能过百亿,他们也不会请我去讲课。一个人的思想和看法从来没有变过,但是公司上市了,市值过百亿了,大家就觉得这个人不一样了。其实,你会发现,我们每个人都愿意聆听成功者的声音,是因为很害怕自己会失败,我们对失败在文化上并不是特别宽容。
但是,创新意味着什么?创新一定意味着失败率特别高,失败是必然的,成功是偶然的。我们今天看到的成功企业,背后躺着100家跟它一样,甚至比它更努力、更优秀的公司,但是运气不好,失败了。虽然它们同样做一件创新的事情,但因为它们失败了,很多人就不看好。所以,在我们这个文化里,创新的失败率很高,到处存在这种无形的压力,这会让很多人不愿意去做真正的创新。
大企业也不能免俗,同样的文化,对失败它们同样怀有深刻的恐惧。所以,不管有什么新模式,都会让小公司先去探路、蹚雷,小公司做不成,大公司不会有什么损失。小公司一旦做成了,大公司立即跟进,这样出错的概率最小。这就是所谓“稳健的竞争策略”。
在这种情况下,大公司就像一个小孩子,因为营养很好,也可以长到1.8米,有成年人的体格和实力,但是它的心智可能还在一个七八岁的小孩水平上。他们可以振振有词地说:“我抄这些小公司又不犯法,有什么错?这些小公司还不是全抄的国外的?”所以,不要指望我们行业里的大公司能像美国一样输出什么价值观。
再回到乔布斯身上,如果有人认真阅读过《乔布斯传》,反复读几遍,会发现他是极其不讨人喜欢的人,是一个苛刻的、不宽容的、怪僻的人。这个人如果成为你的同事,成为你的老板,或者生活在你身边,可能会让你觉得很痛苦。这样的种子落到中国土壤上,早在高中时代或者大学时代就被我们灭掉了。
虽然我们嘴巴上喜欢讲创新,但创新一旦出来,我们对它进行价值判断的时候,包括我在内,对少数派的不宽容,对从众心理的需求,也会有意无意地压制创新。一个人做一个新东西出来,刚起步,大家都不理解,好点的话叫他狂人,不好的话会骂他是疯子,是骗子。他一旦把原来大家骂的一件事做成了,把企业做得成百亿上千亿了,就到处有人给他树碑立传,把他捧成了神。
我们文化深层次的一个问题,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都是从众。我们其实很在意别人的看法,如果有人特立独行、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特别少数派,我们都不会太看好。如果你干的是人人都能看明白的事,你就会被认为是靠谱,有前途。但可惜,大家都觉得有前途的事情,往往没有前途。
在中国,你想要创新,还得承受另一种苦恼。在美国商学院,颠覆和破坏式创新是经典理论,会被创业公司奉为圭臬,但我在国内一讲颠覆和破坏式创新,大家就会潜意识里想:周鸿祎不是好东西,天天讲破坏和颠覆。在西方,小公司起来,破坏了大公司的商业模式,会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数字相机出来让胶卷相机没有生意,今天智能手机让数字相机卖不动了。而法律从来不保护商业模式,法律只保护知识产权,只保护商标。
但在中国,360通过创新,破坏了大公司的商业模式,有的法庭竟然认为这是360的罪状,全球任何国家的法律从来不保护商业模式,在中国却是个例外。
谁要讲颠覆,谁要搞破坏式创新,就会被当成制造麻烦的人。到现在,很多人都觉得周鸿祎就是搅局者、捣乱者,天天吃饱了饭没事,老是跟那几个大哥打架玩儿。你为什么不顾及行业的利益 ?! 你为什么破坏互联网行业的和谐 ?! 你为什么要破坏大公司的商业模式 ?!
所以,我最近花了很多时间到处鼓励创新,但我觉得我们这一代人是指望不上了。我在中国互联网的丛林和烂泥里跟鳄鱼们打斗。我希望现在的媒体,包括我们的教育,能够一起努力,逐渐地改变中国文化里面对创新的价值观。如果这种价值观能够有所改变,我相信中国优秀的年轻人肯定是很多的,一定会形成美国那种创新和创业的氛围,最后中国才能出现真正的硅谷精神和乔布斯。
我希望中国内地互联网不要像今天的香港一样。香港年轻人没有什么前途,永远都是七八十岁的老家伙们给年轻人讲怎么做生意,年轻人永远没有什么机会。今天中国内地的互联网基本上还是70后的人唱主角,10年前是我们这些人,那时我们30多岁,现在我们40岁了,一开会还是这批人。再过10年,中国互联网如果还是没有真正的创新、没有颠覆,没准儿还是一帮50岁的老家伙继续跟大家谈经论道。这对这些老家伙们来说是幸福的,但是对中国80后、90后,甚至00后来说,那真的是悲剧。
容忍失败
今天,所有中国的企业家成功之后都开始吹牛,讲自己当年如何创新,如何运筹帷幄,每年大家都要听这样的企业家布道。如果大家照着别人的方法原封不动地做一遍,可能不会失败,但也不会有创新,不会大成。
创新99% 是要失败的,因为创新一定是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在未来开出一条路,在黑暗中找到一个火种。
但我们普遍的价值观是什么呢?我们崇拜失败吗?错,我们崇尚成功,鄙夷失败。我们现在是一元价值观,谁最有钱,谁是中国首富,谁做的企业市值大,大家就崇拜他。在这样的价值观里,很多人都不敢创新,因为害怕失败。当你真正去创新的时候,很多时候缺的不是智商,也不是情商,而是胆量。
我们都请成功的企业家来演讲,媒体也总是把荣誉、报道都给那些成功的企业。但是我们是如何看待失败的?如果每个人心里都是一元的成王败寇的文化,中国的公司将永远不会去创新。
有一家公司特别喜欢抄袭,我跟他们交流说:为什么你们不做一些敢为天下先的事呢?他们老大语重心长地告诉我:有些事情看不准,让年轻人、小公司先去试。他们不成功,我们就不用再去耗费精力、金钱。他们真的能做成,证明这条路是通的,我们再上。这样我们的策略非常稳健,保证十拿九稳。这不是道德品质的问题,只是他特别害怕失败,因为中国人丢不起面子。
这就导致中国的大公司不愿意创新,小公司创新,最后的结果却是给人当了铺路石,不是先驱,却成了先烈。所以,小公司也不愿意创新。就这样大公司抄小公司的,小公司抄美国的。美国出来一个团购,中国就来个“万团大战”。
所以要创新,我们要逐渐改变已有的观念,形成一种新的价值观。我们不再盲目崇拜单一的成功,我们能宽容失败,容忍失败。
有人问我,除了乔布斯我还喜欢谁。我告诉大家,是网景的创始人马克·安德森,他投资了马克·扎克伯格的脸谱网,是扎克伯格的幕后教练。当时马克·安德森握着小马克的手骄傲地说自己是网景的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就问他网景是干什么的。他特别失落。这是20年前的故事,马克·安德森做了全世界第一款浏览器,但很不幸被另外一家公司摁死了。但他是我心目中永远的英雄,因为没有他就没有后来的Chrome浏览器,以及中国各种各样的浏览器。
有的企业把竞争者摁死了,大家都很崇拜。但有的企业即使不成功,也曾经创造了历史,创造了技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我觉得也应该被尊重、被继承,这其实就是价值观的问题。
我在中国互联网遭遇过最大的失败,所以我宽容失败、理解失败。如果想要创新,最重要的是敢于尝试,不嘲笑别人,勇于面对自己的失败。
硅谷创业者的启示
我出差去美国,去的大多数是硅谷,纽约去得很少。去硅谷一般是接触两方面的人:一是风投,一是创业者。在中国参加那些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场合,比如慈善晚会、财经年会什么的,我都会觉得有些紧张、局促,因为不知道该跟大家说什么,但去国外的时候见风投,见创业者,感觉会比较好。国外的风投们跟我谈得来,因为我也是创业者,说话直接,不绕弯子,除去语言不像海归们那么流利,他们觉得我反而更像硅谷的人,从思维模式上讲是这样。
几个月前,我到美国接触了一些硅谷的创业公司,跟年轻的创业者聊天,我有三个强烈的感觉。第一,与众不同的精神。这些人会有形形色色的“奇怪”的想法,甚至令人匪夷所思。你会发现,他们很注重跟别人不一样。这就是创新的一个重要特征。第二,产品经理精神。我遇到的创业者都是津津乐道地跟你谈他新做的一款产品,大家都会把目标聚焦在产品上,每个人都是产品经理。第三,颠覆精神。一个毛头小伙子,十八九岁,那劲头感觉他就能改变世界,他就能干掉今天的某家大公司。
这与我们国家的互联网创业者是有区别的。老实说,我也参加了很多创业者的会,有相当多的创业者老喜欢跟你谈概念,O2O、可穿戴设备什么的。谈概念,我觉得是最乏味的,因为概念都是正确的废话。概念正确,并不意味着消费者一定要用你的产品。硅谷的产品经理精神,可能太务实,太实用主义,没有战略,但任何伟大的公司都是从做一款产品开始的。
基本上,硅谷的文化传统是产品驱动,这和我原来一直主导的产品理念是相符的。在硅谷,一般大家都不谈概念。因为我以前做过创业者——当然现在还是创业者——也做过投资人,后来发现谈概念除了自娱自乐,在行业里混点名声,其实根本影响不到用户。用户使用你的产品,只关心你做的是什么东西,能解决什么问题,根本不听你背后的理念。硅谷的创业者们会给你描述具体的产品是怎样的,以色列人也有这样的特点——解决问题,而不是空谈理念。
中国互联网是不一样的,创业者缺少一种胆量,缺少一种挑战的气魄。大家谈起来,都是在琢磨着怎么跟在大公司屁股后面分点钱,要么就是想着怎么绕道躲着走。除此之外,我觉得中国互联网创业者一是创新度不够。脑子里的想法,做出来的东西,没有那种与众不同的感觉,同质化严重。二是深度不够。我们做事,不由自主就往宽里想,好像什么都能干。但这么多创业者,你要能脱颖而出,无非是两种思路:要么是进入很新的领域,产生很新的想法;要么是在大家都知道的领域,想得比别人深,想到和别人不一样的解决方法。
有时候,我会故意问美国的创业者有没有把业务延展到中国的想法。他们一般不跟你谈这个宏大的愿景,而是会向你描述很具体的东西,在这个领域深挖下去会有什么价值。听他描述,你就知道他在这件事上经过了深入的思考,做得很专注。中国互联网创业公司经常犯的错误,是狗熊掰棒子,这个我也能做,那个我也能做,每个人都给你描绘一个特别宏大的愿景。所以,中国互联网上大部分投资项目听起来很合理、正常,没有令人惊艳的地方,不会让你惊叹说:哎呀,他怎么会这么想呢 ?!
我在硅谷转一圈下来,觉得特别受启发,就连我这样算是行业里干的时间比较久的,都觉得听到了很多新的思想。这种思想你可以不认同,我也有时候和他们争论,也不同意他们的一些想法,但这种思想的碰撞是非常重要的。有人说过,如果你有一个橘子,我有一个苹果,我们俩交换了之后,结果是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橘子。但思想不一样,我们有两个思想,经过碰撞交流之后,我们每个人可能都有了两个思想,也可能碰撞出第三个思想,这是非常有价值的。
美国创业者做的很多事情让我觉得匪夷所思,是完全想不到的。当然,这些匪夷所思的事不一定成功,因为与众不同的事肯定是失败率很高的,但这正说明他们不怕失败。中国互联网创业者太害怕失败了,所以喜欢随大溜来寻找安全感。比如,有的创业者就说:你看,我现在做的事是大公司都在做的。拜托,如果大公司也在做你做的事,不是说明你正确,而是说明你危险。大公司更害怕失败,都是先看别人怎么走,然后再跟进。别人蹚出来眼镜的路子就跟眼镜,别人蹚出来电视的路子就跟电视,连360随身Wi-Fi这么简单的东西都要跟。
大公司有钱有势有资源,采取跟随策略还可以理解,可笑的是市场的老二老三还要采取跟随战略。360干什么,千年老二就跟着干什么,有样学样。这样学下去,更强化了千年老二的市场地位。
中国的互联网创业环境跟硅谷相比,从投资环境来说,现在已经不缺风投了,也不缺天使,创业者本身在挑战的勇气,勇于颠覆、与众不同的创新方面,跟硅谷确实还有很大的差距。
Think Different
什么是创新?创新一定不是小区里面跳广场舞的大妈们说:“听说今天视频网站很流行,我们都在网上看电视剧了,你能不能也搞一个?”不是修自行车的大爷说:“电商很好,我都在京东上购物了,你也在网上开个店吧。”创新一定是干别人没干过的事,想别人没想过的事,创新一定是少数派,正如苹果的理念所说,“think different”。
但是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是从众,是和大家想法一致才能得到别人的认可。大家每时每刻都在寻求标杆,如果张三李四都做了,我们心里就踏实了。有一个经典的故事,老师画一个圆,在幼儿园时大家的回答还是五花八门的,但小学二年级以后我们基本都会统一回答那是一个圆。你要说像烧饼,老师会用异样的眼光看你。到中学的时候,所有人回答的都是标准答案,中心思想。
如果我们不能追求一种价值观的多元,不能容忍think different的想法,当与众不同的想法没人赞同时,你会很胆怯,不敢去尝试,很难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下真正创新。真正创新的人都不会一开始就有鲜花和掌声。相反,他们往往会被看成异类、少数派、怪物,甚至会被看成麻烦制造者。他们说的话不被人理解,做的事不被人理解,但最后他获得世俗的成功,改变了世界,这才是创新的英雄。
当别人成功的时候,你不能看他的结果,说要模仿他,而是要注意他曾经被多少人不理解。10年前,马云说他看好电子商务,所有人都认为他是忽悠。10年之后,每个人都离不开电商。当你今天的想法得不到认同,所有人嘲笑你的时候,你会选择放弃,还是坚持、不断尝试?
Think different,我理解就是跟别人逆着来。特别我们面对强手的时候,一定要不按照他的节拍跳舞,按照他的节拍跳舞就死定了。你要想办法通过这种体验和商业模式去创造一种新的游戏规则。
360能够走到今天,可能因为我比较“二”,所以我们做了很多惊世骇俗的事情。我希望通过更多人的共同努力,改变今天中国社会这种一元化的价值观。只有越来越多的人可以宽容地对待不同的想法,才能鼓励创新的人,给他们更多的理解和支持,他们才能勇于创世,屡战屡败,但屡败屡战。因为创新成功的故事背后有100个不成功的例子,所以中国如果需要真正的创新,价值观是最重要的。
战略必须落地到产品
在公司内部,我反对做评论家,创业者首先不要做评论家。评论家站在高端,谈产业问题,谈格局,这其实没有意义。很多问题抽象之后,说的都是正确的废话。不管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当面临挑战,面临转型的时候,需要放弃概念上的论证,放弃平台思维,放弃下很大一盘棋的想法,应该将眼光聚焦在用户身上。具体一点,就是静下心来想一想,我要做的东西,或者我已经做的东西,它的用户是什么人?用户在使用我产品的时候,会遇到什么问题?有哪些地方我做得不够好,还可以做得更好?凡是有缺陷的地方,都有改善的空间,都代表着创新的机会,都代表着可能存在市场机会。因为战略不管规划得如何宏大,最终要落地,就需要打开市场,而要打开市场,最重要的是打动用户的心。这是一个很关键的切入点,这个切入点找不到,所有的战略都是空气。
当面临苹果公司挑战的时候,N公司做了很宏大的规划,花了60多亿美元买了一家做地图的公司,买了互联网的公司,构建了很宏伟的格局。到今天他们跟微软公司合作,也有很宏伟的格局。我一直用N公司的产品,但我认为N公司从来没有从用户的角度,从产品的角度去想一想,现在用户用这些手机的时候到底遇到了什么困难。我认为他们高管也不用苹果公司的手机,所以不知道苹果手机到底为什么赢得了用户的喜爱。
你真的觉得苹果公司成功是因为在宏观战略上规划得好吗?我不谈战略,也不懂战略,我认为苹果公司也没有战略。如果说有战略的话,所有战略都是用户战略和产品战略,即不断发现用户的需求,不断满足用户需求,把产品做到极致。
消费者是不理性的,消费者选择一款产品,抛弃一款产品,不是因为你有好的技术,或者不好的技术,用户都是从点点滴滴中感受。为什么我讲微创新?我说的“微”,对于消费者来说,感觉都是微小的点。消费者之所以用你的产品,可能就因为那一个很小的点。消费者不理智,是特别感性的。今天的消费者比以前更感性,产品最后不是拼功能,拼技术,而是拼体验。苹果公司没有手机通信的核心专利,什么CDMA(码分多址,一种无线通信技术),什么芯片之类,都没有,有的都是外观专利。但是苹果公司席卷了整个无线互联网终端,以往的大公司被打得落花流水。如果说互联网是一场革命的话,对于企业意味着什么?从我的角度来看,这就是互联网消费者拥有更多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互联网让信息更加对称。
用户体验,过去被理解为产品的交互,产品的外观和包装。错了,今天用户体验可能会成为产品制胜的关键。这并不是说企业不要做战略规划,而是说企业做到一定规模,做战略规划的时候,一定得具体到产品。战略不能待在云端,一定要落地,具体到怎么解决用户的问题。这是非常重要的产品观。
互联网产品秘籍
在互联网领域创业的人越来越多,但究竟怎样才能打造出一种成功的互联网产品,一直存在着理解的误区,也困扰着很多创业者。
根据我个人多年的实践,互联网产品有几个容易被忽视的特点。第一,互联网产品要有一个灵魂,要符合相关领域的游戏规则,能打动用户的心。如果这一点没做好,产品外观做得再华丽、界面再漂亮、后台再强大,也很难成功。打动用户的心,这好像是废话,但也最质朴。很多产品其实不是在真正满足用户需求,而是在发明或幻想用户需求,甚至逆着用户需求在做。像国内很多社交网站都模仿脸谱网,尽管很像,但都不太成功。而开心网摸对了用户的脉,中国互联网用户上社交网站实际是以开心、娱乐为主旨,简单、容易上手、好玩的小游戏就打动了用户。
第二,互联网产品需要不断运营、持续打磨。好产品是运营出来的,不是开发出来的。而传统的软硬件产品都有个物化的载体,不可能经常改,比较稳定。互联网产品的本质是服务,就是通过某种形式的桥梁和窗口把服务传递给用户,由于用户的需求不断在变,产品就要随时调整。早些年微软的视窗XP系统比较成功,因为在传统软件时代,用户需求不多,厂商很容易了解;到了互联网时代,闭门造车出来的Vista系统就不可避免地失败,用户需求变化太快了,厂商对此没有把握。
像谷歌所有的产品,每过一段时间都会有小的改变,这是做互联网产品的思路。产品一定是让人去用的,要不断根据用户反馈去修正。现在很多人都在讲“以用户和市场为中心”,但实际上还是“以公司为中心”。我曾经看过一家大公司的内部报告,说要做一款即时通信产品打败腾讯,说可以为自身带来什么价值,可以整合内部产品等,但从头到尾没有涉及能为用户创造何种价值。这种出发点必然导致失败的结局。
我认为自己做客户端的资历比马化腾要深,但如果真的做一款即时通信产品,在产品细节和技术上可能比他做得好,但很难比他成功。我们俩的背景不一样,我做传统软件出身,而腾讯的创业团队是从做传呼的润迅出来的,之前就在做服务,这一点给了马化腾很大的帮助。这是一个分水岭,马化腾很早就掌握了互联网产品的规律,把它当成服务来做,持续改进。
无论你的想法高明与否,我认为都不如用户的选择高明。有了任何想法,不要奢望做到完美再推向市场,不如先简单地做出一点点,就拿到市场上试,一旦对了就迅速跟进,一旦不对调整的成本也很低。腾讯今天非常成功,它的商业模式难道是马化腾一天想出来的吗?肯定不是,最初就是一个简单的聊天工具,打动了用户的交友需求。
从前面两点可以推出第三个特点,大家都说产品要做到专注和极致。在产品方向上,一定要先学会做减法,而不是做加法。要先找对一个点做到极致,否则你什么功能都做,最后都不突出,没有鲜明的卖点。
好的产品:让用户离不开
我总是在说要做好的产品,所以不断有人问我:究竟什么是好的产品?怎么做好的产品?在这里有一个衡量标准,就是让用户离不开你。
“离不开”不是“卸不掉”,不是“找不着”,而是用户产生一种没你不行,你不会轻易被替代的依赖感,这就是所谓的用户“黏性”。而带来这种依赖感的就是好的用户体验。
要有好的用户体验,要首先找到用户的点。用户就像鱼,好的产品就像水,要养鱼先养水。但是养海水还是养淡水,还得看鱼的需要。
360所有产品的改进,都不是在屋里想出来的,都是从用户的抱怨中来的。有用户向我们投诉:“我用你们浏览器怎么不支持网银?”我们一看,没装网银插件。我们告诉用户“装网银插件去”,这样问题不就解决了吗?小白用户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弄,上不同的银行,要装七八个软件和驱动。要安装先下载,安装完了还要重启,十分麻烦。安装失败了,用户不知道,他就归咎于你的浏览器太烂。
用户不明白的地方,就是我们微创新的机会。我们跟银行签好协议,让浏览器自动在后台安装。这个体验就非常顺畅,用户在我们浏览器上用网银就跟没感觉一样。如果用户习惯了直接登录网银,那么他再一步步地下载安装还会习惯吗?用户自然而然地就会留下,黏性就是这样产生的。
大部分人上网都要用到网银,浏览器的改进恰恰找到了这个点。这个点可能很微小,但是会在某个方面形成压强,形成一个刺激,是用户真正的需要,让他深有体会。
怎样才能找到用户的需要?我经常说,一线的客服、运营员工才是创新的动力。只有不断地接触用户,不放过每一个小抱怨,才能找到真正的点。企业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轻视用户的困扰,一撇嘴,说“这就一小破事儿”。对企业来说是小破事儿,但对用户来说就是天大的事儿。这种所谓破事儿不解决,积累多了,企业就会自以为是、蔑视用户的产品,用户就会一边用一边骂,一边期盼替代品。
在寻找用户点的时候,我们要抛弃一个专业人士的思维方式,把自己当成一个小白用户,否则你永远不知道用户真正需要什么。当年我们做开机小助手的时候,也曾被专业人士鄙视为白痴功能,但是对于一窍不通的小白用户,电脑慢就是他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找到用户的需要,下一步就要把这个点做到极致,给他好的体验。如果这个体验能够从微观入手,超出用户预期,你很容易就能做出好的东西。
如果你够细心,就会看到不少行业都有做得不好之处,若能改善,就是一个竞争机会。但很多厂商认为已经做得很好了,可他们不知道顾客可能是在忍受你的产品。如果竞争者加以改善,那就会带来口碑。互联网时代,如果产品真的很好,口碑就会飞快传播,市场格局会加速从量变到质变。今天大家离不开苹果,离不开谷歌。用户想到的,你帮他做到,甚至用户没有想到的,你也帮他想到了。按这个思路走下去,总有一天用户也离不开你的产品。
为什么每次新浪微博的改版都能引起社会话题?为什么前不久微信断网引起轩然大波?因为好的产品会像年轻人谈恋爱一样,“离不开、舍不得、放不下”。在这个基础上,你才有机会让他们“爱屋及乌”,再给用户推荐一款赚钱的产品,合理合法地从用户那里赚到钱。如果你推荐的产品照样让用户喜欢,就会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一些企业的老板天天在屋里讨论怎么在用户和赚钱中找到平衡,这就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所以公司做什么事永远要先考虑用户体验,先“放水养鱼”。
好的体验需要处处留心
很多人觉得在公司工作的时候,在开产品讨论会的时候才叫改善用户体验,下了班或者其他时候,这事就跟自己没关系了。这种人很难做出优秀的产品。产品体验无处不在,任何事情可能都是产品体验。
比如坐航空公司的飞机,整个登机过程、机场安检的流程,都是用户体验。或者你不幸摔伤了腿,拄着拐杖去医院。虽然医院设备现代化了,但是传统医院的流程却一成不变。你永远不知道先到哪儿划价,然后再去交费、拍片子,让你拄着拐杖楼上楼下跑很多个来回。这种用户体验就很糟糕。
在著名的北京西直门的桥上,所有司机都觉得像走入了丛林一样会迷路。中国的路牌总是等你看清楚以后,才发现你上错了道路。而美国的路牌在还有一定距离的时候就提醒你了。
在日常生活中这种体验无处不在,如果你能够处处留心,把自己当成一个抱怨的用户之后,可以再上升一个层次,在抱怨的地方想想如何去改善用户体验。
你可以把这看成一种头脑体操:如果我是道路设计师,如果我来设计医院,如果我来设计遥控器、手机,我应该怎么做?这个思考的过程,就是一个提升自己对体验的感觉的过程。
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在不熟悉的领域认真发掘,就会发现处处留心皆体验。这是发现用户感受、培养用户心理的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从更广义的角度说,我把产品体验的概念定义到日常生活中。比如公司的电梯设置,所有人都感觉很慢,那怎么办?已经不能再增加电梯了,也不能换成高速的。最后,一个产品经理解决了这个问题,在等电梯的位置放置了几面镜子,女同事等电梯的时候可以顺道梳妆一下,男同事可以通过镜子偷看一下女生,消除等待过程中心理上的焦虑。
其实360产品解决的很多用户需求真的不是我在屋里闭门造车、灵光一闪、运筹帷幄出来的,而是在无数的案例中、实践中细心观察、不断总结出来的。我们都有自己的局限,即使我已经很有经验了,如果不是让我看到真实的用户,自己对着电脑坐上三天,也意识不到自己的问题。
要做出好的产品,并不是只靠看几本书,听听我的演讲,看看张小龙的幻灯片,如果那样做产品这个世界就简单了。过去一个好的诗人,不是天天在屋里看《唐诗三百首》就能写出伟大的诗篇。他要有赤子之心,有胸怀,到处采风,游历名山大川,和朋友喝酒,像李白一样,才能有这种灵感。所以很多产品的灵感也是来自产品之外。据说苹果设计师到苹果之前,设计得最酷的产品是马桶,很多人觉得很奇怪,怎么设计苹果的人是一个设计马桶的人?实际上你们不觉得二者在白色上能给人共同的灵感吗?
做产品需要“现场力”
现在的产品经理,如果有几年的工作经历,我发现会有一个现象,就是“不讲人话”。比如我们的某款产品有个功能,名字叫作“让照片飞起来”。我问产品经理这是什么东西,他说就是可以把手机的照片传到电脑上。我问: 为什么就不能直接说呢?为什么还得让用户再琢磨一下呢?
我的观点是,不论产品名称还是功能名称,最好的就是一目了然,让人一眼能看明白到底解决了什么问题,不用动脑子。
每个人都有一种思维定式,以为自己懂的人人都懂,自己会的人人都会。但事实并不是这样的。我有一次参加一个会,旁边有位女士打开笔记本电脑,桌面是360安全桌面。我一看她用的是360的产品,就问她有啥问题需要我帮忙的。她回答说电脑桌面上文件太多,找起来麻烦。我说,360安全桌面就有“桌面整理”这个功能啊。我在她电脑上一点,360安全桌面把她桌面上的文件分类得井井有条。她很惊讶,我就问她:您从来就没点击过这个?她说,因为不熟悉,所以从来不点击。
产品经理可能觉得很奇怪:不对呀,人都是好奇的,按理说出现个新按钮啥的,都要去点击看一下的。人都有很强的自我意识,看问题都是从个人的角度出发,都是带有个人情绪的。你喜不喜欢一个东西,都是你自己的好恶情绪在起作用。但是,你喜欢不代表用户喜欢,你的需求不代表用户的需求。
所以,我建议要学会摆脱本位主义,少从个人角度思考,多站在用户的角度看问题。
今天360推出了随身Wi-Fi,有不少技术达人说:这算什么,笔记本电脑上一设置不就行了吗?其实你只要往周围一看,经常用笔记本电脑办公的公司白领,对于一些基本的网络设置都很生疏,更别说设置Wi-Fi共享了。再想一想那些只拿电脑玩儿游戏、看电影的一般用户。产品经理该犯的错我都犯过了,我曾经很固执,但我也善于总结,同时靠自己的悟性,屡败屡战。
日本企业,像丰田这样的公司,奉行“现场力”的文化。我觉得做互联网企业一定要有现场力,产品经理要有“柔性的头脑”和“坚强的腿脚”,要接触用户,在第一线才能保持手感和接地气。接地气的一个方法,就是多从生活中的真实案例出发,时刻关注产品的用户体验。
我们的生活中随时都可能遇到不愉快的用户体验,在没有方法突破的时候,能不能想方设法进行微小改进让用户更满意?比如,有些产品说明书写得跟天书一样,用户得先对说明书进行研究,研究了也不一定能懂怎么操作,不得不打电话找厂商的客服。那你能想到哪些方法来改进?
强需求与弱需求
当你做一款新的产品,或者开发一个新的领域时,你首先要问自己有没有找到用户的那个需求点,这个东西对用户是“可以有”,还是“必须有”。这就是强需求和弱需求。
如果是弱需求,产品将来推广起来非常难;如果是强需求,是用户拦不住的需求,这个需求就会很容易成功。
有几种东西的吸引力很大,可以说是强需求。一种是看电影,特别是爱情动作片,对男性朋友来说绝对是强需求。网上有很多不法分子把木马伪装成爱情动作片,强需求的用户还是忍不住点击下载。360会立即警告你:有病毒!不能下!但这些用户会听360的吗?他们直接把360给关掉。这就是典型的强需求。后来,我们开发了“看片保护”模式,保证用户既可以看片又不中毒。
像QQ,是即时通信工具,没有了QQ就没法聊天,跟朋友们失去了联系。像搜索,没有了搜索,什么都找不到,世界一片空白。这都是强需求。安全也是一种强需求。没有安全,你每天上网就会很难受,你电脑上会有那么多流氓插件,那么多弹窗广告,首页就会被人劫持,或者电脑很慢。这些都是强需求。
但还有很多需求,如果没有我生活中根本不少什么,如果你给我装上了,我也会用。更多的产品是这种弱需求,拉动力非常有限。弱需求如果靠自然增长,增长速度一定会非常慢。
强需求产品可以自我发展成强大的渠道,而弱需求产品独立做很难,必须有一个强大的渠道。比如腾讯的新闻门户,如果没有强大的客户端把它拉起来,如果不弹新闻窗,流量上不一定能超过新浪。这就是说,有时候弱需求的产品,并不是说不是好产品,而是对渠道的依赖比较大。
这也是我反复解释的,很多模式腾讯做能做成功,创业者做就做不成功。方兴东方博士是博客之父,他第一个把博客带到中国,“博客”这个名字是他给起的。但他的博客中国,无论是从流量还是从盈利上,都无法和QQ空间相比。
能满足强需求,一款产品才会有用户。有用户,用户不断地提要求,产品不断地改进用户体验,最后才能成功。如果我们只是玩命地打造界面,调整颜色,最后产品还是不成功,为什么?因为我们没有抓住用户本质的东西,即强烈的需求。所有离开用户需求的用户体验改进都是耍流氓。
在中国,腾讯等最成功的互联网公司刚开始做的产品你可能感觉一点都不酷,认为不如谷歌,不如脸谱网。但它们货真价实,真正了解中国这些最小白的用户的需求,而且成功地把握住了他们的需求,也满足了他们的需求,所以,成功了。成功以后,它们有资金,有流量,可以慢慢地做一些更酷的产品,也可以慢慢地改善不足。
像小白一样思考
我们平时经常说“我认为”、“我觉得”,因为每个人都是从个人的角度出发,都带有个人情绪,喜欢一样东西有个人的好恶在里面。但是,你也要注意,在做产品的时候,你喜欢不代表用户喜欢,你的需求不代表用户的需求,所以你真的需要从用户的角度出发。
无论是马化腾、张小龙,都说要像小白一样思考。这说起来容易,但是做起来很难。有时候我们公司的高管也会一不注意就陷入个人角度,大家为了一个方案争得不可开交。
我也曾经犯过这样的错误。有一件事我印象很深刻,1992年的时候我做了一款产品,想当然地做了一款加密的电子邮件。到今天这功能也没能流行起来,因为解密起来非常费劲,普通用户又不是要贩毒,根本不需要这种加密功能。所以我做了很多失败的产品,产品经理该犯的错我都犯过了。从1990年到现在,我是靠漫长的积累过来的。
行业专家容易有行业误区,因为在这个行业里太熟悉了,审美疲劳了,已经形成惯性思维。但如果你是一个小白用户,没有耐心,很暴躁,好像在餐馆吃饭时在菜里发现苍蝇,你恨不得马上跳起来。而行业里,用户用你的产品出错了,你会很不以为然:这有什么大不了的,不就程序出错了吗,你再重装一遍不就得了。
大家买车的时候对车不了解,就会听着推销员天花乱坠,你可能就不关心这部车的某个螺丝是怎么做的,可是到自己做产品的时候,你巴不得把你的技术细节都展现给用户,也不管用户懂不懂。
很多人买家电,真正懂家电的技术吗?很多人掏钱买,是因为家电长得好看,或者现场推销员一顿天花乱坠的推销。电视机一定有看照片的功能,但你是否把SD卡(存储卡)往里插了呢?你如果插了一次,就会知道这个功能不是给人设计的。
我有时候会说,很多功能做得像找抽型。说你没做吧,你做了,说你做了吧,用户用起来很难用。但是在你自己的领域里,产品都是你做的,你知道细节,你知道流程,你绝对不会骂,你会觉得自己的产品做得多好,但用户却不会用。难道我们要再出一本书“21天学会使用什么”吗?难道要靠办培训再产生一个产业吗?
今天在公司,可能我是最容易进入小白模式的人,因为我经常刷微博看别人怎么骂我们的产品。当别人骂你的时候,你看看他说得有没有道理,微博上有很多水军是一眼能够看出来的,但很多人的评论还是有帮助的。
大多数人听不进去难听的话,但用户吐槽的过程却是你真正和用户打交道的时候,这时你会发现很有用的东西。
我们曾经出了一个乌龙事件,我们的产品做了一个“查找大文件”功能,帮助你的电脑查出占空间的大文件,然后删除。很不幸,这个功能一发布,很多浏览器用户就投诉说,浏览器崩溃了,因为他们把浏览器文件删掉了。在公司内部,在我们测试的时候,谁也出不了这样的事,因为做这个功能的人绝对不会把浏览器文件删掉,他知道这个文件不能删除。但这个知道是默认的,因为你是360的人。而用户查出来,发现这个文件很大的时候,他不会去删吗?
所以我很关注用户骂我们的问题,有一段时间我们一开会就先讨论这些,事实证明这是最有效的。因为你能从用户的吐槽中看到产品最真实的问题,而且还能够了解用户的心理,甚至能够把很多用户隐含的需求挖掘出来。
但有太多做产品的人有三个假设:第一是假设某个功能用户一定需要;第二是假设用户一定知道某个功能的存在;第三是假设用户一定会按照自己设计的方式使用。比如有一家公司找我来谈合作,说做了一个软件,功能是类似到邻居家串门,看到邻居的鞋很好看,一拍就可以在网上买了。我说不用那么麻烦,直接问他在哪儿买的不就可以了,所以这样的产品连第一关都过不了。
了解用户需求没有其他的方法,就是天天和用户打交道,和用户打交道多了,就会慢慢理解小白用户的想法。
做产品要有一颗粗糙的心
做产品确实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没有上来就能做出完美产品的产品经理。我已经做了这么多年,但近两年无线互联网开始流行起来的时候,我发现自己又落伍了。我又开始观察我周围的人怎么用手机,我就是通过这样的方法学习的。没有比这更快的方法,这就和练武功一样,不可能取巧。很多人认为,我第一款产品做得很成功,那第二款产品应该更省力,是这样吗?其实做产品和生孩子是一个道理,第一个孩子需要怀胎10月,第二个依然需要10个月的时间。
用户永远是对的,我们不能对用户发脾气,所以做产品必定是个痛苦的过程,有的时候甚至需要放下你的自尊。比尔·盖茨曾经说过,初出茅庐的时候你要自尊干什么?那自尊是假的,当你做出真正的好产品的时候,当你成功的时候,大家都会尊重你。放下身段,倾听用户的需求,甚至倾听用户的羞辱,当年我们都是这么过来的。
就是脸皮要厚,不要怕人骂,最好的产品是优美的,是优雅的,能解决用户的问题,但是一定不完美。苹果的产品还有很多缺点,但是有一点或者几点能够对用户形成强大的诱惑,能够让用户感动,这就够了。所以,没有缺点的产品是不存在的。很多设计师做事要求完美;我做产品要求做到极致,而不是完美,完美是不可能的。所以,要有这种开放的胸怀,能够听到别人骂。
有时候竞争对手会雇水军来骂我,虽然很难听,但我会咬着牙跟团队说想想产品有什么改进的,让他们骂不出。很多设计师出身的产品经理有一颗玻璃心,被老板一批评就蔫了,被同行一挑战就说“我不跟你讨论了,你不懂”。
我觉得做一个好的产品经理,要对产品的结果负责,心要粗糙一点,要迟钝一点,不要管别人怎么说,要能够经受这种失败,因为好的产品,是经过不断失败、不断打磨才出来的。好的体验绝对不会一次到位,要不断地一点一滴地去改进。
我们今天谈论苹果时,谈论成功公司的产品时,一定不要照着今天的成功去模仿,一定看它刚起步的时候产品的原型多么粗糙。读读《乔布斯传》,看看苹果的真实历史,就能知道第一代iPod有多粗糙,就能了解第一代苹果手机跟摩托罗拉合作不成功的例子。
所以每一款产品最后能成功,都不是一招制敌,更不是一炮而红,而是至少经过了三年五年不断的打磨、不断的失败、不断的尝试。产品经理没有坚韧不拔的心态很难成功。做产品从某种角度来说,就是做艺术品。但是从另外的角度来说,因为艺术品是给少数人看的,可以孤芳自赏,而产品最终要获得商业上的成功,它再是艺术品,也要获得大众的认同。所以,我们需要做很多跟大众沟通、跟传统市场抗争、跟竞争对手竞争的事。
很多产品经理很不屑干这种事,很难忍受来自市场的各种用户建议、正常的反馈、恶毒的攻击,因为他们没有一颗粗糙的心。所以,要做到没心没肺。有时候我觉得自己也是没心没肺的,别人骂我多了,我也就习惯了。
360如何做产品?
互联网技术瞬息万变。对于很多传统企业来说,拥抱互联网就是花钱买技术,不外乎云计算、大数据、社交网络、移动终端这些概念。但正所谓“功夫在诗外”,技术革新都是基于用户体验,所有的高深技术,都应该隐藏在良好的用户体验之下。
拿“云计算”来做个例子。现在在互联网上,“云计算”这个概念被炒得很热,每隔几年IT行业都要炒出一个新概念。说白了,云计算就是把原来需要在每个人电脑上处理的很多功能放到服务器端去处理,而客户机更多地只起到显示和交互的作用,比如中国移动的“139邮箱”就是一种典型的云计算。我可以用Outlook邮箱把邮件下载到本机处理,而我要是换一台电脑就不能共享数据了;而且Outlook有很强的文字处理能力,而手机的文字处理能力却非常弱。所以如果我收发邮件、编辑邮件的时候,这些编辑的信息都储存在服务器端,那么我不论走到哪里,用不同的终端都可以访问到我的数据。
我觉得在未来,云计算一定会给网民带来很大的意义。
第一,在客户端这边,个人电脑不用再那么庞大了。现在虽然很多软件变得越来越复杂,但云计算把这些复杂的东西放在服务器。过去每个人背一台笔记本,就像背一个小发电机,要使用的时候还要自己发电。云计算就有点像把发电的功能集中到IDC(互联网数据中心)去了,由IDC统一发电,然后再把电输送给用户。用户无论是在线编辑图片还是在线编辑文档,全都可以在远程服务器上完成。
第二,云计算还有一个特点是分享和数据的统一。用户所有的数据都储存在中央服务器上,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只要能联得上网,无论用手机,还是用电脑或是用什么终端,用户都可以访问这些数据;而且如果用户愿意跟别人分享数据,因为不同用户间的数据都在同一个服务器上,那就会变得很方便和快捷。
这是一个听起来很高大上的概念,但是我们需要把它灌输给用户吗?我们是要让用户“不明觉厉”吗?我认为是不需要的,我们要的是实实在在的感知。在这个概念的引领下,我们也开发出了相应的产品——360云盘。所以我只需要告诉用户,你把你的文件、照片保存到云盘上,无论是在手机上阅读,还是发邮件,都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内容。
但云计算的意义并不仅限于此。
传统的杀毒软件有两个重要的问题到现在还无法解决:第一个是杀毒软件的病毒库越来越大,让用户的电脑越来越慢;第二个是病毒库的更新时间问题。
杀毒软件一定要把病毒和木马的特征搜集到一个黑名单里——这个黑名单实际上就是病毒库——才能查杀病毒和木马。随着病毒和木马不断地变种,这个黑名单越来越长,长到里面有几千万、上亿种;病毒库越来越大,每款杀毒软件都要在用户的电脑里装几十兆甚至上百兆的病毒库。如果把病毒库放在电脑的内存里,那么用户每操作一个文件,都要去跟病毒库做对比,这样用户的机器就会变得越来越慢,内存也会变得越来越小,所以现在很多人装了杀毒软件之后的第一个感觉就是机器跑不动了。
甚至有些人鼓励用户装多套杀毒软件,稍微有点技术知识的人都会知道,在任何一台电脑上装两套以上的杀毒软件,如果把软件的保护开关都打开,这台电脑肯定是跑不动的。所有的杀毒软件都要装入庞大的病毒库,都要在系统底层设立检查的关口,这个检查一定要做,但是检查多了,再加上重复检查,就会把机器搞得很慢。
所以,如何在保障用户安全的情况下使用户电脑运行流畅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这是用户的痛点,是用户的需求所在,一旦改善,将产生重要的用户体验。
在云计算的思路下,360做了“云安全”、“云查杀”。所谓“云安全”,就相当于这个黑名单不再放在本地了,我们把它放在服务器端。服务器的存储能力很强,将来即使是一个拥有几十亿个病毒特征的黑名单都可以存得下。把病毒库放在服务器端,用户机器里的东西就很少,而如果要把它下载到用户本地的电脑,那用户就什么都没法干了。过去我们要占用用户大量的时间去做扫描,每个文件都要做对比;而现在我们对每个运行的文件只需提取一个很小的“指纹”,虽然这个运行的文件可能很大,但这个指纹可以很小。我们只要收集一个指纹,然后把指纹发回服务器,跟服务器里存的那些指纹数据做对比,就可以了。这中间唯一的“成本”就是网络传输,但事实上传输的量是很小的。整个对比的过程从用户的电脑搬到了服务器上,服务器可以快速完成对比,然后告诉用户文件是不是有问题。所以,“云安全”首先解决了黑名单庞大导致杀毒软件拖慢用户电脑的问题。
其次,“云安全”更新更快。过去,病毒库每增加一个新病毒,都要更新用户电脑里的杀毒软件才能生效,但很多用户装了杀毒软件实际上是不更新的。这就跟吃了过期的药一样,不仅不能收到安全的效果,反而可能会有副作用。但是用“云”就不一样了,云只要一更新,用户马上就可以得到第一手的数据。用户装在本地的杀毒软件的思路是根据黑名单做比对,所以解决不了未知病毒和木马的问题。比如我今天把一个病毒加到黑名单里了,如果这个病毒“化个装”,我的黑名单可能就识别不出来了,而木马“化装”其实非常容易,网上称它“免杀”或者“加花”,就是加一些花头,加一些花指令,让病毒能够不被杀毒软件认出来。这就形成了一个悖论,尽管用户的电脑里装了杀毒软件,但还是有不能杀掉的新病毒。这意味着用户防不住病毒,因为很多新病毒在用户的黑名单里根本没有,所以根本杀不出来。
那云计算的解决办法是什么呢?我们现在可以在服务器端建立一个庞大的白名单,也就是说,可以知道用户机器里哪些软件是好的。过去建立白名单简直是不可想象的,因为好的软件实在太多了,如果把一个白名单带到用户电脑里去做对比,就更不可能了,所以只能用云计算的方式放在服务器端。一个病毒来回变种,它甚至可能从云端的黑名单里跳出来,病毒库也查不出来它是病毒,但是用户电脑里装的软件中常见的就那么多,只要把这些常见的软件跟白名单对比一下,就能发现这个软件有没有被病毒感染,基本上也就能够把感染病毒的软件甄别出来了,最后对那些可能有威胁的软件的行为做一些监控,很快就能发现这个软件是不是“坏软件”了。
我们利用云计算的原理,把对文件好坏的甄别都放在服务器端,这样充分利用服务器;而且我们还能追加投入更多的服务器,让服务器的侦测能力随时扩张,处理能力也更强。使用这种云计算,网民在电脑里只需要装一个很小的客户端。客户端只要发现新的威胁,就会与服务器通信,根据服务器的指令把这个文件隔离,直接能判断它是病毒,或者确认它是安全的。
云计算当然也有一个缺点,就是一定要用户能联网。但是从目前的趋势来看,特别是从运营商的角度来看,计算机基本上都是使用宽带的,而且还是常联状态的;更何况现在的木马也是从网上传播的,而木马也是需要从网上得到各种指令才能去干坏事。所以我们的判断是:第一,绝大多数电脑都会联网;第二,我们现在是用“双核”的做法,就是说除了用“云”,我们也会有一个最经典的、包含本地最活跃的几万种病毒的病毒库,使得在断网的时候,我们在本地也能做查杀。这样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当用户联上网络的时候,他就能用两个引擎来解决问题了。
我告诉大家的这些技术原理,在360的产品中都是找不到的。这些体现在用户电脑上,就是安全卫士的一键查杀与扫描,上网过程的风险提醒。我们很少告诉用户,我们创新的云查杀使用了基于黑白名单的技术。我们只需要让用户感知,用360上网,够安全,速度够快,体验很爽就足够了。所以,好的技术创新都是基于用户体验的需要。
如何建立一个“铁打的营盘”?
中国有句古话,叫作“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我相信,当团队里有人离开的时候,肯定有不少领导者拿这句话来安慰自己。但我觉得这句话有误导,因为他把营盘(公司)和兵(员工)的关系完全视为单纯的雇佣关系。对于创业团队来讲,如果每个员工都把自己做的事情仅仅当作一份工作,当作一种养家糊口、解决财务问题的工具,那么这个营盘绝对不会是铁打的,而是纸糊的,稍有风吹草动,就会坍塌。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一个公司最宝贵的资产不是理念,更不是宏大的规划。创业就是一场马拉松式的接力赛,是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没个七八年达不到目标;同时又要求你必须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去竞争。这一切都需要优秀的创业团队来执行,前赴后继,改变世界的精神不变,捆绑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的激励机制永在。所以,营盘是铁打的还是纸糊的,归根结底在于是不是有一支优秀的团队。
建设一支优秀的团队,是整个创业过程中都必须面对的问题。如何建立一支优秀团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我认为万变不离其宗,关键是把握三个要点。
第一,不能以发财为目标,一定要有某种程度的理想主义情怀。我在互联网行业里干了十多年,从来没有看到一个为了解决财务问题而凑在一起的团队能够最终走向成功的。相反,这样的团队一旦遭遇挫折,就容易悲观失望;或者一旦外面有更大的现实利益诱惑,团队容易分崩离析。前不久,我找人力资源的人帮我统计了一下,看一看跟我合作在10年以上、8年以上、5年以上的到底有哪些同事。在这一批人里,有我第一次创业时就跟着我一起打拼的;有的在方正时是同事,后来我做3721的时候加入进来;还有的是加入到我在雅虎时的团队,中间离开几年,后来又加入到360来的。看了这个名单,我很感慨,如果那时候我跟他们说,出来跟我干吧,到时候发财了咱们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大秤分金,我估计他们也不会跟我合作这么长时间。相反,我们的目标是要做出牛的互联网产品来,让人们的互联网生活更方便、更安全,有了这个目标,大家才能持之以恒地走下去。
第二,财散人聚,要有激励机制,把大家的利益捆绑在一起。建团队,我不希望我的员工单纯是奔着钱来的,因为这样投机分子太多。但是我一定要替员工考虑财务问题。在今天这样一个社会,谁都不能免俗。就算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也总要养家糊口,要在社会上过一种体面的、有尊严的生活。而且,创业是一件耗人健康、燃烧青春的事。对于这些愿意跟着企业打拼的人,不能光在嘴巴上跟他们说好,而是要签协议,让这些燃烧青春的人也能一起分享未来的收益。否则,财聚人散,也没什么未来了。正因为这样,360从一开始就做了员工持股计划,最初员工持股比例达到40%,最后几轮稀释后在上市前降低到22%。这个比例在今天互联网公司中算是最高的了。我觉得,用西方证明有效的股权期权制度,可以把团队的利益和公司的利益捆绑在一起。这些做好了,讲理想主义才好讲,做思想工作才好做。
第三,解决新老交替的问题,留一部分利益给未来。企业在成长过程中,走弯路、遭遇挫折,那是肯定的。这个时候,会有团队成员因为不认同未来发展方向,或者因为有更大的现实利益诱惑而离开。同样,不同的阶段需要不同的人才,需不同的专业技能,只有新人不断进来,企业才有未来。我从来没有见到过一个团队一成不变地走向成功,即使桃园三结义的刘关张,打天下还得需要赵云、黄忠、诸葛亮。新老交替,最好的解决方式,我认为还是通过激励制度。比如,在360里面,老员工技术能力强,做事风格踏实,不骄不躁,是新人的榜样。他们不是管理层,走的是技术专家路线,也受新人的尊重。对新人来说,他们也不是单纯的打工者。按照常青树计划,360每年都会维持总股本5% 的比例,为有突出贡献的员工发放期权。维持5% 的比例,就意味着需要稀释其他投资人的比例。但我对投资人说:设计这样一个蓄水池,就在于吸收人才,把新人的利益与企业的未来紧紧捆绑在一起,这样大家做事才会有积极性。这种积极性产生出来的价值,要远远大于被稀释掉的价值。投资人都是熟悉互联网这个行业的明白人,没几句话就同意了。这就是我说的“留一部分利益给未来”。
马斯洛说过,人的需求分层次,不同阶段有不同阶段的需求,西方企业的各种激励制度和管理方式都建立在对人性的理解上。所以,我在这里讲的建团队、设计激励机制、完成新老交替,以这种方式建立“铁打的营盘”,其实也没啥新鲜的。我建议大家多读、多看,不违背人性,自然在建设团队方面会事半功倍。
“扁平化”与“小而美”
在20多年前,电脑还是一个工具,一个高精尖的东西,离大众很远。今天连手机都普及了,大家每天没事的时候都在看手机。互联网也正是因为有了无线互联网之后才真正改变了这个世界,改变了我们每个人思考、工作和生活的方式。世易时移,在新的时代,企业的架构和管理方式也应该会随之而改变。
我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因为从来没有别人这么做过。按照商学院的教材来做?但历史上工业时代、信息时代的架构已经不适用了,在互联网时代,产品运作模式都变了,管理模式应该是什么样的,我们需要一起探索。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一定是扁平化的,一定是以产品和用户为核心的,一定是小而美的。
扁平化就是减少行政层级,把传统层层汇报的金字塔组织结构改为两层,最多三层。小而美就是把团队分解成无数小团队,按项目或业务分类等进行划分,人员灵活组合,项目启动快,能对市场和用户的需求做出快速反应。
现在很多互联网公司已经开始了此类尝试,阿里在不断分拆,到现在分成了25个事业部。腾讯把研发分为无数个项目组,比如在移动端社交产品方面,分为微信项目组和移动QQ项目组,通过不断竞争,也实现了自己内部的推陈出新和自我颠覆。
扁平化和小而美符合互联网时代技术更新快、产品需要小步快跑的需要。360也做了一些调整,我们按照每条业务线划分了不同的事业部。我们成立事业部不是把原来的部门换一个名字,以便让大家有一个更好的职位名称。相反这些是最不重要的。这种组织结构的调整要让部门像一个小的创业公司一样,去独立发展。
当年公司只有几十人的时候,每个人的声音我都能听到。现在我们有6 000人。我最为担忧和痛恨的便是,360还没有成为一家巨头却染上了大公司病。所以,我们迫切地需要这样一个个小团队来打破瓶颈。
而且这些小团队还可以随时随项目而变动,谁提出一个好的产品创意,就可以报上去,如果足够好可以直接获得我或者齐向东的批准。提出创意者可以自己去组建团队。包括我们最近发布的智键,就是公司的一群年轻人在内部的竞赛中提出来的,我觉得非常好,就立即让他们上马去做。
我也希望在我们公司里会有更多的年轻人涌现出来,做产品负责人,从产品负责人再变成业务负责人,能够像一个小首席执行官一样对自己的产品和业务负责。
将来,360的这些小团队可能不再区分是无线还是个人电脑,每一个团队都可以做跨平台的产品,每一项业务并不是只有一个团队可以做。只要有更好的产品,有更好的想法,我们就支持。
这样就不再需要层层审批大的战略、宏伟的转型计划,可能一个小团队的产品直接就从手机转移到耳机上,整个公司就直接进入可穿戴互联网的未来。
公司不是只靠一两个创始人就玩儿得转的。再聪明的人,他的带宽和经历都是有限的。好的决策者应该把公司当成自己的产品,在公司这个产品上去创新、去调整架构,加快信息的流动,加快决策的速度,在公司里培养出真正更多的小首席执行官,培养出更多的产品和业务负责人。
如何在这样的时代给员工创造更好的土壤,让大家真的做到创新,敢想,不会被一些定式所束缚,怎样让大家能够学会更好地去做有体验的产品,怎样让大家能够贴近用户,这是调整组织架构的首要考量。
最后,我重申一遍,在今天这个时代,评价员工、评价团队、评价公司,价值标准永远应该是能不能做出对用户有价值的产品。这也是360最看重的。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产品经理(套装共18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