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古装言情 行医在三国

第 101 章

行医在三国 向晚鲤鱼疯 6086 2021-04-05 19:41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行医在三国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轰隆。

  雷声震彻云霄, 乌云在闪电中滚着暗尘,漫天的雨在这瞬间被急电照得明亮,刷拉一声落了满城。

  切嘈的脚步声混着啪嗒的雨点, 一声声敲在人的心弦上。

  “快!把他送进隔间里头!”

  “赶紧把银翘散端过来, 开豁腠理汤熬出来了么?”

  “诶诶, 别跑, 把这个带给李先生瞧瞧。”

  ……

  董中这一去, 竟找回二十来个类似的病患以及数十可疑的乡人。他脑瓜子也算机灵, 灵光一闪便把他们以孙尚香的名义一块请来了吴郡。

  孙尚香的小医馆本不算宽阔, 常来的学徒也就十数, 骤然遇到如此多的病人,堂内一片兵荒马乱。

  “这些人都是温毒发斑,给他们用我所制的土水。”李隐舟眉不抬、眼不动地吩咐下去, 俯身按住一卷竹简, 手腕疾动,飞笔写着什么。

  正当笔尖顿下最后一点,雨中忽传来一阵兵甲擦动的喧哗。

  一道飞驰的马蹄溅起积水, 哗地泼上门栏。

  孙尚香纵身下马, 按着斗笠自雨雾中跑来, 湿发一滴滴淌下冷雨。

  她苍白的嘴唇哆嗦两下, 咬了咬牙强自克制住:“朱太守说病患杂多,留在城中徒增隐患,让我们迁去三十里外一所荒弃的小城,他已指派了一队士兵先往收拾。”

  孙权出兵合肥,眼下吴郡掌事的是太守朱治。

  时疫干系重大, 孙尚香立即将此事回报了朱治。

  而朱治担忧的并无道理, 病患人数远超想象, 城中人口密集,一旦时疫从医馆中流出、爆发开便无法收拾了,拣偏静无人处隔离治疗是如今头一件要紧的事情。

  李隐舟搭着眼帘,飞速卷起写好的竹简,将之一把掼到董中怀中:“鲁肃将军家居曲阿,与此相去不远,你拿了这封信去拜访鲁府,就说是我有事相求。”

  董中讶异地瞪眼:“啊?可鲁将军不是在江陵前线么?他家中仅有妇孺,这信送给谁?”

  落雨滂沱,肃重的脚步声踏破长夜,渐渐靠近。

  李隐舟目光在夜中狭长了一瞬,一眨眼便又如往日细润,只催他快去:“给鲁夫人。”

  说罢,同等在一旁的孙尚香一同举步去迎朱治。

  朱治亦是追随孙氏三代主公的老将,半百的年纪微微透着老态,那布着皱纹的刚毅脸似扑着惊涛的暗礁,自有见惯风浪临危不乱的从容气魄。

  他身后的士兵林立,衣甲溅起水雾,泛着寒光。

  此刻,雨水顺着深拧的眉淌下鼻侧,朱治的神色却是岿然不动:“小妹,事不容缓,请立即动身。”

  孙尚香点头,领着来帮忙的士兵进了医馆。

  正当李隐舟转身准备跟上的时候,寒光一落,一对长/枪拦在身前。

  身后的朱治压低了声音,平淡道:“主公出征合肥,将将军府交托老夫照拂。孙小妹虽离府居此,但她是主公唯一的嫡妹,老夫亦不敢令其有任何闪失。此行,多劳先生了。”

  孙尚香毕竟身份贵重,孙权由着她的性子胡闹,朱治却不能容她赴险。

  让她留下来也未尝不可。

  李隐舟本也没打算多带人去,现在孙尚香已经学会了如何对付这种时疫,若吴郡其他地方发现斑疹伤寒的病人,她便可代替自己指导调遣,金子总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头。

  他偏首道一声“是”,拨开眼前兵刃,转身踱进雨中。

  ……

  天亮时分,士卒护卫着睡意昏昏、蒙昧无知的一群人到了城郊。

  朱治也不知用了什么手段,竟一声不吭将孙尚香强扣在了城中。

  至于那些学徒,他们本皆富家子弟,从医已是不务正业丢人现眼至极,此刻时疫突发,世家豪族哪里还敢看着家里的孩子置身险境?早连夜托了关系软磨硬泡地逼朱治将人扭送回家。

  于是最后跟来庙里的,也只有稀疏一两个学徒。

  本就破败无人的小城被匆忙收拾了尸骨杂物,满地的杂草枯枝萧瑟地卷着北风。正当人们惊惧地四顾时,只闻砰一声骤响,城门的锁重重落下,遮断了冷风冷雨,也蔽住了最后一丝天光。

  深而高的墙影顿时罩在脸上。

  门外隐约可闻马蹄分拨秋雨、转了个方向掉头回城。方才还凌乱的脚步声渐小渐远,逐渐融进浩渺的雨声中。

  送行的士兵几乎都回了城中,独留下轮值的几人持兵锐看守。

  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留下的病患从无措中清醒过来,露出惊慌失措的神色。

  朱治将他们送来此地,究竟是为救人,还是灭口?

  雨滚滚落下,阴云压在天际,轰隆的雷鸣不绝于耳,将蔓延的不安情绪又深化了几分。

  仓皇的目光犹疑不定,在暗中焦灼地交汇一番,最终定格在李隐舟那静若观海的脸上。

  头一个抱着病儿来医馆的老太将孩子仔仔细细地安顿好,转身哆嗦着走近李隐舟,嘴唇嗫嚅片刻未说出话,只用一双凄哀的眼珠子紧紧盯着眼前这波澜不惊的先生,希冀从他淡然的神色中找出答案。

  李隐舟轻轻一眨眼,睫尖凝着的一粒雨便滚落下来。

  似冰上融下的一滴水,透出深处淡薄的、温暖的光。

  仿佛看不见那乌云蔽日,也察觉不到四周悲切的目光,他静立晦暗中,握住老太的手,将掌心的温度传递给她,轻声地、肯定地道:“我既与你们同来,便当同归。”

  ——————————————

  李隐舟的承诺短暂地将人心安抚下来,一日日送进来的口粮与药材似乎也映证了朱治并没有抛弃他们。笼罩在人心头的阴云暂时散去,病中的人们各自蜷缩在墙角的一隅,仰头努力地瞧着屋顶漏下的一丝光。

  眼下没有多少帮手,李隐舟也不摆先生的架子,挽了袖子便和学徒一起干活,从熬药到分送皆亲力亲为。三人从日出忙到日落,唯等到夜色深黑,才有一刻歇息的功夫。

  这夜,李隐舟睡得正酣香,便听呲一声格外刺耳的声音划破沉寂夜色,像是拿锐器划过墙面,那尖利的声音简直令人头皮发麻。

  一身睡意顿时散了个干干净净。

  如此诡异的声音持续了好几天。

  李隐舟再扛不住,亲自撸起袖子暗中蹲守,终于在一间小屋中抓住了不安分的坏小孩。

  “你不好好睡觉,半夜捣什么乱?”他一只手便拎起骨瘦如柴的小屁孩,忍不住地磋磨牙齿,恐吓道,“再捣乱,明天不给你吃药了。”

  这话哪里是威胁?

  简直是天大的喜讯!

  四五岁的小屁孩哪里知道良药苦口的道理,张舞着手臂从他手心钻下来,兔子似的一蹦三丈远。

  走远一些,又悄悄回头,拿一双泛红的眼巴望着李隐舟,生怕他反悔似的。

  学徒便笑:“他若是知道那碗药能抵他阿翁一个月的辛苦钱,恐怕就不会那么嚣张了。”

  闻言,李隐舟淡淡一笑,眉头却轻微蹙起。

  土霉素对斑疹伤寒收效良好,如今病人都知道这种看似平平无奇的药水可以救他们的性命,连轻症和疑症者也争抢着要喝,都指望着早日从暗无天日的废城中离开,回到家乡。

  但在灾荒交加的年代,任何普通的食物都万般珍贵,这样成堆地耗在制药上,救一个人的成本可以养活十个人了。

  而这几十个人的用度足够抵过一支精锐军队的花销。

  何况染病皆是老弱幼残。

  江陵前线已焦灼地困战数月,军饷吃紧,各郡县都在紧急征粮以作支援,这些日子送进来的粮食和药材,想也知道是从牙缝里抠出来的,或许还贴了朱治自己的家私。

  他们能耗多久?

  果不其然,自某日起,拨下来的用度就一日日地减少了,而朱治派来的士兵如今却起了另一重作用,他们将门又加了几道锁,在城墙上铺了蒺藜,严防死守,势不让这些带病之人将祸患蔓延出去。

  入此城的第二十日,交接物资的时候,小兵将李隐舟悄悄拉出去半尺:“太守公吩咐过,先生的来去是自如的,我们绝不为难。”

  这话已含蓄地表明了朱治的立场。

  身后,数重目光透过一格一格错落的窗,静静落在李隐舟薄削的背脊上。

  李隐舟微垂了眼睫,轻声道一句“多谢”,转身沿着荒废的长街去了。

  日子不声不响滑过几页。

  学徒蹲在火炉前头看药,一双眼却忍不住地四望,终按捺不住地问出口:“先生,这可怎么办啊?”

  秋风簌簌。

  天似一重厚厚的冰,连日光照下来都有些发凉。

  李隐舟只道:“不急,再等等。”

  ※※※※※※※※※※※※※※※※※※※※

  下一更在凌晨,可以早上来

  最近夜班特别频繁,可能经常在半夜三四五六七八各种阴间时间才能更新,大家可以养养肥啥的,我自己数着尽量不欠债~ 行医在三国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