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唐宋词选

第60章 李清照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唐宋词选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李清照(1084—?),号易安居士,济南(在今山东省)人,出生于一个注重文学艺术的士大夫家庭,从小受到熏陶。她的丈夫赵明诚历任知州一类的地方官。他们两人都喜欢收藏和研究金石书画,著有《金石录》。在她的《金石录后序》里,记述了她的婚后生活和她大半生的重要经历。

  李清照在我国文学史上是一个很重要的女作家,诗和散文都有较高成就,而主要的成就是词。她的创作生活,以1127年金统治者占领汴京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的作品多是写她在赵明诚离家外出时所感受的离愁别恨,以及一些描写闺中生活和咏物之作,一般都是局限在个人生活的狭小天地里。

  她在后期避难到南方,经历了社会的大变乱,国破家亡,许多痛苦涌上心头,写了一些反映那个时代某些面貌的作品。如“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抔土”,悲痛祖国的大好河山沦于敌手。“南渡衣冠少王导,北来消息欠刘琨”,指斥了南宋统治集团的萎靡不振,屈膝言和。词中如《添字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永遇乐》(落日熔金)、《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蝶恋花·上巳召亲族》、《声声慢》(寻寻觅觅),都是抒写她所经历的乱离生活的痛苦和寄托了她的故国之思。和她的诗比起来,词中写得委婉一些,意义也显得狭小一些。

  李清照词的成就主要表现在语言艺术方面。她的词用典故不多,不追求词藻的秾丽,而是用朴素清新的语言表现她对周围事物的感触和刻画比较细腻的心情,常常写得鲜明生动,感情色彩很浓。有时还采用口语入词,如“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过去有人称赞她的词“用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清邹祇谟:《远志斋词衷》),或者说“以寻常语度入音律”(宋张端义:《贵耳集》),这都说出了李清照词语言的特色。

  李清照写有一篇《词论》,从词的兴起谈到词的写作问题,其中对北宋一些重要的词家都有所评论,谈了他们词作的优点和缺点。她提出写词要“协音律”,认为“词别是一家”,不能和诗一样。这些主张对于词的创作起了束缚作用,从而影响了她的作品思想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有《李清照集》、《漱玉词》辑本,存词四十七首。

  渔家傲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1]。仿佛梦魂归帝所[2],闻天语[3],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4]。九万里风鹏正举[5],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6]。

  李清照被称为婉约派词人,但她的词有豪放的一面,这首词可作为代表。词中写梦境,用浪漫主义手法,写她到了天上,在天空漫游,仿佛是《离骚》笔意。作者颇有一点追求理想,不安于现实庸俗生活的意思。她一方面嗟叹“路长日暮”,一方面还是乘风远游,向“三山”而去。当然,在过去的封建社会里,一个妇女受到重重束缚,一般不可能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她一生只能用写诗词来表现她的才能,但她感到“谩有惊人句”,似乎并不以此为满足。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7],误入藕花深处[8]。争渡[9],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作者在溪亭饮酒至醉。作为封建时代一个上层社会的妇女,跑到郊野去饮酒,表现了她的性格中豪放的一面。词中写她晚归情景,生动如画。

  此词杨金本《草堂诗馀》误作苏轼词,今依南宋初人曾慥的《乐府雅词》,断为李清照作。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10],浓睡不消残酒[11]。试问卷帘人[12],却道海棠依旧[13]。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14]。

  这首小词,以白描开头,结句却着色秾艳。其中有人物的对话,写得新颖活泼。

  凤凰台上忆吹箫

  香冷金猊[15],被翻红浪[16],起来慵自梳头[17]。任宝奁尘满[18],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19],不是悲秋。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20]。念武陵人远[21],烟锁秦楼[22]。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23]。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24]。

  这首词写离别爱人以后的思念心情。词牌是取萧史、弄玉的故事,词的内容有和词牌名的含义相关合处,从“烟锁秦楼”句可见。作者借此衬托他们两人之间的爱情。词中写离情写得宛转曲折,而笔意却很流畅。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25]。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26]。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27]。

  相传为元人伊世珍所写的《瑯嬛记》说:赵明诚、李清照婚后不久,赵明诚就到远处去上学,李清照“殊不忍别,觅锦帕,书《一剪梅》词以送之”。伊世珍所说和作品内容大体符合。上片开头三句写分别的时令和地点,下片起句“花自飘零水自流”回应这三句,这些都是写分别时情景,其他各句是设想别后的思念心情。过去有人称赞“红藕香残玉簟秋”句,认为它“精秀特绝”。然而这首词整个说来,它的特色是用语浅近而感情深挚。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28],瑞脑消金兽[29]。佳节又重阳[30],玉枕纱厨[31],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32],有暗香盈袖[33]。莫道不消魂[34],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35]。

  作者在这首词中写她在秋天的凄苦心情。据《瑯嬛记》记载,赵明诚对此词很称赏,想超过她,于是用三天三夜的工夫,废寝忘餐,写了十五首,然后把它们和李清照的这首词混杂在一起,去给他的朋友陆德夫看。陆德夫再三赏玩,说“只有莫道不消魂三句绝佳”。这在词史上成为一个佳话。

  念奴娇

  萧条庭院[36],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37]。宠柳娇花寒食近[38],种种恼人天气。险韵诗成[39],扶头酒醒[40],别是闲滋味。征鸿过尽[41],万千心事难寄。

  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阑干慵倚[42]。被冷香消新梦觉[43],不许愁人不起。清露晨流,新桐初引[44],多少游春意。日高烟敛[45],更看今日晴未?

  这首词的内容,正如清人《蓼园词选》所说,“只写心绪寂寞,近寒食更难遣耳”。从“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句看,它是在和赵明诚别后所作。通篇都写孤独寂寞,而最后几句比较开朗,由于这样,在艺术上显得有变化,而且赋予这首词以新鲜的意境。

  添字丑奴儿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46]。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情[47]。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48]。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49]。

  作者在这首词里写她听到雨打芭蕉而引起身在异乡的愁思。“北人”,清代《历代诗馀》等一些本子作“离人”,然宋陈景沂所编《全芳备祖》录入此词,作“北人”。芭蕉是南方的植物,作者从北方逃难到南方,听到在故乡所未曾听见过的这种声音,顿增异乡之感,所以说“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若作“离人”,就未免落入陈套了。

  永遇乐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50]?染柳烟浓[51],吹梅笛怨[52],春意知几许[53]。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54]。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55]。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56]。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57]。如今憔悴,风鬟霜鬓[58],怕见夜间出去[59]。不如向帘儿底下[60],听人笑语。

  过去,在元宵节,人们看灯游乐,总要热闹一番。作者写这首词时,寓居南方,面对着佳节的热闹气氛,心里却充满了国破家亡的凄凉之感。上片写节日景物,带着一种黯淡的色彩。下片写她回忆汴京沦陷前和女伴看灯,对比今日的“憔悴”。南宋刘辰翁《永遇乐·序》说:“余自己亥上元,诵李易安《永遇乐》,为之涕下,今三年矣。每闻此词,辄不自堪”,他也依声写了一首寄托他的“悲苦”。李清照这首词中多用“寻常语”,很自然,却能动人。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61],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62],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63],载不动,许多愁。

  这首词作于绍兴五年(1135),这时作者避难居金华,已经五十一岁了。赵明诚病死之后,她几经波折,流离转徙,词中反映了她当时的愁苦。宋代词人对于“愁”,常有一些夸张的描写,如秦观“落红万点愁如海”之类。但李清照这里所写,却是有她生活遭遇的根据的。

  蝶恋花

  上巳召亲族[64]

  永夜恹恹欢意少[65]。空梦长安[66],认取长安道。为报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

  随意杯盘虽草草[67],酒美梅酸,恰称人怀抱[68]。醉莫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

  作者晚年时常在怀念故国,“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可见感情之深。词中对她的亲族说家常话,表达出了一种亲切的心情。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69]。乍暖还寒时候[70],最难将息[71]。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72]!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73]。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74]?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75]!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76]!

  这首词是李清照晚年的作品。词中写一个秋天黄昏的景物:秋雁、菊花、梧桐、细雨、晚风,这些无不触动了她的愁绪。这里所写的愁,有着国破家亡的具体生活内容,不同于无病呻吟。但这种消极、绝望心情,却是深深地打上了作者的阶级烙印。词的艺术特色是把情感活动和自然景物、生活细节结合来写,刻画入微,语言也有新颖独到之处。过去人们称赞它开头一连用了十四个叠字,用得非常自然。到快结尾时,又用了“点点滴滴”四个叠字。这不独富有音乐性,而且表现了作者孤独的心情和单调冷清的环境。此外它还用了“黑”、“得”等难押的“险韵”,都恰到好处,表现了作者在词的写作艺术上的造诣。

  摊破浣溪沙

  病起萧萧两鬓华[77],卧看残月上窗纱。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78]。

  枕上诗书闲处好[79],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80]。

  这首词没有写愁苦,而是表现一种闲适心情,似乎作者暮年已习惯于颠沛流离的生活。文字平淡,描写作者的日常生活和意趣,颇为真切自然。

  注释

  [1]星河:银河。以上两句,写梦中经历,是天将晓时天河中的景象。

  [2]帝所:天帝的住所。

  [3]天:指天帝。

  [4]报:这里是回答天帝的意思。路长日暮:屈原《离骚》:“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嗟:嗟叹。谩:徒、空。以上两句说:我回答天帝,我要去的地方路很远,可叹的是天色快晚了。我学着写诗,但空有惊人句,无济于事。

  [5]九万里风鹏正举:《庄子·逍遥游》里说大鹏乘风飞上九万里高空。举,鸟飞翔的意思。

  [6]蓬舟:蓬草一般的轻舟,指飘流无定的船。三山:《史记·封禅书》说渤海中有三座神山:蓬莱、方丈、瀛洲。

  [7]兴尽:酒兴的高潮过去了。

  [8]藕花:荷花。

  [9]争渡:有夺路而归之意。

  [10]雨疏风骤:雨小风急。

  [11]浓睡:睡得酣畅。不消残酒:残馀的醉意没有完全消失。

  [12]卷帘人:指正在卷帘的侍女。

  [13]这句是侍女回答说海棠花还和以前一样。

  [14]绿肥红瘦:叶儿繁盛了,花却憔悴了。以上三句是纠正侍女的答话。

  [15]金猊(ní尼):狻猊形的铜香炉。狻猊,古书上所说的一种野兽。这句说,香炉里的香料夜间早已烧完。

  [16]红浪:指红锦被没有叠好,在床上乱摊着。柳永《凤栖梧》:“鸳鸯绣被翻红浪。”

  [17]慵:懒。慵自,一作“人未”。

  [18]宝奁(lián联):华贵的镜匣。这句说镜匣不打开,是无心梳头的意思。尘满,一作“闲掩”。

  [19]病酒:酒喝多了而身体不适。

  [20]休休:罢了。阳关:见张舜民《卖花声》注〔5〕,第152页。以上四句追溯她和爱人的离别。

  [21]武陵人远:指爱人在遥远的地方。陶渊明《桃花源记》说武陵(今湖南常德)有一个渔人曾到与世隔绝的桃花源。

  [22]秦楼:指自己住处。传说秦穆公女弄玉和萧史成婚,住在凤台,即秦楼。见李白《忆秦娥》注〔1〕,第7页。烟,一作“云”。秦,一作“重”。这句说,自己独住在烟雾迷闬的故居。

  [23]凝眸:聚神注视。

  [24]又添,一作“更数”。一段,一作“几段”。

  [25]玉簟(diàn电)秋:从竹席上感到了秋天的凉意。玉簟,华贵的竹席。罗裳:质地轻细的丝织的衣裳,一般指女子所用,但也可指男子衣物,如《黄庭内景经》:“同服紫衣,飞罗裳。”以上三句是写她和爱人分别时的情景:在荷花凋谢的水边,她的爱人独自踏上兰舟离去。

  [26]锦书:即帛书。锦是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鸿雁传书事,见李煜《清平乐》注〔3〕,第67页。雁字:雁群飞时排成“一”字或“人”字,所以叫做“雁字”。以上三句写她在家里盼望着爱人会让鸿雁从天空捎来书信。

  [27]以上三句说,眉头方才不皱了,心里却又想起来了。

  [28]愁永昼:整天在愁。永昼,漫长的白天。

  [29]瑞脑:香料,一称龙脑。金兽:兽形铜香炉。

  [30]重阳:古时以阴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

  [31]玉枕:枕的美称。纱厨:即碧纱厨,用木头做架子,蒙上轻纱,中间可安放床位,夏天用来避蚊蝇。

  [32]东篱:陶渊明《饮酒》诗:“采菊东篱下。”

  [33]暗香:幽香,这里指菊花的香气。

  [34]消魂:感触很深,好像魂魄要离开躯体一样。

  [35]黄花:指菊花。以上两句说,帘子被西风卷起,看见庭院中菊花正茂,自己却憔悴了。

  [36]萧条:寂寥,草木凋零景象。

  [37]重(chónɡ虫)门:一道一道的门。

  [38]宠柳娇花:受到大自然和人们宠爱的杨柳和各种花卉。寒食:见周邦彦《兰陵王》注〔7〕,第188页。这句说,正临近柳明花媚的寒食佳节。

  [39]险韵:用冷僻生疏难押的字来作韵脚。

  [40]扶头酒:喝了使人易醉的烈性酒。

  [41]征鸿:远飞的大雁。

  [42]玉阑干:栏杆的美称。

  [43]香消:铜炉里的香料已烧完。

  [44]以上两句出于《世说新语·赏誉》:“于时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引,滋长的意思。

  [45]烟敛:雾气渐渐消失。

  [46]中庭:庭院中。

  [47]舒卷:指蕉叶的伸展和蕉心的卷起。

  [48]霖霪(yínɡ盈):形容雨声连绵不断。霖和霪都是久雨的意思。

  [49]北人,一作“离人”。

  [50]落日熔金:落日的光辉像熔解的金子一样赤。暮云合璧:形容四周暮云连成一片。璧,圆形而中有孔的玉。人在何处:置身在什么地方。人,自指。以上三句,看到落日暮云而引起异乡飘泊之感。

  [51]染柳烟浓:浓浓的雾气似乎渐渐地给柳树染上了春天的颜色。

  [52]吹梅笛怨:笛子吹出《梅花落》曲的哀怨声音。

  [53]几许:多少。

  [54]元宵:元宵节,阴历正月十五日。次第:转眼。以上三句说,元宵佳节,虽然天气融和,保不定转眼就有风雨。

  [55]香车宝马:华美的车马。以上三句说:一些饮酒作诗的朋友乘坐香车宝马来召唤她,她辞谢不去。

  [56]中州:今河南省地,古称中州,这里指北宋首都汴京。盛日:兴盛时期。三五:古人有时把月半称为三五,这里是指正月十五。以上三句说,记得过去在汴京时,妇女们空闲较多,对于元宵节特别看重。

  [57]铺翠冠儿:装饰着翡翠的帽子。捻金雪柳:《大宋宣和遗事》记载,汴京人在正月十四日夜预赏元宵节,“尽头上戴着玉梅、雪柳、闹蛾儿,直到鳌山下看灯”,雪柳大约是用彩纸搓成柳枝模样的装饰物。捻,搓。簇带:宋时俗语,插戴的意思。济楚:整齐。以上三句回忆在汴京时元宵节夜妇女看灯的盛装。

  [58]风鬟霜鬓:发髻零乱,两鬓如霜,形容自己衰老。霜,一作“雾”。

  [59]怕见:怕得,懒得。

  [60]帘儿底下:帘里。

  [61]尘香:尘土里掺杂落花的香气。

  [62]双溪:水名,在今浙江金华。

  [63]舴艋(zéměnɡ责猛)舟:小船。

  [64]上巳:古时阴历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上巳,是一个节日,三国魏时固定为三月初三。

  [65]永夜:长夜。恹恹(yān烟):生病的样子。

  [66]长安:见张舜民《卖花声》注〔7〕,第152页。

  [67]草草:随便。王安石《示长安君》诗:“草草杯盘供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

  [68]称(chèn趁)人怀抱:合人意。

  [69]戚戚:忧愁的样子。以上三句是有层次的,“寻寻觅觅”写心中若有所失,思索追寻;“冷冷清清”,写当时周围环境是一片空虚寂寞;“凄凄惨惨戚戚”,写当时无可奈何的凄惨心情。

  [70]乍暖还寒:指深秋天气变化无常。

  [71]将息:保养、调养的意思。

  [72]晚,一作“晓”。

  [73]正,一作“最”。以上三句说,看到雁从北来,自伤身世,缅怀故国,已是难受的了,而此雁却又是过去在家乡见过似的,益发触动悲伤的心情。

  [74]黄花:指菊花。谁:何、什么。堪,一作“忺”。以上三句说,地上开着一丛一丛的菊花,都已憔悴了,现在还有什么可摘的呢?

  [75]怎生:怎样。生,语助词。这句说,独自一个人,对此情景,越发感到时光难度,怎能挨得到天黑。

  [76]次第:光景、情况。以上两句说,面对着这些光景,心中万般滋味,一个“愁”字怎能概括得了。

  [77]萧萧:这里是凄凉的意思。两鬓华:两鬓花白。

  [78]豆蔻:草本植物,可供药用,治胃中胀闷、消化不良及呕吐恶心。分茶:宋代烹茶的一种方式,作者另词《调转满庭芳》:“活火分茶。”以上两句说,豆蔻子连梢煎汤服用,不可饮茶(传说茶可解药性)。

  [79]这句说,病中随意读书,和平日正襟危坐只求记诵不同,更能领略其中的妙处。

  [80]酝藉:同蕴藉,含蓄有馀的意思。木犀花:即桂花。以上两句描写桂花的神态和它的有馀不尽的清香。 唐宋词选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