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唐宋词选

第115章 张炎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唐宋词选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张炎(1248—1320?),字叔夏,号玉田,又号乐笑翁。临安(今浙江杭州)人。宋亡后,他闲游纵饮,落拓而终。元世祖至元二十七年(1290),他曾北上元都,希望能谋得一官半职,结果失意而归,想投靠新王朝而未成。

  张炎之父张枢是一个注重音律的词人,对张炎很有影响。张炎作词学周邦彦、姜夔,内容虽多抒写个人的哀怨,但音律和洽,清畅雅丽,尤长于咏物,时有精警之处。宋陆韶的《词旨》摘录张炎词句,分别为《乐笑翁奇对》和《乐笑翁警句》。清朱彝尊《解佩令》(自题词集)说:“不师秦七(秦观),不师黄九(黄庭坚),倚新声玉田差近。”张炎的词在字句上很下功夫,有一些人喜欢学他,特别在清代是如此。一些人常把他和姜夔并称。

  张炎的《词源》是一部有影响的论词专著。他主张词要意趣高远,要雅正,要清空,这是适合一部分脱离现实的封建文人即所谓“雅士”的艺术趣味的。

  著有《山中白云词》,存词约三百首。

  南浦

  春水

  波暖绿粼粼[1],燕飞来,好是苏堤才晓[2]。鱼没浪痕圆[3],流红去,翻笑东风难扫[4]。荒桥断浦[5],柳阴撑出扁舟小。回首池塘青欲遍,绝似梦中芳草[6]。

  和云流出空山,甚年年净洗,花香不了[7]?新绿乍生时[8],孤村路,犹忆那回曾到。馀情渺渺,茂林觞咏如今悄[9]。前度刘郎归去后,溪上碧桃多少[10]。

  这首词先咏湖水,继咏池水,再咏溪水,把春天的水边景色写得很美。周密特别称赞“荒桥”二句,说是“赋春水入画”。词中,不光写眼前景物,还借对往日结伴春游的追怀,表露个人今昔之感,可谓“不粘不脱”,意在言外。因这首词被人传诵,作者当时就被人称为“张春水”。

  甘州

  辛卯岁[11],沈尧道同余北归[12],各处杭、越[13]。逾岁,尧道来问寂寞[14],语笑数日,又复别去。赋此曲,并寄赵学舟[15]。

  记玉关踏雪事清游[16],寒气脆貂裘[17]。傍枯林古道,长河饮马[18],此意悠悠。短梦依然江表[19],老泪洒西州[20]。一字无题处,落叶都愁[21]。

  载取白云归去,问谁留楚佩,弄影中洲[22]?折芦花赠远,零落一身秋[23]。向寻常野桥流水,待招来不是旧沙鸥[24]。空怀感,有斜阳处,却怕登楼。

  张炎出身贵族世家,宋亡后,他的社会地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曾试图投靠新王朝,找一条个人的出路,却失意而归;想退居山林,伏处江湖,也寻不到安身之所。这首词抒发的正是对个人这种遭遇的悲哀和郁郁不得志的心情,虽然其中也夹杂着亡国之痛,但更多的只是个人身世之感,缺少慷慨激烈之音。其宛转呜咽处,却很能代表作者在艺术上的特点。

  清平乐

  平原放马

  辔摇衔铁[25],蹴踏平原雪[26]。勇趁军声曾汗血,闲过升平时节[27]。

  茸茸春草天涯[28],涓涓野水晴沙[29]。多少骅骝老去,至今犹困盐车[30]。

  这首词写一匹曾经驰骋沙场的骏马,在和平环境里虚度馀生。有的良马,被当做钝牛一般对待,备受折磨。这可能是作者在宋亡后,感到无所作为、有志难申的一种比况。

  注释

  [1]粼粼:流水清澈的样子。

  [2]苏堤:在杭州市西湖中。见刘辰翁《兰陵王·丙子送春》注〔14〕,第480页。

  [3]没:指鱼从水面游入深处。

  [4]以上两句说,流水带走了落花,反而嘲笑东风没能把落花吹扫干净。

  [5]荒桥:荒僻冷落的桥。断浦:断绝不通的水滨。

  [6]梦中芳草:谢灵运《登池上楼》诗有“池塘生春草”句,据他自己说,是梦见他的弟弟惠连时所得。见《南史·谢惠连传》。以上两句说池塘长满了青草,犹如谢灵运梦中所作的诗句一样。

  [7]以上三句说,水和云一道流出空山,为什么年年冲洗落花,花香仍然常在。

  [8]乍:刚,初。

  [9]茂林觞咏:晋王羲之曾与谢安、公孙绰等四十一人游于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的兰亭,王羲之写了《兰亭集序》,说:“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这句说,与朋友在郊野饮酒吟诗的乐事如今不再有了。

  [10]刘郎:指刘晨。见李存勗《忆仙姿》注〔1〕,第34页。唐代曹唐《刘阮再到天台不复见仙子》诗:“草树总非前度色,烟霞不似昔年春。桃花流水依然在,不见当时劝酒人。”这里张炎借刘郎自指。据张炎的朋友戴表元《送张叔夏西游序》说,作者曾到过天台山。碧桃:仙桃。以上两句说,自前次游览后,不知溪边桃花多了还是少了。

  [11]辛卯岁: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1291)。

  [12]沈尧道:名钦,号秋江,张炎的朋友。至元二十七年(1290)秋,作者与沈钦、曾遇同往燕京(今北京市),一路上曾互相唱和。

  [13]杭:杭州。沈尧道北归后居处。越:今浙江绍兴市。张炎北归后居处。

  [14]问:慰问。尧道,一作“秋江”。

  [15]赵学舟:名与仁,字元父,张炎的朋友。赵学舟,一作“曾心传”。心传名遇,字子敬。

  [16]玉关:玉门关,这里代指北地。

  [17]这句说,北方严寒,貂裘为之脆裂。《战国策·秦策》说,苏秦“说秦王(秦惠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据戴表元《送张叔夏西游序》所述,张炎“尝以艺北游,不遇;失意亟亟南归,愈不遇。”可知“脆貂裘”一语,实借苏秦事,暗写作者这次北上求官不遇的苦衷。

  [18]长河:黄河。作者《壶中天·夜渡古黄河,与沈尧道、曾子敬同赋》:“老柳官河,斜阳古道,风定波犹直。”亦写其景。

  [19]江表:江南。这句说,入睡时间虽短,仍然梦见江南故乡。

  [20]西州:古城名,在今南京市西。《晋书·谢安传》记载,谢安做了大官,仍渴望回东山隐居,后病重还都,“闻当舆入西州门,自以本志不遂,深自慨失。”其甥羊昙,“为安所爱重,安薨后,辍乐弥年,行不由西州路。”后因酒醉,不觉至西州门,因悲感不已,恸哭而去。这句说,作者志在江湖,求试实非所愿。

  [21]以上两句说,作者北游时,全无题写诗词的兴致。作者《声声慢·都下与沈尧道同赋》:“晴梢渐无坠叶,撼秋声都是梧桐。情正远,奈吟湘赋楚,近日偏慵。……片霎归程,无奈梦与心同,空教故林怨鹤,掩闲门明月山中。”写的正是当时的情景。

  [22]佩:佩玉。《楚辞·湘君》:“捐余玦兮江中,遗余佩兮澧浦。”以上三句写尧道对作者居处山水的赞赏和作者送别朋友时依依之情。

  [23]以上两句说,折芦花寄赠远方朋友,意在告诉朋友寄者也像秋天的芦苇一样凋零凄寂。

  [24]旧沙鸥:这句说,连旧日的沙鸥都已不在,更衬出物换星移和作者心境的凄凉。

  [25]辔(pèi配):驾驭牲口的缰绳。衔铁:横在马口中的马嚼子。

  [26]蹴(cù促)踏:踩踏。

  [27]汗血:一种良马名。见辛弃疾《贺新郎》(老大那堪说)注〔7〕,第328页。以上两句说,良马曾威武地驰骋在沙场上,汗出如血,可是在和平时期却派不上用场。

  [28]茸茸(rónɡ绒):茂密的样子。

  [29]涓涓:细水慢流的样子。

  [30]骅骝:古代的骏马名。盐车:运盐的车子。《战国策·楚策四》写一头老牛拉着盐车上太行山,膝盖折了也拉不上去。汉贾谊《吊屈原赋》:“骥垂两耳兮服盐车。”以上两句说,有多少骏马默默地老去,至今还因为拉不动盐车而受困。 唐宋词选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