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唐宋词选

第111章 杨佥判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唐宋词选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一剪梅

  襄樊四载弄干戈[1],不见渔歌,不见樵歌[2]。试问如今事若何,金也消磨,谷也消磨[3]。

  柘枝不用舞婆娑[4],丑也能多[5],恶也能多。朱门日日买朱娥[6],军事如何,民事如何!

  咸淳四年(1268)九月,元兵筑白河城,始围襄樊。九年(1273)正月,樊城破;二月,襄阳守将出降。这首词没有写到襄樊的失守,首句说“襄樊四载弄干戈”,可见当作于咸淳八年(1272)。

  这首词见于陈世崇《随隐漫录》卷二。作者是“杨佥判”,名不详。佥判即签判,官名,为“签书判官厅公事”的简称。据《随隐漫录》,这首词的创作背景是:“襄樊之围,食子爨骸,权奸方怙权妒贤,沉溺酒色,论功周、召,粉饰太平。”词中对人民群众的痛苦生活表示了同情,对那些不顾人民死活和国家安危,而一味追求个人享乐的官僚,如贾似道之流,进行了强烈的谴责。

  注释

  [1]襄樊:襄阳、樊城,在今湖北襄樊市。弄干戈:指发生战事。

  [2]以上两句写人民大众在被敌兵长期围困的年代里过着痛苦的生活。

  [3]以上两句说,徒然耗费钱粮,并没有击退敌人的进攻。

  [4]柘(zhè浙)枝:唐教坊曲名。后又用做舞名流行于唐宋两代,见《宋史·乐志》及《乐府杂录》等。《乐苑》:“柘枝舞曲,用二女童,帽施金铃,抃转有声。其来也,于二莲花中藏,花坼而后见,对舞相占。实舞中雅妙者也。”沈括《梦溪笔谈》:“寇莱公好柘枝之舞,会客必舞柘枝,每舞必尽日。时谓之柘枝颠。”婆娑(suō梭):形容舞蹈时盘旋的姿态。

  [5]能多:真多。

  [6]朱门:指富贵人家。朱娥:美女。 唐宋词选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