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国势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形势的变化让人目不暇接,虽然西线处于极其紧张的状态,但由于德国方面已经定下了不接受无条件投降的基调,兴登堡防线的德军还是鼓起了余勇。反观对手,原本以为德军会轻易崩溃,不料却焕发出新的韧性来,倒是让协约国军队手足无措。
由于媒体的宣传,从将军到列兵,普遍都相信胜利就在眼前,对于继续作战、继续牺牲的执着已经减退了很多,但由于政客们的坚持,不同意德国人的条件——起码在军队看来,德国人还是有诚意的。不仅同意撤退已经占领的土地,而且愿意解除必要的武装。
但是,现在因为政客们要德国人全面崩溃,要进占事实上协约国还根本没有触及的本土,激起了德国人的愤慨,也增加了战事的难度。兴登堡在参谋本部里说道:“战斗可以延长下去。即使增援部队被击败,我们也不会比现在马上投降更加糟糕。必须正视这个问题,德国人民究竟是为了德国的荣誉战斗到最后一个人(不仅在言词上)并为他们自己争取到今后复兴的机会呢,还是不奋力一战而自甘投降和灭亡?”
在另一方面,海军首脑提尔皮茨持有与陆军近乎类似的观点:放弃无限期潜艇战就是走第二条路,这种做法也会对陆军的士气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亲王暂时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尽管这是一通滑稽可笑的事件堆砌而成的——陆军先是反对战斗,要求和谈,然后又来了180度的转弯,要求战斗而拒绝和谈。但这方面的胜利却被深夜的不愉快的突然事件所抵消——里尔失陷,土耳其投降,特别是美国总统迟迟才答复奥地利停火的请求,美国总统要求承认捷克人和南斯拉夫人的民族愿望。这不仅意味着奥匈帝国完蛋,而且也表明威尔逊并不恪守他自己的十四点方案。
但柏林方面不知道的是,在伦敦,白金汉宫再次对美威尔逊的表态大为恼火,因为他给奥地利人的复照中提出了承认捷克人和南斯拉夫人的要求。“这是一厢情愿的事情,而且他也没同劳合.乔治和克莱孟梭商量。”英国人不是本能地反对停战条款,而是反对威尔逊绕过协约国协商一致而擅自行事。第二天清晨,英国内阁再次在唐宁街十号碰头。海军上将、英国主力舰队司令戴维.贝蒂爵士争辩道:停战条款几乎就应该是和平条款,实际上所有的德国舰队和潜艇都必须交出来。虽然劳合.乔治认为这种意见“听起来非常合理”,但威尔逊却认为这样的条件太苛刻了。
由于德国人的强硬表态和善意流露,威尔逊只得召集内阁会议。“我不知道该怎么办,”他坦白地说。“你们认为该怎么办?”长时间沉默之后,内政部长弗兰克林.莱思劝他不要谈判,直到德国军队“渡过莱茵河”以后再说。农业部长对德国的政治改革的诚意表示怀疑。财政部长威廉.麦卡杜坚持要由军方定条件。邮政部长艾伯特.伯利森担心威尔逊和潘兴可能太宽容了,他要求德国无条件投降。
威尔逊象过去一样平静地听取每个人的意见和接着进行的讨论,然后,他从他的上衣取出打印的备忘录。他说:“先生们,这是我打印的我认为应该寄给德国的照会的草稿。我愿意把它宣读一下。既然你们一致认为我们应该接受停战的建议,因此,我将高兴地接受你们认为文件该如何修改的意见。”
他开始缓慢而审慎地读着他的复照,每读完一句都得停顿一下,以便使人们印象深刻。最高经济委员会的赫尔利追述说,“在场的没有一个人不意识到,在那份照会中,伍德罗.威尔逊写下了一篇将结束这次世界大战的宣言。”
没有改动一个字,那天,用电报把这份照会发出去了,不仅发给了德国,而且还发给了十九个协约国。兰辛对协约国补充了几句话,说总统并不是迫使它们进行不成熟的停战,他只是希望它们“默许并参加”谈判。他说,威尔逊已尽力周到地保护每个协约国的利益,并真诚地希望每个协约国“将考虑他取得的成绩,并欣然在他所建议的各个步骤方面予以合作”。
自然,那些过去反对威尔逊的对外政策的美国人将攻击这份最新照会。洛奇参议员指责说:“现在根本不存在一个我们可与之讨论问题的德国政府。”叫得更厉害的是西奥多.罗斯福,他给洛奇、波因德克斯特和梅勒姆.约翰逊三位参议员发了三份相同的电报,敦促参议院提出无条件投降的要求以及摒弃十四点方案作为谈判的基础。“让我们用砰砰作响的枪炮来谋求和平,而不是用打字机的噼啪声来谈论和平。”
当威廉二世看到总统拒绝同德国的军界首脑和独裁者谈判的词句时,他大叫道,“这个虚伪的威尔逊终于扯下了他的假面具!这样做的目的是要搞垮王室,撇开君主政体。”他的皇后也很气愤,把威尔逊叫做“暴发户”,他竟厚颜无耻地“要羞辱一个为国为民服务了几个世纪的王室”。
麦克斯亲王的反对派在攻击他的政策,反过来,他们也遭到攻击时,威尔逊的照会传到德意志帝国议会了。“在令人沮丧的压抑气氛中”,威尔逊的复照在议会走廊里传开了。本应该是团结起来的时刻,但这个消息却使争吵更加厉害了。
仍然呆在房间里生病的麦克斯亲王感到纳闷:威尔逊保证以公正的态度进行谈判,这究竟是真诚的,还是他将要求投降呢?他是不是实际上在要求德皇退位?首相不可能正视现实——协约国会坚持威廉退位,许多德国人也会这样坚持。
随即,获悉消息的鲁登道夫也拍发了电报,他谴责了威尔逊的要求,强调退位是不可能的。唯一的解决办法是与威尔逊决裂,战斗到底——陆军准备为最高统帅战斗到底。
内阁会议上,就鲁登道夫的意见进行了讨论,埃茨贝格尔认为,听任何军事当局的意见的时代已过去了。“现在,只有我们必须负起责任来。今天的问题不再是军事的,而是政治的。如果我们请最高统帅部来,威尔逊就会又有借口声称军方司令仍然在进行控制。”
在这期间,麦克斯亲王收到了斯特亲王打来的一封电报。他在瑞士就战俘问题与美国代表进行谈判。电报说:“我刚刚从一位可靠的人士那里获悉,威尔逊照会的结论的真正意思只能是,实现任何可容忍的和平的唯一道路就是皇帝退位……”
几小时后,麦克斯亲王收到了一份类似的电报,这是在慕尼黑的普鲁士大臣打来的。电报说:“我必须痛苦地向大公殿下汇报:巴伐利亚当局理解昨天此间公布的威尔逊的复照的意思是,最后一段是针对皇帝本人的……”
面对这种局面,亲王手足无措,只能再度征求兴登堡的意见。
兴登堡阴郁地回答说:“无论成败,我都与我的皇帝在一起。陆军在敌人领土上还没有被征服,决不能迫使它投降坚持要皇帝呼吁人民、政府、德国各州、武装部队以及议会振作精神,继续打仗。”
由于鲁登道夫和兴登堡两人的坚持,德国内阁和军部形成了尖锐的对立,同样,在兴登堡防线上,守卫最后一道防线的德军将士也尽了最大的努力。
处于这样的尴尬境地,麦克斯亲王决定反击,在他的坚持下,皇帝将提议解除鲁登道夫的职务。听到风声的鲁登道夫还没来得及从震惊中恢复过来,正式消息传来了,要他和兴登堡立即去贝莱符埃堡。鲁威廉二世与往日的态度完全不一样,他抱怨陆军最高统帅部改变立场太突然了,鲁登道夫的反应是,强烈指责麦克斯亲王在陆军参谋部遭到不公正的攻击时没有站在它一边。以退为进的鲁登道夫要求解除他的职务。当皇帝让他指挥一个集团军群时,他粗暴地拒绝了。这激怒了威廉二世。后者说,他作为最高当局有权决定鲁登道夫的去留。鲁登道夫再次要求辞职,这次皇帝毫不客气地接受了。
在付出27万人伤亡的代价之后,兴登堡防线的右翼被美国人撕开了一个口子——这个时候,允诺提供给鲁登道夫的60万军队增援还看不到一点影子,不过,德国人也不是一点好处都没有捞到,起码,在经过了混乱和沮丧之后,西线的战局再一次稳定下来,德国人以20万伤亡和战线纵深缩短25公里的代价,将协约国的攻势迟滞了2个月,时间一直拖到了1919年2月。
但是,名噪天下的HL已经被拆开了,这预示着德国最终战败的日子已经来临……(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qidian.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国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