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龙兴华夏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管家急急忙忙的带着刘诚印来到了恭亲王所在的一间书斋,恭亲王听说刘诚印前来,立刻亲迎出来。
刘诚印看到一身素服的恭亲王面色灰败,两鬓一夜之间已然全白,心知他这一次受的打击极大,心中不由得更是忧虑。
“刘大总管来了。”恭亲王对刘诚印拱手为礼道,“请里边坐。”
“王爷,我奉西佛爷的懿旨,特来请王爷即刻进宫。”刘诚印首先说明了来意,并观察着恭亲王的反应。
“噢。”恭亲王只是应了一声,“臣遵旨即刻进宫。”
“王爷,西佛爷脸色不好,您过去后,多多宽慰些个。”刘诚印注意到恭亲王听了自己的这句话,脚下竟然打了个踉跄,刘诚印赶紧上前,扶住了恭亲王的胳膊。
“好,好……”恭亲王只是答应着,但身子却颤抖起来。
“听下边人说,澄贝勒……故去了?”刘诚印问道。
恭亲王的眼中闪过一丝难言的痛楚之色,点了点头。
“既是澄贝勒去了,我当前去祭奠才是。”刘诚印道,“烦劳王爷指引。”
“多谢刘大总管……”恭亲王感激地点了点头,当下走在前边引路。
到了灵堂,此时的载澄尸体已然清洗干净,穿上了殓服,置于一口棺材之内,但并未盖棺。刘诚印来到堂前,焚香祭拜,烧了些许纸钱,然后便前行至棺木处,瞻仰逝者遗容。
刘诚印探首向棺内瞧去,见载澄静静的躺在棺内,神态安祥,仿佛睡去了一般,但他脸上的数道鞭痕却显得极是骇人,尽管皮肉翻卷处已然用针线缝好,但额头处皮肉脱落,白骨森然可见,一望之下,仍然令人不寒而栗。
刘诚印此时心中明白,恭王府管家说的载澄是给恭亲王打死的话,绝非虚言!
恭亲王远远的看着刘诚印做着这一切,原本忐忑的心稍稍安定了下来。
虽然他知道,刘诚印奉皇太后旨意宣召他入宫,加上刘诚印的警语,这一次进宫应该是没什么好事,但想到昨天林义哲和他说过的话,他的心里还是感觉宽坦了不少。
祭奠完毕,刘诚印便和恭亲王一道上了轿,直奔宫内而来。
进了宫内,恭亲王远远的便看见端坐在宝座之上的慈安和慈禧,虽然隔得很远,但他仍然能感觉到慈禧看着自己那能杀死人的目光。
恭亲王不自觉的加快了脚步,来到了宝座前跪拜行礼,礼毕,恭亲王便伏地不起,失声痛哭起来。
此次召恭亲王进宫,慈禧太后本来是想要好好的训斥他一番,但看到恭亲王一进门便跪地痛哭,不由得有些奇怪,斥责的话一时便没说出口。
“刘诚印,出了什么事?”慈禧太后注意到恭亲王的悲痛似有别情,立刻问道。
“回皇太后的话,王爷……王爷把澄贝勒……给打死了。”刘诚印用不大的声音回答道。
听了刘诚印的回答,慈禧太后面色大变,她身子一震,竟然从宝座上站了起来。
她呆呆地看着伏地痛哭不已的恭亲王,一时间竟不知该说什么好。
一旁的慈安太后听了刘诚印的回话,眼中也满是难以置信之色。
慈禧呆立半晌,重重的叹息了一声,又坐了下来。
“六爷,你……这却又是何必呢……”
听到慈禧太后的这句话,恭亲王重重的叩首于地,悲声道:“臣……教子无方,罪该万死!求皇太后重罚!”
看到恭亲王叩头出血,慈禧太后心中感动,转头望了慈安太后一眼,慈安太后点了点头,随即两人从宝座上起身,下了玉阶。
“六爷,都是一家人,澄贝勒纵有千般万般的不是处,好歹也该大家商量着处置不是?你也不能自顾自的下如此的重手啊……”慈安太后叹息道。
“臣有此不肖逆子,愧对列祖列宗,愧对皇太后!”恭亲王哭道,“求皇太后重重责罚……”
“六爷快快起来!莫要哭坏了身子!”慈禧太后说着,和慈安太后一道上前,来到恭亲王身边,伸出手做出了一个虚扶的姿势,刘诚印则上前搀住了恭亲王的胳膊,恭亲王这才站了起来。
看到恭亲王前额的斑斑血迹,慈禧太后心中不忍,她取出手帕,上前亲手将恭亲王额前的血迹轻轻的拭了拭。
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动作,但此时恭亲王心中热流涌动,他看着慈禧太后,回想起当年叔嫂联手应对危局的时刻,禁不住泪如泉涌。
看到恭亲王泪流满面的样子,慈禧心中感伤,眼角也是泪光莹莹。
此时此刻,叔嫂间心结已开,嫌隙尽去。
又商量了一些善后事宜之后,恭亲王告退,慈禧和慈安回到了后殿暖阁之中,想起刚才的一幕,各自叹息不已。
“姐姐说的是,人在气头儿上,最容易办错事……”慈禧太后说道,“妹妹委实是气昏了头,好在亏了姐姐提醒,没有酿成大错……”
“这也怪不得你,任是谁摊上了这事儿,都有把持不住的时候儿……”慈安太后叹息道。
“细论起来,这事儿也不能全怪在六爷头上,我也有错处。”慈禧太后盛怒过后,竟然出人意料的做起了自我检讨,“皇帝的这几个伴读,毕竟是我给他选的啊……”
“事情都过去了,妹妹不必再耿耿于怀了。”慈安太后道,“六爷这一回打死了载澄谢罪,但载澄毕竟是他的亲生儿子,心中悲痛可想而知,须得好生安抚才是。我的意思,反正载澄已死,不妨给他一个哀荣,再给六爷些封赏,毕竟,新君登基,还得六爷帮衬着啊。”
“姐姐说的是,就照姐姐的意思办理好了。”慈禧太后点头道。
这边,当恭亲王刚刚回到府中之时,传旨的李莲英便随后赶到了。当下李莲英宣读太后懿旨,旨命予载澄身后哀荣,恭亲王赏食三俸,加封荣寿公主为固伦公主。
李莲英宣旨完毕之后,上前笑着对恭亲王说道:“王爷,西佛爷口谕:‘望六爷节哀顺变,调养好身体,新君还需六爷辅佐。’”
听了李莲英的话,恭亲王心中感动莫名,伏地不起,连连叩首。
此时此刻,他那颗始终悬着的心,终于放进了肚子里。
顺天府,大牢。
“皇上,皇上……”睡梦中的王庆祺,口中忽然喃喃唤道。
王庆祺是顺天人氏,生得姿容清秀,人才潇洒,经年科第,又是家有万贯之财,便风流自喜,专在妇女身上用功夫,京城里的花街柳巷,没处没他的踪迹。他更有一种特别本领,便是善于谄媚,他对于同治皇帝和他的上司职官,可谓逢迎得无孔不入,但是他对于妇女方面,更有一种手段,能够使得妇女人人爱他,人人要和他亲近。人家因为他不过三十来岁,身体又不很肥胖,所以都唤他“小王”。这王庆祺的名号,在窑子中间,可以说无人不晓,没人不知,提起了真比皇帝还要名高。他本是承值在南书房的,同治皇帝虽多年不进书房念书,但这种官职,仍是不废的。事有凑巧,同治皇帝本来是不常到南书房的,那一天,同治皇帝忽然的来到南书房,身为侍读的王庆祺急忙迎驾。
原来南书房本有四名侍讲,六名侍读,但因同治皇帝常不到此,所以只剩王庆祺一人,仍是承值在这里,其余的侍讲侍读,都回到翰林院去当差。王庆祺独自留在这里,不过敷衍塞责罢了。
这时同治皇帝忽然想起南书房的侍读王庆祺,少年貌美,心想时常独自淫合,总不是很有趣,便想和王庆祺并做一起。所以走来相见。
王庆祺见同治皇帝驾到,磕头迎着。同治皇帝便想先用些话去打动他的意思,乃道:“当初道君皇帝微幸李师师,究竟是怎样的情形?”
王庆祺听着,便把宋徽宗的事情,详细的说了一遍。
同治皇帝道:“道君皇帝究竟不可说是十分昏淫的国君,只落得结果被金兵掳去,国破家亡,死作异乡之鬼,未免太可惜了!”
王庆祺又奏道:“陛下说徽宗不是昏君,话实不错,但依臣的眼光看来,从古以来,万乘之尊,微服私幸,又何止徽宗一人?即使微服私幸,也未必便是昏暗之君啊!总而言之,国君无道,决不在乎这种地方,况且古来名妓,也未必都是下流贱妇,只看梁红玉的嫁给韩蕲王,便可明白了。”同治皇帝听了,心想风流人才,究属说话漂亮,便欣喜的答道:“卿言极是。这也不是徒务虚名的人,天地间倘果有梁红玉,李师师辈,朕无论怎样,总当前去和他们周旋一番,才不枉人世。只是尘海茫茫,这种人材,竟是踏遍铁鞋无觅处,无法可想的了。”
王庆祺听着,知道同治皇帝也有冶游的口气,只是不敢施行,便把话凑合道:“陛下说‘踏破铁鞋无觅处’,这话未必是的。常言道:‘得来全不费功夫’,不过陛下没曾在外面走动,所以不很知道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臭兔儿!大半夜的!发你娘的骚!给老子老实点!”一声爆喝传来,王庆祺猛然从梦中惊醒。
看着周围漆黑的一片,他这才重又意识到,自己是在顺天府大牢之中。
想到自己的相好同治皇帝已然故去,王庆祺禁不住大哭起来。
自从和同治皇帝好上之后,王庆祺便似着了迷一般。于家中的妻妾及风月场的窑姐亦冷落了。三天两头的只盼着能多让同治皇帝“临幸”自己。但当他知道同治皇帝临幸最多的,便是皇后阿鲁特氏时,心中便种下了妒嫉的毒种。
而当他听说皇后原本与慈禧太后不睦,却在一次同皇帝一道接见外臣林义哲时受了林义哲“感化”,和太后相处极好,因而和皇帝感情益深时,对林义哲更是恨之入骨。
在他看来,是皇后和林义哲,夺走了他的“爱人”!
而在同治皇帝故去之后,他为了报复皇后和林义哲,这才上了那个折子!
在这个折子当中,他公然质疑皇后肚子里怀的孩子不是龙种,而有可能是林义哲的孩子!
王庆祺的理由很简单:皇后原本与太后不和,积怨颇深,而在见过了林义哲之后,却忽然转了性,痛改前非。这种转性太不寻常,王庆祺认为,定是林义哲对皇后施了妖术,使得皇后迷了心智,“坠其术中而不自知”,而皇后怀孕不久皇帝竟然暴崩,定是皇帝发觉了皇后和林义哲的“奸情”,是以皇后和林义哲内外勾结,对皇帝下了毒手!
王庆祺在折子里恳请两宫皇太后“详查此事”,以保爱新觉罗皇家龙脉,治奸夫**之罪!
这个折子一上,王庆祺自认为必当“石破天惊”,将皇后和林义哲两个“仇人”一网打尽!
王庆祺的折子看似荒唐,但清流言官“风闻奏事”,并不以事实为依据,而是喜欢夸大其词,奏折的内容写得越是骇人听闻越好,越容易引发轰动效应。是以王庆祺绞尽脑汁写了这篇“绝妙文字”,打算一举解决掉皇后和林义哲,就算不能一下解决,也可以在坊间引发流言,达到诋毁的目的。只是他没有想到,这个折子一上,自己和全家人便全给逮到了顺天府的大牢!
“皇上!你在天之灵保佑我,替你报了此仇吧!”王庆祺惧怕牢头对自己的喝骂殴打,是以未敢出声,而是在心里默默的喊着。
而王庆祺并不知道,他的死期,已然就在眼前了。
傍晚,细雪蒙蒙的下,无声无息。
庭院的回廊下,年轻的皇后怔怔的坐在紫竹椅上,看着飘落的雪花。虽然天气很冷,但她的手腕却露在袖子外面,套了个白玉钏子,越发衬得腕骨伶仃,惹人怜惜。
轻蹙双黛蛾,夜长人奈何?
“主子,天太冷了,回房休息吧。”旁边的宫女俯下身,在女子耳边轻声劝说道。
然而,皇后却没有回答,眼睛依然盯着雪中某处,不说话。她的神色是淡漠的,乍一看会以为因高贵矜持而淡漠,然而,仔细看往她眼中,就会发现、她的眼睛是空洞洞的,没有一丝光亮和神色的变化。
仿佛也习惯了这样的回应,宫女看看将要黑下来的天色,俯下身轻轻将挽在臂弯里的黑貂皮披风抖开,披在皇后的身上。
阿鲁特?宝音一动也不动,任宫女服侍,脸上依旧没有丝毫的神色变动,痴痴的看着雪中。
这是属于“天地一家春”的一处庭园,方寸虽然不大,但是布置得别有匠心。
花木扶疏,掩映着小小一座假山。山石都是从湖州运来,深得“瘦、透、漏”之神韵,堆山手法也一望而知出于大家之手。假山上薜荔藤萝,杜若白芷,点缀得宜。在雪中散发出微微的清香——然而,年轻女子空洞的眼神,却是一瞬不瞬的,盯着假山后的一株花树。
那是一棵好柔弱的花树,虽然也有丈把高了,但是枝叶纤细柔美,最奇异的是那些枝叶都闭合了起来,枝条也在雪中紧紧纠缠——就仿佛一个遇到风雪的丽人、下意识的抱紧了自己的香肩。 龙兴华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