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相府老夫人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替嫁毒妃:妖孽王爷,跪稳了!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第19章 相府老夫人
熹令的名字因何而来,此事被庆宁郡主,旧事重提后。
不好的回忆,更加历历在目的郑逸年立刻说道:
“来人,将三小姐送去府内的小佛堂,暂时就住在那吧。”
总觉得这个女儿晦气,李逸年觉得,有观音像镇着,他才不会被郑熹令克到。
可就在此时,就听得堂外,传来不悦的训斥声:
“好好的孩子,一出生就送出府去,要老婆子我说,这才是造孽,是要遭报应的恶事。
什么命格克父,真正的得道高僧,那是普度众生的,岂会说出这样的话,就像个江湖神棍似得,根本不足以取信。”
敢在相府内,用训诫的语气,同李逸年说话的,就只有老夫人郑方氏了。
就见年过六旬的老夫人,虽然个头不高,颇为的清瘦,还有些佝偻背,但精神头却是极好的。
进了正堂,老夫人的目光,就落在了熹令的身上。
隔辈人感情深,这话一点不假。
本来训斥儿子时,满脸怒容的方老夫人,此刻已经上前握住了熹令的手,满眼怜爱的说道:
“好孩子别怕,有祖母在呢,瞧瞧这小脸长得,多招惹喜欢。
好好的女娃子不养在深闺,天天呆在佛堂里诵经祈福,不知道的还以为,我相府的千金要出家做姑子呢,简直是不像话。”
老夫人这么快赶过来,自然是子娟姑姑,瞧着情况不对,赶紧回去通风报信的缘故。
而面对老夫人的训斥,李逸年身为人子,就算心里不认同,也只能恭敬的连连称是。
身为丞相,更要注重孝道,不能被人戳脊梁骨。
但是庆宁郡主,却唐突至极的笑了。
“婆婆起的真是早,可您不在自己的穗辛院里种菜摘果,怎的还管起府中的事情了。”
话说到这里,庆宁郡主脸上的笑,已经彻底敛去了,近乎告诫的说道:
“难怪人们都管上了岁数的人,叫做老糊涂。
看来婆母大人忘了,这相府的正室是媳妇我,本郡主还管的过来,就不劳婆婆操心了,您啊还是享清福,平日里不要出来瞎晃悠了。”
庆宁郡主一番话说完,还故意掩嘴偷笑了下,那神情别提多目中无人了。
“你……!”
老夫人气的脸色一白,熹令明显感觉到,这位祖母握着她的手,都隐隐的在发抖了。
可是望着肆无忌惮的庆宁郡主,以及装作未见的郑逸年时,熹令心里不禁叹了口气。
郑家是寒门,她的祖父,昔年只是乡间的私塾秀才。
而这位祖母,更是农家女出身,没有显赫的家世,偏偏出身还如此的卑微。
庆宁郡主那是皇亲国戚,不将老夫人放在眼里,更不尊婆媳孝道,也就不足为奇了。
前世这一幕也发生过,疼爱小辈的老夫人,甚至为了维护她,被气的回去就病倒了。
她入宫没多久,就传来这位祖母病逝的消息。
眼瞧再由着庆宁郡主,挤兑下去的话,悲剧又将发生。
熹令难以坐视不理,迈步上前,将老夫人护在了自己的身后。
“嫡母不愧是出身王府,事事无不为了祖母的身体着想,当真是孝顺至极。
只是知道的,要夸母亲能者多劳。不知道却要以为母亲,独揽掌家大权,连祖母都要顶撞,毫无孝心可言。若因此坏了您的贤德之名,可就得不偿失了。”
熹令是不想多管闲事,可是难得有个至亲长辈,肯疼爱护着她。
若真因她再有个三长两短,郑熹令这辈子,想到老夫人,就会愧疚难安的。
庆宁郡主在相府内,向来说一不二,哪曾想会被个庶出女给顶撞了。
她的脸色,瞬间阴沉了下去。
“为人子女者,竟然敢质疑嫡母,郑熹令你好大的胆子!”
熹令神色越发恭敬,笑吟吟的福身说道:
“嫡母怕是误会了,女儿只是一心为了您的名声着想。
而且适才瞧着您,什么话都能说出来与祖母玩笑,毫无婆媳间的礼数可言。女儿还只当我相府,没那么多规矩,谁都可以没大没小呢。
熹令只是以母亲作为标榜,事事努力去学,想要尽快融入家门罢了,怎的您却恼上了,可是女儿学的不够像吗。”
说到这里,熹令露出恍然之色。
不理会庆宁郡主,气的脸色铁青的样子,自顾自的又说道:
“也是呢,您那掩嘴轻笑,眼带嘲弄的神情,确实太过传神。要不是知道您出身名门,必懂得何为孝道,女儿都要以为母亲,是真没把祖母放在眼里呢。
这些神情太过生动了,女儿还得私下好好琢磨一番,熹令蠢钝到是叫母亲见笑了。”
熹令的一番话,不禁叫老夫人,瞬间眉开眼笑,拍着她的手感慨道:
“不愧是老身的亲孙女,就算打小送出相府,可是血脉相连,你这妮子岁数不大,却知道护着我这个祖母了,真是怪招人喜欢的。”
老夫人出身乡野,大字都不识几个,心里有什么就说什么,是个豁达性子的人。
可她的这番话,自然叫庆宁郡主,更加面上无光了。
她立刻看向郑逸年,极为不满的说道:
“相爷,瞧瞧您生的好女儿,当真是伶牙俐齿的很那。连我这个嫡母都敢出言讽刺,简直和她姨娘一个样,瞧着就叫人厌恶,这事你说该如何罚她。”
熹令瞧着,李逸年夹在媳妇和老娘之间,左右为难的样子。
知道由着这个亲爹来罚,多半倒霉的还得是她自己。
所以熹令再次跪于地上,神色恳切的说道:
“母亲息怒,女儿自小在乡野长大,有什么言语冒犯之处,确实是无心之失,还望您能原谅。
另外父亲适才叫我去小佛堂暂住,女儿没觉得委屈,不如我就跪在佛前,为母亲和祖母,各自抄录平安经十遍,也算我自请领罚了。”
相府的小佛堂,熹令记得地处偏僻,逃走的机会就更多,她巴不得能去呢。
而李逸年也觉得,熹令的这个提议最好,两边也算都有个交代了。
“既然熹令你有这份孝心,为父岂有不成全你的道理。那你现在就去小佛堂吧,静思己过,抄录佛经,没有本相发话,你不许离开佛堂半步。” 替嫁毒妃:妖孽王爷,跪稳了!